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基于結構模式的寫作過程指導例說

      2022-04-23 22:57:41閻戰(zhàn)友李彬蓉
      中學語文·教師版 2022年4期
      關鍵詞:作文結構過程

      閻戰(zhàn)友 李彬蓉

      摘要中學議論文寫作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是“起草”,其過程指導應以“引議聯(lián)結”一類的典型模式作思維工具,通過“情境任務”“分解步驟”“問題驅動”的路徑先“入格”,再求“升格”“變格”直至“破格”。結構模式作為一種形式化工具,能快速引導學生入門,免除其探索之苦。

      關鍵詞議論文過程指導結構模式

      中學議論文教學大致有四種方式:一是放任式,給題目任學生寫;二是托管式,找范文讓學生仿;三是教條式,講技法令學生用;四是過程式,從取材、立意、構思、起草、加工等環(huán)節(jié)對學生進行過程指導。前三種方式,教師有題目布置和指導(寫什么,也有批改和評講(怎么樣),但沒有介入寫作過程給學生以支持和導(怎么寫),其實就是沒教寫作。因而過程法從國外引入后,作用于學生寫作過程便成為作文教學的方向。

      不過,從大多數(shù)的實踐來看,所謂的作用于學生的寫作過程也只是關注作文全程,而全程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起草”,仍多是原則性或經(jīng)驗性描述,而乏規(guī)律性的路徑。倘若不能解決“起草”路徑,則過程法與其他方法也實無二致。

      一、結構模式是作文過程指導的思維工具

      寫作是一種思維活動,這種活動必然經(jīng)歷動筆前的“無序”、寫作中的“理序”和成文后的“定序”三階段,這種“序”就是思路。思路是結構的內隱,結構是思路的外化和固化,疑結了形式化思維的成果,內蘊著條理性和邏輯性。山大凡可稱文章者皆有思路,雖作者各異、內容萬殊,但某一類文章總有這類文章共同的思維規(guī)律,而且這種規(guī)律還可脫離文章內容特征和作者個性特征而抽象外化為一種結構模式。

      大體上說,寫作的過程指導其實就是引導學生用遵循線性規(guī)則的語言梳理思想和情意使其外化和結構化的互動活動。正如醫(yī)學生要懂人體解剖、建筑師要會設計圖、廚師要有菜譜,寫作者也當先謀結構。明王驥德《曲律》言:“作曲,猶造宮室者然。工師之作室也,必先定規(guī)式?!崩顫O(清)《閑情偶記》也說:“至于結構二字,則在引商刻羽之先,拈韻抽毫之始?!迸c之相應,作文指導也當同步,故梁啟超說:“改文時應注意他的思想清不清,組織對不對,字句不妥當不大要緊。偶然有一兩次令學生注意修辭,未嘗不可,然教人作文當以結構為主?!?/p>

      結構“既是行動的條件和限定,又是實踐的媒介和結果;既能為能動的行動者所應用,又能在應用的過程中改造或再生產出結構?!睋Q句話說,結構內蘊著組織材料的思維軌跡和藍圖設計,并能據(jù)此指導新的文章寫作,幫助作者建構自我表達的結構序列,最終呈現(xiàn)為新的形式。故作文過程指導要把結構作為思維工具。

      古人為文講起承轉合。清乾隆初年袁若愚說:“時文講法,始能學步;詩不講法,則又安能學步乎?且起承轉合四字,原為詩家章法,時文反為借用?!保ㄇ《昕尽秾W詩初例》卷首)可見,起承轉合是指導初學者“學步”的章法結構。馬正平說:“中國古代寫作學關于寫作原理的最高成就應該是關于文章章法的‘起、承、轉、合模型理論?!稹⒊?、轉、合能夠給學寫文章的人提供一個從無話可說到有話可說的文本內容結構的思維操作模型?!蓖@里,他把起承轉合定義為“思維操作模型”,是賦予文本內容以“結構”的形式因素;不僅如此,這個“結構”還能激發(fā)初學者“從無話說到有話可說”,具備啟發(fā)性、程序性和過程性。這無疑是前人寫作實踐的寶貴成果,“即使到了現(xiàn)代,仍然為作家自覺或不自覺地作為規(guī)律來遵循”。也許有人會斥為八股余緒,若此,則可能成為魯迅筆下不敢進“大宅子”的“那一個”。

      因此,作文過程指導的著力點就在于依托這類有規(guī)律性的結構,不僅讓作文起草“有據(jù)”“有序”“可學”“可導”,而且促進取材、立意、構思、加工等多個環(huán)節(jié)整體、同步發(fā)展。若總是以零敲碎打的隨機講解、即興點撥或只能意會不能言傳的方式給初學者講授,任何人都會如坐云霧,如盲人摸象,渾茫不知際涯。何況,哪個指導者頭腦里沒有“結構”工具?

