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梅
當前,我國大力倡導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素質教育的主要目標是面向全體學生進行全面發(fā)展教育。為了實現(xiàn)這一目標,長沙市雨花區(qū)砂子塘小學堅持開展“六年影響一生”的教育,為畢業(yè)班打造不一樣的畢業(yè)課程,助力畢業(yè)班學生展翅高飛。畢業(yè)課程不但面向全體畢業(yè)生,更關注個體尤其是潛能生的成長。因此,我們成立了專門的“白鴿成長營”,致力于點燃學生學習熱情,傳授學生學習方法,提升學生學習能力,讓他們更好地適應未來的發(fā)展。
一、傳承中求變:畢業(yè)課程的思考
為了培養(yǎng)和提升畢業(yè)班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我們開設了豐富的畢業(yè)課程。關于學科的綜合設計有護蛋行動、典禮節(jié)目、班級圖標、電子相冊、籃球賽等;關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有畢業(yè)生動員大會、青春期教育、畢業(yè)典禮、考前動員會等;關于教師的教學質量有六年級學科教師會、質量分析會、專題研討會等;關于學校的多元評價有“白鴿”晉級評選、“十佳少年”單項獎、全優(yōu)學生評選、行政蹲班指導等;關于家校的攜手共進有畢業(yè)生家長會、小升初政策解讀培訓、小升初志愿填報等。
除了開設面向全體畢業(yè)班學生的綜合課程之外,我們還點面結合,對畢業(yè)年級的潛能生進行幫扶。之所以要在畢業(yè)年級進行潛能生集中幫扶培訓,這是基于“立德樹人、全面育人、高質量育人”的教育理念。雖然潛能生在學習習慣、學習能力、學習品質等方面都存在問題,但我們要盡可能地去幫助他們,讓他們成為更好的自己。
在幫扶潛能生方面,每個班級的教師都在盡自己最大的努力。而學校層面更希望開展一些體系化的工作,從思想上引領他們,從學習上指導他們,從評價上鼓勵他們。
二、發(fā)展中求新:“白鴿成長營”的踐行
通過不斷地思考與探索,學校初步誕生幫扶潛能生計劃,即成立六年級“白鴿成長營”,參加成長營的群體為六年級每個班級的3名潛能生。
1.研究定位,用心準備
開學初,我們開始對成長營進行構思,撰寫成長營計劃書,定位目標,安排活動,做好開營前的準備工作。首先制訂計劃書,我們的愿景是讓潛能生成為更好的自己。教師層面的目標是點燃、激勵、幫助,關注身心發(fā)展、激發(fā)內在潛力、促進生命成長;關注學習態(tài)度、培養(yǎng)學習習慣、促進學業(yè)成長。學生層面的目標是自信、樂學、成長,每天進步一點點,爭做優(yōu)秀畢業(yè)生。
準備工作從問卷調查了解潛能生開始,開展成長營進行培訓,多元評價來促進,家校共同攜手來助力。
2.問卷調查,深入分析
針對這些潛能生,我們希望通過更多了解,分析個體特點,并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和幫扶。首先,我們從班主任教師處了解學生的優(yōu)點、存在的不足、家庭教育情況等,從中我們發(fā)現(xiàn)了一些普遍性問題:學生缺乏學習動力,欠缺學習方法,學習能力偏低,家庭教育方面存在較大問題。其次,我們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進一步了解他們的學習情況、興趣愛好、情感態(tài)度、家庭情況、存在的困惑和需求。
通過調查和分析,我們可以有針對性地設置活動,也可以更好地跟學生家長進行反饋和交流,爭取學生家長的支持。
3.安排活動,豐富開展
