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肅穆與歡愉:傳統(tǒng)中元的復調與變奏

      2022-04-29 14:03:32邵鳳麗
      文史知識 2022年8期
      關鍵詞:蘭盆河燈祖先

      邵鳳麗

      人們向來認為中元節(jié)是一個肅穆的祭祀亡靈的日子,但在中國傳統(tǒng)社會,中元節(jié)也曾是秋天里的一個歡愉的節(jié)日。

      中元節(jié),又稱盂蘭盆節(jié)、七月十五、七月半等,曾是一個十分盛大的節(jié)日。清代潘榮陛在《帝京歲時紀勝》(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27頁)中說北京城“中元祭掃,尤勝清明”,時值七月,“綠樹陰濃,青禾暢茂,蟬鳴鳥語”,人們外出游玩,“興助人游”。

      一 肅穆的祭祀

      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特征,使中國人十分重視祖先祭祀。古有時祭之禮,一年四季按時祭祀祖先。西漢董仲舒《春秋繁露·四祭》中載“古者歲四祭。四祭者,因四時之所生孰,而祭其先祖父母也。故春曰祠,夏曰礿,秋曰嘗,冬曰蒸”。秋天的祭祀稱為“秋嘗”,或“嘗新”“薦新”等。為什么秋天要進行祭祀呢?《春秋繁露·四祭》中說:“嘗者,以七月嘗黍稷也?!保ㄔ缆磿纾?019,275頁)《禮記·月令》中也載:“是月也,農乃登谷,天子嘗新,先薦寢廟?!逼咴路菔蝠⑿鹿鹊菆?,天子舉行“嘗新”禮,將新谷進獻給祖先。古人認為按時祭祀祖先是“人子之道”的體現(xiàn)?!洞呵锓甭丁に募馈分休d“古者歲四祭?!搜圆皇鋾r,以奉祭先祖也。過時不祭,則失為人子之道也”。《孝經》中也說“春秋祭祀,以時思之”。禮的形成本源自人內心的真情抒發(fā),“禮緣情作”。季節(jié)輪轉,萬物榮枯盛衰,人們心有所感,因時而祭。但是這時,“秋嘗”的具體日期并不確定,后來才慢慢地固定在七月十五這一天。

      在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體系中,中元節(jié)是與清明節(jié)、寒衣節(jié)并稱的三大悼亡性節(jié)日。祭祀祖先是中元節(jié)的重要節(jié)日活動。在民間社會,人們通過各種方式祭祀祖先,表達哀思。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中華書局,2006,795頁)中記載北宋東京汴梁城,中元節(jié)前幾天,市井間開始販賣祭祀物品,有各種冥器,還有供焚化的“盂蘭盆”。汴梁人祭祀祖先時用楝葉鋪在桌面上,還要用“麻谷窠兒”系在桌子腳上,“乃告祖先秋成之意”。汴梁人還用“雞冠花”祭祖,“又賣雞冠花,謂之‘洗手花”?!稐鞔靶分幸草d,“雞冠花,汴中謂之洗手花,中元節(jié)前,兒童唱賣以供祖先”。這種習俗延續(xù)了很長時間。

      中元節(jié)時,還要舉行中元道場?;蕦m中的中元道場非常隆重。一年中元節(jié),李商隱參加了中元節(jié)朝拜上清的儀式,“絳節(jié)飄飖宮國來,中元朝拜上清回”。整個朝拜隊伍,符節(jié)飄飄、旗幡飛揚。盧拱《中元日觀法事》中也說,“羽衣凌縹緲,瑤轂輾虛空”。唐代崇道,宮廷中元道場十分隆重,百官在皇帝的帶領下進行祭拜,儀仗威儀旖旎,場面盛大而華麗。在地方上,中元法會也十分熱鬧。戎昱在《開元觀陪杜大夫中元日觀樂》中說荊州開元觀舉行法會,“舞態(tài)疑回紫陽女,歌聲似遏彩云仙。盤空雙鶴驚幾劍,灑砌三花度管弦”。北宋王仲修在《宮詞》中說宮廷非常重視中元節(jié),要舉行隆重的道場活動,“殿閣新秋氣象清,玉階露冷半雕冥。六宮最重中元節(jié),院院燒香讀道經”。

