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劍書,喬建芬
(山西鐵道職業(yè)技術學院,山西 太原 030013 )
國家有關部門對外頒發(fā)的《關于加強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的若干意見》中,重點強調對文化素質教育的作用與價值進行強化,同時明確指出文化素質教育的內涵與具體定位,全面強化文化素質教育工作,其中重點在于提升學生科學素質與人文素養(yǎng),全面提升審美情緒以及個人的文化品位。目前在國內高等教育開展過程中,很多高校都過于重視專業(yè)技能,對傳統(tǒng)文化教育經(jīng)常忽略,使很多大學生缺失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也有不少大學生長期沉溺網(wǎng)絡,盲目崇拜國外的風氣。對此2014年國家教育部門正式下發(fā)《完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指導綱要》,其中明確提到在大學日常教材以及課程體系中新融入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教育。作為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不可或缺的一個組成部分,茶文化有著悠久的歷史,社會功能也非常強大,尤其在培養(yǎng)大學生人文素質的時候可以融入茶文化的精髓,有助于全面提升大學生文化修養(yǎng)與道德素質,實現(xiàn)自身的健康發(fā)展。
我國是茶的故鄉(xiāng),孕育著各種豐富的茶文化,目前茶文化已經(jīng)正式走向全球,在我國文化中的地位非常突出,不僅只是簡單的傳統(tǒng)文化,更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以及精神內涵的一種有效滲透,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以及優(yōu)秀文化的載體。對于茶葉制造來說,從最初的采摘到晾曬,再到培炒,始終都追求其中的細節(jié),精益求精,也是茶文化以及茶人精神的集中體現(xiàn)。對于廣大茶藝從業(yè)者來說,從最初選擇茶葉到洗滌茶具,再到合理把控泡茶的溫度,一直到最終的茶葉沏成,是對細節(jié)的一種有效把握,精挑細選,為茶文化“精細化”理念的一種全面體現(xiàn),與目前國內高等院校學生管理核心化里面的缺失保持高度一致。
茶代表著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和發(fā)展,通過茶文化可以體現(xiàn)出中華民族獨特的文化精神,比如常見的茶藝、茶道以及茶禮等。在我國茶文化歷史超過4000年,各個朝代以及文明富裕的茶文化有所不同。對于茶文化管理理念來說,除了可以陶冶情操以及修身養(yǎng)性之外,同時還是愛國主義價值的一種體現(xiàn),在高校學生管理中融入茶文化管理理念的價值非常高。具體來說,茶文化里面的價值理念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完全相符,通過飲茶可以使個人的精神世界得到升華;其次,茶文化管理理念融合了我國古代道家和儒家的思想精髓,同時還兼具禪學與佛學等的深刻內涵,在高校學生管理中融入茶文化核心理念,有助于培養(yǎng)大學生正確的價值觀。最后,高校學生管理使用的模式通常以教育為主,將茶文化管理理念融入其中,有助于對大學生展開柔性管理,全面提升管理質量與管理效率,有助于高校管理部門各項工作的正常開展,積極打造和諧健康的校園文化,全面提升大學生個人文化素養(yǎng)。
對于高校學生日常管理工作來說,信息的高效溝通與管理屬于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要素。在日常管理過程中信息溝通可能出現(xiàn)障礙,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兩點:首先,高校輔導員與學生之間信息的溝通存在問題,無法及時對所有學生的個體情況進行全面掌握,導致在學生管理過程中的工作顯得非常被動,很難在第一時間解決所有學生出現(xiàn)的問題;其次,高校學生管理模式相對分散,尤其近幾年國內各大高校不斷擴大招生規(guī)模,學生數(shù)量越來越多,對日常管理工作帶來了更大的難度,同時對管理人員要求也越來越苛刻,導致輔導員無法進行統(tǒng)一化管理,整體管理效果不理想。
高校擔負著培養(yǎng)社會主義接班人的重要使命,在學生成才的過程中需要使用合理的教育模式以及管理方法,當然學生也要主動發(fā)揮自身的主體意識與主觀的東西。就當前國內高校學生管理情況而言,由于長期以來受到傳統(tǒng)管理理念的深刻影響,在管理過程中學生自身的主體意識和主觀能動性無法得到全面發(fā)揮,導致學生自主管理的價值無法得以發(fā)揮,因此需要對高校目前的管理體系進行創(chuàng)新改革,在學生管理過程中使學生充分發(fā)揮主體的作用,全面提升綜合管理質量。