      二、依據(jù)結構模式實施過程指導的方法

      在議論文眾多結構模式中,議聯(lián)結式是最受關注的一種。在中國知網(wǎng)以“議聯(lián)結”為主題詞搜索,可獲1500條記錄;若以“作文”和“寫引議聯(lián)結”為主題詞進行專業(yè)搜索,則獲700余條記錄。數(shù)據(jù)顯示,自1988年以來,關于“號引議聯(lián)結”的發(fā)文量逐年上升,2019年高達83篇,2021年預估82篇,皆涉及中學作文教學。筆者認為,引議聯(lián)結與起承轉合有高度的內在一致性,是結構化思維和過程性方法的統(tǒng)一,是實施議論文過程指導的最佳訓練模型。不過,許多研究文章只是一些籠統(tǒng)的闡釋描述,至于怎樣教學生用、教學生怎樣用卻語焉不詳,缺少過程指導的方法和步驟。本文試以此為例,從“情境任務”“分解步驟”“問題驅動”三方面對過程指導的方法做一探索。

      1.情境任務

      材料作文的命題常由文字(或圖片)材料、任務指令和寫作要求三部分構成,文字(或圖片)部分其實就是給定的情境。從“關注現(xiàn)實、關注生活、關注社會”的命題導向看,寫作任務最好要結合生活實際,這既是寫作的素材源泉,也是寫作的價值旨歸。寫作的材料不一定是文字或圖片,也可以是真實情境中的

      一項任務,如水電調價聽證會、延遲退休爭議、擴展公園審議等發(fā)言,或討論會、辯論會、主題學習活動、演講活動等發(fā)言,或讀后感、觀后感、聽后感等。真實情境中的真實任務有指向明確、角色清晰、注重實際的特征,運用“引議聯(lián)結”模式寫作易收到實效。

      2.分解步驟

      在教學中落實“寫引議聯(lián)結”必須細化步驟。教師應給學生一份操作性的任務指引單,如電器說明書般有方法和步驟,學生可邊讀邊操作,或讀后能操作。引。即先“述”材料或情境任務,這既是議論緣由,也是立論依據(jù)。故事性材料要概述,名言警句要闡述,圖片材料要講述。然后論從“述”出,明確提出中心論點。議。即辨義析理證明觀點。觀點即便很明確,但往往還需從內涵、性質、范圍、對象、關系、價值、意圖等某一方面進一步闡釋,以劃定概念邊界。解釋觀點后,還要擺事實、講道理論證觀點,或橫向分層闡述,或縱向層層深人。這是決定觀點能否服人的關鍵一環(huán)。

      聯(lián)。任何寫作都是與當下語境的“對話”活動,不是個人“獨語”。故需聯(lián)系時政熱點、社會風潮、文化現(xiàn)象、身邊見聞、切身體驗等,運用自己前述的觀點加以剖析,體現(xiàn)觀點的針對性,彰顯時代感,突出思辨性,強調經(jīng)世致用。

      結。唐白居易《新樂府序》講“卒章顯志”,清沈祥龍《論詞隨筆》講作結時要“醒明本旨”。議論文結尾也同樣要重申觀點以示強調,或表明態(tài)度指方向,或提出辦法發(fā)號召。

      可見,引議聯(lián)結在操作層面上可分為引述材料、引出觀點、解釋觀點、論證觀點、聯(lián)系實際、分析評論、總結觀點、表明態(tài)度等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八步,遵循“是什么——為什么——有何用——怎么用”的羅輯思路。

      3.問題驅動

      細化后的步驟如一連串指令,而執(zhí)行指令還需驅動程序,“問題”便是最好的驅動。從思維技術上說,“問題”是啟動思維的閘門,有引發(fā)、激活、定向與激勵的作用。因此,依據(jù)8個步驟設計相應的8個問題,師生圍繞8個問題展開對話交流,學生實時記錄后再串聯(lián)成篇、潤色成文,這樣的過程指導便能有效地落到實處,詳見表1《議聯(lián)結式作文過程指導單》。

