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亞南
摘要:目的:探究整體護理干預在糖尿病腎病護理中的效果,并對現(xiàn)有的糖尿病腎病護理模式進行革新和完善,提高護理的質(zhì)量和安全性。方法:選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46例糖尿病腎病患者作為臨床觀察對象,采用隨機方式將46例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其中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干預,觀察組則給予整體護理干預,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后各項臨床指標。結果:護理后兩組患者的血糖狀況得到了明顯的改善,觀察組患者的空腹血糖、血尿素氮、血肌酐以及24h尿微量蛋白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結論:整體護理干預在糖尿病腎病患者臨床護理中的應用,可以有效的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以及相關的指標,改善糖尿病腎病狀況,提高患者的生存質(zhì)量,建議在今后的糖尿病腎病護理中靈活的運用整體護理干預模式,切實提高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
關鍵詞:糖尿病腎病;整體護理干預;具體效果;腎功能
糖尿病的危害性較大,不僅會導致患者身體機能的紊亂,還會增加各種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概率,危及到患者其他器官的健康,近年來我國糖尿病發(fā)病概率大幅度上升,糖尿病腎病的發(fā)生率也大大提高,嚴重危及到了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為了避免糖尿病腎病危害的進一步擴大,發(fā)展為終末期腎臟病,就需要對患者進行合理的治療和嚴格的護理,控制患者的血糖范圍,加強對患者的心理健康干預以及飲食健康干預,全方位進行糖尿病腎病控制。本次研究主要分析了整體護理干預在糖尿病腎病護理中的效果,具體報道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46例糖尿病腎病患者作為臨床觀察對象,采用隨機方式將46例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中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11例,患者年齡在36歲至71歲之間,患者的平均年齡為(45.55±3.16)歲,病程為1至8年,平均病程為(5.08±0.25)年。觀察組中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10例,患者年齡在35至69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6.85±3.25)歲,病程為1至10年,平均病程為(5.22±0.35)年。在取得患者本人及家屬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后開展了本次研究,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和病程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同時排除精神疾病以及其他重大疾病因素的干擾[1]。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guī)護理干預,主要內(nèi)容包括疾病的基本常識講解以及治療過程中的各種不良反應,對患者進行積極的心理健康引導,消除各種消極心理的影響和干擾,保證患者按時服藥并保證飲食的科學合理,在出院后進行定期的回訪,了解患者的生存質(zhì)量并指導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節(jié)奏。
觀察組患者則是接受整體護理干預,從患者入院接受治療,到出院后的健康指導和復診,全面進行護理干預,具體內(nèi)容包括:(1)健康信息檔案的建立和服務。患者在入院后醫(yī)護人員需要做好與患者家屬的溝通交流工作,及時的了解患者的病情以及年齡等基本信息,對患者的病情進行檢測,測量各項體征以及患者的精神狀態(tài),協(xié)助患者辦理住院手續(xù)并建立起患者的健康檔案,根據(jù)家屬的工作狀況協(xié)調(diào)探望時間。(2)健康宣傳教育。在患者入院后進行指導護理干預,對醫(yī)院環(huán)境以及各種呼叫器材的功能以及用法進行詳細的介紹,為患者以及患者家屬介紹基本病情以及各種注意事項,提前進行不良反應的溝通和講解,避免發(fā)生醫(yī)患糾紛。(3)對患者進行實時的病情監(jiān)測。對患者的血糖指數(shù)、血肌酐、血壓和體溫等體征進行詳細的監(jiān)測,保證病房環(huán)境,對于病房的溫濕度進行嚴格的控制,做好消毒和清潔工作,及時的更換各種衣物,在家屬探望前后進行消毒處理,合理安排看護人員,保證患者處于醫(yī)護人員的看護以及監(jiān)測之下[2]。(4)心理健康護理干預。糖尿病腎病患者往往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在治療和護理過程中容易產(chǎn)生各種焦慮和急躁的消極心理,為了提高患者的依從度和配合度,就需要醫(yī)護人員對患者進行積極的心理健康引導,消除患者的各種消極情緒。(5)飲食護理干預。糖尿病腎病患者的飲食需要保證充足的營養(yǎng),但嚴格控制糖分的攝入,根據(jù)患者的血糖指數(shù)以及其他身體健康指標,制定科學合理的飲食方案,限制蛋白質(zhì)、糖分、熱量以及鉀的攝入量,肥胖者則需要進行合理的運動。(6)運動護理干預。通過合理的運動可以對患者的血糖指數(shù)進行有效控制,根據(jù)患者的身體狀況合理安排運動項目以及運動時間,進行能量以及糖分的消耗,提高患者的身體素質(zhì)。
1.3 觀察指標
對護理后兩組患者的空腹血糖、血尿素氮、血肌酐以及24h尿微量蛋白水平進行詳細的對比分析。
2.結果
護理后兩組患者的血糖狀況得到了明顯的改善,觀察組患者的空腹血糖、血尿素氮、血肌酐以及24h尿微量蛋白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詳情如表1所示。
3.討論
糖尿病腎病作為常見的糖尿病并發(fā)癥之一,具有嚴重的危害性,如果不及時的進行治療和嚴格的護理,那么極易發(fā)展為終末期的腎臟病,因此加強對糖尿病腎病患者的護理就顯得十分有必要了[3]。
整體護理干預在糖尿病腎病患者臨床護理中的應用,可以有效的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以及相關的指標,改善糖尿病腎病狀況,提高患者的生存質(zhì)量,建議在今后的糖尿病腎病護理中靈活的運用整體護理干預模式,切實提高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 王靜,王延鳳.整體護理干預在糖尿病腎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 現(xiàn)代醫(yī)學與健康研究電子雜志.2019.3(22):108-110.
[2] 薛麗華.中西醫(yī)結合護理干預在糖尿病腎病臨床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 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92):75+78.
[3] 趙大梅,鄭舒玥.整體護理干預在糖尿病腎病護理中的效果觀察[J]. 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9.19(58):306+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