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閑海
我有三天
沒見人了
早晨
路過
自己房間的
一面鏡子
我停下來
笑了一下
于是我看到了一個傻笑
一件
稍縱即逝的作品
[三姑石賞評] 深夜邂逅一首詩《笑》,我笑了一下。讀過這首詩,我不禁又笑了一下。
笑了兩聲,我確定,我喜歡這首詩。
疫情期間,我居家隔離21天,非常有感慨,似要瘋了。吃飯、睡覺和看書……在時間和質量上全變得不正常了。而且波及洗臉、刷牙和泡澡……全亂了??催@首詩,我竟想到我的隔離時間。而詩中之詩人“我有三天/沒見人了”,這人確定“隔離”了,不能確定的是“集中”還是“居家”。而詩人比我更急迫,三天就要瘋了。呵呵……
實在沒有辦法,沒他治也無自治。好在詩人還有機會,在“早晨/路過/自己房間的/一面鏡子”,這鏡子成為唯一的救贖,“我停下來/笑了一下”。這鏡子讓詩人忽然之間遇見了什么,讓詩人之郁結得以簡單釋放了一下,讓他全身的僵硬得以放松了一下。這笑,是隔離期間的陽光,是涂上油彩的一段生活。
“于是我看到了一個傻笑/一件/稍縱即逝的作品”。這是生活,是放松,是有些放縱或強顏的笑。而這樣的表現(xiàn),已成稀有之圭臬,要隆重地擺在想象中高高在上的書架來仰視。
約瑟夫·布羅茨基說,一首詩的主要特征在于其最后一行。此詩最后一行,特別是“作品”這一達成詩意的關鍵詞出現(xiàn),才使詩意瞬間其貌大光。一般人的創(chuàng)作都稱習作,而詩人隆重地稱其作品,可謂從俗中來之大者,彌足珍貴可見一斑。
多出乎意料啊,這“作品”竟然是笑,是傻笑,是生命中真諦般之存在。而詩人又鄭重地加入定語“稍縱即逝”,意其“作品”于世留存之短,即便傻笑,也是難得之難得。這里有詩人的感喟與無奈、糾結與遺憾、心酸與釋放。詩意于詩人這樣的情感夾縫中,含金量瞬間擢升許多,似已達千足金。
由于其結構和藝術表現(xiàn)于俗世中達成了不凡的更生與重塑,使這首似不經意道來的、看似極簡單的小詩,詩意更真更切、更顯迷人,不能不與一首好詩整齊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