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瑩,舒鼎銘,何靜怡,羅威,王艷,陳鵬,蔡曼珊,劉天飛,計堅,羅成龍
(畜禽育種國家重點實驗室&廣東省畜禽育種與營養(yǎng)研究重點實驗室&廣東省動物育種與營養(yǎng)公共實驗室&廣東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動物科學研究所,廣東廣州 510640)
廣東地處我國南部,擁有豐富的光、熱、水資源。受廣東特殊氣候及“無雞不成宴”等習俗的影響,形成了豐富的地方雞種資源,如清遠麻雞、惠陽胡須雞、陽山雞等。近年來,部分地方雞種資源得到了開發(fā)利用,但也存在種質(zhì)資源混雜的問題。
了解雞種遺傳資源狀況及其親緣關系是有效保護及利用的前提。線粒體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結構簡單、進化速率快、無組織特異性,其多態(tài)分析是研究種間或種內(nèi)遺傳多樣性和進化關系的有效途徑之一。目前,國內(nèi)外學者針對不同雞種mtDNA開展了大量研究,2020 年Ahmed 等利用mtDNA D-loop 區(qū)序列分析了706個來自中東、北非和非洲之角的本土家雞的遺傳多樣性。同年,Ayano 等利用mtDNA D-loop 序列和54個微衛(wèi)星DNA 標記對日本國家生物資源中登記的21個試驗雞品系的遺傳特性和多樣性進行了檢測。NCBI 收錄了黃郎雞、桃園雞、雪峰烏骨雞、大圍山微型雞、金湖烏骨雞、如皋雞、狼山雞、溧陽雞、太湖雞、略陽雞、絲羽烏骨雞、盧氏雞和儋州雞等中國地方雞種mtDNA全序列以及大量雞種mtDNA 部分序列,為遺傳多樣性、親緣關系研究積累了豐富資料。
本研究針對廣東3個地方雞種mtDNA D-loop全序列進行PCR 和測序,分析其遺傳多樣性,結合NCBI收錄的地方雞種、紅色原雞及綠頭鴨D-loop全序列信息,分析其親緣關系,為廣東地方雞種的保護和開發(fā)利用提供參考。
1.1 實驗材料 在各保種場核心群收集清遠麻雞(29只)、陽山雞(29 只)、惠陽胡須雞(40 只)共98 只母雞血樣。翅靜脈采血1.2 mL/只,加入EDTA 抗凝管后輕輕混勻并置于-20℃保存。從NCBI 下載我國地方雞及紅色原雞mtDNA D-loop 序列,并以綠頭鴨作為計算遺傳距離的參考外群(表1)。
表1 NCBI 中下載的mtDNA D-loop 序列
1.2 引物設計及DNA 提取 根據(jù)GenBank 中紅色原雞mtDNA 序列(GenBank 登錄號:NC_007235)設計引物,上游引物:5'-AAACACCCAAACTCACTAAC-3';下游引物:5'-CACTGGGATGCGGATACTTGC-3',產(chǎn)物約1 585/1 586 bp。按照全血基因組DNA 制備試劑盒(Magen 公司)提取DNA。
1.3 PCR 反應及測序 PCR 反應體系為50 μL:2×Taq PCR Mix 25 μL,上、下游引物各1 μL,Taq 酶0.5 μL,DNA 模板2 μL,ddHO 20.5 μL。反應程序為95℃預變性5 min;94℃變性30 s,58℃退火30 s,72℃延伸1.5 min,共35個循環(huán);72℃后延伸10 min;4℃保存。取5 μL PCR 產(chǎn)物進行電泳檢測,合格后送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進行純化測序。