      七月十五作為一個民俗節(jié)日最早被南朝梁宗懔記錄在《荊楚歲時記》(中華書局,2018,61頁)中,“七月十五日,僧尼道俗悉營盆供諸佛”。在宗懔生活的時代,僧尼道俗各類人在七月十五這一天都“營盆供諸佛”。魏晉南北朝時期,儒學衰微,經過與中國本土文化融合的佛教獲得了快速發(fā)展。在佛教以及“七月十五”的發(fā)展過程中,南朝梁武帝蕭衍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在梁武帝之前,盂蘭盆會已經存在,但是梁武帝廣建佛寺,多次舍身同泰寺為“寺奴”,極大地推動了佛教的發(fā)展,也進一步促成了盂蘭盆會的民間化。此時,這個節(jié)日被稱為盂蘭盆節(jié),盂蘭盆一詞來源于佛教《盂蘭盆經》,是“解倒懸”的意思,將人死后的魂魄從困厄中解救出來。節(jié)俗活動主要是在寺院供奉盂蘭盆,祭祀祖先,使祖先免于凍餒。生活年代略晚于梁武帝和宗懔的顏之推,在《顏氏家訓》中記載了北方地區(qū)盂蘭盆節(jié)的活動,他囑咐子女要在盂蘭盆節(jié)的時候進行祭祀,“若報罔極之德,霜露之悲,有時齋供,及七月半盂蘭盆,望于汝也”(王利器《顏氏家訓集解》,中華書局,1993,602頁)。

      到了后世,盂蘭盆會依舊盛大。清代顧祿的《清嘉錄·盂蘭盆會》(中華書局,2008,154頁)中記載“好事之徒,斂錢糾會,集僧眾,設壇禮懺誦經,攝孤判斛,施放焰口”。人們還要準備很多紙扎用品,在街頭焚化,“紙糊方相長丈馀,紙鏹累數百萬,香亭幡蓋,擊鼓鳴鑼,雜以盂蘭盆冥器之屬,于街頭城隅焚化。名曰‘盂蘭盆會”。為了解除“幽冥之苦”,當時人還用紅紙剪制蓮花狀的河燈,“或剪紅紙燈,狀蓮花,焚于郊原水次者,名曰‘水旱燈,謂照幽冥之苦”。

      另外,中元節(jié)還有一種特殊的節(jié)日食品—素食。中元素食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唐代。唐玄宗時要求中元節(jié)期間吃素食。開元二十二年(734)十月,唐玄宗敕令十月十四、十五是下元齋日,官民禁屠,并要求素食?!白越褚押?,兩都及天下諸州,每年正月、七月、十月元日,起十三至十五,兼宜禁斷?!焙髞恚性?jié)吃素食、以素食祭祖成為一個重要傳統(tǒng)。陸游在《老學庵筆記》(中華書局,1979,102頁)中載當時他們是用“素饌”祭祀祖先,“故都殘暑,不過七月中旬。俗以(七月)望日具素饌享先,織竹作盆盎狀,貯紙錢,承以一竹焚之”。南宋周密《武林舊事》中也載當時人過中元節(jié)喜歡吃素,而且屠戶在這一天也不能進行宰殺,要“罷市”?!岸思乙嘁源巳眨ㄖ性╈胂龋眯旅?、新醬、冥衣、時果、彩段、面棋,而茹素者幾十八九,屠門為之罷市焉。”(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45頁)

      二 歡愉的“佳節(jié)”

      中國很多傳統(tǒng)節(jié)日都有游樂賞玩的內容,七月十五也不例外。七月十五這一天人們不僅要到供奉佛祖、開辦道場、祭祀祖先,還精心裝扮,“游觀行樂”。整個節(jié)日既有神圣莊嚴的一面,又充滿喜樂歡愉。杜臺卿在《玉燭寶典》中說世人十分重視此節(jié),“今世因此廣為華飾”,還要制作各種節(jié)日用品,“刻木割竹”“飴蠟剪彩”“?;ㄈ~之形”,各種物品的做工都十分巧妙。

      唐代的中元節(jié)十分盛大,連續(xù)放假三天,人們盡情愉悅?!短茣分休d中元節(jié)時人們按舊歷放假,“大歷四年(769)七月十三日敕。七月十五日,前后各一日,宜準舊例休假?!惫?jié)氣期間,各大佛寺內要舉行盂蘭盆會,佛寺周邊也成為人們娛樂、休閑的好去處,“時中元日,番禺人多陳設珍異于佛廟,集百戲于開元寺”。

