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林
我們說一個人有智慧——大智慧,是指透徹明白到我們能從他的解答中獲得啟迪。更高層次的教育,是讓一個人向“高智識”和“大智慧”躍遷的過程,而“考研思維”支配的學習,則讓一個人停留在“答題拼智能拼智力”那個層次。
跟一個老師聊到考研這個話題時,他說:“我和自己的研究生第一次見面時,我會和他們說,請把你考研答題中的那些所謂技巧全部忘記,甚至因此忘記一些知識,都是值得的?!彼幌M麑W生再把這種“考研思維”延續(xù)到研究生階段。他說,基礎教育中一直灌輸的正確答案是能夠提供安全感的,不過社會科學研究卻需要“危險的思想愉悅”,我們需要在理解一件事情之后,去挑戰(zhàn)既有的判斷,提出新的視角或觀點。這就是批判性思考最重要的思維特質?。”持R點,套標準答案,求“真題”,積累高分技巧,不僅泯滅了批判性思維的生成,也讓分數成為自身知識結構的天花板,甚至是墓志銘。
(據《羊城晚報》)8DEFFD9F-AA71-4C2B-80C7-30F96F8F5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