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困,眼睛卻瞪得像銅鈴”“吃最貴的保健品,熬最深的夜”……這些“吐槽”顯示,睡眠困難已成為當代職場人面臨的普遍問題。
由中國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社科文獻出版社等機構共同發(fā)布的《中國睡眠研究報告(2022)》顯示,過去10年,國人的入睡時間晚了兩個多小時,睡眠時長減少1.5小時,僅35%的國人能睡夠8小時,新手媽媽、學生、職場人士的睡眠問題尤為突出。
“越想睡著,越睡不著”
“我一般凌晨2點左右才睡,早上9點起,睡眠時間能保持在7小時左右。”在北京某互聯(lián)網(wǎng)企業(yè)工作的小章說,由于工作項目需要時時跟進,24點之前睡覺對他來說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一份對智聯(lián)招聘和某社交應用程序站內用戶隨機調查形成的《2022中國職場青年睡眠質量報告》顯示,52%的職場青年入睡時間晚于24點。
38歲的民警王宇(化名)也飽受入睡難的困擾?!昂ε洛e過報警電話,沒有警情時也會睡不著?!蓖跤钫f,“越想睡著,越睡不著?!?/p>
“近四分之三的受訪者曾有睡眠困難。”由中國睡眠研究會、慕思共同推出的《2022中國國民健康睡眠白皮書》顯示,每天、經(jīng)常、偶爾睡不著的受訪者占比超73%。
近七成晚睡與手機有關
“不知道這算不算睡前強迫癥,我睡前肯定是在看手機?!痹诟V輳氖翴T(信息技術)工作的江先生坦言。小章也對手機高度依賴,晚上經(jīng)常一邊充電,一邊玩手機,“刷短視頻、看微博,再和朋友聊聊天,有時刷著刷著就睡著了?!?/p>
《2022中國國民健康睡眠白皮書》顯示,近七成晚睡與手機相關,玩手機、打游戲、追劇成為晚睡的前三大理由。
江先生說有時自己會突然驚醒,“像是有一件事沒做完,莫名其妙地陷入焦慮”。
北京大學第六醫(yī)院睡眠醫(yī)學科副主任范滕滕說,睡前玩手機,的確會導致失眠。一方面,當人們在手機上刷視頻、玩游戲時,大腦皮層處于興奮狀態(tài),而進入睡眠需要大腦皮層處于放松狀態(tài);另一方面,手機屏幕釋放的藍光會抑制松果體分泌褪黑素,影響睡眠質量。因此,建議在睡前30分鐘至1小時內,最好不要玩手機,營造一個良好的睡眠環(huán)境。
“其實,不只是手機,睡前長時間面對電子屏幕,比如使用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等,也會導致內源性褪黑素(自身分泌褪黑素)分泌延遲,從而需要更長時間才能入眠,次日也會更加困倦。”范滕滕說。
如何拯救睡眠?
江先生為了改善睡眠淺、易醒的狀況,他網(wǎng)購了一瓶60粒裝的褪黑素產(chǎn)品,堅持每日服用。
像江先生這樣被睡眠問題困擾的職場人士,很多都選擇自行“開方治療”,服用褪黑素等保健品,希望能提升睡眠質量。
那么,服用褪黑素真的會讓人睡得更好嗎?
范滕滕表示,失眠有很多不同病因,只有一小部分跟褪黑素分泌不足有關。目前褪黑素仍被列為“保健品”或“膳食補充劑”,而非處方藥。倒時差、倒夜班、部分老年人褪黑素分泌明顯下降的情況下,可短期服用。但是,如果長期大量使用褪黑素,會引起肝臟負擔加重,導致人體自身激素分泌紊亂。目前市面上能買到的褪黑素多種多樣,在服用時要注意劑量,必要時向專業(yè)醫(yī)生尋求指導。
“如果是偶有熬夜現(xiàn)象的職場人士,建議不要采取第二天過分補覺的方式試圖‘補回頭天晚上缺失的睡眠,這樣極易導致惡性循環(huán)?!狈峨f,可通過適度休息、保持光照,將睡眠節(jié)律調整回正常作息規(guī)律。同時,他還提示,晚上失眠嚴重的人群,不建議白天午休,因為白天睡眠時間過長可能會導致夜晚睡眠質量更差。如果常年有午休習慣,建議午休時間最長不超過40分鐘。
摘自《北京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