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濤
【摘要】在“雙減”和“五項管理”深入推進的新形勢下,初中美術課堂教學應尊重學生個性,選擇適當游戲充實課堂教學,嚴格落實五項管理,激發(fā)學生興趣,切實落實減負增效,開展多元化評價,提高教學效果。
【關鍵詞】雙減;五項管理;初中美術課堂教學;評價實踐
隨著“雙減”和“五項管理”深入實施,減負增效愈發(fā)被教師重視。筆者結合自身教學實踐,談談如何在新形勢下做初中美術課堂教學管理和評價。
一、“雙減”和“五項管理”背景下初中美術課堂教學管理分析
1.落實減負增效工作。
(1)尊重學生個體差異性。在初中美術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落實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積極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活動,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減少教師施加壓力和管控課堂的“威懾力”,讓學生的藝術思維轉動起來。
在“雙減”的減負增效理念下,教師要想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就要幫助學生扭轉觀念,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以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為基礎,因材施教,做好美術教學的課前教學設計、課中教學互動、課后教學反思,不斷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質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能動性,實現(xiàn)“雙減”政策下的減負增效理念。
(2)選擇適當?shù)拿佬g游戲充實課堂教學內容。在初中美術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注重教學方法的改善,采用高效的教學手段來促進學生美術教學能力的發(fā)展。相關研究結果表明,初中階段的學生對美術學習的熱情開始消退,不如小學階段那樣明顯。游戲活動成為了初中生的重點關注目標,受游戲心理驅動十分顯著。鑒于此,教師在開展美術教學活動時應該引入美術游戲活動,讓學生在美術游戲中獲取美術知識,強化個人美術學習能力。
(3)激發(fā)學生學習主動性。教師要想在美術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就要從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激發(fā)學生對美術課堂的好奇心。因此,教師要十分注重教學導入環(huán)節(jié)的準備。如果教師忽視導入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容易導致學生對本課的第一觀感很差,從而喪失學習興趣,學習主動性也得不到有效激發(fā)。
所以在導入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可以通過以下幾點完善教學:第一,情境導入。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一個學習情境,將學生引入預設的情境中初步了解知識;第二,實物導入。教師可以用現(xiàn)實中的實物舉例,增強導入環(huán)節(jié)中美術知識的直觀性,降低美術知識的理解難度。第三,信息導入。教師在進行知識導入時可以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以視頻或動畫展示的方式讓學生對所學內容產(chǎn)生濃厚的好奇心和新鮮感。
(4)合理把控教學節(jié)奏。教師應把握好教學節(jié)奏幫助學生提升課堂關注度。在“雙減”政策背景下,教師要重點關注學生的心理發(fā)展變化,根據(jù)學生的總體學習狀態(tài)來調整教學內容。一方面,教師可以利用停頓法開展教學。當學生在課堂上十分吵鬧,影響了正常的課堂秩序時,教師可以突然停頓,讓學生自行結束吵鬧;另一方面,教師可以利用競爭機制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教學活動中,學生可能會產(chǎn)生學習疲勞感,教師此時可以進行問答競賽,將小禮物作為戰(zhàn)利品獎賞給優(yōu)勝者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2.教學管理嚴格遵守“五項管理”。
(1)手機管理。在初中美術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禁止學生攜帶手機進入課堂,如果是特殊情況的住宿生,需要利用手機保持與家長的聯(lián)系,可以在放學后與家長進行聯(lián)系。
(2)作業(yè)管理。美術教師要科學布置課后作業(yè),根據(jù)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個性差異進行“個性化作業(yè)”布置;還要將作業(yè)完成程度的監(jiān)測添加到學生的考核管理中,端正學生對待作業(yè)的態(tài)度。
(3)睡眠管理。美術教師應該盡可能地提升課堂效率,幫助和指導學生當堂完成作業(yè),保證學生回家后有足夠的休息時間。
