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洵 余子媛
70歲的張大爺上個星期因心肌梗死入院搶救,所幸搶救及時,恢復得不錯。出院后的第8天,張大爺胃口不錯,多吃了一碗飯。正當一家人其樂融融時,張大爺突然倒在床上,隨后立即被送到醫(yī)院搶救。雖是搶救過來了,但留下了后遺癥。
心肌梗死修復期 警惕并發(fā)癥
心肌梗死發(fā)病后1周稱為“危險期”。1周之后,心肌梗死患者真的就度過危險期了嗎?對此,廣東藥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心內科主任醫(yī)師曾智桓表示,實際上,心肌梗死后致死性并發(fā)癥出現的可能將伴隨整個修復期。由于心肌細胞不可再生,心臟的修復是靠形成瘢痕組織來完成的。在瘢痕組織修復之前,如果心臟負荷明顯增加,心臟都有破裂的風險,而瘢痕形成的時間可以長達6周。
過了危險期后,如果不注意起居飲食,還會導致一些致命的并發(fā)癥,如心臟破裂、心源性休克、急性心力衰竭、嚴重心律失常,甚至猝死等。
心肌梗死患者危險期后須定期復查
那么,心肌梗死患者經搶救后,該如何度過危險期呢?對此,曾智桓表示,心肌梗死患者支架手術之后心臟表面血管的重建需要一個過程,因此,藥物治療控制得是否合理或者有沒有調整等都是影響支架的因素。特別是有的患者可能涉及多個血管病變,患者應該住院觀察,在觀察期間應密切關注患者的生命體征,如血壓、心率、體溫以及呼吸等。危險期時患者不要太過緊張,按照醫(yī)生的囑咐積極用藥,以緩解癥狀。隨著危險期慢慢度過,身體逐漸變得平穩(wěn),可以適當增加活動量。
曾智桓提醒,血管再狹窄多半發(fā)生在植入支架后的6~9個月,所以植入支架并不是上了保險,仍需定期復查。建議在術后1個月、3個月、6個月、12個月分別復查1次,以后每半年復查1次。
心肌梗死危險期后須注意生活起居
心肌梗死患者通過治療度過危險期后,同樣也有很多問題要注意。對此,曾智桓提出了以下建議:
1.注意飲食 少鹽少油,每餐只吃八分飽,多吃蔬菜、水果和粗糧。
2.注意保暖 要避免冒雨涉水、受涼,注意保暖。
3.適當運動 平時要盡量多活動身體(如散步),促進血液循環(huán),但不要進行劇烈的運動。
4.避免勞累 心肌梗死患者平時一定要注意休息,避免勞累。
此外,心肌梗死患者還應該戒煙戒酒,保持心情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