我們約定每周五下午第二節(jié)課在閱覽室開展活動,專屬的時間和地點會讓學生更有歸屬感,從而促進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促使效果的達成。
培訓內容主要包括團隊凝聚、學習態(tài)度、學習方法等方面,前三次培訓主要開展團隊凝聚活動,讓學生彼此了解、彼此接受。在開營儀式上,我們給每位學生一個約定、一個驚喜、一個祝愿,讓他們得到充分的肯定和鼓舞,激發(fā)了他們對培訓活動的興趣。
4.多元評價,助力成長
成長營的初衷是為了更好地激勵潛能生,讓他們得到肯定和認可,激發(fā)他們的向學之心。因此,在設置評價機制時,我們進行了全方位思考,評價既包含每次活動評價,也包含動態(tài)評價,通過活動表現(xiàn)、課堂表現(xiàn)、學科表現(xiàn)、思想道德、個性特長以及其他發(fā)展等方面,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此外,我們還設計了“白鴿成長營”護照本,讓學生隨身攜帶,時刻提醒他們相信自己,勇于挑戰(zhàn)自我。
評價采用的是虛擬幣積分的方式,學生憑積分兌獎,并根據(jù)積分按周、月、學期進行評優(yōu)。通過評比,每周給家長發(fā)“報喜單”,每月評“優(yōu)秀營員”進行抽獎獎勵,期末評“白鴿營成長之星”進行校級頒獎。
5.家校攜手,更具力量
只有家庭和學校協(xié)同管理,學生的成長才更有力量。我們在問卷調查過程中和與班主任、學生的交流中發(fā)現(xiàn),家長不支持是最大的問題:一種是疏于管理,一種是不會管理,還有一種是家庭矛盾突出。家長的意識淡薄、方法缺失及家庭氛圍的影響等,造成了潛能生成長中的一些問題。
以前,我們集中召開過潛能生家長會,但由于學校與潛能生及其家長沒有建立了解,學校的工作未能深入他們的內心。如今,我們采用成長營的方式了解和鼓勵潛能生,并通過調查問卷的反饋、分析,跟家長進行深入交流。同時,我們也會邀請已畢業(yè)潛能生的家長來傳授經(jīng)驗,從認知和方法上觸動學生家長,喚起他們的自覺,從而逐步實現(xiàn)家校攜手,共同促進學生的成長。
三、實踐中求思:幫扶潛能生工作任重道遠
“白鴿成長營”雖然開啟不久,但是一次次活動后,我們越來越有信心能將其不斷壯大,也始終堅持面向每一位學生的教育理念、激勵和發(fā)展每一位學生的初心。同時,我們還在過程中不斷反思,在工作中逐步深入。
1.建立成長檔案
每個班級應該建立潛能生成長檔案,通過家訪、面對面交流、問卷調查等方式,及時了解班上潛能生的情況,深入分析阻礙他們進步的原因。同時,教研組應該積極進行潛能生教育問題的研討,制訂切實可行的補差措施和獎勵措施。
2.切實關注潛能生
課堂是教育的最好陣地,教師要把握好契機,切實地關注潛能生。首先要找到給予潛能生關愛的方式與途徑,這種關愛不僅僅來自教師,還應該來自集體。潛能生本來就處于弱勢,更應該得到班集體的關愛,而不是忽視或排斥。其次要相信每一個潛能生都有向上的愿望,在學習和生活中善于發(fā)現(xiàn)并引導潛能生發(fā)現(xiàn)自己身上“美好的萌芽”,讓美好成為其信心的來源和進步的動力。
3.家校形成合力
開展家校共同體活動,促進學校和家長的溝通與交流。針對潛能生家長,可以采用一對一、一對多的交流形式,也可以設計家長問卷,了解家長的教育困惑。此外,還可以有針對性地開展家長論壇、家長講堂等活動,給家長提供學習的平臺,讓他們學習和掌握家庭教育的正確方法。通過多種多樣的共同體活動,家校真正形成合力,助力潛能生的成長。
學校將不斷總結反思,開拓創(chuàng)新,積極完善畢業(yè)課程體系,助力學生健康、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