•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全過程人民民主構筑“人民當家作主”的現代政治文明新形態(tài)

      2022-04-07 20:43:43劉婷婷
      關鍵詞:全過程人大代表民主

      胡 芳,劉婷婷

      (1.四川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四川 成都 610207;2.貴州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貴州 貴陽 550025)

      全過程人民民主,是中國共產黨百年實踐社會主義民主的新創(chuàng)造,是不斷完善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旨在體現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權益、激發(fā)人民創(chuàng)造,并確切地反映到廣大民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當中,賦予人民真正的民主和人權,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現代政治文明新形態(tài)。學術界關于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根本政治制度、人類民主新形態(tài)、民主與治理的關系等方面,從理論來源、制度體系、治理機制等角度展開,致力于通過闡釋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環(huán)節(jié)、過程、制度、方式等來凸顯我國民主的優(yōu)勢,但從理念出發(fā)分析全過程人民民主與西方民主的不同之處,以及如何從具體實踐中破除西方民主桎梏等研究成果較少,研究支撐側重于“價值判斷”,而缺少相應的“事實闡述”。2021年7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建黨百年慶祝大會上強調,“發(fā)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是黨在新征程上的重要使命[1]12?!叭嗣瘛辈粏问敲Q,也是最具代表性的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標志,“人民當家作主”的人類文明新形態(tài)蘊含于無數人民當家作主的真切故事中,是一筆豐富的精神寶藏。作為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新形態(tài)的全過程人民民主“新”在哪里?要從歷史與邏輯相統(tǒng)一的基本原則中窺探,追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產黨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歷程,實現了“從價值到事實”“從構建到治理”“從權利到權力”的歷史性轉變,唯有深刻理解全過程人民民主是中國式現代化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新創(chuàng)造,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優(yōu)越性的進一步彰顯,才能在新征程上更加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自信。我國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現代政治文明新形態(tài)已被歷史的邏輯證明是適合我國國情的正確選擇,也必將在歷史的畫卷上續(xù)寫光榮史詩。

      一、從價值到事實:全過程人民民主超越西式一元民主

      民主是由西方率先實行的政治文明形態(tài),在沒有其他形式可以參考的情況下,西方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所實行的一元民主模式似乎成為了發(fā)展中國家效仿的主要模式。不可否認,這種西式民主具有歷史進步性和合理性,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實行的一元民主模式存在相應缺陷,“資本主義社會里的民主是一種殘缺不全的、貧乏的和虛偽的民主,是只供富人、只供少數人享受的民主”[2]191。揭示西方民主的虛偽性并不是貶低或抵制西方民主,而是打破對西方民主的迷信,警惕所謂的“憲政”“三權鼎立”“多黨輪流執(zhí)政”等政治思潮引發(fā)的“顏色革命”。相對于西方民主而言,我國全過程人民民主實現了尋求社會合力、程序民主和內容民主、人民意志和國家意志相統(tǒng)一、過程與結果相統(tǒng)一,是全鏈條、全方位的最廣泛、最真實的社會主義民主。全過程人民民主是擘畫當代中國政治文明新形態(tài)的話語性表達,它不僅可以詮釋我國政治文明的性質,而且可以明晰“中式民主”與“西式民主”的差異。唯有正確認識西方民主政治制度與我國民主制度之間的差異,才能揭露西方“虛假”民主的本質,更加堅定我國政治制度自信。

