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俐
【摘 要】文章結合“中小學黨建品牌創(chuàng)建和塑造”這一核心工作,通過專題研修班和工作坊兩種實現(xiàn)路徑,基于“學研訓用”的研修模式,提出堅持“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培訓理念來定位課程價值取向;以“問題解決”為導向,任務驅動,指向實踐改進;構建發(fā)展共同體,促進黨建品牌的落地。
【關鍵詞】學研訓用;中小學;黨建品牌
【中圖分類號】G6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270(2022)12-0001-04
“十三五”以來,北京市朝陽區(qū)教師發(fā)展學院倡導“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培訓理念,提出通過構建“學研訓用”研修模式提高干部教師培訓質量,促進干部教師基于實踐中的關鍵問題、基于崗位發(fā)展中的具體要求構建有效的學習研究共同體,通過“學研訓用”一體化來積極探索新型的干部教師研修模式和協(xié)同創(chuàng)新發(fā)展機制,推動培訓內涵向縱深發(fā)展,為干部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及學校的發(fā)展提供支持。本文即圍繞“中小學黨建品牌創(chuàng)建和塑造”這一主題,探索并踐行“學研訓用”模式。
黨建工作品牌化建設是強化學校基層黨組織的戰(zhàn)斗堡壘作用、打造高能效黨組織的重要舉措,能為基層黨建工作規(guī)范化、科學化水平的提高提供有力保障。在“學研訓用”模式的指導下,一是啟動以“黨建品牌創(chuàng)建和塑造”為主題的書記研修班,目標指向實現(xiàn)“一總支一品牌”;二是依托以文化建設為指向的“黨建品牌工作坊”,以研、學、用的方式開展深入探究,對有特色、重實踐的黨建品牌進行再提煉,增強品牌的生命力和影響力,推動黨建工作方式方法創(chuàng)新。
一、“以學習者為中心”定位培訓課程價值取向,凸顯學習者的主體性和獲得感
課程價值取向是指課程設計主體進行課程設計時所持的導向性的價值觀,具體表現(xiàn)為課程目標、課程結構、課程內容確定中的選擇性傾向?!耙詫W習者為中心”的課程價值取向,實質就是從教師被動發(fā)展走向教師主動發(fā)展,從外在規(guī)訓走向內在生成,從事實判斷走向意義建構,從任務接受走向自我認同。
“學研訓用”的研修模式遵循“以學習者為中心”的理念,這種理念將學習者視為具有能動性的主體,將學習者的全面發(fā)展、個性化發(fā)展作為確立教育目標的重要考量,注重從學習者的具體特征和需求出發(fā)設計學習過程和教學方式,支持學習者有效學習。建構主義思想將學習看作是學習者主動建構知識的活動,將學習者看作是積極的活動者、探索者,可以說是“以學習者為中心”理念重要體現(xiàn)[1]?;谏鐣嬛髁x、情境學習理論以及質變學習的觀點,要使學習者開展深度學習,培訓課程的設計與實施就需要把學習者置于學習的中心地位。
首先,在培訓課程的開發(fā)上,聚焦“以學習者為中心、以學習為核心、以問題為導向”的培訓理念,從學習者的“自主性”和“內在生長”的培訓目標出發(fā),支持其學習與發(fā)展需求,發(fā)揮書記的主體價值,喚醒已有的教育實踐經(jīng)驗,使其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新經(jīng)驗,重構、生成新知識,實現(xiàn)專業(yè)素養(yǎng)的提升?;谂嘤杻热莸倪吔缬膳嘤栒吆蛥⒂栒吖餐贫ǖ脑瓌t,以參訓者的卷入體現(xiàn)課程設置的主體性、針對性和個性化。共學共研,共同搭建課程內容框架,包括黨建品牌建設現(xiàn)存問題與對策分析、黨建品牌建設構建與價值追尋、黨建品牌設計與方法論指導、“三型”黨組織建設視域下的黨建工作品牌化建設、基于實踐的黨建品牌規(guī)劃及優(yōu)秀黨建品牌案例解析。
其次,培訓的全過程亦倡導學習者以主體的身份參與,班級管理和文化建設、專題研討活動的設計、班級論壇的組織實施、校際交流與專家診斷、成果展示與匯報等,完全由學習者來規(guī)劃制定和實施完成。力求課程設置的方向定位與過程突出書記的自我效能感知、自我價值感知及目標任務動機,從而強化課程體系的動機和任務指向,幫助學習者達成目標,提高學習者的實際獲得感。
最后,重塑培訓者的角色定位,突出“以學習者為中心”。如果培訓者的培訓價值觀是通過設計培訓課程激發(fā)教師和干部自我發(fā)展的內驅力,創(chuàng)造性地理解和實施素質教育,以幫助學習者實現(xiàn)教育理想,那么培訓者將會以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對話討論的促進者、批判質疑的助推者、資源提供的服務者和團隊合作的協(xié)調者的身份出現(xiàn)在培訓活動中[2]。
