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桂辛
“事情寫得不夠具體生動?!蓖瑢W們,你的語文老師有沒有在你的作文本上寫過這樣的話?你是不是曾經(jīng)有過這樣的煩惱——怎樣才能把事情寫得具體生動呢?
把事情寫具體、寫生動是一項本領(lǐng),需要學習,但是,這并不難。只要掌握方法,加以練習,就一定能做好。
那么,方法是什么呢?
用“放大鏡”
事件都是由人物的活動構(gòu)成的,要想把事情寫具體,寫好人物是關(guān)鍵。怎么寫人?來吧,用“放大鏡”去看你要寫的那個人。
你看,這個小男孩吵著要吃棉花糖,他滿懷希望地對媽媽提出要求,可媽媽不答應。小男孩嘟起了嘴,眉毛變成了一個“八”字,開始嘟嘟囔囔:“為什么不買?我想吃。你總是什么都不給我買,上次想吃糖葫蘆也沒買,上次……”他一路吵,拉著媽媽的手一個勁地搖,跟媽媽沒完沒了。媽媽被他吵得頭疼,終于答應了他的要求。嗬!你看他,“耶——”一蹦老高,“八字眉”不見了,嘴巴咧到耳后根。老爺爺轉(zhuǎn)棉花糖時,他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繞出來的一根根糖絲,一邊等還一邊使勁地咽口水……
生活中的這個鏡頭,你一定見過吧,是不是在你身上也發(fā)生過呢。如果你只一眼瞟過,那你就無法發(fā)現(xiàn)并寫下這一系列的細節(jié),只能寫出一句“小男孩很不高興,不停地跟媽媽吵……”小男孩的“八字眉”“一路上嘟嘟囔囔”等統(tǒng)統(tǒng)不見了。這個時候,你得趕快拿出“放大鏡”,仔細瞧瞧男孩臉上的表情,眉毛有動作就看眉毛,鼻子有動作就看鼻子,眼睛有動作就看眼睛,手上有什么動作就看手……
我們無法鉆進小男孩的心里去,但寫出了他的表情、他說的話,那么他的心理活動也就展現(xiàn)出來了。有了這些,人物就被你寫活了。
寫自己的時候,道理也是一樣的。而且寫自己還能寫自己心里想什么,就更容易把自己的特征寫具體了。
放“慢鏡頭”
你看過電影中的慢鏡頭嗎?是不是特別有意思。電影中的慢鏡頭可以細致地展現(xiàn)人物的動作,讓觀眾更充分地感受到人物此刻的心情。這個電影中的技巧也可以用到我們的寫作中。
小和同學是老師班上的小吃貨。每天中午吃過午飯,他總要喝一杯酸奶。現(xiàn)在,向老師就要播放“慢鏡頭”,分解他喝酸奶的動作。
你看,他小心翼翼地撕開酸奶的那層膜,然后把膜上沾的酸奶舔了個干干凈凈。接下來,他把搭配的碎果仁撒在酸奶里,一邊攪拌,一邊說:“果仁要充分攪拌,只有攪拌均勻了,口感才更好?!币贿呎f,還一邊咽口水。準備完畢,他開始享受這段愜意時光,端著酸奶在教室里一邊吃,一邊逛。一會兒看看其他同學下棋,一會兒又找坐在講臺上的老師聊聊,一邊聊,一邊吃,時不時噴出一些酸奶沫,嚇得大家躲閃不及。
如果這一過程只用一句話“吃完飯,他總要喝一杯酸奶,邊吃邊玩”就寫完,那這其中的樂趣是不是就大大減少了?
其實,老師所說的“放大鏡”和“慢鏡頭”就是你的雙眼,每一件在你身邊發(fā)生的事,每一個在你眼前經(jīng)過的人,如果你能放大、放慢事件的發(fā)展過程以及人物的動作、神情,用恰當?shù)恼Z句加以描寫,那你筆下的事件就一定會既具體又生動了。
平時用上“放大鏡”和“慢鏡頭”勤于觀察,然后勤于練筆,久而久之,老師就會在你的作文本上寫下“太妙了,寫得活靈活現(xiàn)”這幾個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