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排定“百萬富翁”的名次,古代貴族連廁所也要攀比一番。貴族的廁所規(guī)格越修越高,附加設(shè)施越來越精細(xì)完備:有專門洗手用的“澡豆”、熏手用的香爐、踏腳用的錦墊。為了防止臭氣熏人,還專門放了一箱干棗來塞鼻子。
與皇帝斗富
石崇,字季倫,西晉人。其少年時便才思敏捷,為人十分豪爽。傳說石崇肩胛骨下端的位置有一顆痣,后人便將這個痣命名為“巨富痣”。他的父親是西晉王朝的大司馬石苞。石苞去世時將家產(chǎn)都分給了石崇的幾個兄弟,唯獨沒有給石崇留下一分錢。石崇的母親哭著乞求丈夫也為石崇分一些財產(chǎn),石苞卻回答說:“石崇雖然年紀(jì)小,但他以后能靠自己得到財富?!?/p>
誠如他父親所說,石崇的確靠自己攢下了大量財富。石崇靠著擔(dān)任荊州刺史時搶劫來往的客商,取得了大量的錢財。雖然手段不太光明,但以此為基礎(chǔ),往來運作,積攢下了大量財富。
盡管家財萬貫,但還是有人對石崇表示不服,王愷就是其中之一。王愷也是富甲一方,而且他還是皇帝的舅舅。他十分看不慣石崇的炫富行為,想和石崇斗一斗。
王愷用糖水刷鍋,石崇就用蠟燭當(dāng)柴火燒。別看這些東西現(xiàn)在很便宜,但是在古代,那可不是平常人家能有的東西,更別說用來刷鍋、燒火了。
王愷一看竟沒有分出個勝負(fù),又生一計。他用蠶絲做了四十里的布障(用來遮擋風(fēng)塵的一種屏障)。石崇就用更為珍貴的錦布做了五十里的布障,與之抗衡。明眼人一看就知道石崇略勝一籌。
這時候,皇帝坐不住了?;实壅J(rèn)為石崇也太不把皇家放在眼里了,便想偷偷助王愷一臂之力。在當(dāng)時,珊瑚樹極其罕見,于是皇帝賞給王愷一株高三四尺的珊瑚樹,這是一件舉世難得的珍品,讓他去“鎮(zhèn)”住石祟。王愷特意叫來石崇觀賞這株珍貴的珊瑚樹,心想這次肯定能壓過石崇。
但沒想到,石崇觀看之后,卻用一把鐵質(zhì)的如意將珊瑚樹敲碎了。王愷大怒,但覺得這是石崇在嫉妒自己的表現(xiàn),正要發(fā)作,石崇卻對王愷說:“這沒什么,也不值得你發(fā)怒,我現(xiàn)在就賠給你一株更好的。”于是命令奴仆將家里的珊瑚樹全都拿出來,任王愷挑選。這些珊瑚樹皆有三四尺高,而且更加華麗璀璨。王愷一下子泄了氣,怏怏而去。
修建豪華廁所
在漢朝以前,不管是貧民還是貴族,家中的廁所都很簡陋,甚至?xí)l(fā)生危險。春秋時,晉國的晉景公就是上廁所時不小心掉進糞坑里摔死了。當(dāng)時的廁所一般設(shè)在豬圈里,書面語叫“溷”,意思是“豕”(豬)關(guān)在屋子中,這也證明了古代廁所中有養(yǎng)豬的習(xí)慣。
漢朝以后,富貴人家開始注重裝修單獨的廁所。到了兩晉,貴族人家更是大講排場,廁所之奢侈令人吃驚。如《晉書·劉實傳》中記載,有一次劉實在石崇家里上廁所,看到里面掛著漂亮的紗帳,坐具比臥具還漂亮,上面鋪著華麗的被褥,各種設(shè)施一應(yīng)俱全,還有幾個身著華服、年輕貌美的婢女拿著香袋侍候客人更衣(之所以要更衣,是因為石崇規(guī)定如廁之后原來的衣物不允許再穿,必須換上新的。因此有許多來訪的客人都不愿意在石崇家如廁)。劉實還以為走錯了,進了石崇家的臥室,急忙退了出來。但石崇說:“沒錯,那就是廁所?!眲嵱煮@訝又氣憤,拂袖而出。
與石崇一樣,其他貴族的廁所規(guī)格也越修越高,附加設(shè)施越來越精細(xì)完備:有專門洗手用的“澡豆”、熏手用的香爐、踏腳用的錦墊。為了防止臭氣熏人,還專門放了一箱干棗來塞鼻子。
魏晉貴族為什么要修建豪華型廁所呢?這不僅是為了追求奢侈的生活,更主要的是為了斗富。魏晉時期社會貧富相差極其懸殊,貴族們都以拼命搜刮、聚斂財富為榮。每個貴族都想成為一方首富,成為人們艷羨的對象。為了排定“百萬富翁”的名次,就會經(jīng)常進行一些斗富活動。
由于“斗富”成了當(dāng)時的風(fēng)尚,貴族們競相攀比。有人用蠟燭當(dāng)柴火,有人用糖水洗鍋,有人穿白狐裘,有人造金馬……所以魏晉貴族將廁所裝飾得特別豪華也就不足為奇了。
一代富豪不得善終
后來石崇“以疾自解”,稱病辭去了官職。而當(dāng)時石崇有一個妾室,名叫綠珠,美若天仙。朝中有一個官員孫秀,十分喜歡綠珠,想要收為己用,就派人前去索要綠珠。石崇不肯,這可惹惱了孫秀,下令要逮捕他。被捕之前,石崇還在樓上飲酒,他對綠珠說:“我是因為你才有今日之禍啊!”綠珠哭著回答道:“我定會以死報答你的?!闭f完便從樓上一躍而下,自盡而亡。
石崇也難逃此劫,遇害時51歲,他的一家老小也全都被殺害,無一幸免。一代富豪最終不得善終。
唐朝詩人杜牧曾寫過一首詩叫《金谷園》,詩中寫道:“繁華事散逐香塵,流水無情草自春。日暮東風(fēng)怨啼鳥,落花猶似墜樓人?!边@個“金谷園”說的就是石崇的豪華別院,而這個“墜樓人”指的就是綠珠。
(澎湃新聞網(wǎng)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