二、以“問題解決”為導向,任務驅動,指向實踐改進
(一)遵循成人學習的特征和規(guī)律
成人教育是按人和社會全面發(fā)展的需要,有目的、有組織地為成人提供的非傳統(tǒng)、具有特色的教育活動。
美國成人教育學家諾爾斯(Malcolm Knowles)
對成人學習模式和特點進行了分析,即學習的必要性,學習者的自我概念、經(jīng)驗角色、學習意愿、學習方向和學習動機。諾爾斯的這些分析對于在培訓中落實“學研訓用”的研修模式大有裨益,其成人學習模型如圖1所示[3]。
諾爾斯提出的這一學習模型從學習者出發(fā),經(jīng)歷需求、創(chuàng)建、實施到評價的學習過程,其核心要義與“學研訓用”模式的內涵非常契合。二者均是基于學習者需求確定學習內容和目標,預設計劃或方案,主張在實踐中發(fā)現(xiàn)實際問題,形成結構性知識,探尋問題的解決路徑或策略,并加以評估和檢測,進一步用于實踐改進。
這一成人學習的理論框架對完善培訓課程設計與提高培訓質量具有重要的啟示,對基于問題解決的設計思路、小組研修的組織方式、團隊文化的建設路徑、實踐共同體的有效生成都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二)聚焦真實問題,“學研訓用”多管齊下,螺旋遞進
1.學習先行,調研真問題
“學研訓用”模式是從發(fā)現(xiàn)和聚焦學習者的真實問題開始的,培訓前將調研的主動權讓渡給書記。書記的專業(yè)發(fā)展過程是一個主動發(fā)展過程,是生命個體整體成長過程,其專業(yè)發(fā)展是通過自我反思、自我提升來實現(xiàn)的。明確主題后,培訓者和參訓書記一起圍繞目標,在問題的驅動下通過自主探索和互動協(xié)作展開學習。在此過程中,培訓者既要注重方法和知識體系的滲透,還要喚醒和激發(fā)書記學習的主動性。同時,要調研參訓書記的內在需求、發(fā)展要求、自身短板及期望提升的能力,驅動參訓書記通過SWOT分析和團隊反思提煉出真問題,即“五重五輕”:重形式輕實效、重黨務輕管理、重規(guī)范輕創(chuàng)新、重自身輕引領、重使用輕培養(yǎng),以問題作為小組后續(xù)學習研修的起點。
2.研訓結合,破解真問題
依據(jù)培訓需求,將真問題分解到模塊與專題課程中,同時以研究為引領,找準黨建品牌化建設的切入點:一是緊扣學校文化精神,以課題研究提升引領力;二是聚焦品牌內涵,構建黨建工作體系;三是從思想、道德、文化等層面挖掘所在學校的黨建特點,然后進行開拓、完善、升華,形成品牌,不斷增強創(chuàng)造力。品牌促黨建,黨建帶團建,黨建促政建,讓黨組織成為學校發(fā)展的強大領導力、保障力和驅動力。
3.任務驅動,解決真問題
采用以解決問題、完成任務為主的多維互動培訓方式,圍繞“黨建品牌創(chuàng)建”這一核心,從文化建設、制度建設和教育教學三個維度細分學習研修任務單。一是采用“PBL培訓模式”,即問題導向學習模式。鼓勵教師綜合運用已有知識、批判性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去解決現(xiàn)實工作中的問題[4],實現(xiàn)從“被培訓”到主動探究學習的轉變。二是任務驅動與主動建構相結合。引導書記將實踐中的問題融入學習情境中,利用專家資源、同伴資源和情境資源主動建構,建立對黨建品牌建設和學校發(fā)展的有特色、有針對性的問題分析與解決框架。
4.轉化應用,實踐改進
培訓價值的體現(xiàn)在于遷移和應用,將培訓與工作情境緊密結合,遵循“實踐—問題—反思—再實踐”的提升路徑,在參與、體驗、對話、實踐與反思中重新建構,在多元互動碰撞中實現(xiàn)共同成長和學校的改進,同時建構書記基于管理實踐的行為設計、行為實踐、行為反思與行為改善體系,最終提升其實踐能力。
三、構建發(fā)展共同體,促使黨建品牌落地
(一)成員結構及特征
在專題研修班和工作坊中分別構建書記發(fā)展共同體,即由專家、培訓者與成員書記構成,以黨建品牌的塑造為研修主題,探索如何促進書記專業(yè)發(fā)展并創(chuàng)建黨建載體的研修團隊。
基于學習、發(fā)展共同體的書記培訓模式,秉持“平等開放、合作共享”“異質交流、尊重差異”“問題中心、實踐指向”的培訓理念,呈現(xiàn)五個特征:愿景目標的一致性、成員的協(xié)同性、對話的交互性、資源的共享性、互融共生性。每位共同體成員都經(jīng)歷了一次從主題確立、實踐研修、經(jīng)驗積累、成果展示到研修反思的完整的學習和實踐過程。
(二)基于實踐改進的多元研修方式,孕育團隊文化
基于共同的價值和發(fā)展目標,引導共同體成員參與討論活動。還可以采用自我診斷、典型案例分析、專題研討、實地考察、深度對話、系統(tǒng)反思等方式,加強共同體成員校際間黨建工作的問題診斷,不斷進行反思和實踐改進,生發(fā)黨建智慧,形成跨學區(qū)、跨學校、跨支部的資源共享和互動共促的團隊文化。
(三)基于共同體的研修打磨,初現(xiàn)成效