      (一)尋求社會合力的民主

      西方國家普遍實行三權分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各自為政,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缺乏強大而又統(tǒng)一的領導,導致政府的執(zhí)行力嚴重不足,在資本主義社會“‘競爭—票決式’民主政治體制實質上是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在政治領域中的投影”[3]。西方一些國家在選舉過程中為了黨派利益不惜互相拆臺、爭執(zhí)不下的情況時有發(fā)生,這會導致民主選舉制度名存實亡。相較于西方以競爭性為主要旋律的政黨制度,中國所發(fā)展的全過程人民民主則是堅持以合作性、協(xié)商性為基本特征的新型政黨制度,其落腳點是“全力合作”,而不是“惡性爭斗”。孫中山說過,“政就是眾人之事,治就是管理,管理眾人的事便是政治”[4]719。我國所提出并持續(xù)堅持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在主張團結合作的前提下努力創(chuàng)造公平的、民主的社會環(huán)境,激發(fā)隱藏在每個人身上的巨大潛力。早在20世紀40年代初毛澤東就指出,“中國的事情是一定要由中國的大多數人作主”,“不能由一黨一派一階級來專政”[5]732-733。我國所倡導的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精髓就在于“人民”,人民民主絕不是充滿排斥性的“專政”,而是竭力實現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合作。中國的政治制度一直秉持不同社會階層、不同社會群體之間的包容性與協(xié)調性,在新冠疫情中,中央政府堅持動態(tài)清零的總方針不動搖,外防輸出、內防擴散,在充分保障人民生活、尊重民意的基礎上統(tǒng)籌謀劃,內有張力而不失溫度,得到人民群眾的充分肯定,在中央強有力的領導下,向世界展示了中國特色、中國氣魄。

      (二)程序與內容相統(tǒng)一的民主

      “民主”的題中之義是人民真正實現當家作主,人民主權是否得以落實這理應是構建民主制度考慮的首要因素,否則會失去廣大人民群眾這一后備力量,動搖民主制度的根基。馬克思、恩格斯指出:“全部問題就在于確定民主的真正意義?!盵6]315就西方政黨相互爭斗的形式來看,所推崇的競選形式并未為人民群眾帶來實質意義上的民主,反而使一種“依賴性”的民主潛滋暗長。在西方“民主”制度下,民眾“當家作主”“控制”政府的主要武器是選舉。選舉靠的是什么?一是競選資金,二是媒體宣傳,即西方的競選模式顯露為一條利益環(huán)繞的商業(yè)鏈條,整個競選過程就像市場上的一件商品,圍繞這件商品,人們開始從資源、策略、資本等多方面進行較量,如資本力量雄厚的個人或者公司用“誘餌”引誘候選人,候選人再用其中的部分去拉攏公民為自己選票,“絞盡腦汁”利用各種具備足夠誘惑力的政策達到目的,即“人民只有在投票時被喚醒、投票后就進入休眠期”[7]293。此種選舉方式使選舉過程中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停留于表面的公眾政治參與的假象之中,殊不知整個過程的背后都是資本的力量在作祟,表面上的“狂歡”背后顯現出的是“西式”民主被資本力量統(tǒng)治的現象。馬克思一針見血地指出,在這種政治中,“人是想象的主權中虛構的成員”[8]31。民主應是客觀存在的現實,判斷一個國家是否真正做到了民主,不應由這個國家是否擁有民主形式這一表面現象來簡單判定,而應該是廣泛深入群眾,注重民主的實質要義與內容,用廣大人民群眾是否滿意來衡量。中國的民主制度以人民為中心,堅持程序與內容相統(tǒng)一的民主,除了注重民眾的參與,最核心的關注點是民眾利益的滿足。選舉屬于“程序民主”,民眾利益的滿足屬于“實質民主”,“實質民主”的實現需要廣大人民群眾參與到選舉、協(xié)商、決策、管理、監(jiān)督等各環(huán)節(jié)的工作中,中國人民在這個過程中打贏了脫貧攻堅戰(zhàn),實現了經濟復蘇,這就是中國人民當家作主的最大證成。

