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可
餃子:過年啦,下水啦,撲通,撲通——
水:嘖嘖嘖,難怪人家說下餃子的水花比冠軍跳水的大。
餃子:那你也給我個AI吧。
水:AI是啥?
餃子:真是千年流水——老嘍。
水:哼,我去張家口玩了。你們就干等著吧!
餃子:張家口?很耳熟,有……那么好玩?
隨時說
你跑步時能聽到什么?
加油!加油!
飛人運動員跑步時能聽到什么?
注意膝關節(jié)角度!腳背繃直!先跨左腳!大步,再大步……怎么總跟腿腳過不去?
其實不光腿腳,“飛人”從頭到腳、從醒到睡、從靜到動,有專門的相機、分析跑步姿態(tài)的儀器、測心跳的心率帶、測睡眠的手環(huán)等助力,隨時盯著。
盯著的結果是,原本要退役的運動員,一次次突破紀錄。
所以說,這年頭兒,沒用過高科技設備,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運動員。
火箭說
火箭笑瞇瞇:高科技,找我呀。有火箭“加持”的洲際導彈,飛得快,瞄得準。游泳比賽也是如此——不能游偏,要搶到最先。那就用慣性制導系統(tǒng)練練,我的快、準、精全靠它。
AI說
人工智能A!跳出來:還有我,還有我!
跳水,只有短短的兩三秒鐘,想挑毛病來不及看吧?用上我,運動
幫腔說
風洞很淡然:一直測試飛機、導彈、大橋、建筑等的“替身”,給運動員送點兒“人來風”不算什么。
賽艇覺得風洞太低調,忍不住幫腔:除了游泳,還有競走、馬拉松、自行車、滑雪、滑冰、雪橇等運動員進洞“真身”受訓。
瞧,跳臺滑雪運動員踩著滑雪板被送到半空,就跟爬上跳臺一樣。風嗖嗖的,要幾級就給幾級,要從哪兒來就從哪兒來。運動員蹬腿、深蹲、前傾、飛翔…就如滑行在雪山上,各種姿態(tài)都能反復測試。
風洞不只測試運動員,還測試運動服裝、頭盔、滑板等,以便提高它們的抗風能力。
紛紛說
近年來,中國體育事業(yè)取得大發(fā)展,邊好多“無名英雄”也出了力。
摔跤比賽服轉著圈顯擺:精巧的設計、特殊的面料,讓我成了對手“沒法下手”的防抓服。
常被觀眾忽略、“忍辱負重”支撐在地面的舉重靴,在托住了一個個壯實的運動員和幾百公斤的杠鈴后,憨憨地表態(tài):小意思,俺可以承受超過一噸的重量。
智慧餐盤歡快地報告:為幫助運動員保持體力、控制體重,每餐飯、每個運動員“貪嘴”還是“節(jié)食”,我們都會向專家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