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題呈現(xiàn)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六幅圖片,是六組北京冬奧健兒,分別是谷愛凌、蘇翊鳴、短道速滑混合團隊2000米接力、任子威、武大靖和隋文靜、韓聰組合。每幅圖片附有一句中國詩詞,分別是“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谷愛凌);“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蘇翊鳴);“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短道速滑混合團體2000米接力);“壯士何慷慨,志欲威八荒”(任子威);“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南西北風”(武大靖);“皎皎鸞鳳姿,飄飄神仙氣”(隋文靜、韓聰組合)。
中國詩詞與冬奧健兒的搭配多么妙!
這幾幅圖片引起了你怎樣的思考?請結合自己的經歷和感受,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
思路點撥
這是一道有關時事熱點的材料作文題。本次材料由六幅圖片信息組成,包含兩個關鍵詞:一是中國詩詞,二是冬奧健兒,內容是中國詩詞與冬奧健兒妙搭。其實,中國詩詞又何止能與冬奧健兒妙搭,它早已滲透進我們的骨髓中,融入我們的生活里。因此在寫作時,我們不能把筆墨重點放在冬奧健兒如何為國爭光上,而應放在中國詩詞上,放在中國詩詞對社會、對生活、對人們的影響上。
為此我們可以從以下角度來構思立意:(1)詩詞是一種精神紐帶,體現(xiàn)著社會風情。詩詞,從表層看,它是一種文化載體;從深層看,它更是一種精神紐帶,維系著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的人文情懷。倘若沒有那些詩詞,我們將少了許多情感共鳴,生活也少了詩意。詩詞承載著濃厚的情感,穿越歷史的長河,縮短心靈的距離,為你我演繹出高山流水般的心靈交融。(2)詩詞是一種民族文化,我們有責任繼承與弘揚。詩詞是一個民族的秘史,是一個民族的靈魂。詩詞展現(xiàn)著文人墨客的胸襟,抒發(fā)著家國情懷的感慨。每一首詩詞,都是我們心靈深處的記憶。我們的社會,需要這樣的瑰寶浸潤。我們既要汲取詩詞的精髓,又要將其融入現(xiàn)代人的生活,方能拉近我們與詩歌的距離。(3)凡有美和生命的地方就有詩。詩詞,不是流云,不是太陽,我們不必翹首以望;詩詞是草木,是大地,只要俯身,就能夠親到它芬芳的臉頰。詩詞的淺吟清唱不止在韻文之中,不會隨著流光而流逝,凡有美和生命的地方就有詩。詩不遠人,如沐微陽。讓你我傳承詩詞文化,共同鑄就和諧社會之日月璀璨,促成年輕中國之朗朗乾坤。(4)詩詞應是民族精神的信仰。每一首詩詞歌賦里,都有一種精神的流淌,都有一份情感的跳蕩,都有一個個意象的飛舞、一個個意境的絢爛。詩詞應該是我們民族精神的信仰,是我們中國優(yōu)雅風貌的名片。詩者志也,詩者心也。詩詞并不給人輸贏的力量,它只給人塑造精神的力量,給人以修養(yǎng),給心靈以港灣,給靈魂以芳香。
佳作一
穿越千年的贊歌
◎王若潼
北京冬奧會上,中國奧運健兒們揮灑汗水為國爭光,國人的贊美之詞難以言表。中國的古典詩詞仿佛有預知一般,為他們送上了一支支穿越千年的贊歌。
中國詩詞潤物無聲,滲透于生活。不得不說,中國詩詞和奧運健兒太搭了。谷愛凌“一覽眾山小”,登頂金牌領獎臺;任子威“志欲威八荒”,一展中國健兒的風姿;隋文靜和韓聰憑著“皎皎鸞鳳姿”,一舉拿下收官之戰(zhàn)的金牌;一句“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更是詮釋了短道速滑隊員們過去四年備戰(zhàn)冬奧的艱辛……這些詩詞好似為他們而寫。千年之前古人的詠嘆為今人的榮耀唱響了一支贊歌。其實不僅有冬奧會與中國詩詞的完美契合,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處處都可見詩詞不期而至的身影。埋頭解題,正有“山重水復疑無路”之感,經老師講解又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喜。夏夜乘涼有“別院深深夏席清”之愉,除夕歡慶更有“爆竹聲中一歲除”之嘆。中國詩詞和日常生活的碰撞真是別有一番韻味。
中國詩詞博大精深,貫穿歷史。中國詩詞是中國人民的瑰寶,是泱泱華夏傳承了千百年的財富。其中有“一舞劍器動四方”的驚艷,也有“與君生別離”的哀慟;不乏“一蓑煙雨任平生”的豪邁,更兼“花自飄零水自流”的溫婉。每一首詩詞曲賦,背后都擁有一段或悲或喜的故事。詩人以短小精悍的詩句,為后人呈現(xiàn)了人生百味、社會百態(tài)。時代匆匆向前發(fā)展,歷史的車輪從未停歇,古典詩詞貫穿始終,從未斷流。詩詞是中國的文化底蘊,豐富著華夏兒女的精神世界,它給予人們力量,激勵人們前進,撫慰人們的心靈。詩詞的影響力在如今更是越來越大,在許多場景都能看到詩詞的靚影。
