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芳
春季是踏青、出游的季節(jié),但是,火車、汽車車廂里空氣流動不暢,長途出行的人過于疲勞,抵抗力變差,便容易患暈車、腹瀉、感冒、過敏四大“旅行病”。為避免遭遇“人在囧途”,出行要準備好以下幾類藥物。
暈車藥 暈車的人把暈車的感覺稱為“生不如死”或許一點也不為過,因此做好防暈車準備顯得格外重要。目前市場上的暈車藥有口服暈車藥,如地芬尼多片、茶苯海明片、甲氧氯普胺片等;暈車貼片,如東莨菪堿貼片。其中最有效的是口服防暈車藥。暈車藥的藥效持續(xù)時間各有不同,有的可持續(xù)4~5小時,有的可達12小時以上。因此在買藥時應向藥師咨詢,依據(jù)乘車時間長短選用合適的藥物。一般情況下,暈車藥應在乘車前半小時至一小時空腹服用,而暈車貼應提前5至6小時貼上。多數(shù)暈車藥在服用后會有嗜睡感覺。
無論服用哪一種暈車藥都要注意閱讀藥品說明書。暈車藥不可和其他感冒藥、鎮(zhèn)靜鎮(zhèn)痛藥、鎮(zhèn)咳祛痰藥并用。孕婦和兒童慎用。
感冒藥 春季感冒容易找上門,出游時可以帶一些感冒藥,如康泰克、白加黑等:抗病毒的中成藥,如清熱解毒口服液、抗病毒口服液、板藍根顆粒等。為防止旅途“上火”,嗓子疼痛,還可帶些西瓜霜含片、金嗓子等。
抗過敏藥 過敏體質(zhì)的人春季易患“異地過敏”,即久住一個地方,突然遷往新的住地時,因生物性或化學性的致敏因素而引起的過敏。過敏者大都會在腳上、小腿上起一些小疙瘩或水皰,且奇癢。有時抓破了還會引起感染。因此,出游時應該帶一些抗過敏藥。目前常用的抗過敏藥主要有抗組織胺類、過敏反應介質(zhì)阻滯劑、皮脂腺激素類和鈣劑。不管使用哪種抗過敏藥物,都應該謹記,用藥劑量要適中。這是因為抗過敏藥都有副作用,不宜長期、大劑量服用,否則不僅容易引起藥物失效,嚴重者還會出現(xiàn)種種不良反應。如果對服藥劑量不是很清楚,可以在出行前咨詢專業(yè)醫(yī)生。
腸胃藥 在外旅行期間,飲食衛(wèi)生有時很難保障,容易引起腹瀉、腸胃炎癥狀。在出行前不僅要注意飲食健康,還要記得攜帶腸胃治療藥物。如藿香正氣丸、保濟丸,基本可以對付因著涼、消化不良等因素引起的非感染性腹瀉;對輕微的感染性腹瀉,可以選擇鹽酸黃連素片:重型的感染性腹瀉建議及時就醫(yī)治療。需注意的是,切莫濫用止瀉藥。許多家長在孩子腹瀉時習慣給孩子應用止瀉藥,如蒙脫石散。盡管蒙脫石散具有不少優(yōu)點,然而腹瀉的原因對于用藥有著指導意義,并不是任何情況都可以使用的。出現(xiàn)嚴重腹瀉時,家長應帶孩子盡快去當?shù)蒯t(y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