(4)課外讀物管理。在初中美術教學活動中,教師可鼓勵學生在課余時間瀏覽與美術相關的書籍資料,同時要注意對學生攜帶的讀物進行審查,確保讀物質量優(yōu)質。
(5)體質管理。在初中美術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適當開展一些美術游戲類活動,充分調動學生的活動能力,避免長久保持一種坐姿對身體造成一定的損害,對學生的體質健康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二、“雙減”和“五項管理”背景下初中美術課堂的教學評價實踐
1.教材評價方面?,F(xiàn)階段的美術教材內容難以在初中學校進行講授,例如國畫、版畫、油畫等內容的講授只能夠依靠多媒體進行作品展示,教學活動無法全面開展。另外還有一部分如環(huán)境設計、藝術策劃等知識內容過于晦澀和難以接觸,學生難以理解。
2.學生認知方面。目前很多學生因為美術教學是九年義務教學眾多學科中的小科,在美術課上忽略了美術的重要性。教師應該及時轉變學生的觀念,讓學生認識到美術課是在初中階段進行美學啟蒙的學科,是德智體美勞五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項。
3.教師認知方面。在美術教學活動中,教師要保證個人對評價的正確認知。評價并不是對一個學生固定的結論,它會隨著學生的發(fā)展而不斷變化,同樣也不是學生之間以教師的評價作對比的衡量標準。教師必須正確認識評價的作用,通過對學生過往一個階段的和現(xiàn)在的了解,分析學生當前學習狀況下存在的可取之處與不足之處。針對不足之處,教師需要采取措施或提出建議幫助學生改進,從而切實提升學生的美術學習能力。
4.多元性評價方面。
(1)過程性的自我評價。自我評價是學生在主觀意識中認識自我的重要評價方式。在初中美術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設立美術作品檔案袋。學生每半個月或者每一個月上交一次美術作品,作品的內容由學生自己決定,然后教師在課堂上展示檔案袋中的美術作品,師生共同點評,既實現(xiàn)了自我評價,又實現(xiàn)了學生互評,加深了學生對自身美術能力的認知。
(2)利用美術活動進行評價。美術教師可以將學校長廊作為學生個人作品的展覽館,邀請家長來參觀學生的美術作品展。
(3)利用教學活動進行評價。課堂教學不僅是教師傳授知識的主要路徑,更是“雙減”與“五項管理”政策落實開展的主陣地。在政策理念下,教師在課堂中的關注點不應該只停留在引導學生對教材、對知識的把握,更要注重學生對美術學習的有效性。另外,教師的課堂實踐活動始終要堅持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讓美術課堂真正成為孕育學生藝術思維的溫室。教師的教學活動評價可以通過賞識評價、真誠評價、引導評價三方面來進行。
賞識評價是教師對學生的鼓勵性評價,可以通過學生上交繪畫作品或者是對美術問題進行回答的方式進行評價。有關調查數(shù)據(jù)表明,在初中階段學生受到教師的鼓勵與贊揚之后,會在很大程度上激發(fā)個人內心的自豪感和榮譽感,并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保持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和充足的學習動力。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中要對學生的美術實踐活動進行及時適度的賞識評價,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真誠評價能維護學生的自尊心,保持學生積極回答問題的主動性,又能及時幫助學生認識到回答的不妥之處,快而準確地改正錯誤思維,進而深入探索美術學問。真誠評價能使教師抓住學生個人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并進行點撥,學生也能夠在教師的幫助下重塑認知,真正實現(xiàn)個人美術能力的發(fā)展。
在美術課堂中,教師運用引導式評價一般是在學生構思繪畫作品的過程中,學生主動向教師提出構思方案,教師對方案中的可取之處和不可取之處進行及時引導,糾正學生思維中的錯誤認知。教師通過這樣的引導,不僅可以讓初中生了解到更多知識,還可以糾正學生的繪畫思維,對學生繪畫思維和繪畫意識的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因此,教師在評價過程中,要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幫助學生在美術課堂中遵循正確的創(chuàng)作路線,樹立明確的學習方向和目標,從而促進學生的進步與發(fā)展、改正與提高。
綜上所述,初中美術教學作為培養(yǎng)學生藝術修養(yǎng)的重要學科之一,教師要立足于“雙減”和“五項管理”政策,實現(xiàn)美術課堂的減負增效,科學開展教學管理,完成良好的課堂實踐評價,保證學生的審美意識和美學思維得到啟蒙,從而促進學生個人三觀建設和身心發(fā)展,推動美術學科教學效果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馬宏玉.“雙減”背景下美術學科如何減負增效[J].中國文藝家,2021(12).
[2]索建霞.淺談初中美術教學評價[J].新課程(中學),2019(07).
[3]楊慶柳.基于核心素養(yǎng)下的多元美術教學評價[J].新課程,20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