1.4 數(shù)據(jù)分析 DNA 序列用DNAStar 5.0 拼接并人工校對,用Clustal X 1.8 進行多重比對剪輯,僅留取D-loop全長序列進行后續(xù)分析。用DnaSP 5.0 軟件統(tǒng)計單倍型數(shù)、多態(tài)位點數(shù)、單倍型多樣度(H)、核苷酸多樣度(P)和核苷酸平均差異數(shù)(K),并提取單倍型。以綠頭鴨為外群,利用MEGA 6.0 軟件的 Kimura 2-parameter(K2P)模型計算遺傳距離;并應用鄰接法(NJ)構建系統(tǒng)發(fā)生樹(采用Kimura 雙參數(shù)模型,Bootstrap 抽樣重復1 000 次)。
2.1 mtDNA D-loop 區(qū)全長序列 利用PCR 擴增獲得廣東3個地方雞種mtDNA D-loop全序列,產(chǎn)物大小約1 600 bp(圖1)。PCR 產(chǎn)物測序后經(jīng)BLAST 比對,確認獲得了D-loop 序列,測序得到98個樣本的序列用于后續(xù)分析。
圖1 廣東3個地方雞種DNA D-loop全序列PCR 擴增結果
2.2 mtDNA D-loop 區(qū)堿基組成 本研究獲得了1 586/1 585 bp 目的序列,包括部分tRNA Pro、D-loop 和部分tRNA Phe序列,留取1 231/1 232 bp mtDNA D-loop全序列用于后續(xù)分析。3個地方雞種A、T、C 和G 堿基含量分別為26.5%~26.7%、33.5%~33.6%、26.4%~26.6%和13.3%~13.4%,各雞種對應堿基含量差異不大,平均G+C 含量為39.8%,明顯低于A+T 含量20.2%(表2)。
表2 mtDNA D-loop 序列堿基含量
2.3 mtDNA D-loop 序列多樣性 98個個體mtDNA D-loop 序列檢測到44個變異位點,其中單一多態(tài)位點6個、簡約信息位點38個,轉換率(81.82%)遠大于顛換率(22.22%)。98個個體具有34個單倍型(Hap 1~Hap 34),單倍型平均多樣度(H)為0.923±0.018,清遠麻雞單倍型數(shù)最多,惠陽胡須雞最少;核苷酸平均多樣度(P)為0.007 43,核苷酸平均差異數(shù)(K)為9.142。由表3 可知,各群體H為0.659~0.953,清遠麻雞>陽山雞>惠陽胡須雞;P為0.001 28~0.008 30,K 為1.578~10.219,陽山雞>清遠麻雞>惠陽胡須雞。
表3 mtDNA D-loop 基因序列堿基多態(tài)
2.4 mtDNA D-loop 的遺傳結構 3個地方雞種mtDNA D-loop 區(qū)的44個變異位點中定義了34 種單倍型(Hap 1~Hap 34)(表4),清遠麻雞有17個單倍型,各單倍型含有1~4個個體,其中Hap 1 和Hap 6 均含有4個個體;陽山雞有11個單倍型,各單倍型含有1~5個個體,其中Hap 7 和Hap 8 均含有5個個體;惠陽胡須雞有10個單倍型,其中Hap 26 含有23個個體,為優(yōu)勢單倍型,占該群體的57.5%。
表4 mtDNA D-loop 區(qū)的單倍型及其序列突變位點
根據(jù)Liu 等對家雞世系的劃分方法,廣東3個地方雞群體有6個世系類型(A、B、C、D、E 和H),C 世系為優(yōu)勢世系,包含的樣本數(shù)最多,占比46.94%(46/98),包括惠陽胡須雞(40個)、陽山雞(5個)和清遠麻雞(1個);其次為B 世系,占24.49%(24/98),包括清遠麻雞(18個)和陽山雞(6個)。A 世系包含13個樣本,包括陽山雞(11個)和清遠麻雞(2個);D、E 和H 世系包括樣本數(shù)均較少(3~7個)。陽山雞、清遠麻雞和惠陽胡須雞的優(yōu)勢世系分別為A、B 和C 世系(表5)。
表5 3個地方雞種群體的世系歸類
2.5 不同雞種之間的進化分歧 29個雞種分歧值分布在0.002~0.016 之間,其中63.68% 的雞種分歧值在0.002~0.01 之間,36.32%的雞種分歧值為在0.011~0.016之間,29個雞種與外群綠頭鴨的分歧值均大于0.660(表6)。與陽山雞、清遠麻雞、惠陽胡須雞遺傳距離較近(分歧值均為小于0.01)的雞種分別有21個、20個和12個;陽山雞與安義瓦灰雞、崇仁麻雞、絲羽烏骨雞分歧值最?。?.007);清遠麻雞與安義瓦灰雞、崇仁麻雞、岑溪三黃雞的分歧值最?。?.004);惠陽胡須雞與雪峰烏骨雞、綠耳烏雞和廣西麻雞的分歧值最?。?.002),廣東3個地方雞種與尼西雞、騰沖雪雞和藏雞的分歧值較大(0.011~0.013)。