      在宋人的心目中,中元節(jié)是令人歡愉的“佳節(jié)”。朱熹在《中元雨中呈子晉》中說“茲辰喜佳節(jié),涼雨忽驚秋?!秉S公度也在《賀陸鹽允濟》中說“天上臺星對南極,人間佳節(jié)是中元”。在他們的心目中,中元節(jié)是具有美好意義的人間“佳節(jié)”。蘇軾的《前赤壁賦》寫于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蘇軾和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他們“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喝酒喝得盡興“扣弦而歌”“吹洞簫”“倚歌而和”,甚是歡暢。最后“肴核既盡,杯盤狼藉”,“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從此以后,中元節(jié)偕客泛舟、飲酒作詩,就成為文人士大夫的一件雅事。劉克莊在《念奴嬌》中寫到效仿蘇軾,“天風浩動,掃殘暑、推上一輪圓魄。愛舉眉山公舊話,與客泛舟赤壁”。明代張岱也效仿蘇軾,中元夜游西湖。中元節(jié)的西湖景色優(yōu)美,“月如鏡新磨,山復整妝,湖復颒面”,游人如織、摩肩接踵,“西湖七月半,一無可看,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二鼓以前,人聲鼓吹,如沸如撼,如魘如囈,如聾如啞,大船小船一齊湊岸,一無所見,止見篙擊篙,舟觸舟,肩摩肩,面看面而已”。但他不喜與眾人湊熱鬧,待到眾人散去,才和朋友趕到斷橋,“席其上,呼客縱飲”“淺斟低唱”,直到“月色蒼涼,東方將白,客方散去”。眾人離去,“吾輩縱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香氣拍人,清夢甚愜”。

      適逢十五,天空明月高懸,賞月、詠月成為重要的中元節(jié)活動。唐人愛月,月有涼月、素月、松月、清水月、關山月等多種。唐人詠月,有杜牧《秋夕》之月,有杜甫《八月十五夜月》、王建《十五夜望月》的中秋之月,也有羅隱《中元夜看月》、李郢《中元夜》的中元之月。羅隱說“朦朧南溟月,洶涌出云濤”。李郢說“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欄邊見月娥”。范仲淹在《中元夜百花洲作》中說自己在中元夜“南陽太守清狂發(fā),未到中秋先賞月”。天上明月高懸,星星點映,“天學碧海吐明珠,寒輝射空星斗疏”,讓詩人在百花洲流連忘返,加之笛聲婉轉、激蕩云霄,“一笛吹銷萬里云”,眾人紛紛歌唱、起舞,愜意瀟灑,“主人高歌客大醉??妥砥鹞柚鹞腋?,弗舞弗歌如老何”。

      對于平民百姓而言,雖沒有文人雅士的情致,但是逛夜市、吃美食、看雜劇、觀燈,同樣讓中元節(jié)充滿魅力。《東京夢華錄》記載北宋東京汴梁城的中元節(jié)和七夕節(jié)一樣熱鬧,“潘樓并州東西瓦子亦如七夕”,人們逛街購物,“要鬧處亦賣果食、種生、花果之類”。南宋時也是如此,吳自牧在《夢粱錄》(三秦出版社,2004,47頁)中記載南宋臨安城的中元節(jié)美食眾多,市場上販賣物品除了祭祀用品外,還有很多美食?!凹沂匈u冥衣,亦有賣轉明菜花、油餅、酸餡、沙餡、乳糕、豐糕之類?!敝性?jié)期間還可以欣賞雜劇,而且是從七夕之后就開始了,直至七月十五?!稏|京夢華錄》載“構肆樂人自過七夕,便般‘目連救母雜劇,直至十五日止,觀者增倍”。中元張燈也是宋代的一個特色節(jié)日活動,通常是張燈三日,舉國歡慶?!端螘分休d:“開寶四年(971)七月中元節(jié),京城張燈。”《宋史·禮志》:“太平興國二年(977)七月中元節(jié),御東角樓觀燈,賜從官宴飲。五年十月下元節(jié),依中元例,張燈三夜?!?/p>

      明清時期,中元節(jié)除了繼承傳統(tǒng)習俗外,又增添了一個新的節(jié)日活動—放河燈。河燈又稱荷葉燈、蓮花燈、水燈等。清代富察敦崇在《燕京歲時記》(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75頁)中記載北京人過中元節(jié)要點荷葉燈,“中元黃昏以后,街巷兒童以荷葉燃燈,沿街唱曰:荷葉燈,荷葉燈,今日點了明日扔?!腥酥烧?,又以各色彩紙制成蓮花、蓮葉、花籃、鶴鷺之形,謂之蓮花燈”。查慎行在《京師中元詞》中說:“萬柄紅燈裹綠紗,亭亭輕蓋受風斜。滿城荷葉高錢價,不數中原洗手花?!?/p>

