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元明
燕山腳下,琉璃河畔。
燕都遺址東西長3.5公里,南北寬1.5公里,包含居住址、古城址和墓葬區(qū)三部分。燕都的發(fā)現(xiàn),有點類似秦始皇兵馬俑現(xiàn)世那樣偶然、奇巧,只是當時沒有大量宣傳,考古人員埋頭一挖就是20年。
菜窖里挖出一座古都
1963年的一天,黃土坡村村民施友要在自家的園子里挖菜窖,憧憬以后的好日子。挖著挖著,突然鐵锨碰著了硬東西,手上有些麻感。啥寶貝?他繼續(xù)挖,挖出來一個綠不溜兒秋、銹漬斑斑的家伙,還長著三條腿……
施友挖出兩件寶,一個鼎,一個爵,個頭不大分量重,轟動了全村,引來了考古學家的權(quán)威鑒定:西周時期的青銅器!
一時間,黃土坡村到董家林村一帶變成了考古發(fā)掘現(xiàn)場,先后挖出古墓300余座,車馬坑30余座,出土各種青銅器上千件——三千年前的古燕都,就這樣走出了歷史的塵封。
遙想當年,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與諸侯會師孟津,發(fā)起了牧野之戰(zhàn),結(jié)束了殷紂王的暴政,建立了周朝,史稱西周。為了鞏固統(tǒng)治,武王分封同宗、親屬、功臣各建諸侯國,共保大周。武王封自己的堂弟召公為燕國侯。燕國是京都的北邊屏障,十分要緊。然而,沒等召公赴任,武王去世,成王繼位。成王年幼,召公成為輔佐大臣留在京都,于是派召公之子克赴任,冊封為第一代燕侯。
“周武王之滅紂,封召公之后于北燕”(《史記·燕召王世家》),這是有史可查的??晒叛喽荚谀睦?,卻無記載,竟然消失在茫茫的歷史長河之中。
現(xiàn)在,一個挖菜窖的村民,揭開了這個秘密。
南有安陽? ?北有燕都
一個周末,我和好友孔曉寧驅(qū)車出北京四環(huán),南下奔京石高速公路,過杜家坎,穿良鄉(xiāng),越竇店,往西一拐進入房山區(qū)琉璃河鎮(zhèn),在當?shù)匚穆?lián)朋友的陪同下,來到“西周燕都遺址博物館”。
博物館很氣派,占地28畝,仿唐風格,樓閣式建筑,建在燕都遺址古城東墻外的墓葬區(qū)。展廳里有墓葬車馬坑廳、青銅禮器廳、青銅酒器兵器廳、陶器玉器漆器廳等等。最有看頭的就是兩處墓葬,兩處車馬坑。玻璃罩下,坑里的白骨架、青銅器,漆器、陶器等近在眼前,這就是歷史的證據(jù)。從陪葬物品的多少和精美程度可以判斷墓主人的等級,從銅器物的銘文上能夠考證出墓主的身份和年代。墓坑里除墓主人外,還有殉葬的人和狗,沒有比這更生動、更直接的歷史教材了。
展廳的文物很多,有陶、銅、原始青瓷、玉、漆、俑、石等器物數(shù)千件。這還是被多次盜墓后幸存的部分。其中最有價值的是青銅器堇鼎和矩鬲。堇鼎高62厘米,重41.5公斤,是北京地區(qū)目前發(fā)現(xiàn)和出土的商周青銅器中最大的一件,器內(nèi)壁鑄銘文26字,記述堇奉郾侯之命,前往宗周向太保貢獻食物,受到太保的賞賜。而距鬲是伯矩為紀念燕侯的賞賜而作,器身各部均以牛頭紋做裝飾,造型別致,精巧華麗,紋飾生動,在藝術(shù)設(shè)計和鑄造工藝上,水平相當高,可謂是青銅器中的珍品。距鬲上也有銘文記事。這兩寶的銘文反映出燕國與周王室的關(guān)系,與史載相符。
出土的文物還揭示了一個極為關(guān)鍵的秘密:燕都建立200年后,為了躲避琉璃河夏季洪水泛濫,也為了向北拓展,燕國吞并了北邊的薊國,于是遷都到薊城,也就是今天北京廣安門一帶,因而古燕都和八代燕侯才從此消失了,沒有文獻記載。
河南安陽,甲骨文的出土,讓中華民族找到了五千年文明之源。
燕都遺址的發(fā)現(xiàn),讓北京人找到了三千年前的故園——“北京之源”。
琉璃河連接歷史的長河
出了遺址博物館,我們一行人來到附近的琉璃河。
站在河北岸,眼前一座大石橋橫跨南北,依然雄姿英發(fā)。
琉璃河又名劉李河,古稱圣水。秦始皇一統(tǒng)天下,以咸陽為中心修筑馳道,“秦為馳道于天下,東窮燕齊,南極吳楚”。咸陽至薊,道經(jīng)涿郡、琉璃河。琉璃橋是必經(jīng)之道,早先的橋應(yīng)該是木質(zhì)結(jié)構(gòu)的,不知被洪水沖垮多少次。直到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九月才修成石橋。石橋全長約165米,寬10余米,高8余米,共11孔,全部用巨大的石塊砌筑而成,橋上建有實心欄板和望柱。雖不能說固若金湯,但從此抗洪能力就大大增強了。
公元1279年,文天祥被俘后押解來元大都,途徑雪后的琉璃河,雖歷經(jīng)悲苦,卻不失大家風范,吟道:“小橋度雪度琉璃,更有清霜滑馬蹄?!蹦菚r還是小木橋。待到黨中央從西柏坡搬遷北京時,車輪滾滾,經(jīng)過的則是大石橋了。
琉璃河大石橋如今已“退休”,與盧溝橋一起成為北京名勝古跡。與它平行的是一座鋼筋水泥高架橋,橋上是寬闊的高速公路。
來到大石橋上,扶欄放眼一望,河堤偉岸,綠樹成行。河中野鴨游戲,蘆葦搖曳。宋朝文學家范成大描繪過琉璃河:“茂林環(huán)之,尤多鴛鴦,千百成群?!笨梢韵胍?,這一帶曾經(jīng)多么水草豐沛,土地肥美,人畜興旺。琉璃河一帶,地處太行山脈與華北平原過渡地帶,屬暖熱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qū)。依山傍水,龍盤虎踞,形勢甲天下,先人們選擇這片沃土繁衍生息,建立家園,開疆拓土,多么富有戰(zhàn)略眼光。
歲月滄桑,石橋車痕道道,欄桿花紋斑駁。倚欄遠眺:西北十幾公里,那是周口店,北京猿人的洞穴;東北四十公里,則是北京城,有故宮、天安門……琉璃河,連接滾滾北來的大石河,轉(zhuǎn)身向東流,匯入奔騰的拒馬河。琉璃河,連接了歷史的長河。
責編 辛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