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一提的是,他們頭部的腦袋主要負責身體調控和指令,手上的腦子負責信息攝入,這就說明如果因為外界影響他們失去了手上的腦子,會導致變傻變笨,失去生活自理能力。但要是他們失去了頭部的大腦,就會直接死去了?!?/p>
“還有一種觀點就是隕石墜落理論,這些學者認為在胡曼生活的年代曾經(jīng)有過一次天降隕石,導致了外星輻射的到來,直接毀滅了大部分生物?,F(xiàn)在我們看到的生物都是后來隨著生態(tài)環(huán)境變好才出現(xiàn)的,我們也是!”張新有些激動地說道,他是一個堅定的隕石理論的擁護者,給孩子們講解的過程,讓他回憶起了張新在他大學時期曾經(jīng)翻遍了整個大學的圖書館,只為了證明隕石理論,被歷史系的同學嘲笑的事情。
“當然還有另外一種觀念,那就是胡曼這種奇特的社會結構導致了他們的滅亡,因為根據(jù)現(xiàn)有資料考證,我們找不到思考者能為部落做出任何物質性貢獻的實質證據(jù),這也是他們得名‘思考者的原因,沒有人知道他們做了些什么。但事實上胡曼實在是太奇特了,按道理來說社會形態(tài)應該會為了種族的延續(xù)而發(fā)生變化,但胡曼卻似乎一直固化到了他們滅亡的那一刻?!睆埿逻M一步解釋道。
“那老師,胡曼里的捕獵者每天都會外出打獵,那么思考者就是一動不動嗎?”小青再一次問道,為了問這個問題她的臉更紅了,甚至變得有些發(fā)紫。
張新很開心小青注意到了這個問題,解釋道:“基本上是這樣,但是叫他們思考者還是有另外的原因,那就是他們會長時間進行兩個大腦之間的信息交替,當然,基本上是單方面的信息交替,肢體上大腦的信息傳向頭部的大腦?!?/p>
“科學家們到底是怎么推測是這些的呀?”小趙好奇地問道。
“考古學有多種方法推測啊,當然這些生活習性大多數(shù)都是依靠著留下的化石和壁畫語言推測出來的,以及依靠計算機推演等等,瞧,剛好我們來到了壁畫廳!”張新和同學們來到了博物館的二樓,這里擺放著一塊巨大的壁畫,上面用單調的顏料刻畫著胡曼的一個捕食者和思考者交互的過程。
“科學家就是根據(jù)這幅壁畫推測出了捕食者和思考者可能存在一定的反向供給關系,西方的一些學者認為思考者會通過肢體上的大腦向捕食者肢體的大腦傳遞信息或者一些化學物質?!?/p>
“你們看,捕食者的外表較淡,偏黃,這可能是他們用樹葉遮蓋了自己。因為他們要在樹林中隱藏自己,從而更好的捕獵?!?/p>
“但有學者也曾發(fā)現(xiàn)過外表是藍色的捕食者,并且數(shù)量還并不少??茖W家將這種顏色的形成的原因歸結為胡曼人色彩辨別能力的缺乏,導致他們無法將自己偽裝成最適合的顏色?!?/p>
張新解釋道?!岸伎颊叩念伾拖鄬﹄S意,體色較白,因為他們長時間呆在部落的山洞中,基本不會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