目前不少高校沒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學生管理體系,很多高層對學生管理并不重視,投入的物力以及人力資源數(shù)量相當欠缺,甚至還有個高校直接將管理任務全部下發(fā)給輔導員,導致輔導員工作量越來越大,除了要處理日常的事務之外,還要對學生展開4種方面的教育。由于需要管理的學生數(shù)量非常多,個體化特征比較明顯,導致很多輔導員力不從心,管理工作效率始終無法得到提升。因此需要創(chuàng)建一套行之有效的學生管理體系,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教育與學習環(huán)境。對傳統(tǒng)落后的管理制度摒棄,不斷開辟并應用全新的管理模式,與新時期高校創(chuàng)新改革要求保持相符。
高校學生工作開展過程中需要融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也要有一套嚴格的規(guī)章體系以及管理辦法,高校有關部門需要通過學生規(guī)則以及校紀校規(guī)對學生日常行為進行管理約束,在有關制度的指引下確保學生都能夠充實安全的度過在學校的學習時光,一旦出現(xiàn)任何違規(guī)行為,將接受校規(guī)的懲罰,這也是目前國內各大高校使用率最高的一種學生管理模式。標準化程度比較高,可以確保學生各項工作的正常開展,同時也有助于維護良好的學校秩序。不過這些規(guī)章制度剛性比較強,這也是比較突出的一些特征。首先,缺失人性化的理念,長期下去學生很容易出現(xiàn)反叛心理,對學生工作的正常開展帶來極大不利。茶文化自身擁有豐富的柔性文化元素,對主體對象保護以及重視程度比較高,同時也比較重視主體多元化的訴求,在高校學生日常管理中融入茶文化元素,可以實現(xiàn)剛柔并濟的管理目的,將單純使用規(guī)章體系的僵化局面進行徹底改觀,兩者之間的有效結合可以在追求精致的同時,使更多學生能主動接受茶文化的洗禮,全面提升高校學生工作管理質量與效率。
首先,在高校學生管理過程中融入茶文化屬于一種全新的柔性化管理模式,也是對傳統(tǒng)管理模式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通過這種模式可以將傳統(tǒng)管理模式過于剛性化以及過于嚴肅的缺陷得以改善,將學生的主體地位更好地凸現(xiàn)出來,實現(xiàn)人性化的管理目的。這種管理模式對學生個人想法比較重視,尊重學生的個人訴求,在此過程中以學生作為本質的工作理念得以凸顯和深化,全面提升高校學生工作質量,推動各項管理工作的良性發(fā)展;此外,很多學生都比較接受和認同茶文化,因為這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高校學生管理中及時融入茶文化,以此對學生日常工作和生活進行正確引導,使學生對傳統(tǒng)文化有更深刻的了解,在此基礎上樹立正確的三觀,同時還有助于深度挖掘高校各項管理工作的內涵與作用。
茶文化管理理念始終都比較重視恭敬謙讓的精神,將其融入高校學生日常管理有助于規(guī)范學生思想道德行為,同時還可以使教師更注重合理的管理與教育模式,特別在遇到一些突發(fā)性事件的時候,使教師能保持冷靜,通過合理的方法進行處理,耐心傾聽學生的個性化傾訴,使學生對教師充滿信任,充滿尊重,推動高校各項教學工作正常開展,構筑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此外,高校教師的言行舉止也是茶文化理念的有效滲透,在高校學生管理中融入茶文化理念,可以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助力更多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逐漸形成正確的是非觀,人格也將變得更加健全。
要想確保校園環(huán)境的和諧良好,除了管理人員和教師作出努力之外,學生也要積極參與其中。茶文化管理理念的核心在于人與人的和諧相處,以高校學生管理來說有著非常重要的知道效果。將茶文化管理理念融入大學生日常管理,通過個性化的柔性管理模式,以大學生自身作為核心,講究務實以及創(chuàng)新的精神,對不同大學生的個體化差異給予足夠尊重,同時也可以將大學生主觀能動性以及主題的管理意識充分發(fā)揮出來,確保高校教學質量的全面提升,對傳統(tǒng)不合理的管理體系進行改革創(chuàng)新,使教學管理機制逐漸得以完善,形成和諧互助以及輕松的教學氛圍。