表6 29個雞種及綠頭鴨的進化分歧估計值
分析98 條檢測序列與NCBI 下載的33 條D-loop序列,共同獲得51個單倍型(Hap 1~Hap 51)。Hap 24 為惠陽胡須雞的主要單倍型(占比57.5%);清遠麻雞與陽山雞具有多個單倍型,各自主要單倍型分別為Hap 1、Hap 13、Hap 6 和Hap 4、Hap 7、Hap 8。網(wǎng)絡下載資源中有18個資源分別獨立形成單倍型(表7)。
表7 29個雞種及綠頭鴨單倍型及分布
利用Mega5.10 軟件,基于單倍型構建系統(tǒng)發(fā)生樹。由圖2 可知,Hap 42(綠頭鴨)獨為一類,29個地方雞種和紅原雞聚為一大類,符合外群獨立分支規(guī)律;紅原雞(Hap 39、Hap 40、Hap 51)、斗雞(吐魯番雞、大圍山微型雞)(Hap 34)、尼西雞(Hap 44)、仙居雞(Hap 50)等原雞或雜交選育程度不足的雞種聚為一個分支(A);其他雞種可以歸為一個分支,該分支形成了3個小的分支(B、C 和D),包括了廣東3個地方雞種和19個其他地方雞種。與群體H結果一致,97.5%(39/40)的惠陽胡須雞聚集在C 分支;與雞種間進化分歧結果一致,惠陽胡須雞與雪峰烏骨雞(Hap 49)、綠耳烏雞(Hap 3)和廣西麻雞(Hap 3)聚在一起。陽山雞和清遠麻雞在B、C 和D 分支中均有一個數(shù)量的分布,其中B 分支包括了較多的陽山雞(17/29)和清遠麻雞(20/29)個體。
圖2 基于29個雞種及綠頭鴨mtDNA D-loop全序列構建的NJ 系統(tǒng)發(fā)生樹
本研究獲得了廣東3個地方雞種共98個個體mtDNA D-loop全長序列,堿基組成相似,A、T、C和G 堿基平均含量分別為26.6%、33.6%、26.5% 和13.3%,平均A+T 含量為60.2%,明顯高于G+C 含量39.8%,表明該區(qū)域內(nèi)堿基組成具有偏倚性,這與家雞mtDNA D-loop 區(qū)為非編碼區(qū)、富集A/T 堿基的結論一致。mtDNA D-loop全長序列共檢測到1個插入/缺失和44個單核苷酸多態(tài)位點,其中轉換率為81.82%、顛換率為22.22%,符合脊椎動物堿基組成特征,這與
mtDNA 在進化中轉換發(fā)生率高于顛換的規(guī)律一致,與前人研究結果相似。
遺傳多樣性是物種進化和適應環(huán)境的基礎,也是遺傳資源選擇和選育的關鍵。mtDNAH和P是衡量群體多態(tài)和變異程度的重要指標,數(shù)值越高,群體多態(tài)性越高。遺傳多樣性高的群體可有效應對環(huán)境變化,具備進化潛力和適應能力。本研究檢測的98個個體定義了34個單倍型,樣本中H由高到低依次為清遠麻雞(0.953±0.020)、陽山雞(0.909±0.024)、惠陽胡須雞(0.659±0.081);P平均為0.007 43,由高到低依次為陽山雞(0.008 30±0.000 59)、清遠麻雞(0.005 94±0.000 60)、惠陽胡須雞(0.001 28±0.000 74)。3個雞種中清遠麻雞具有最高的H和較高的P,高于多數(shù)已報道的國內(nèi)地方雞種,如黑狼山雞H=0.464、P=0.004 31,茶花雞H=0.476、P=0.003 01,貴妃雞H=0.538、P=0.005 90,鹿苑雞H=0.549、P=0.002 37,略陽雞H=0.549、P=0.002 37,儋州雞H=0.571、P=0.005 37,白狼山雞H=0.618、P=0.004 60,溧陽H=0.632、P=0.004 15,大圍山微型雞H=0.685、P=0.004 43,香爐山雞H=0.814、P=0.004 47和壽光雞H=0.864、P=0.005 30等;低于阿貝藏雞3個系(H為0.989~0.997,P為0.106~0.108)。