中國詩詞歷久彌新,在新時代煥發(fā)了新活力?;赝袊娫~與奧運健兒的妙搭,無意之間又讓中國詩詞圈了一波“粉”。這更給人們以啟發(fā),一定要讓詩詞被更多人了解。詩詞,若沒有人傳誦它,它便會消散在歷史的長河中?!膀嚾换厥祝侨藚s在,燈火闌珊處”,等到那時再去追憶,為時已晚。在社會迅速發(fā)展的今天,傳承中國詩詞乃至中國傳統(tǒng)文化顯得尤為重要。中國詩詞不僅有極高的文學鑒賞價值,更是今人與古人交流的紐帶,它聯(lián)系古今,千年不衰,經過歷史的沉淀更顯魅力。借助現(xiàn)代的科技手段,中國的詩詞插上了翅膀,以更加耀人的姿態(tài)翱翔于時代殿堂之上。
北京冬奧會上奧運健兒的出色表現(xiàn),收到了來自千年前的贊歌。中國詩詞穿越千年的風雨,歷經悲歡離合,在新的時代依然鮮活如初。
【作者系河北省辛集中學654班學生,指導老師:曹保順】
點評
本文結構嚴謹,分論點明確。文章從不同方面論述了中國詩詞在日常生活中的體現(xiàn),對過去及現(xiàn)在的意義,并闡釋了中國詩詞在新時代的新發(fā)展。本文引用大量詩句論述觀點,語言生動形象,文筆優(yōu)美,論述條理清晰,是一篇優(yōu)秀的文章。
佳作二
越古今,尋共鳴
◎支 炫
隨著北京2022年冬奧會的落下帷幕,中國奧運史上又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在奮力拼搏的運動員們身上,閃爍著中國傳統(tǒng)詩詞的光芒。
中國傳統(tǒng)詩詞,是世界盛事召開時一抹只屬于中國的色彩。賽場上的谷愛凌,美麗而耀眼。她站在高處眺望時的堅定,在空中翻飛時的身影,以及在冬奧會上取得的傲人成績,用杜甫的“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來形容最恰當不過;平昌冬奧會中國唯一的金牌得主武大靖,已經是一名老將,經歷過無數(shù)次比賽的磨煉,但他仍舊不忘初心,仍舊日復一日艱苦訓練,鑄就了“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的寶貴精神;十七歲的單板滑雪小將蘇翊鳴,在高手云集的冬奧會賽場上毫不畏懼,勇往直前,為中國奪得了一金一銀兩塊獎牌,他往日流過的汗水與付出的努力,終于在這一刻結出了最美的果,為“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寫下了最生動的注腳……中國傳統(tǒng)詩詞穿越千年,與許許多多的奧運健兒產生了動人的共鳴。
中國傳統(tǒng)詩詞,是吹入平淡日常生活中的鮮活的風。我國傳統(tǒng)詩詞的魅力,不只在冬奧會上有所呈現(xiàn),在我們的生活中也處處滲透?!对娊洝分小皥?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的愛情誓詞,在婚禮上成為新人們莊重的承諾,寄托著人們對“白首不分離”的美好向往。在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面前,“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成為了萬千醫(yī)護工作者共同的戰(zhàn)歌。“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xiāng)”無疑是國與國之間守望相助、相互扶持的一座橋梁。往更小處著筆,“一蓑煙雨任平生”是豁達心境的寫照;“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逆境中見希望的驚喜;“春水碧于天,畫船聽雨眠”是江南水鄉(xiāng)的獨特溫情。一句句優(yōu)美的詩詞,在現(xiàn)代社會重煥生機。
中國傳統(tǒng)詩詞,是我們必須傳承的永恒的瑰寶。在新時代發(fā)展的道路上,中國傳統(tǒng)詩詞需要我們的關注與創(chuàng)新。古詩詞與冬奧健兒的相遇,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又一個高光時刻,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傳承好中華傳統(tǒng)文化是我們不可推卸的責任。我們必須做出實際行動,在學習中體會古詩詞的歷史厚重感,穿越古今,邂逅它們的美麗與哀愁,并將它們應用于生活中每一個能產生共鳴的情境中,讓我們的傳統(tǒng)文化經久不衰。
傳統(tǒng)文化應鐫刻在每一位中華兒女的血液里,與我們的心靈構成默契的感應。雖時隔千百年,它們仍帶給后人無限感動。
【作者系河北省辛集中學654班學生,指導老師:曹保順】
點評
本文采用遞進的結構形式,將中國傳統(tǒng)詩詞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分論點明確,邏輯嚴密,構思嚴謹。三個分論點構成排比句,運用比喻,突出了中國傳統(tǒng)詩詞的重要意義,最后落腳于“怎么做”,有一定啟發(fā)性。語言生動形象,可讀性強。
【曹保順/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