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彥剛 李紅偉 田連起 張宏偉 郭輝 王瑞生 張振凌 李凱
教育信息化是把信息技術手段有效應用于教學管理與科研,注重教育信息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在教學過程中,使教學手段科技化、傳播信息化、教學方式現代化,要求全面運用計算機、多媒體、 “互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技術。進入二十一世紀,社會對現代人才標準信息化技術掌握的程度要求顯著提高,加之傳統教育教學模式與目前師生渴望開放、共享、交互和協作的學習模式的矛盾日趨明顯,因此,教育部于2012年編制了《教育信息化十年發(fā)展規(guī)劃(2011-2020年)》,明確提出“政府引導、多方參與、共建共享的開放合作機制”。2018年又印發(fā)了《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明確新時代我國教育信息化邁向2.0時代。
本教學團隊把握時代教育教學改革趨勢,認真學習并貫徹國家教育教學信息化改革方針,在基于不同專業(yè)的中藥炮制課程分化的基礎上,結合專業(yè)特色,構建了適用不同專業(yè)的信息化技術體系。本文就團隊近年來開展中藥炮制類課程體系的探索與實踐展開論述,以期為兄弟院校相關課程體系的建設提供借鑒與參考。
一、課程分化教育教學過程中面臨的問題
(一)分化思路、方法不明確
中藥炮制類課程不僅可作為中藥學類專業(yè)的專業(yè)課,還可作為中醫(yī)學、中西醫(yī)結合、針灸推拿學專業(yè)的專業(yè)基礎課,所授專業(yè)不同,課程的培養(yǎng)目標、教學內容、教學設計和教學模式等理應有區(qū)別,即課程應根據專業(yè)進行分化,但如何分化,尤其借助當代信息化進行課程分化和建設,沒有思路、方法以及樣板。
(二)課程信息化程度低
中藥炮制類課程目前仍以課堂教學為主、網絡教學為輔。課堂教學雖然有利于教學活動的組織、管理和控制,但是這種教學方式下學生被動地接收、機械地記憶課程內容,無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信息化教學模式可在教師的組織和引導下,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盡可能多地調動信息資源、教學媒介,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因此,中藥炮制類課程的信息化程度還有待進一步提高,融入的理念、內容、方式及如何評價還需進一步完善并優(yōu)化,教師授課方式和內容的改進依然存在信息化的制約,學生學習的互動和興趣依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二、采取的技術方案
(一)明確課程分化理念,構建教育教學目標
1.課程分化理念
目前,對于中藥學專業(yè),中藥炮制學課程在教材、教學方法等方面已經相當成熟。對于中藥學專業(yè)來說,中藥炮制學這門課程主要是要求掌握中藥炮制的方法、炮制作用及炮制機理研究等方面的內容,而對于中醫(yī)學類學生,更多的是要求學生掌握炮制對中藥藥性的改變及影響、不同炮制品在臨床使用上的不同等方面內容。因此,對于中醫(yī)學、針灸推拿學等各專業(yè)來說,仍用同樣的教材與教學大綱明顯是不合適的。
為適應不同專業(yè)學生對課程內容的要求,團隊總結學科多年的中藥炮制教學經驗和教育理念,結合課程講授覆蓋全校相關專業(yè)的特色和人才培養(yǎng)目標,給每一個專業(yè)量身打造具有本專業(yè)特色的中藥炮制教學課程。目前已為我校中藥學專業(yè)開設中藥炮制學課程,重點講授中藥炮制的方法、炮制作用及炮制機理等內容,為中醫(yī)學、針灸推拿學、中西醫(yī)臨床醫(yī)學等臨床本科專業(yè)開設臨床中藥炮制學課程,重點講授炮制對中藥藥性的影響及臨床應用等內容,為藥學、藥物制劑等專業(yè)開設中藥飲片工藝學課程,重點講授中藥飲片和中藥單味濃縮配方顆粒生產的工藝要求等內容,為制藥工程、中藥制藥等開設中藥炮制工程學課程,重點講授中藥飲片工業(yè)化和規(guī)范化生產理論、設備及質量控制等內容,為中藥資源與開發(fā)專業(yè)開設中藥材加工與炮制學課程,重點講授中藥的采收、產地加工及炮制等內容。
2.教育教學目標