      4.指導實錄

      (1)作文題目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世界上有很多東西看得見,也有很多東西看不見它們的關系很奇妙:花草樹木看得見,春天看不見;嫁妝婚禮看得見,愛情看不見;書信短信看得見,思念看不見;論文文憑看得見,能力看不見……這段話,引發(fā)你怎樣的感受和思考。

      請在材料含義范圍之內,自定角度,自擬題目,自選文體(詩歌除外),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過程記錄

      師生按8個步驟圍繞預設的8個問題對話交流,學生當場記錄。

      ①引述材料:你最關注材料中的哪一點?

      世界上有看得見和看不見的東西,我們往往總被表面迷惑而發(fā)現(xiàn)不了事物的內在。

      ②引出觀點:你對這一點持有什么看法?我們應該通過事物看本質。

      ③解釋觀點:能把你的看法說詳細些嗎?

      生活中有些人長得美麗,心卻惡毒,有些人長得丑陋。心卻善良,所以說有很多的人是表里不一的。可我們往往會被外在迷惑,而忽略了事物本質,所以我們應該多通過事物看本質,去發(fā)現(xiàn)更深層次的東西。

      ④證明觀點:你這樣的看法有事實、事理依據(jù)嗎?萊辛說過:“美麗的靈魂可以賦予一個并不好看的身軀以美感?!?/p>

      蘇妲己,她的外貌如天仙般美麗,連商朝的國君紂王都被她迷惑。但她為了自己的一時歡娛而不知坑害了多少無辜的生命。

      莎士比亞曾經(jīng)說過:“充實的思想,不在于言語的富麗,它引以自傲的是內容,不是虛飾?!?/p>

      袁隆平,一位研究出雜交水稻的科學家,他為人民解決了食物的問題,讓人民不再挨餓,而他不會出現(xiàn)在電視上、媒體上接受各種各樣的采訪,而是傾身于農田中,揮汗播種,幫助農民一起干活。

      貝多芬——世界著名的音樂家,欣賞過他優(yōu)美動聽樂章的人們總會誤以為他是風度翩翩的美男子,其實不然,他個子矮、腦袋大、麻臉、扁鼻,是一個外貌十分丑陋的人。然而每當人們聽到貝多芬的名字時,也還是會覺得賞心悅目,甚至立于他的像前,人們仍然會把他和美麗聯(lián)系起來。這一切不僅僅因為他有《英雄交響曲》等諸多名曲流傳于世,更重要的是因為他有一顆強烈、熾熱的愛國之心,擁有為人類造福的偉大理想,他美好的心靈將他外貌所留下的缺陷很好的填補了。

      ⑤聯(lián)系實際:當前社會中有哪些現(xiàn)象能印證你的看法?

      光鮮亮麗的名人明星,扮演著公司設立的人設,可事實不以為然。例如范冰冰偷國稅高達兩個億之多,成龍的兒子房祖名偷偷吸食毒品,王源在未成年時被扒出吸煙他們頂著一副副虛偽的面孔欺騙著無知的觀眾,讓越來越多的粉絲花錢去棒高他們、喜愛他們。

      ⑥分析評論:用你的看法怎樣評析這些現(xiàn)象呢?假如這世間不再存在真實,那么這個世界會變得灰暗,沒有色彩,人們會被無盡的謊言所淹沒,漸漸在意識中迷失自我,變得冷漠、自私……

      ⑦總結觀點:你最終要說服人接受什么看法?從表面去判定一個人的好壞是虛浮的,是愚蠢的,是無知的。所以說,我們應該多通過現(xiàn)象看本質,去發(fā)現(xiàn)真正美的東西。

      ⑧表明態(tài)度:你希望人們能做什么?