在發(fā)展共同體的基礎上,各小組從文化建設、制度建設和教育教學三個維度進行了系統(tǒng)設計,形成了16個中小學黨建品牌?!扒嗨{”“同心圓”“方寸精彩”“心語橋”“悅心”“芳草”“一橫五縱”等黨建品牌名稱形象生動,精神象征意義顯著;“行知”“向善”等黨建品牌立足于文化傳承,整體價值取向清晰;“黨群共建思維課堂”“尊重差異、打造幫扶品牌”“微型黨課十五分”“模組化貼心服務”“精細化”等黨建品牌則直接切入主題,工作特色和成效特點十分鮮明。同時召開了以“不忘初心強黨建,塑造品牌促發(fā)展”為主題的黨建品牌展示會,受到專家高度認可,區(qū)域反響熱烈。
四、“學研訓用”研修模式的深化與反思
(一)堅定“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核心理念
實踐證明,在培訓中貫徹“以學習者為中心”的理念是有價值、有成效的。給予學習者足夠的信任和空間,在很大程度上就能夠激發(fā)和喚醒學習者的內在潛力和學研動力。同時,秉持“培訓即資源”的理念,將培訓課程的設計、實施、監(jiān)督、評估等權利讓渡給學習者,實質上是為學習者“賦能”,使其真正成為“學研訓用”的主體。
(二)建立基于實踐改進的追蹤評估與研究機制
“學研訓用”研修模式從實踐中發(fā)現(xiàn)問題、提煉問題、研究問題,形成策略、路徑后用于實踐改進。還應該加強培訓效果評估和后續(xù)設計,基于典型案例,持續(xù)跟進,從品牌定位、內涵、目標、載體、路徑等系統(tǒng)構建上進行分析研究,制定具有指導性、操作性的品牌創(chuàng)建標準。同時建立品牌評價認定、診斷指導、動態(tài)管理、驗收考核、宣傳推廣等機制,持續(xù)推進中小學黨建工作創(chuàng)新。
(三)對培育新型培訓文化的積極意義
培訓文化的內涵在于營造一個場域,使學習者浸潤其中,感受無形卻有力量、有內涵的文化,使學習者產生自主學習的意愿和動力。從個體觀念到共有觀念,從個體行為到團隊行為,從單向學習到團隊研修,文化充盈在培訓的每個角落和每個環(huán)節(jié),通過持久的意義建構實現(xiàn)價值追尋和專業(yè)成長。唯有文化落地,方可實現(xiàn)“將短期轉化為長期,將碎片轉化為整體,將被動轉化為主動,將模糊轉化為確定”的跨越。
【參考文獻】
[1]高文,徐斌艷,吳剛.建構主義教育研究[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8.
[2]呂蕾.成人學習的視角,助推內在生長的教師培訓[J].今日教育,2017(11).
[3]諾爾斯.成人學習者[M].龔自力,等,譯.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
[4]黃慧娟.國外教師教育領域實施問題導向學習評析[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3(8).
Establishment and Shaping of Party Building Brand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Based on the Mode of "Learning, Research, Training and Applying"
Li Wei
(Chaoyang District Teacher Development College, Beijing, 100026)
Abstract:Combined with the core work of "creating and shaping the brand of Party building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o adhere to the training concept of "learners centered" to locate the curriculum value orientation based on the research mode of "learning, research, training and applying" through two realization paths of special seminars and workshops; Guided by "problem solving", task driven and pointing to practical improvement, a development community is built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Party building brand is promoted.
Key words:learning, research, training and applying;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Party building br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