      追溯放河燈的歷史,《夢粱錄》中記載,“七月十五日……禁中車馬出攢宮,以盡朝陵之禮。及往諸王妃嬪等墳行祭享之誠。后殿賜錢,差內侍往龍山放江燈萬盞”。元代張翥《婆羅門引》“七月望,西湖舟中觀水燈”。

      明清時期的北京城,中元夜什剎海、北海、積水潭、東直門外的二閘、護城河等地,到處都燈光如晝。文昭《京師竹枝詞》中,“坊巷游人入夜喧,左連哈德右前門。繞城秋水河燈滿,今夜中元似上元”。據明代《帝京景物略》(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104頁)卷二記載,七月十五的時候,北京城內各水邊都放河燈?!爸T寺建盂蘭盆會,夜于水次放燈,曰放河燈?!泵鞔鷦⑷粲蕖蹲弥兄尽罚ū本┕偶霭嫔?,1994,181頁)也記載,“十五日中元,甜食房進供佛波羅蜜,西苑做法事,放河燈。京都寺院咸做盂蘭盆追薦道場,亦放河燈于臨河去處也”。另外,運河二閘也是重要的放河燈的地點?!堆嗑q時記》記載,運河二閘兩岸樹木繁茂,茶鋪林立,是北京人夏天避暑游玩的圣地,“運河二閘,自端陽以后游人甚多。”中元節(jié)的時候這里舉行盂蘭盆會,屆時有秧歌、獅子雜耍等玩樂,“至中元日例有盂蘭會,扮演秧歌、獅子諸雜技”。到了晚上,人們在運河里放河燈,“晚間沿河燃燈,謂之放河燈”。中元節(jié)是夏季娛樂的尾聲,此后,天氣轉涼,游船活動也要停止了?!爸性院?,則游船歇業(yè)矣?!?/p>

      不僅是北京,其他地方中元節(jié)也要放河燈。西湖放河燈歷史由來已久。明代田汝成在《西湖游覽志馀》中記載西湖地區(qū)中元節(jié)有盂蘭盆會,人們在湖中、塔上放燈,“僧家建盂蘭盆會,放燈西湖及塔上、河中,謂之照冥”。清人蔣鑨的《西湖竹枝詞·放湖燈》生動地描寫了放河燈的壯觀場面:“中元繁盛放湖燈,東角吳山月又升。梵唄翻因簫管亮,紅燈搖漾玉波澄?!北滩ㄊ幯闹性棺屓穗y以忘懷。

      對于中國人來說,中元節(jié)是一個復合性的節(jié)日,在歷史的發(fā)展中融合了儒、釋、道多種文化,慢慢地形成了以祖先祭祀、盛飾游樂為主的雙重節(jié)日內涵。孟秋時節(jié),新谷登場,人們祭祀祖先、感恩祖先,表達孝道。同時,也感恩自然饋贈,外出秋游,享受收獲的歡愉。

      (作者單位:遼寧大學文學院)

      猜你喜歡
      蘭盆河燈祖先
      正月十五放河燈
      好孩子畫報(2023年2期)2023-03-05 13:15:20
      烏龜:想不到祖先最早是“宅男”
      科學大眾(2021年21期)2022-01-18 05:53:38
      河中燈,燈上愿
      同根異株的中日傳統(tǒng)節(jié)日
      ——論日本中元節(jié)與盂蘭盆節(jié)的分化
      文化學刊(2019年7期)2019-12-26 12:01:37
      中元節(jié)放河燈
      始祖鳥不是鳥祖先
      這是天上的街市,還是銀河的天燈?
      神州民俗(2018年8期)2018-11-26 09:49:00
      我們的祖先是條魚
      佛教盂蘭盆節(jié)的民俗化及其對外傳播
      日本盂蘭盆節(jié)綜述
      文化學刊(2016年3期)2016-03-16 05:00:21
      内丘县| 肇州县| 含山县| 安泽县| 红安县| 茌平县| 宁蒗| 哈巴河县| 赣州市| 贵定县| 盘锦市| 南靖县| 鄂托克旗| 都昌县| 信宜市| 陇川县| 甘孜| 岱山县| 衡东县| 定日县| 东港市| 乌拉特后旗| 永定县| 东丽区| 肃宁县| 曲沃县| 万州区| 醴陵市| 荥阳市| 常德市| 邢台市| 甘德县| 万山特区| 海南省| 浦北县| 文登市| 焦作市| 庆云县| 巴塘县| 闽清县| 九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