      我們不要被事物的外貌所蒙蔽了雙眼,我們應該有一雙能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尋找世間最真摯的情感。

      學生將記錄串聯(lián)成篇,調整、增刪、潤色成文: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

      世界上有看得見和看不見的東西,我們往往被表面迷惑而不看事物的內在。有些事物丑陋的內在可通過外在包裝顯得華麗貴重,然不久便會原形畢露。我們不能只看事物表面,而忽略事物內在,應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

      生活中也有表里不一的現(xiàn)象。有人外表美麗,心卻惡毒;有人外表丑陋,心卻善良。

      莎士比亞說:“充實的思想,不在于言語的富麗,它引以自傲的是內容,不是虛飾。”這充分表現(xiàn)在袁隆平的身上,他解決人們溫飽,有著名科學家的聲譽,卻是皮膚黝黑、油光滿面的農民形象,傾身于農田中,揮汗播種。什么才是美?他對國家的奉獻、對事業(yè)的執(zhí)著、對人類的貢獻,就是最高的美。

      萊辛說過:“美麗的靈魂可以賦予一個并不好看的身軀以美感?!毙蕾p過貝多芬優(yōu)美動聽樂章的人總會以為他外貌英俊、風度翩翩。其實不然,貝多芬個子矮、腦袋大、麻臉、扁鼻,是一個外貌十分丑陋的人。然而每當人們聽到貝多芬的名字時,還是賞心悅目,甚至立于他的像前,人們仍然會把他和美麗聯(lián)系起來。這一切不僅僅因為他有《英雄交響曲》等諸多名曲流傳于世,更重要的是因為他有一顆強烈、熾熱的愛國之心,擁有為人類造福的偉大理想。他美好的心靈將他外貌所留下的缺陷很好的填補了。

      平常,我們都可看到打扮光鮮亮麗的明星,陽光、善良、單純、可愛,完美無瑕??墒聦崊s不然,某演員偷稅漏稅高達兩億之多,某名星的兒子偷偷吸食毒品,還有許多身為公眾人物而違法亂紀的名人明星,他們頂著一副副虛偽的面孔欺騙著無知的觀眾,正義最終令他們逐漸顯現(xiàn)出因欲望而扭曲的丑惡面孔。可見,不論把外觀偽裝的多么完美,可最后一定會露出破綻,因為假的東西不會長遠。

      從表面去判定一個人的好壞是虛浮的,是愚蠢的,是無知的。我們不要被事物的外表蒙蔽,應有一雙能發(fā)現(xiàn)真美的眼睛,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去發(fā)現(xiàn)、贊頌、仿效真正美的東西。

      王榮生說:“寫作學習最需要的是‘指明路徑的知識。”只有路徑明晰,作文過程才顯性、可控。根據(jù)以上習作反饋可知,學生在荒林中找到了路,實現(xiàn)了零的突破。因此,給學生結構化的、說明書般的、可操作性的過程指導,就會降低入門難度,改變過去以模仿和習得為主的黑箱似的寫作學習方式。

      當然,這樣的典型結構并不多,有“立論——入據(jù)——承轉——疊據(jù)——作結”五步的“推疊式”在作文過程指導上也一樣能有顯著效果。

      三、對作文模式的思考

      長期以來,關于模式化作文的批判和責難從未間斷?!澳J交⒊淌交?、公式化、臉譜化”似乎總是機械和僵化的象征,向來被認為沒有創(chuàng)造性,高考中不少“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作文也似乎成了“罪證”。不過,錯誤恐怕未必在模式,也可能錯在看模式的觀念,因為模式本身、模式運用、模式效果三者之間只是相關關系,而非因果關系。有學者認為:“模式是人們認知和問題解決的最基本單元,人類認知、思維、問題解決都是以模式的方式進行的。”s可見,模式未見得就是反創(chuàng)造的。古人說“文本同而末異”,這正確揭示了文章規(guī)律與風格的關系。建構主義學習觀也認為,學生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也不是消極的被灌輸對象,學生是學習的主動建構者。因此,即便是相同的模式,也會經(jīng)學生不同的個性濡染而生長出不同的風采,也會經(jīng)學生的不同建構而千姿百態(tài)。

      模式本質上是一種工具性知識。按布魯納的話說,知識是我們給經(jīng)驗中的規(guī)律性予以意義和結構而組成的一個模式。⑨這模式是可以改變人或事物的信息,用來作為行動的基礎,或者使人有能力采取不同的且更有效的行動。10故從這種意義上說,模式是一種工具,和汽車一樣有用。發(fā)生車禍不一定是汽車故障,備受詬病的“假大空”也不見得咎由模式。關鍵的問題不是要不要模式,而是如何創(chuàng)造更科學的模式、如何優(yōu)化現(xiàn)存模式、如何用好成熟模式。同時,從功能上看,議論文是實用文而非文學作品,相對固定的模式是實用文的體式特征;用模式寫作不是給觀點、情意、材料、語言、手法設定規(guī)范和框架,而是給思想一種表達清晰、論證有序的表達路徑。因而這種模式一定是高度形式化的,簡潔而不繁瑣,所謂大道至簡、以一馭萬,即此。

