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子寒
青春宣言:
青春是熾熱的驕陽,是奔騰的江河,更是碧綠的嫩葉,擁有無限的成長空間。我誓用青春譜寫屬于我們的時代贊歌。
胡同外,交通繁忙,人聲鼎沸,充滿著現(xiàn)代和繁華的氣息。
胡同里,幽深靜謐,晨曦若現(xiàn),氤氳著歷史與文化的香味。
胡同,是許許多多的老北京人迎接游客的地方,時不時傳來三輪車的鈴鐺聲。一些不愿離開胡同,熱愛老北京文化的人們堅持蹬著三輪車,帶領游客領略北京胡同旖旎的風景。“這兒是魯迅故居,我跟您講,原來這一片兒可是……”蹬車的人操著一口地道的北京口音,向游客講述著令人神往的往事。車上的游客津津有味地聽著,時不時與蹬車人交談幾句,詢問某些北京話的含義,驚嘆于北京歷史的深厚。落日的余暉照在房頂?shù)那嗤呱?,也照在蹬車人黝黑的臉上。遠處的天際,一彎香蕉似的月,被纖柔的云簇擁著,若隱若現(xiàn),似乎在勸說著辛勤勞動的人們早點兒歸家。胡同,展現(xiàn)著北京悠久的歷史文化。
胡同,是許許多多的老北京人賣小吃的地方,總是充斥著令人備感親切的叫賣聲。每天天還不太亮,就有售賣小吃的吆喝聲伴著冰糖葫蘆的香味飄滿整條胡同,天天如此,風雨無阻。胡同人總是禁不住誘惑,頂著寒冬的西北風打開院門。到底是人順著味道尋找去,抑或是美味牽著人向前?“多少錢一串兒?” “五塊錢!” “給我來兩串兒!” 紅彤彤的山楂被晶瑩剔透的冰糖包裹著,一抹酡紅的陽光落在冰糖葫蘆上。幾個小孩兒蹦蹦跳跳地拿著冰糖葫蘆,臉上泛起了陣陣紅暈,脖子上的格條圍巾隨風飄揚,身后斷斷續(xù)續(xù)地傳來“冰糖兒多呀哎——”的聲音。胡同,充滿著回味無窮的飲食文化。
胡同,是許許多多的老北京人居住的地方,總是不乏許多問候的聲音。最被人們所熟知的便是那一句“吃了嗎您哪?”這一句打招呼之中,包含著北京人之間最真摯的情感,從口中說出,也暖進了人們的心中。幾位老人坐在一棵歷經(jīng)滄桑粗壯的槐樹下乘涼,搖著一把大蒲葉扇子交談著。幾輛自行車在狹窄的道路兩旁隨意斜放著。若是一個在外漂泊多年的游子回到家鄉(xiāng),聽著胡同人最質(zhì)樸的問候,看著胡同人最燦爛的笑容,對故土與親人的懷念之情必定會涌上心頭。胡同,飽含著最真摯的人文情感。
胡同外,車水馬龍,川流不息,見證著北京城的發(fā)展。
胡同里,燈火闌珊,靜謐祥和,這,就是最美的北京。
(指導教師:江武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