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談嘉賓
張云泉: [第1屆全國道德模范]江蘇泰州市原信訪局局長
周國允: [第2屆全國道德模范]河南省滑縣高平鎮(zhèn)周潭村黨支部書記、
北京市新世紀優(yōu)秀青年突擊隊標桿隊隊長
郭明義: [第3屆全國道德模范]全國總工會副主席(兼)
莊仕華: [第3屆全國道德模范]武警新疆總隊總醫(yī)院原院長
孫茂芳: [第4屆全國道德模范]原北京軍區(qū)總醫(yī)院副政委
房澤秋: [第5屆全國道德模范]濟南市歷下區(qū)居民
溫金娥: [第6屆全國道德模范]福建上杭縣實驗小學教師
馬 旭: [第7屆全國道德模范]湖北省軍區(qū)武漢第七干休所軍休干部
述評專家
顏曉峰:天津大學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研究中心主任、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
主持人
仇學平:本刊雷鋒文化研究院辦公室主任
時間
2021年12月20日
主持人
在研究和探索雷鋒學的過程中,人們對“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這一規(guī)律性現象的關注度日益增高。60年來,通過對雷鋒榜樣力量的持續(xù)開掘,到新世紀、新時代對8屆全國道德模范的接力表彰和傳播,人們對“榜樣力量”的感悟日益具體和深刻。如今,人們比任何時候都更加明確:榜樣是人們身邊“看得見的哲理”。全社會的主流價值只有在“榜樣力量”的支撐下才能更加生動、具象,才有無聲的穿透力、無形的感召力。那些一個個鮮活地“感動中國”的道德模范的可貴,正在于他們用人人能直觀、貼心的行動和實績,表達出人們“看得見的哲理”。這種“哲理”,一是可以表現為“生動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精神,表現為能直接撥動人們心弦的“活的價值觀”;二是可以顯示出人人可親可學的品格,引領人們正確對待他人、集體、社會和國家,成為“四德(社會公德、職業(yè)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俱備”的時代新人,成為堪當新征程上強國重任的“脊梁型”人才;三是可以表現為知行合一的“科學方法”。方法是成事立德之途上的“橋或船”,“不解決橋或船的問題,過河就是一句空話?!蔽覀兊牡赖履7?,個個都是說得到做得到的“能工巧匠”,學習他們,會大幅提升改革發(fā)展工作的執(zhí)行力,增強學雷鋒志愿服務的有效性。所有這些“榜樣的力量”匯聚起來,有力地推進了中華文明新形態(tài)的形成和發(fā)展,創(chuàng)出了輝耀60年學雷鋒史和改革開放史的種種人間奇觀美景。
上述所說,涉及了60年學雷鋒史和新時代雷鋒學研究上的一個重要話題。為了使大家更好地體悟和把握“榜樣力量”的內涵和訣要,我們在集中報道第8屆全國道德模范的同時,特意請出歷屆全國道德模范中的部分代表出來現身說法,從字里行間和不同側面展示他們追求道德進步的精神、品格和方法,敬請讀者關注和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