一直以來,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對高校管理都有著深刻的影響,就當前國內高校管理機制而言,技術以及理工等專業(yè)在學生日常管理過程中經(jīng)常使用各種強硬的手段,非人性化問題比較嚴重。隨著高校學生數(shù)量的不斷增多,管理規(guī)模持續(xù)加大,管理難度也在不斷提升,這就對學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對此可以將茶文化管理理念融入學生日常管理中,創(chuàng)建一套科學合理的管理機制,以人性化作為核心,結合不同大學生個人情況以及各個專業(yè)特色形成差異化以及個性化的學生管理體系。
對高校學生管理質量與水平進行全面提升,除了關乎著大學生自身的發(fā)展之外,也是高校育人工作成效以及價值的直接體現(xiàn)。茶文化管理理念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一種典型代表,在高校學生管理過程中可以將其融入其中,有助于提升管理的時效性以及有效性,對高校學生管理工作進行全面強化,加大管理模式的改革創(chuàng)新。因此對高校學生日常管理來說,除了要確保教育工作質量之外,同時對管理工作質量也要引起重視,通過對茶文化管理理念的核心與精髓的應用,為高校學生各項管理工作的開展提供基礎保障,讓更多大學生都能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全面提升個人主觀能動性,積極投入高校各項管理工作中,陶冶情操,使個人思想得以升華,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幾點著手:
對高校學生日常管理工作來說,首先要認識到管理工作的正常開展對確保教學工作的重要作用,同時也要認識到學生管理工作對學校未來長期發(fā)展的關鍵性影響。因此在管理過程中重心不能僅放在培養(yǎng)技能與知識方面,還要全面確保教學質量,保證學生管理工作的正常開展。在具體實踐過程中,首先要積極引入茶文化的管理理念,以柔性管理模式為主,確保各項工作都能尊重大學生的個體化差異,始終做到人本核心的理念。在具體工作開展過程中,管理人員也要對不同學生的個性特點、家庭以及教育背景進行深入了解,不能僅使用粗放型的管理手段,而是要做到差異化處理。此外,在學生管理模式應用中要做到因人而異,原則是做到公正公平,為學生提供更優(yōu)質的服務,全面保障學生自身的根本利益。最后,高校學生管理負責人還要將不同學生的思想態(tài)度與心理特征充分考慮在內,認知到不同學生的特殊性與普遍性,在全面管理的同時也要實現(xiàn)個性化以及針對性的培養(yǎng),確保高校各項工作的正常開展。
近幾年高等教育普及力度越來越大,高校學生數(shù)量不斷增加,學生群體之間的差異性比較明顯,因此在學生管理過程中一定要重視管理效果與管理質量,要求需及時建立一支專業(yè)的學生管理團隊。首先,高校班主任和輔導員與學生接觸的頻率最大,因此他們在學生管理方面擁有更多的優(yōu)勢,在學生管理過程中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這并不能說明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由班主任和輔導員全權負責,高校高層領導還要對在職管理人員進行全面培訓,及時融入茶文化的管理理念,這樣在管理工作開展過程中才能夠打破局限性,不斷進行創(chuàng)新。此外,高校還要結合學生管理特征與現(xiàn)狀,及時引入具有豐富實踐經(jīng)驗的管理人才,確保各項管理工作都能步入正軌,激發(fā)高校學生的發(fā)展?jié)摿Α?/p>
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有自身的特殊性與復雜性,倘若無法確保管理制度與系統(tǒng)的全面開展,就很難對學生行為與思想工作進行規(guī)范和指導,無法確保學生管理工作的正常開展。大學生正處在價值觀念以及人生觀念塑造的關鍵時期,個人行為與心理思想隨時都在發(fā)生變化,因此需要創(chuàng)建一套科學化人性化的管理體系,對傳統(tǒng)不合理的管理制度進行改革完善,全面提升制度的靈活性與實用性。在具體工作過程中,管理部門需要對學生管理工作開展狀況進行全面了解,通過合理的途徑進行調整與完善,舉例來說,可以吸收引進其他高校先進的管理體系和文化,彼此之間的互動合作,打造與學生自身狀況相符的管理體系與管理制度,讓學生積極反饋對管理工作的各項意見,并提出合理的解決對策,始終以財務文化管理理念作為核心,提升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質量與水平。
在高校學生管理工作過程中融入茶文化管理理念非常有必要,高校學生管理部門要對學生管理工作開展情況進行全面了解,將茶文化管理理念的柔性思維應用在日常管理中,全面加強學生管理團隊的建設,制定一套切實可行的管理制度與運作系統(tǒng),在此基礎上全面提升對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質量與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