      (三)人民意志和國家意志相統(tǒng)一的民主

      西方民主政治制度以資本力量為樞軸,高舉資本至上的旗幟是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口號”,倡導以金錢為起點、權力為核心的自由。馬克思曾經指出:“人民是否有權為自己制定新的國家制度?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應該是絕對肯定的,因為國家制度一旦不再是人民意志的現實表現,它就變成了事實上的幻想。”[9]73圍繞自由與平等展開的所有爭論都源于尋求一種不平等基礎上的平等與自由,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目前所面臨的現實困境源于其理論與現實的相互背離。這種民主政治制度看似廣大人民群眾都具備同等的參與權利,但卻忽視了其進行政治參與的前提條件是完全不平等的。不難看出,這種民主政治制度最切實的參與權利只會落入處于社會高層地位的有資本、有權力的個人或者集團手中,而對于處于社會底層、表面上可以自由平等實現參與權的廣大人民群眾而言,不過是停留于口號、虛偽的民主罷了。西方國家的意識形態(tài)以自由民主為最根本特征,顯然是為資產階級謀取利益的工具。民主制度的特質本應是保障廣大人民群眾政治參與的平等權利,但西方國家的做法使得民主政治制度與這一根本特質截然相反。廣大人民群眾本應享有的平等參與權利在資本力量的操控下成為資本家手中的玩物。顯然,唯有實現社會主義的生產資料公有制,真正代表人民意志的民主政治制度才能實現人民民主和國家意志相統(tǒng)一。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我國將人民群眾的權利落到實處,人民可以行使自己的權利,不受任何力量的阻礙,我國的全過程人民民主無論是從制度上,還是從形式上都全方位地保障了廣大人民群眾的人民主權,是人民民主和國家意志相統(tǒng)一的民主。人民民主是一種竭力為廣大人民群眾服務的全新民主形式,民主制度包括兩個層次:一是民主內容;二是民主方式,前者是后者得以實現的前提,而后者又以前者為基礎。人民民主中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民主程序問題,即廣大人民群眾都有權利參與立法和決策整個過程,并擁有可表達自身價值觀的權利,最終平衡協(xié)商不同的意見要求,使之達到最大公約數,而不是在選舉之后就將群眾的意見棄之不顧,只關心自身的利益是否實現,結果是否符合自身期望等。

      (四)過程與結果相統(tǒng)一的民主

      近年來,西方民主的弊端逐步顯現,借以“民主”的口號大肆為資本家牟利,資本主義的本質是資本家對工人階級的剝削與壓迫,通過資本把持著民主的走向,種種鬧劇的頻發(fā)是對西方虛假民主政治制度的指認,民主的片面性不言而喻,虛假的民主面紗被現實揭開,西方民主在實踐中逐漸祛魅。然而,在西式民主話語霸權下,為了實現所謂的民主而將民主本身視為最終目的的做法是錯誤的。民主不是簡單的某一個環(huán)節(jié)的程序問題,而是連續(xù)的一整套制度安排,即不僅包括選舉過程,還包括選舉之后的監(jiān)督和管理等過程,這些程序共同構成了民主正確運行的基本框架。而西方民主則流于民主形式,表面上公民選舉權利得以保障,實則建立在任資本唯賢的游戲規(guī)則之上,其以精英政治為中心的制度安排必然導致社會不穩(wěn)定和腐敗。民主的核心不在于一個人掌權,而在于人民主權的實現,民主理應是一種價值判斷標準和行為規(guī)范,而不是一種資本家權力分配方式和手段。我國全過程人民民主重過程的內在要求異于“西式”民主只看重結果的特征,最大限度地保證了廣大人民群眾民主參與的權利。新中國所創(chuàng)造的人民政治是以人民為主體的政治,始終強調“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chuàng)造世界歷史的動力”[10]1031。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社會主義民主不僅需要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需要完整的參與實踐?!盵7]292我國堅持的全過程人民民主有別于西方所堅持的間歇式民主形式,不論在選舉環(huán)節(jié),還是選舉以外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都能保證民主得以真正的落實,深深植根于我國民主政治發(fā)展的全過程,保障了人民群眾廣泛持續(xù)參與日常政治生活的權利,此外《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規(guī)定,“立法應當體現人民的意志,發(fā)揚社會主義民主,堅持立法公開,保障人民通過多種途徑參與立法活動”[11]18。

      二、從構建到治理:全過程人民民主構筑“人民當家作主”的制度導向

      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根本特性是將人民當家作主的理念貫徹于國家治理之中。完整的參與實踐是實現人民民主“人民性”的現實基礎,如果離開了完整的參與實踐,人民民主就會滑入“形式民主”的陷阱,更遑論“人民性”的保障與落實[12]。我國所發(fā)展的全過程人民民主在保障人民的基本權利、吸納人民群眾的合理建議、接受人民群眾的監(jiān)督、加強人大代表與人民群眾的關系、提高人大代表自身工作能力等多方面,都體現出了從構建到治理的轉變,切實踐行為人民服務的理念,將人民的權利落到實處,通過各環(huán)節(jié)的銜接,使我國全過程人民民主在完整制度的保障下能夠確保廣大人民群眾的廣泛參與,實現民主內容的整體性、民主參與的連續(xù)性等。

