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富春
摘要:體育課是學校體育的基本組織形式,提高體育課的教學質(zhì)量是體育教學的核心,但影響體育課教學效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試圖從學生心理及客觀、主觀環(huán)境因素等方面進行分析、論述,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以保證體育教學質(zhì)量的逐步提高。
關鍵詞:小學體育課;影響;課堂效果;因素;對策
體育課是學校體育的基本組織形式,可以使學生系統(tǒng)地掌握體育運動知識和技能,使學生的身體得到全面鍛煉。在學校體育中, 體育課堂教學占據(jù)著極其重要的地位,是實現(xiàn)學校體育目標的主要途徑,體育課堂教學質(zhì)量的好壞將直接影響著學校體育的發(fā)展。在體育課堂教學實踐中,很多青年教師雖努力去做,但往往事與愿違,教學效果就是不盡人意,其原因何在?這實際上是對影響體育課堂效果的一些因素缺乏思考造成的,現(xiàn)就結合我多年的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看法。
教育是一種以培養(yǎng)人為目的的活動,這就決定了教師和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要矛盾。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教師是一堂課的主宰者,其決定著做什么、怎么做、學生沒有多少發(fā)言權,學生在整堂課中只是一個被動的接受者,“教師為主體,學生為客體”是傳統(tǒng)教學的一個顯著特征。新課程改革要求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只是起一個指導者、引導者的角色,而且教師在安排教學時要充分考慮到多個方面的因素:學生的生理、心理特征、興趣愛好、理解層次、接受能力等,這樣組織的教學學生才能充分發(fā)揮其學習積極性、主動性,使其在一個歡快、輕松的氛圍中提高他們的身體素質(zhì),培養(yǎng)他們的體育情懷、陶冶他們的心境,達成素質(zhì)教育的目標。
一、影響體育課堂教學的學生心理因素
首先,學生對體育課堂不感興趣。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教學方法單一、陳舊,語言繁冗、缺乏藝術性和親和力,沒有優(yōu)美的示范,對學生沒有吸引力,也使得部分學生對體育課漸漸失去了興趣;其次,學生注意力不集中,愛講話搗亂。學生不知道上課的基本要求。表現(xiàn)在上課集合時,安靜不了多久,注意力就開始轉移了,這讓上課的教師不得不停下來整頓紀律,讓體育課堂效果大打折扣;再次,學生認為體育課是活動課和放松課?,F(xiàn)在的孩子們學業(yè)負擔重,體育課在他們心中就是放松和玩耍,但體育學科有自己的教學任務,老師必然會按照課時計劃開展教學,這就讓一些同學不樂意了;最后,學生體能差,不愿上課。比如殘疾、肥胖和羸弱的學生,因為體型導致運動能力較差,導致參與的積極性不高,影響整體的課堂教學效果。
二、影響體育課堂教學的環(huán)境因素
(一)客觀環(huán)境因素
1.班級眾多,場地、器材不夠用
每個學校的實際情況不盡相同,有好有差。像我們這類城鎮(zhèn)小學,雖然是一所新修的學校,有標準的250米運動場地,但班級眾多,有36個教學班,平均每個班45人。同時上課的除了體育課還有活動課,再加上活動器材教也不是很多,這必然會對體育課堂教學產(chǎn)生影響。
2.學生學習任務重,影響了體育教學
雖然素質(zhì)教育實施了這么多年,但是在實際教學中仍是應試教育當家。不論是從社會的評價、學校的評價還是上級領導的評價都圍繞著應試教育展開,這就必然導致學生不重視體育,把體育課當成休閑課。
(二)主觀環(huán)境因素
主要是指一堂體育課中的教師因素,如教師的教學態(tài)度、自身的學識水平與專業(yè)技能如何,對學生的組織管理是否到位,教學手段和方法是否多樣,語言交流是否親切等等,這些因素將直接影響體育課的教學效果。
三、主要對策
(一)激發(fā)學生興趣,讓他們樂意上好體育課
首先,豐富體育教學內(nèi)容、變換教學形式,更新教學手段,滿足學生求新、求異、求變的心理。其次,充分挖掘“非興趣教材”的魅力。如耐力跑,學生跑久了就會感覺枯燥乏味,在實踐中我采取了《團隊合作跑》,即一組學生持拔河繩或長繩跑步,讓個體跑變?yōu)閳F隊合作跑,既能激發(fā)學生的跑步興趣,又能發(fā)展學生的耐力素質(zhì),同時對培養(yǎng)團隊合作的品質(zhì)效果良好。最后,使學生在體育活動中獲得愉快的情緒體驗,鞏固他們的內(nèi)部動機。每個學生運動能力、興趣愛好差異很大,在實際教學中,我使用了因材施教法,目標教學法,為不同學生制定不同目標,讓他們都能感受成功的喜悅,并成立不同的興趣小組,體育骨干任組長,在完成基本任務后,允許他們開展自己感興趣的活動。這些措施都極大的調(diào)動了學生參與興趣,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果。
(二)加強學生注意力培養(yǎng),讓他們可以上好體育課
學生的注意力分為三個級別:第一級為自動注意,第二級為自覺注意,第三級為自然注意。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可有意識開展注意力的培訓,如趣味性小游戲、拍手操、唱游等作為準備活動,讓孩子們盡快從自動注意,向自覺注意甚至自然注意轉變,以提高教學效果。
(三)加強學生養(yǎng)成教育,讓他們能夠上好體育課
每個教師都是德育工作者,都有對學生進行教育的責任和權利。作為一名體育教師更應該以身作則,積極配合班主任,了解每個班學生的家庭情況,個性特征,品行愛好等。每次接到新的班級,我都會到班主任那里了解該班整體狀況,以及每位同學的基本情況,做到心中有數(shù),在體育教學中有針對性的實施德育,讓孩子們注重自己的個體行為,配合體育課堂常規(guī)規(guī)范學生行為,均收到較好效果。
(四)改變硬件設施條件,促使學生上好體育課
物質(zhì)決定意識,好的物質(zhì)條件,必將影響學生的思維和行動。學校應想方設法加大投入,并積極爭取社會各界的關注。作為體育教師可身體力行的結合學校實際,自制一些簡單實用的體育教具,如我就自制了“釣魚竿”,開展游戲《釣魚》既安全、又好玩。學生在良好的校園環(huán)境中,一定會積極投身體育活動中來,良好的體驗必將激發(fā)內(nèi)在的動機,興趣必將高漲,體育課堂質(zhì)量也會得到保障。
綜上分析,我認為只要每個體育教師端正教學態(tài)度,加強學習,不斷進步,認真領會新課標理念,積極探索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把握住學生的心理狀況,在現(xiàn)有條件下,克服一切不良因素,我們就一定能夠上好體育課,提高體育教學的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高敬民.體育教學中“非興趣教材”的教學實施. [J]中國學校體育 2005(4)
[2]孫保利.耐久跑趣味練習方法的探索與實踐. [J]中國學校體育 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