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天 ,崔 迎 ,任文鑫 ,楊曉莉 ,毋堃杰 ,李宏鐸 △
(1. 陜西省西安市食品藥品檢驗所·國家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重點實驗室,陜西 西安 710054; 2. 陜西省食品藥品監(jiān)督檢驗研究院,陜西 西安 710065)
水分活度由澳大利亞科學家Scott 于1953 年提出,是指產品水蒸氣壓與同溫度下純水蒸氣壓的比值[1-2]。其在本質上可理解為結合水含量越高,水分活度越低[2],可用于微生物生長繁殖的水越少[3-4]。作為微生物可利用水量度的重要參數,水分活度也是影響微生物生長的關鍵因素[5],在食品和化妝品的微生物控制方面已有應用[6-7]。2006 年,《美國藥典》1112 章節(jié)中已發(fā)布水分活度測定在非無菌制劑中的應用指導原則[8]。本研究中參考該指導原則中產氣莢膜梭菌生長所需的最低水分活度(0.95)及文獻[9 - 12],分別以氯化鈉、葡萄糖和甘油作為水分活度調節(jié)劑,調節(jié)培養(yǎng)基的水分活度值在 0.90~0.99 范圍內[2,13],測定產氣莢膜梭菌生長所需的最低水分活度,以為《中國藥典》相關內容的增訂提供參考?,F(xiàn)報道如下。
儀器:Aqualab 4TE 型水分活度儀(美國Meter Group Inc.);THERMO1378 型生物安全柜(賽默飛世爾科技有限公司);LRH-250 型生化培養(yǎng)箱(上海一恒科技有限公司);SX - 500 型高壓蒸汽滅菌器(日本Tomy公司);SQP 型電子天平(賽多利斯科學儀器有限公司,精度為10 mg)。
試劑:硫乙醇酸鹽流體培養(yǎng)基(FTM,北京三藥科技開發(fā)公司,批號為170808);胰胨- 亞硫酸鹽- 環(huán)絲氨酸瓊脂培養(yǎng)基(TSC,北京路橋技術有限責任公司,批號為171108;氯化鈉(批號為20180509),丙三醇(批號為20180223),均購自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葡萄糖(天津市科密歐化學試劑有限公司,批號為20180110)。
菌種:產氣莢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廣東環(huán)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編號為ATCC 13124,工作用菌株為第3代)。
不同水分活度培養(yǎng)基的配制:分別以氯化鈉、葡萄糖及甘油作為水分活度調節(jié)劑,并測定其滅菌后的水分活度值,制備不同水分活度的FTM。以3 種水分活度調節(jié)劑的質量對培養(yǎng)基水分活度值繪制標準曲線。
產氣莢膜梭菌菌液的制備:將產氣莢膜梭菌轉接至FTM中,(36±1)℃厭氧培養(yǎng)24 h,用無菌生理鹽水稀釋,制備成不同濃度的菌懸液。
定性試驗:按標準曲線,配制水分活度在0.90~0.99 范圍內梯度為0.01 的系列FTM;同時配制不調節(jié)水分活度的FTM,作為對照組(T0)。取產氣莢膜梭菌菌懸液,分別加入上述FTM 中,每管裝量20 mL,使菌液濃度達到102cfu/mL。各組培養(yǎng)物置(36±1)℃溫度條件下厭氧培養(yǎng)30 d,逐日觀察生長情況,目測判斷,渾濁表明有生長,澄清表明未生長。
定量試驗:通過定性試驗,初步獲得產氣莢膜梭菌在不同介質的FTM 中生長所需最低水分活度,選擇最低水分活度附近3 個水平,即低于水分活度限值0.01(T1)、水分活度限值(T2)和高于水分活度限值0.01(T3),同時配制不調節(jié)水分活度的FTM,裝量均為100 mL,接種產氣莢膜梭菌菌懸液,使菌液濃度達到102cfu/mL。于(36 ± 1)℃溫度條件下培養(yǎng),分別于0,2,16,18,20,24,42,48,72,90,120,144 h時以TSC 培養(yǎng)計數。以測得平均菌落數的對數值(logcfu)對時間(t,h)作圖,繪制生長曲線,重復3次。
由圖1 可知,隨著氯化鈉、葡萄糖和甘油質量的增加,水分活度呈下降趨勢。相同水分活度時,3 種水分活度調節(jié)劑質量差異較大。當水分活度為0.98時,每100 mL FTM 中分別需要添加氯化鈉3.51 g、葡萄糖13.80 g、甘油9.08 g。