      (一)選舉制度中保障人民群眾的基本權利

      選舉制度是群眾民意的最直接表達,要尊重廣大人民群眾對人大代表候選人的決定權,確保最終的代表候選人是真正依照絕大多數選民的意愿而產生。我國憲法規(guī)定凡年滿18周歲的公民就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有效保證了公民的選舉權利。倘若人民群眾只有在進行投票時得到重視、投票結束后就置之不理,這樣的民主與我國所發(fā)展的民主迥然不同。我國所堅持發(fā)展的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第一體現,就在于廣大人民群眾能夠依據自身意愿借以投票實現選舉權利。首先,我國的選舉制度能夠保障人民群眾的基本權利,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的選舉權與被選舉權;其次,我國的選舉制度不受資本力量的操控,在投票之時不用受其他力量的束縛,依據自身意愿選擇有能力的人,選舉具有真實性。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先后進行12次鄉(xiāng)級人大代表直接選舉、11次縣級人大代表直接選舉,選民參與率均保持在90%左右[13]。無論是人大代表選舉的普遍參與性,抑或是人大代表名額分配的廣泛性,無疑都為實現全過程人民民主奠定了堅實有力的群眾后備力量。

      (二)立法工作中吸納人民群眾的合理建議

      人民群眾選舉出來的人大代表遵章履行職權的整個過程是人民意志、人民利益的直觀體現。借助展開調研、與人民群眾溝通等多種方式,多維度、多視角、多措施地分析實際狀況,保障人民群眾對各方面的意見與建議得到充分聽取,除此之外,通過建立基層群眾聯(lián)系點,發(fā)揮其全面關心民情、傾聽民意、匯聚民智的“一站式”效用,保持人大代表遵章履行國家權力與人民當家作主的一致化、堅持人民群眾在立法過程中的主體性,最大限度地積極發(fā)揮好人大代表的主力軍作用,將“民主性”貫穿在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整個過程和每個方面,全面實現人民當家作主。

      立法工作中始終以為廣大人民群眾謀利益作為落腳點,使得各項工作緊緊圍繞人民群眾的利益展開,積極主動地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需求,解決廣大人民群眾最急最憂最盼的突出問題,使廣大人民群眾的真實利益得以實現。具體的操作可通過“電話備案”“線下備案”“互聯(lián)網立案”等多種新穎方式,讓人民群眾成為基層社會治理中的最大利益獲得者;健全發(fā)展人民陪審員制度,促進工作公開透明地進行,動員人民群眾成為基層社會治理的最廣泛參與者;打造緊密連接語音咨詢、智能識別、AI閱讀等便捷功能為一體的網絡平臺,讓高效且便捷的法律服務圍繞在廣大人民群眾身邊。

      (三)述職工作中接受人民群眾的監(jiān)督

      公開人大代表的工作,保障廣大人民群眾享有知情權,讓人大工作在陽光下運行是人民群眾監(jiān)督人大代表工作的必要條件。列寧曾經說過,“沒有公開性而談民主制是很可笑的”[14]417。堅持全過程監(jiān)督,需落實到制作、實施等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以此推進監(jiān)督工作更確切地符合廣大人民群眾的真實需求和熱切盼望。人民群眾選出的每一位人大代表,都要通過多種形式向選民如實報告履行職責情況,“全鏈條”接受人民群眾的監(jiān)督,從而更加科學地反映不同人民群眾的意愿,對人大代表述職的實質內容、時間、次數等加以規(guī)范,讓選民全面準確地知曉人大代表履行職責的情況,凸顯了“國家一切權力屬于人民”的根本原則,保證了人大代表植根群眾、代表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本質要求。

      有數據顯示,近年來,中國人民對中國政府的滿意度每年都保持在90%以上,這是中國全過程人民民主具有強大生命力的最真實的反映[13]。人大代表理應將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基本權利作為工作的出發(fā)點,持續(xù)地、透明化地推進執(zhí)法全過程。首先,提高執(zhí)法者的服務意識、法治觀念,權力是公器,任何一項權力的邊界都是法律,不能僅憑自己的好惡親疏有失公允;其次,實現陽光用權,政府公開權力清單,負面清單就是陽光用權的最好體現;最后,破除監(jiān)督渠道閉塞,自覺接受群眾、記者等公共群體監(jiān)督,對廣大人民群眾反映的問題及時調查、及時處理、及時反饋,針對監(jiān)督方式單一、民眾監(jiān)督權形同虛設等問題,政府應擴大監(jiān)督渠道,提高監(jiān)督效率,著力打造“陽光政府”形象。

