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英
(保定市教育科學研究所,河北 保定 071000)
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提出使中國的英語教育逐步擺脫了死板的模式化傳統(tǒng)教學,轉(zhuǎn)向多樣化、多平臺、多模態(tài)的教學,從學科知識本位走向了學科育人本位。英語課堂不再是對英語各知識點的灌輸,而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過硬的語言能力、學習能力,形成優(yōu)秀的思維品質(zhì)和英語學科所特有的跨文化意識。與此同時,信息技術(shù)、互聯(lián)網(wǎng)已經(jīng)作為非常有效的教學手段,不可避免地融入到日常課堂教學中,信息化的英語課堂更加高效,教師可以利用信息化平臺開展實時的任務布置、多元的教學評價和有效的課外溝通等教學活動。
冀教版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包含了大量反映中外國家文化元素的語篇內(nèi)容,是引導學生了解英語國家概況、培養(yǎng)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有效載體。筆者以The U.S 一課為例,闡述如何利用信息化平臺實施模擬任務驅(qū)動,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溝通能力。以組織游學的形式,帶領學生演練一次美國游學的過程,以游學申請和游學體驗為主線,以一系列任務為驅(qū)動,在信息化學習環(huán)境中進行了如下教學設計:
通過設置前置性學習任務拋出本課主題,學生提前感知相關(guān)主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根據(jù)興趣選擇來進行網(wǎng)絡學習,鍛煉學生的信息搜集能力、信息整理能力和通過不同方式展示的學習能力。
課前一天,教師通過校園信息平臺公布項目實踐活動主題:美國一友好學校準備從我市選擇一所學校的同學去美國旅游和學習,同學們作為競選代表,要了解美國的相關(guān)知識,獲得赴美游學機會。
學生根據(jù)個人興趣選擇主題:A.我是美國的小導游,B.美國食品我品嘗,C.美國學校我體驗,D.我與美國名人面對面。學生在網(wǎng)絡上進行課本知識之外的課前探究,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任務模塊進行資料搜集,并初步整理成圖片集或小短文等上傳到校園信息平臺。
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真實的語言實踐活動,設置學生感興趣的前置性作業(yè),通過網(wǎng)上相關(guān)資料搜尋,既擴大知識儲備,又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教師充分了解學生的“未知”和“想知”,真正做到以生為本,展開教學。
主題情境來源于語篇,教師要深入挖掘語篇資源,在教學中開展集語言、文化和思維于一體的活動,提升學生的跨文化溝通能力。
播放“游美國”小視頻,呈現(xiàn)主題任務:同學們作為競選代表,要了解美國的相關(guān)知識,獲得赴美游學機會。
呈現(xiàn)任務一:取得赴美邀請函。
學生要通過了解the U.S.,完成友好學校的headmaster 的小測試。
首先教師播放課文視頻,學生對課文進行整體感知。教師引導學生就調(diào)查表中的內(nèi)容用本課的重難點目標語在小組內(nèi)進行問答。學生通過小組合作來完善前置性學習的表格,同時通過生生問答培養(yǎng)學生的質(zhì)疑能力。教師引導學生用目標語對What do they speak in the U.S.?What is the capital city? What colour is the flag?/ What’s on the flag? Who is the leader of the U.S.?Where does the president live?Which is the biggest city? What can you see in New York?進行回答。接著可以以組際競爭的形式進行提問,回答正確、全面者獲勝。教師評出優(yōu)勝者,同時把學生在回答中出現(xiàn)的困難單詞以板書形式呈現(xiàn)。
對于文本中出現(xiàn)的Washington,D.C.,president,Statue of Liberty 等生詞,可以采用以下方式,把文化背景滲透與操練單詞融合在一起。
1.通過數(shù)stars and stripes 進行操練并揭曉它們的意義。
2.分音節(jié)操練Washington,D.C.,在地圖中尋找Washington,D.C.的位置。
3.呈現(xiàn)幾位做出杰出貢獻的美國總統(tǒng),操練president。
4.呈現(xiàn)圖片Statue of Liberty,提問What do you know about it?拓展語篇內(nèi)容。
在語言生成階段,教師要引導學生解決前置學習的困惑,訓練正確的語音、語調(diào),并跟隨教師的PPT 展示,探究和文本內(nèi)容相關(guān)的美國文化。如:The statue is tall/beautiful/white.The statue is a woman.The woman is holding a torch.
利用班級網(wǎng)絡學習平臺,回答headmaster的小測試答案,上傳,取得赴美游學邀請函。
教師通過前置任務反饋、小組合作探究學習及文化滲透將學生帶入到一個有一定高度和難度的新的學習層次,學生在相應的歷史和文化背景中習得目標語,實現(xiàn)“能知”教學目的。
呈現(xiàn)任務二:參加美國大使館面試。
美國使館簽證官提出的問題可能會涉及到famous places,food,people and schools in the U.S.
在班級網(wǎng)絡學習平臺中發(fā)布學生項目主題實踐小課題:我是美國小導游,美國食品我品嘗,美國學校我體驗,我與美國名人面對面。
學生根據(jù)課前選擇主題實踐小課題,進入學校在線網(wǎng)絡平臺瀏覽相關(guān)資料,合作進行資料的搜集、整理、分析和加工。查找關(guān)于簽證官問題的信息,為面試做好準備。
創(chuàng)設到使館接受簽證官面試的情景,多媒體聲音模擬簽證官提出的拓展問題,如:
Do you know some super stars in the U.S.?Can you introduce them to your friends?
What food can you eat in the U.S.? What is your favourite?
Where do you want to go in the U.S.? Why?
教師利用學生的“想知”,將學生的思維延伸擴展到文本之外。通過對網(wǎng)絡信息和語言的再造,使大容量、高密度、快節(jié)奏的英語課堂成為現(xiàn)實。多種資源呈現(xiàn)形式?jīng)_擊學生的聽覺、視覺、思維,實現(xiàn)了英語課堂內(nèi)容的極大豐富。
呈現(xiàn)任務三:引導學生開始美國之旅。
教師可以采用虛擬視頻的方式,創(chuàng)設真實的旅行開始情境。同時提供“自助餐式任務”供學生選擇。學生根據(jù)興趣選擇任務:
Task 1:Having dinner with your host family(與美國的友好家庭共聚晚餐);
Task 2:Interview your favorite super star(訪談最喜歡的一位明星);
Task 3:Go around the U.S.with a friend(與一位朋友在美國旅游);
Task 4:Visit a school in the U.S.(參觀美國的學校)
教師提供“展示活動小錦囊”:表演式、采訪式、PPT 介紹式等,學生分組選擇喜歡的內(nèi)容,進行課前和課中的信息整理加工,并用自己擅長的方式進行展示。
以生為本,鼓勵多種展示方式。生生互評,實現(xiàn)互助和自我完善,網(wǎng)上探究和任務的選擇給學生搭建了展示平臺。
呈現(xiàn)任務四:爭當中美文化交流小使者。
提供學校資源平臺,學生上傳文件夾,表達游學感受(可以是游記、PPT、小報、訪談錄、錄音、DV 等)。學校采取學生和教師共同參與評價的方式,評出中美文化交流小使者。
通過線上線下交互學習、多元評價的方式,讓英語學習靈動起來。充分發(fā)揮學校學習資源平臺的作用,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充分地、自信地展示自己,感受收獲的喜悅,積極、充分、靈活地運用這些知識去理解世界,解決問題,拓展國際視野,增進國際理解,逐步提升跨文化溝通能力、思辨能力、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