陽山雞H和P處于較為豐富的狀態(tài),而惠陽胡須雞遺傳多樣性相對較低,略高于狼山雞、茶花雞、貴妃雞、鹿苑雞、略陽雞、儋州雞和溧陽雞等。屠云潔等基于線粒體基因研究發(fā)現(xiàn)清遠麻雞H=0.583 3、P=0.003 69;黃勛和等也基于該基因發(fā)現(xiàn)清遠麻雞H=0.819、P=0.003 92,陽山雞H=0.842、P=0.004 31,惠陽胡須雞H=0.825、P=0.004 31。邢文麗等利用14個微衛(wèi)星標記分析清遠麻雞平均雜合度為0.501,本研究中清遠麻雞和陽山雞多樣性高于前人研究結果,而惠陽胡須雞多樣性低于前人研究結果。針對同一品種出現(xiàn)研究結果不一致的情況,主要影響因素包括檢測方法、樣本來源及檢測個體數(shù)量等。
此外,以往有關雞線粒體多態(tài)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D-loop 高變區(qū),本團隊前期以D-loop 高變區(qū)研究了2個清遠麻雞群體(H為0.882~0.767,P為0.008 49~0.011 67)、陽山雞群體(H=0.753,P=0.009 29)的遺傳多樣性,本研究進一步證實線粒體D-loop 高變區(qū)研究信息不能完全覆蓋D-loop 區(qū)全部突變位點,建議采用D-loop全序列進行雞品種遺傳多樣性分析和系統(tǒng)進化研究,以整合更全面的信息、得到更準確的結果。
近年大量研究進一步證實了家雞的多母系起源,Liu 等根據(jù)所檢測的834 份家雞和66 份紅色原雞的mtDNA 控制區(qū)序列構建系統(tǒng)發(fā)生樹,將世界范圍的家雞和紅色原雞劃分為A~I 共11個世系,其中A 和B 世系主要分布在東亞和東南亞地區(qū),C 世系為東亞特有世系,E 主要在中東、歐洲和印度,F(xiàn)、G 和H 世系為云南及鄰近地區(qū)(廣西、越南等)特有世系。本研究中清遠麻雞可分為A、B、C、D 和E 5個母系世系,其中B世系占優(yōu)勢(62.07%),E 為其特有世系(24.14%);陽山雞具有A、B、C、D 和H 5個母系世系,其中A世系占優(yōu)勢(37.93%),H 為其特有世系(17.24%);惠陽胡須雞僅有1個母系世系(C)。相對應的,綜合29個雞種mtDNA D-loop全序列構建的NJ 系統(tǒng)發(fā)生樹,清遠麻雞相對應的單倍型分布A、B、C 和D 分支,且B 分支為優(yōu)勢分支,占比達68.96%;陽山雞對應的單倍型分布在B、C 和D 分支;惠陽胡須雞全部分布于C分支;與單獨利用上述3個廣東地方雞種進行母系來源分析結果相一致。上述研究結果表明本研究檢測的清遠麻雞和陽山雞可能有4個母系來源,而惠陽胡須雞僅有1個母系來源。
由此可知,清遠麻雞和陽山雞表現(xiàn)出較高的遺傳多樣性,開發(fā)前景廣闊;惠陽胡須雞是廣東地方品種中開發(fā)利用程度較高的品種,本研究檢測群體多樣性相對較低可能與其固有或與經(jīng)過一定的保種世代有關,針對該群體建議定期從原產(chǎn)地引進原種或開展不同保種群的交流,以保持較高的遺傳多樣性。
本研究檢測的廣東3個地方雞種mtDNA D-loop 區(qū)全長1 231~1 232 bp,清遠麻雞和陽山雞具有豐富的多樣性,惠陽胡須雞多樣性中等,所有個體可歸類到A、B、C、D、E 和H 共6個世系,在進化過程中清遠麻雞和陽山雞存在4個母系來源,惠陽胡須雞僅1個母系來源,本研究結果為后續(xù)地方雞種的保護與開發(fā)利用提供了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