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獻
有一年春節(jié)的時候,小侄女問我:“小姑,你有新衣服嗎?”我說:“沒有,怎么了?”她驚訝地說:“那你怎么過年?”
我啼笑皆非?,F(xiàn)在很多人都喊著年味越來越淡了,其實倒不是風(fēng)俗變了,而是我們已經(jīng)沒有了對過年的那份希冀。期待穿新衣服的喜悅,已經(jīng)被富麗堂皇的百貨大樓和天天收快遞的心情分解掉了。
那年是個暖冬,過年那段時間我?guī)缀跆焯齑┲鴨我?。除夕夜里,侄女突然穿上了新買的羽絨服和靴子,在院子里跑來跑去,她媽媽責(zé)備她:“快脫下來,待會出汗就弄臟了!”她說她不熱。最后大概是跑得出汗了才把羽絨服脫下來,但新靴子還是舍不得脫下。
這樣的喜悅與依依不舍,我似乎很久都沒有感受到了?,F(xiàn)在買衣服越來越頻繁,看著款式新潮、價錢合適就毫不猶豫買下,價錢不合適的偶爾也會咬咬牙買下,買完了以后滿足之中卻又帶著一點空虛??赡苓@樣的生活我已經(jīng)司空見慣了,提不起太大的興趣。
過年前,我去親戚家串門,大姨從箱子里拿出了一些水果和糖餅招呼我,跟我說:“吃吧,這可是過年的糖餅,不敢放外面,怕被小孩子吃光了?!边@不禁讓我想起了外婆。小時候,外婆也是領(lǐng)著我走進房間,從一個像酒壇子的器物中拿出了幾塊自制的米花糖給我吃。
她們珍藏的,不僅僅是一點糖餅,還是對過年的期待、對孩子的珍視。而過年正因為有了期待而變得與眾不同。
去年臨近春節(jié)的一天,父親突然把愛睡懶覺的我從被窩里拉起來,說要去趕集。我確認沒聽錯后,問他:“超市里不是什么都有賣嗎?”他說我不懂,這叫“盡頭街”,過了這一天,人家就不再賣東西了。家家戶戶都會在這一天出門去趕集。
我極不情愿地被他拉到了鎮(zhèn)上,那里確實很熱鬧。起得早的人凌晨五六點就從村子出發(fā)趕第一趟集了??斓街形绲臅r候,有些人已經(jīng)來第二趟了。鎮(zhèn)上的人很多,每個人臉上都帶著笑容,互相祝賀問好。街上賣的都是一些司空見慣的東西,但父親興致很高,邊走邊選需要添置的東西。要走的時候,父親還依依不舍回望了一眼。我不知道他是舍不得這繁華的熱鬧,還是舍不得兒時對這一天充滿希冀的時光。
我們這里過年總少不了粽子、年糕這些東西,年年吃,倒也不覺得新鮮了。但母親凌晨一點下班回來,卻依然從冰箱里拿出肉來,攪拌著,準備次日包粽子的材料。母親有時候吃著粽子,都會連聲說好吃,我卻吃不出個味道來。今年我也幫母親一起包粽子,她說:“干這活苦吧?”我說不苦,有年味。參與其中,才知道包好一個粽子是多么有意思的事。
前幾年,外嫁多年的小姨不經(jīng)意間說了句好多年沒吃到家里的粽子了。母親便年年給她包了寄去。年前包,年后也包。我問母親為什么要包兩輪呢?母親說:“上次寄去的,小姨大多分給別人吃了,自己沒吃多少,我就再寄些給她。”
今年母親工作忙,包粽子這事拖到了將近除夕,但她始終記掛著。她說:“你說我明天包粽子可還來得及?”我說:“來不及了,快遞放假了?!?/p>
“包、煮要一天,瀝干要一天。嗯,快遞可真放假了,那今年小姨沒得粽子吃了?!蹦赣H的言語中盡是惋惜與掛念。這些司空見慣的粽子,總能讓遠在他鄉(xiāng)的小姨新年過得更開心些。
今年回來的時候,正趕上伯母們在做風(fēng)腸、年糕之類的食物,讓我有機會得以見識制作這些年貨的繁復(fù)工序。物流越來越發(fā)達,我們不僅可以在街上買到這些特色食物,還可以嘗到各地不同的年貨。然而,她們卻依然愿意用柴火的燃燒聲與雙手的余溫來呵護年味。
做風(fēng)腸的時候,我在旁邊聽伯母嘮叨,說本來是不想做的,但是我伯父在外喝酒的時候,看見別人做了風(fēng)腸,讓她也趕緊做,不然沒有過年的樣子。
花上大半天時間準備物料,還需要幾人接力才能做好這一道下酒菜,大概這就是過年的儀式感。
我們在做年糕的時候,有個鄰居說我們這么辛苦做什么,街上六塊錢一封,隨便買,還好吃。伯母說,明年咱也上街買去。說完又低頭舂糯米粉去了。
年糕做好以后,我在旁邊拍照。伯母問我:“小姑,年糕可香吧?她們都說呀,伯母不做,今年就沒有年糕吃了?!逼鋵嵓胰饲蟮?,不過是一點點被需要、被在乎的感覺,哪里會關(guān)心街上的年糕是六塊錢一封呢。
我去二姑媽家的果園摘果子的時候,卻帶回來好多白糖餅和月餅。我見過一次古法制餅,幾十個餅鋪在一個大圓托盤里,底下是一個小火爐。要加炭時,便要在擔子上拴上繩子,把托盤拎起來再讓另一人加炭。這樣的步驟要反復(fù)好幾次,得折騰一天時間。二姑媽本來是不想做的,因為往年孩子們都不太愛吃,但看到鄰居都做了,她怕孩子們回來想吃的時候沒得吃,于是又趕忙做了。
其實年貨年年吃,倒也不覺得新鮮了,只是當大人們不再做時,卻又覺得少了點什么。那一點,其實就是過年的味道。
我們總說年味越來越淡了,但我們又何曾接過大人手中的接力棒,去傳承和延續(xù)傳統(tǒng)?年味之所以珍貴,是因為有人把生命中的一段時光物化給你,這也是中國人對家人獨有的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