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直
提起河豚,誰都知道河豚是有劇毒的,我國市場上是禁止出售河豚的,市場雖然禁止了買賣,卻禁不住人們的口味。沒買的,沒賣的,可吃河豚的食客卻永遠(yuǎn)有。盡管年年都有因吃河豚喪命的,可還是有人不害怕,拼著老命吃河豚,讓人很難理解。
河豚,古時稱之為規(guī)魚,在廣西北海當(dāng)?shù)胤窖越旋旚~。我國沿海地帶均可捕到,別看它形象極丑,眼睛外凸,肚子圓鼓,外形像一個雞腿,可只要吃上一口河豚,你就覺得再吃什么魚都沒了味道。就像抽煙的人抽過“大中華”,再抽其他低檔煙若抽不出干菜幫子味就知足了。可是這河豚的肝臟、生殖腺及血液確實(shí)含有毒素,若不是經(jīng)過“高人”的處理,誰吃了誰就會喪命,輕者也會成為植物人。
北海人吃河豚的歷史誰也說不清有多長,反正祖祖輩輩就這么吃過來了。那邊看著張家吃河豚剛剛死人,抹幾滴同情的眼淚,這邊李家又把燉好的河豚端了上來,繼續(xù)吃,誰能說清這河豚的“魅力”不是“鬼力”?不是“毒品”?
北海人吃河豚被毒死都自認(rèn)倒霉了,死者家屬絕不會去找人討個公道,要個說法,也沒人怨天尤人。早幾年捕河豚的人不會把河豚拿到市場上去賣,而是買主自己主動去船上買,那意思很明確:我沒賣給你,是你自己找上門來的,出了人命與我無關(guān),這是北海人約定俗成的規(guī)矩,也算北海的江湖潛規(guī)則吧。只要一燉河豚,保準(zhǔn)有客人來,因?yàn)楹与嘁粺?,鮮氣盈門,香溢四鄰,這已像是向左鄰右舍發(fā)出了邀請。更何況在北海,敢于一起吃河豚的人才是鐵哥們兒,那言外之意,我們?yōu)榱恕肮餐目谖丁睂幵竿ニ赖娜?,這才是真正的“伙計”,伙計不就是在一起開火吃飯嘛。大家為了一致的口味,把生死都忽略了,誰還在乎彼此的恩恩怨怨。
吃河豚的好季節(jié),無論工商、食品衛(wèi)生部門怎樣嚴(yán)查厲打也禁不住。不吃河豚的人永遠(yuǎn)也想不通,拼死為了吃的這股勁兒為什么擋也擋不???而且不只是中國人,日本人吃河豚的勁頭兒更令國人恐慌。盡管日本人每年因吃河豚中毒的人高達(dá)數(shù)千,可是河豚仍被日本人視為美食中的極品。
這種吃河豚的勁頭兒我看只有一種解釋,那就是人們總是有僥幸心理,覺得倒霉的事怎么會輪到我頭上?想一想如今的腐敗分子,就會得出人們拼死吃河豚的謎底吧。你說哪個腐敗分子不知黨紀(jì)國法威嚴(yán),可是他們照貪無誤,其心里想的就是,倒霉的事怎么就能降到我頭上?所以盡管一年之內(nèi)有不少人因腐敗喪命、坐牢,不也仍有人有了權(quán)力、有了機(jī)會照貪無誤嗎?這就是人性的弱點(diǎn)。
當(dāng)然了,吃河豚的風(fēng)險我看遠(yuǎn)遠(yuǎn)小于有權(quán)的人貪黑錢。更何況前者的拼命還有一種練膽的自豪感令人敬佩,可后者拼死撈錢就令人咒罵、遺臭萬年了。
【原載《美文》】
插圖 / 吃還是不吃 / 佚 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