團隊剖析課程所授每個專業(yè)的特色、培養(yǎng)目標和學生未來發(fā)展方向,融合現代信息化元素,制訂配套教學大綱,包含教學目標與任務、課程內容及基本要求、教學安排及方式等,授課模式突出信息化,重點圍繞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建設、虛擬仿真實驗、新媒體、及時溝通設備等進行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等方面的改革。
(二)融合信息化,優(yōu)選教學模式,建構教學設計,嵌合數字思政
1.教學模式選擇
教學模式是在一定教育思想、理論的指導下,教師、學生、教材及媒體資源等教學要素依據特定的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及學生認知特點形成的較為穩(wěn)定關系、教學活動程序及其實施策略體系,主要由教學理念、教學資源、教學技術、教學評價等要素構成,并在教學過程相互聯系、相互制約。
團隊根據學校各個專業(yè)中藥炮制類課程的課程內容、培養(yǎng)目標與任務等多因素選擇教學模式,以后疫情時代的線上直播(騰訊會議、課堂派直播等)、中國大學MOOC平臺的線上教育資源與線下教學組合的形式,通過開展個性化的教學模式,以及通識性與專業(yè)性兼顧的在線教學方式,融合線下討論、實驗等形式,促使學生有足夠的興趣與動力堅持完成本門課程的學習,形成“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多種方式結合”的授課模式。
本校中藥炮制類本科課程以優(yōu)選的教學模式為主,其它模式為輔。中藥學專業(yè)的中藥炮制學、中醫(yī)學等臨床本科專業(yè)的臨床中藥炮制學、中藥資源與開發(fā)專業(yè)的中藥產地加工與炮制、中藥制藥專業(yè)的中藥炮制工程學課程以混合式教學模式為主,藥學、藥劑等專業(yè)中藥飲片工藝學課程以線下教學為主,針灸推拿專升本專業(yè)的臨床中藥炮制學課程以線上教學模式為主。
2.教學設計
不同專業(yè)不同課程教學設計不同,突出專業(yè)特色及差異,教學目標分為知識目標、技能(能力)目標、學習態(tài)度與價值觀(情感)目標三個層次,重點、難點清晰明確,分析學生具體情況并以此做出教學預測,融合信息化元素構建適合不同專業(yè)學情的現代化教學過程。
(三)融合信息化,打造課程教學資源,促進教育均衡發(fā)展
團隊針對分化課程教學模式的不同,分別構建與線上、線下以及混合教學模式相配套的教學資源,打造中藥炮制類本科課程體系。
1.線上教學資源
MOOC平臺擁有數量大、質量高的課程資源,并且大都免費對外開放,促進了世界范圍內的知識分享,為不同學科的教與學創(chuàng)造了大量的機會。為適應翻轉課堂的授課需求,從2018年開始,團隊依托中國大學MOOC平臺,錄制了中藥炮制學理論教學視頻、實驗教學視頻、授課課件等,其中理論教學視頻包括總論五個章、各論十四個章,實驗教學視頻八十余個,分別穿插于相應的理論教學視頻中間。每個章節(jié)后面配有精心準備、難度適中的章節(jié)測試,供學生及時檢查自學情況。此外,課程平臺還設置了綜合討論區(qū)、課堂討論區(qū)及老師答疑區(qū)三個互動交流區(qū),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見問題可隨時在討論區(qū)提問,老師將及時針對學生問題進行解答,或者對問題有見解的同學也可以發(fā)表自己的看法。這樣就完成了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相互交流學習結果,進行補充性學習。
從2013年起,教育部相繼印發(fā)了一系列關于虛擬仿真的文件,確立了虛擬仿真實驗的基本要求,鼓勵高等院校建設虛擬仿真實驗中心。團隊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從2016年開始開展虛擬仿真實驗項目建設,目前已建成省級虛擬仿真實驗項目1項(中藥百藥煎飲片發(fā)酵技術)、校級虛擬仿真實驗項目2項(中藥特色切制技術、熟地黃產地加工炮制一體化及其特色炮制),初步形成虛擬仿真實驗平臺,師生可以在線或單機操作。
此外,團隊還積極利用現代新媒體技術,發(fā)布教學微視頻,制作包括電子書、輔助資料、電子試題庫等教學數字化資源。引入或鏈接其他單位、組織等錄制的相關視頻和虛擬仿真實驗,供學生學習。
2.線下教學資源