圖1 FTM中3種水分活度調節(jié)劑質量-水分活度標準曲線A.NaCl B.Glucose C.GlycerolFig.1 Standard curves of quality - water activity of three water activity regulators in FTM
以氯化鈉、葡萄糖和甘油為水分活度調節(jié)劑的FTM 中,產氣莢膜梭菌的最低生長水分活度分別為0.98,0.98,0.95。這與《美國藥典》中產氣莢膜梭菌生長所需最低水分活度(0.95)[8]一致。
產氣莢膜梭菌在3 種不同水分活度調節(jié)劑中的生長曲線見圖2。從生長曲線來看,以氯化鈉和葡萄糖調節(jié)FTM 水分活度時,產氣莢膜梭菌生長所需最低水分活度均為0.98;以甘油作調節(jié)劑時為0.95,與定性試驗結果一致。根據定性試驗結果,以氯化鈉和葡萄糖調節(jié)水分活度時,T1,T2,T3應分別為0.97,0.98,0.99,但T3與對照組水分活度相同。為保證試驗完整性,并探討產氣莢膜梭菌在水分活度限值以下的生長情況,本研究中將氯化鈉和葡萄糖介質中T1,T2,T3調整為0.96,0.97,0.98。
圖2 不同介質FTM中產氣莢膜梭菌的生長曲線A.NaCl B.Glucose C.GlycerolFig.2 Growth curves of Clostridium perfringens in FTM with different media
由圖2 可知,水分活度會影響產氣莢膜梭菌的生長。產氣莢膜梭菌在水分活度較高時生長較旺盛,在水分活度較低時生長緩慢,低于一定值時則停止生長甚至死亡。由圖2 A和圖2 B可知,產氣莢膜梭菌在水分活度大于0.98時生長較快,低于0.98時不生長,且3次試驗結果一致,重復性良好,表明以氯化鈉和葡萄糖調節(jié)水分活度,產氣莢膜梭菌最低生長水分活度為0.98。由圖2 C可知,當水分活度為0.96時,生長較快,生長趨勢與對照組相似;當水分活度為0.95 時,雖有生長現(xiàn)象,但其生長趨勢明顯弱于0.96,表明以甘油調節(jié)水分活度,產氣莢膜梭菌最低生長水分活度為0.95。
由圖2可知,水分活度與產氣莢膜梭菌的菌液濃度呈正相關,產氣莢膜梭菌的菌落數隨水分活度的降低而減少。同時,水分活度為0.98 時,氯化鈉的菌液濃度對數值略低于對照組,葡萄糖的低于氯化鈉;甘油在水分活度為0.95 時的菌液濃度對數值顯著低于對照組,第2次試驗中表現(xiàn)尤為明顯。不同介質調節(jié)水分活度會影響產氣莢膜梭菌生長遲緩期的長短。由圖2 A 可知,水分活度為0.98時,產氣莢膜梭菌的遲緩期為0~20 h。由圖2 B 可知,水分活度為0.98 時,產氣莢膜梭菌的遲緩期為0~40 h,且其生長先短暫停滯,隨著時間的延長生長繁殖逐漸恢復。由圖2 C 可知,當水分活度高于0.95 時,產氣莢膜梭菌生長較快,16 h 即開始對數生長期;當水分活度為0.95時,產氣莢膜梭菌44 h后開始進入對數期,遲緩期時間相對較長。表明產氣莢膜梭菌出現(xiàn)臨界生長狀態(tài),與產氣莢膜梭菌生長所需最低水分活度(0.95)的結果一致。
在厭氧培養(yǎng)條件下,以氯化鈉和葡萄糖為水分活度調節(jié)劑,當水分活度低于0.98時,產氣莢膜梭菌停止生長;以甘油為水分活度調節(jié)劑,當水分活度低于0.95時,產氣莢膜梭菌停止生長。其中,產氣莢膜梭菌對甘油最耐受。相同菌液接種量下,甘油的0 h 菌落數對數值高于葡萄糖,氯化鈉最低。這可能是因為產氣莢膜梭菌是一種革蘭陽性厭氧菌[14],甘油可作為厭氧菌的一種保存助劑[15],可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其生長。
大多數微生物的代謝活動需要水分子參與,水分活度降低會導致微生物的代謝活性降低[16]。本研究結果表明,隨著水分活度的降低,產氣莢膜梭菌的生長活性逐漸受到抑制。由生長曲線可知,產氣莢膜梭菌菌液濃度的降低,停滯時間的延長,都與水分活度降低呈正相關。水分活度與微生物的生長密切相關,是判斷微生物風險與控制產品質量穩(wěn)定性的重要指標,但目前微生物污染控制方面的應用和研究仍屬罕見[17-18]。故有必要深入研究水分活度在非無菌藥品微生物檢驗中的應用,以縮短藥品放行周期,降低庫存成本和檢測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