      (四)加強人大代表同人民群眾的聯(lián)系

      人大代表應通過各種方式加強與廣大人民群眾的聯(lián)系,聽取和反映群眾遇到的現實問題。有關統(tǒng)計顯示,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人大共有187件次以上法律草案向社會征求意見,超過110萬人次提出了300多萬條意見建議。在民法典編纂過程中,先后10次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共收到42.5萬人提出的102萬余條意見[15]。以人民利益至上為主要著力點,傾力構建同人民群眾保持密切聯(lián)系的人大代表機關,使人民群眾積極參與到人大立法、監(jiān)督等工作中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在講話中重點強調無論在生活還是工作中都不能忘卻“人民”這個關鍵字眼,僅在工作中加強與人民群眾的聯(lián)系是不夠的,還應當踴躍地接觸和聯(lián)系群眾,聽取群眾的意見,致力于援助群眾解決難點問題。自2021年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以來,各級領導干部通過“領導留言板”推出的急難愁盼問題征集,回應群眾留言超60萬件,生動體現了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廣泛、真實、管用[13]。

      (五)改進人大代表的工作能力

      人大代表應竭力提升辦事效率,做到“效率”“質量”和“過程”“結果”兩手抓,真正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一是加強立法聯(lián)系點的建設。各單位應加強與人大代表之間的聯(lián)系,以實現有問題共同協(xié)商解決。2015年以來,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共設立了20多個基層立法聯(lián)系點,各立法聯(lián)系點先后對127部以上法律草案、立法工作計劃等提出了7 800多條意見建議[13]。二是著力加強自身建設。黨員干部發(fā)揮以身作則的作用,在黨的全面領導下,每一個黨員干部都應該堅持樹立廉潔自律的榜樣形象,黨員干部執(zhí)行力的強弱,本質上決定于黨員干部的思想道德素質和能力,逐漸完善更加適應新時代人大代表工作的制度體系,實現工作過程制度化和有序化,將人民群眾所盼所想付諸實踐,真真切切地為廣大人民群眾謀利益。三是深入實踐全過程人民民主。將廣大人民群眾的期盼與呼聲作為工作中的第一落腳點,首要考慮廣大人民群眾的需求,把廣大人民群眾是否滿意作為人大工作的衡量標準,重點關注人民群眾所反映的難點問題,使人大代表工作與人民殷切盼望環(huán)環(huán)緊扣,竭力為實現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憧憬而努力拼搏。

      三、從權利到權力:落實人民主權的現代政治文明新道路

      習近平總書記2021年在中央人大工作會議上指出:“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堅持國家一切權力屬于人民,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當家作主,把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結合起來,有效保證國家治理跳出治亂興衰的歷史周期率。”[16]百年奮斗征程中,中國共產黨一如既往地領導人民英勇作戰(zhàn),堅守對人民民主的追求,確保人民民主的性質不變質,從而使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保障人民權力的行使,做到全面依法治國遏制公權的濫用,保證人民民主在“立法—行政—司法”全過程中權力的享有。

      (一)黨的領導確保人民民主的性質不變質

      在西方國家,人民的權力成為資本家謀利的工具,甚至政黨逐漸成為政治工作中的價值核心,人民的權力最終由政黨支配。民主從本義上講,是指“人民的權力”或“人民的統(tǒng)治”[17]。中國共產黨是不代表任何集團利益,保障人民群眾權力不受資本、集團利益操控的政黨。“我們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絕不是要虛化、弱化甚至動搖、否定黨的領導,而是為了進一步鞏固黨的執(zhí)政地位、改善黨的執(zhí)政方式、提高黨的執(zhí)政能力,保證黨和國家長治久安”[18]35-36。始終貫徹中國共產黨的全面領導,有利于穩(wěn)固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基本特點和顯著優(yōu)勢,是對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實質內涵和政治影響力的集中反映,同時也是做好全國人大代表工作的重要政治準則和有力依據,必須充分運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以此推動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依法治理國家。在國際形勢風云動蕩中,我國注重統(tǒng)籌協(xié)調的頂層設計,在重要時刻顯露了黨的全面領導關鍵作用,新形勢下,黨和國家必須牢記人民群眾的核心地位,堅定信心,迎難而上,艱苦奮斗,引領廣大人民群眾為實現新時代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而竭力奮斗。