      張志公先生也曾對“作文模式”有一段論述:“模式是某些方面規(guī)律性的一種概括,它是有用的。但模式與程式化不同。把模式搞成僵死的東西,就是程式化,那當然是要反對的。就寫文章而言,我通常說,大體則有,定體則無。這個‘大體就是一種模式。我們今天應當有能力取模式之長,廢程式化之病,把這個‘大體比前人更科學地概括出來,用更合理的方法引導學生較快地入門,免除他們的探索之苦。”思之再三,深感精辟。

      當然,“模式”的“規(guī)律性”和“有用性”也相應決定了它的客觀性和主觀性。從文章的構成要素看,一篇好文章,結構、語言等形式因素偏向客觀,而取材、命意等內容因素則依賴主觀并直接決定文章高下。好文章總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學生在作文上的種種毛病,除了折射出社會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外在因素外,還暴露出老師的“導”和學生的“練”恐怕都還不夠務實的內在因素。在功利和浮躁的籮筐里,我們的學生還是一枚青澀的果子。

      因此,教師要當好學習的設計者和促進者,開發(fā)并利用“引議聯(lián)結”這一類的典型模式,設計“入格升格一變格一破格”四個訓練階段。尊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通過對話、交流、協(xié)商等方式開展深人細致的過程指導,先在結構、體式上達到基本要求,次在取材、立意、識見、辭采等方面完善提升,再在結構布局上尋求改變,最終打破常規(guī),走向創(chuàng)新。

      參考文獻

      [1]傅德岷,甘利增.通用寫作教程[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5:98-99.

      [2]梁啟超,中學以上作文教學法[M].北京:首都經(jīng)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18:58.

      [3]金哲.新學科辭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708.

      [4][轉引自]金春嵐·“起承轉合”與西方語篇模式理論[J].當代修辭學,2013(2):68-75.

      [5]馬正平.高等寫作思維訓練教程(第二版)[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95.

      [6]袁緒興.思維技術(第4卷)[M].西安: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15:87.

      [7]王榮生·寫作教學教什么[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161.

      [8]謝中兵.思維、智力、創(chuàng)造力理論與實踐的實證探索[M].北京:中國經(jīng)濟出版社,2007:108-111.

      [9]馮克誠.布魯納發(fā)現(xiàn)學習思想與教育論著選讀(上)[M].北京:中國環(huán)境科學出版社,2006:84-86.

      [10]彼得·F·德魯克。管理新現(xiàn)實[M].北京:東方出版社,2009:213-218.

      [11]劉國正,我和語文教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171-180.

      [作者通聯(lián):閻戰(zhàn)友,成都市中和職業(yè)中學;

      李彬蓉,成都市中和職業(yè)中學]

      猜你喜歡
      作文結構過程
      《形而上學》△卷的結構和位置
      哲學評論(2021年2期)2021-08-22 01:53:34
      描寫具體 再現(xiàn)過程
      臨終是個怎樣的過程
      論結構
      中華詩詞(2019年7期)2019-11-25 01:43:04
      紅批有聲作文
      紅批有聲作文
      紅批作文
      紅批作文
      論《日出》的結構
      在這個學習的過程中收獲最大的是哪些,為什么?
      Coco薇(2015年12期)2015-12-10 03:54:58
      苗栗县| 乌鲁木齐县| 定日县| 南雄市| 永宁县| 会昌县| 江达县| 阿拉善左旗| 铜陵市| 绥滨县| 开原市| 房山区| 长寿区| 白水县| 库伦旗| 额尔古纳市| 福州市| 云和县| 句容市| 延边| 仁怀市| 弋阳县| 略阳县| 山丹县| 东宁县| 巩义市| 关岭| 屏东县| 新安县| 大足县| 新宾| 驻马店市| 尚志市| 郧西县| 乌恰县| 米泉市| 白玉县| 华亭县| 江达县| 桦南县| 沙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