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梅詠 李紅敏
小學生寫作文常常是無處下手,這樣既不利于語文能力的提高,也不利于作文能力的培養(yǎng),這樣產生的后果是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每況愈下,學習語文興趣的喪失。學生怕寫作文,討厭寫作文,老師也怕教作文,厭倦教作文。我們要通過積極的鼓勵,有效的評價,來改變這種狀況,激發(fā)起學生的寫作興趣,增強其自信心,創(chuàng)造“我寫我可以”的成就感。試圖通過研究,吸取教訓,積累經驗,探索出切實、有效、可行的方法和途徑,將取得的經驗推而廣之,為學校師生提供實踐性的借鑒和參考,引領廣大語文教師不斷更新教育觀念,積極推進課程改革,努力轉變教學方式。促使教師在研究和實踐中不斷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取得更多的研究成果,促進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
一、課題的研究內容及重難點
鑒于小學生知識水平不足和思維能力的限制,小學語文教師與學生的學習和理解接受能力不同,所以教師一定要重視學生的接受與反應能力,多加研究學生所能學習接受和運用發(fā)揮知識的上限與下限,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引導學生培養(yǎng)寫作思路,靈活寫作。引導學生注重實踐性寫作與情感的挖掘。同時應促進家長對孩子生活與學習的教育,這不僅是對學生作文方面的幫助,受影響的是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本課題屬于實踐性和應用性的研究,課題組結合作文教學的實際情況,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展開實施:
(1)以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和寫作水平為目標。注重以學生為本,引導學生說真話,抒真情,充分展示他們的個性;(2)加強閱讀教學,指導學生開展課外閱讀,引導學生關注生活、觀察自然,培養(yǎng)學生的習作能力;(3)原來圖書室的開放只是形式上的開放,而且圖書數量少種類不齊全,請求學校領導對所有學生進行開放,擴大學生的閱讀面;(4)培養(yǎng)學生的自評自改的能力,促進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5)進行課例研討。通過課例的引領,帶動農村小學作文課堂教學的改革,提高作文教學的實效性。(6)研究的重點及難點:加強課堂教學研究,著力落實“導”字;加強活動支持研究,著力解決“貧”字;加強校班文化建設,著力激發(fā)“需”字;加強評價激勵研究,著力消除“畏”字。
二、課題研究的過程:
課題分為四個階段進行研究,各個階段都有一個既定的目標,以及科研過程當中的途徑方法。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1)成立課題組,確定課題研究方向,做好立項申報工作。(2)組織課題組成員,學習與本課題相關的教育理論,搜集相關文獻資料。(3)召開研討會,擬定具備可行性強且相對完善的研究方案。
第二階段:理論學習階段:在專家的指導下,進一步完善課題研究方案,形成全面而詳細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研究方案。課題組成員積極配合擬定的研究方案,根據課題研究目標設計調查問卷,進行調查、分析,了解學生,形成調查報告,在此基礎上,以便組織教師開展課題的實驗與研究。
第三階段:研究的實施階段:(1)課題組成員積極配合擬定的研究方案,開展調查研究,形成調查報告,組織教師開展課題的實驗與研究。探究作文教學方式在教育教學實踐過程中的有效途徑與方法。在教育教學實踐過程中及時認真反思,不斷優(yōu)化作文教學的方式與方法。(2)本課題試圖通過研究,讓教師在觀念上確定以提高學生“積累生活,感悟生活,表達生活”的能力為目標,“以課堂為軸心,向學生生活的各個領域開拓延展,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渠道和機會,發(fā)展學生作文能力”的“生活作文”教育觀。組織課題組成員定期進行交流、討論、總結。(3)開展問卷調查及分析。課題的研究是建立在對教與學的充分認識基礎之上的,其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4)確定實驗班級。課題研究開始時就針對三四年級學生,并在此基礎上,確定了課題研究開展的四個研究班級也就是三到六年級,并召開課題組會議,依據調查情況確定了課題方面的工作:研究開展的計劃及方法。(5)積極進行課題的研討和管理。對課題研究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通過討論達成共識。(6)課題組成員及時總結交流實踐經驗,把已取得的成果作系統(tǒng)的分析、整理、撰寫出具有較高推廣價值的論文。
第四階段:研究的總結階段:進行總結匯總,做好結項工作。
三、研究體會:
1、參與課題研究教師的作文教學水平明顯提高
通過學習、研究、實踐、反思這樣的循環(huán)研究過程,教師認識到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認知規(guī)律,找到了多元化作文教學的途徑和方法,他們不斷地實踐,不斷地總結,提高了自身的研究能力和教學水平,使他們在作文教學中有了一定的教學風格和教學藝術。課題研究的開展不僅從整體上提高了學校教師的隊伍素質,更提高了一部分教師的科研水平,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參與課題研究的學生的自主作文興趣、能力和習慣明顯改善
通過這項研究,學生的作文水平明顯提高。學生有了強烈的表達欲望,能從平凡的生活中有所發(fā)現,用自己獨特的思維過程,全新的視角去觀察、分析、表達,想象力豐富。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動手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他們采用各種形式表達他們的內心,張揚自我。
3、學校教育教學水平整體向前推進
學校以此課題作為學校改革和發(fā)展的突破口,積極開發(fā)校本課程,把教師的專業(yè)化成長與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學校文化的構建融為一體,有力地推動了學校工作的發(fā)展。此項研究,被黃埠鎮(zhèn)多所小學所采納,并積極推廣運用。
四、研究反思:
課題研究已將近結束,從各方面來看,學生的作文也的確得到了提高,但有一些困惑:1、生活是多方面的,多層次的,多色彩的。要寫好生活作文,學生必須深入生活,感悟生活。而在課堂教學中,如何使學生有較自由的時間和較廣闊的空間投入生活、熟悉生活,值得探討。2、課題組內成員太少,每個人的負擔太重,既要顧全平時的教學,還要能夠靜下心來搞研究,時間上達不到;課題研究還只停留在比較淺顯的層次,還只是一些零散的經驗,沒有能夠建立成完整的體系。3、教師對課題研究的理論知識欠缺,歸納總結的能力不強,課題實驗工作的開展和反思過于單薄,研究的深度廣度不夠,對實驗研究過程中的經驗難以提升,需要與時俱進,補充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