      歷史和現實都已有力地證明,唯有堅定貫徹黨的領導,方能保證中國全過程人民民主的人類政治文明新形態(tài)從始至終沿著科學的方向行進。中國共產黨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沒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從來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團、任何權勢團體、任何特權階層的利益,這是發(fā)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根本前提[19]。保障人民主權的政治文明新形態(tài)將黨的領導注入到我國建設的多領域、多方面,為新時代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注入雄厚動力。具體而言,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將黨的領導作用貫徹于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繼而實現黨對不同領域的全面性領導;其次是將黨的領導作用細化落實到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等各項制度中,健全制度機制,從而加強對各制度建設的領導;最后是將黨的全面領導抓細到民主選舉、協(xié)商、決策、管理、監(jiān)督等各環(huán)節(jié),推進各環(huán)節(jié)之間的聯(lián)系,從而完善對各環(huán)節(jié)的整體化領導。

      (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保障人民權力的行使

      民主是全人類共同向往的理想家園,各國的民主實踐需要切實的制度保障。相較于西方的民主模式,我國的民主始于滿足人民群眾對享有政治權利的追求,終于人民享有治理國家的權力,致力于人民權力的行使,選民享有對人大代表的監(jiān)督權和罷免權。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民主實現從權利到權力的關鍵渠道,是我國實行人民民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其他政治制度得以形成和運行的前提和基礎,是實現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tǒng)一的根本制度安排,是全過程人民民主實踐的主渠道[20]。全過程人民民主過程中的人民立場充分闡釋了廣大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最大程度上確保人民的主體性,一以貫之人民利益至上的核心理念,為人民群眾謀取根本利益,保障人民享有的各項權利得以實現,讓廣大人民群眾能夠有效行使國家權力。全過程人民民主實現了從理念到實踐的落實。確保人民的主體地位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題中之義,“人民”二字不僅停留在口頭上,更多地表現在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的真切實踐中。人民群眾是發(fā)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新形態(tài)的內核,這里的人民異于西方抽象的人,是一種超越資本邏輯的現實的人民民主。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每一個字都離不開“人民”這一中心,不論是其中的“人民”“民主”,還是“全過程”,都蘊含著中國共產黨對人民群眾主體性的重視,“全過程”蘊含在選舉、協(xié)商、決策、管理、監(jiān)督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中。全過程人民民主不單體現在系統(tǒng)完善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更突出體現在廣大人民群眾真實參與的實踐中,這顯然與以“自由”“單一”為主要特征的“西式”民主大相徑庭。以人民為中心是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征程中全部實踐活動的主旋律,政治文明新形態(tài)秉承的也是“為人民服務”這一根本出發(fā)點。我國堅持的人民當家住的政治文明新形態(tài),從不是為某一特定群體謀利益,而是把廣大人民群眾作為利益獲得者的價值理念。從“人民”抓起,人民群眾廣泛參與是發(fā)展人民民主全過程的關鍵一環(huán)。

      (三)全面依法治國遏制公權的濫用

      積極主動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是我國實現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必要途徑。我國針對依法治國所實施的舉措都表明黨中央對實現全面依法治國的法治新文明形態(tài)的高度自覺。全過程人民民主是致力于實現規(guī)范有序的民主,堅持“制”與“治”的高度融合是全面深化依法治國的必要措施。隨著經濟、政治、文化的迅猛發(fā)展,國家現代化進程與法治化治理對堅持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提出了更高要求,在發(fā)展與堅持全面依法治國的同時,我們應該明確一點,即我國的法治異于別國,“三權分立”等形式不適合我國國情和傳統(tǒng)。正因為如此,黨中央將法治建設作為黨治國理政的重要工作,除此之外,全面深化推進依法治國工作進程需要緊抓“關鍵少數”,更亟需廣大人民群眾的廣泛參與,使我國的法治文明新形態(tài)真正生根發(fā)芽。