實施GMP管理的企業(yè),由于種種原因,一般不歡迎學生進入車間參觀和實踐。因此,即使進入企業(yè)實地學習,也只是大致瀏覽一下廠房、設備的布局等一些無關緊要的工藝流程,基本不可能進入生產核心區(qū)域,進行實地操作更是不可能的。為滿足社會需求,培養(yǎng)實用型人才,團隊組織、建設了中藥炮制GMP模擬車間,并配置了從中藥的凈制、軟化、切制到炒制、蒸制、煮制等一系列炮制設備,部分設備融合了信息化,實現了中藥飲片生產全過程的智能化和信息化,為線下教學提供了有力保障。
河南不僅是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的主要發(fā)祥地,還是中醫(yī)藥的發(fā)祥地,也是中藥炮制技術的起源地。為深入挖掘與傳承河南炮制文化內涵,團隊依托國家級“河南中藥炮制技術傳承基地”建設項目,融合信息化,進行了河南中藥炮制傳承基地建設,搭建中藥炮制文化長廊,面向全校師生開放,目前已經成為學校參觀學習的必到之地。
此外,團隊還組織編寫并出版了傳承特色教材中藥炮制學,錄制了中藥炮制的起源等教學視頻,更新多媒體課堂PPT等。以上線上.線下教學資源,師生根據所授專業(yè)特色及培養(yǎng)目標,優(yōu)化授課模式,組合選取教學資源。
(四)學習評價信息化、多樣化、多元化、指標多重化,注重學習過程性評價
評價主體多樣化,尤其創(chuàng)新性的把課堂派、中國MOOC教學資源和??紕掌脚_引入評價主體,能及時、客觀記錄學生的學習情況,并給予學習過程性評價,形成學習評價的在線信息化管理。此外,考核形式多樣化,分為平時、階段與期末考核三大類,要求定期給學生反饋學習評價情況。
三、推廣應用情況
中藥炮制類一流本科課程體系的分化理念,建設思路、建設內容、建設方法等為相關院校提供了示范引領作用。河南中醫(yī)藥大學中藥炮制類一流本科課程體系,2020年臨床中藥炮制學獲河南省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課程,同年該課程獲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2021年中藥炮制學分別獲河南省第二批線上和線下一流本科課程,中藥炮制工程學獲河南省混合一流本科課程。
課程體系線上資源于2019年初正式進入中國大學MOOC平臺,供校內外教師及學生使用,目前已完整運行6個學期,本校選課人數5795人,總登陸學習人數16650人,選課學生來源學??倲?gt;54所,高校SPOC使用課程單位11家。校外學習人員來自北京、南京、廣州、成都等16所中醫(yī)藥大學;甘肅、山西、桂林等10余所醫(yī)學院校;其他大學及學院:中國藥科大學、天津大學、西北大學等20余所。
2020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全國各地大中小學的開學步伐。為最大程度地降低疫情對教學的影響,教育部提出了“停課不停學”的號召,網上教學模式在全國應運而生。在此期間,團隊建設的中藥炮制類一流本科課程在疫情期間發(fā)揮了線上資源教學的優(yōu)勢,僅2020年上半年一個學期選課人數就高達到5290人,為全國兄弟院校提供了線上學習資源,獲得了業(yè)內同行的一致好評,同年課程也獲河南省本科教育線上教學優(yōu)秀課程二等獎。
課程體系線下資源包括中藥炮制教學實驗室、中藥炮制GMP模擬車間及中藥炮制文化長廊等,每年為河南中醫(yī)藥大學藥學院、第一臨床醫(yī)學院、第二臨床醫(yī)學院、第三臨床醫(yī)學院等學院的學生2000余人進行參觀學習、實訓操作。此外,河南省中藥炮制基地作為全國中藥特色技術傳承人才,每年培訓社會相關工作人員200余人。四、下一步發(fā)展規(guī)劃
一流本科課程體系的建設實施是一項長期、深遠的系統工程,在建設和實施之前要進行總體規(guī)劃,建設的過程中也要對出現的變化和可能性進行及時的動態(tài)調整。團隊構建的中藥炮制類一流課程雖已初見成效,但還存在一些問題。下一步團隊將進一步鞏固、完善和優(yōu)化課程體系,尤其構建臨床中藥炮制學特色教學資源,以及中藥炮制工程學、中藥產地加工與炮制學和中藥飲片工藝學的教學資源。
進一步明確目標定位、組織中心及成員角色,通過營造教師共同學習、共同提高的工作氛圍。此外,積極參加教育部高等學校中藥炮制學課程聯盟,并與全國兄弟院校分享建設經驗、教學資源和授課經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