      全面依法治國旨在遏制公權的濫用,確保人民權利的享有。權力代表著對人或事物有著掌控權,公職人員的權力不是實現個人利益的代名詞,這里的權力應該是管理而不是真正的享有。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指出:“要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jiān)督,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懲戒機制、不能腐的防范機制、不易腐的保障機制?!盵21]136全過程人民民主要實現“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必須有一套完整的制度體系,需要不斷修訂和完善制度,做到每一個領域、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不缺位,防止腐敗分子利用制度漏洞?!瓣P”不是不行使權力,也不是放任自流有限的權力,而是把有限的權力用在正確的方向上,用足夠的力量體現有限權力的價值與意義,“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就是為了人民的利益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權力。腐敗現象是在利益的蒙蔽下喪失自我原則的體現,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對于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而言,已經成為一個重大的課題和任務。黨員領導干部如果不堅定信仰、漠視民眾利益,其權力必然得不到有效制約,最終可能走向極端,甚至產生嚴重后果。

      法治是人類社會進入現代文明的重要標志。在西方,“法”作為一個概念,并不局限于一些自然科學領域,而是成為哲學、經濟學和社會學等許多學科的焦點。習近平所提出的法治思想中的黨法關系是隸屬于社會主義法治下的核心問題,也是對資本主義法治推崇的黨法關系批判中的接續(xù)發(fā)展,由此具備較強的理論突破性。習近平法治思想可以為我們提供一個全面協(xié)調的立法格局,堅持“治”與“制”的高度融合,從而避免“黨派之爭”的困境,這一統(tǒng)籌兼顧的思想也體現了馬克思主義法學的本質,既要充分保障各級權利的行使,又要充分尊重和保障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

      四、結 語

      全過程人民民主構筑“人民當家作主”的現代政治文明新形態(tài),是中國特色人民民主實踐路徑、制度導向與比較優(yōu)勢的統(tǒng)一,是我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高度凝練,是黨在新時代響亮的政治口號,是植根于黨的百年實踐和奮斗歷史中中國特色人民民主的政治實踐。作為政治話語的表達,人民民主的全過程既是政治文明的抽象表意,也是中國特色的民主政治,它立足全過程且面向人民,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話語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格局的原創(chuàng)性、科學性、現實性表達。在全球視野下,全過程人民民主迫切需要創(chuàng)新發(fā)展理念,拓寬治理思路,提高治理能力,人類政治文明新形態(tài)發(fā)展應在中國立場的基礎上發(fā)展世界眼光,明確中國式人類政治文明新形態(tài)在實現全人類共同價值中的角色,一同為全人類政治文明的向前發(fā)展提供堅實力量。

      猜你喜歡
      全過程人大代表民主
      全過程人民民主與全過程民主立法
      公民與法治(2023年2期)2023-03-31 03:18:14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土建工程中全過程造價管理的有效應用
      人大代表要?;亍凹摇笨纯?/a>
      人大建設(2020年3期)2020-07-27 02:48:50
      人大代表選舉(三首)
      人大建設(2019年9期)2019-11-18 04:58:14
      給人大代表履職戴上“緊箍”
      人大建設(2019年1期)2019-07-13 06:00:24
      讓“人大代表之家”在群眾中火起來、亮起來
      人大建設(2018年11期)2019-01-31 02:40:56
      讓創(chuàng)新貫穿深化醫(yī)改的全過程
      全過程造價管理模式下的工程造價控制探討
      關于現代民主的幾點思考
      治县。| 娄烦县| 泰来县| 天长市| 大荔县| 休宁县| 库尔勒市| 邻水| 淄博市| 金塔县| 盘山县| 孝感市| 连城县| 陇南市| 清徐县| 全南县| 西林县| 金川县| 西昌市| 黑龙江省| 菏泽市| 青神县| 刚察县| 黄骅市| 浮山县| 柳州市| 鹤壁市| 南安市| 屏东市| 图木舒克市| 青岛市| 彭阳县| 古蔺县| 麻江县| 杭锦后旗| 贵州省| 博罗县| 勐海县| 宽城| 溆浦县| 静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