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紫陽
摘 要:研學旅行已成為地理實踐教學的重要方式之一,正值建黨百年之際,對中學生綜合素質、地理實踐力以及愛黨愛國情懷的培養(yǎng)迎來了一個良好契機?;陂L沙市岳麓山的紅色旅游資源及其自然環(huán)境狀況,可將地理實踐教學活動與紅色研學旅行有機融合起來,在實際活動中有效促進學生的實踐能力,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學生愛黨愛國情懷。
關鍵詞:地理實踐教學、紅色文化、研學旅行
在新課程改革與地理核心素養(yǎng)提出的背景下,地理教學不再局限于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實踐教學逐漸被運用到各學科當中。地理實踐教學是指培養(yǎng)學生地理專業(yè)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教學過程[1],地理學作為實踐性很強的一門學科,更是要將地理實踐教學融入地理學科,提高學生的地理實踐力。近年來興起的研學旅行又為地理實踐教學提供了新形式,研學旅行是學生集體參加的有組織、有計劃、有目的校外參觀體驗活動,是學生在集體旅行過程中進行研究和學習的教育教學活動[2],地理研學活動的開展能開闊學生的視野,在旅行游玩中、在真實情境中、在集體活動中學到地理知識與提高地理技能。
隨著我國邁入新時代,紅色旅游景點日益成為人們參觀游覽的熱門目的地,那么充分利用紅色旅游資源的文化傳承性、教育性,將地理研學旅行與紅色文化融合起來,創(chuàng)新拓展地理實踐教學的形式、內容,在促進學生地理實踐力發(fā)展的同時,加強學生對黨史的了解、對革命精神的認知繼承,以加深當代學生的愛黨愛國情懷。
一、岳麓山作為紅色研學地點可開發(fā)的優(yōu)勢
1.地理位置優(yōu)越
岳麓山位于長沙市市區(qū)內部,與橘子洲共同組成的岳麓山——橘子洲風景旅游區(qū)為我國5A級風景旅游區(qū),是山水洲城長沙市的風景名片,每年都吸引著各地游客前往此處游覽。岳麓山地處市區(qū)內部,地理位置優(yōu)越,交通便利、通達度高,且歷史悠久開發(fā)早、基礎設施完善,因此為長沙市以及周邊地區(qū)的中學到此組織開展地理研學活動提供了方便有利的條件。
2.自然環(huán)境條件突出
岳麓山是南岳72峰的尾峰,海拔300米,位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qū),具備明顯的的褶皺等地質構造,石英砂巖出露多,植被茂盛發(fā)育著典型的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有利于學生對岳麓山地質地貌、植被、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的考察。岳麓山腳下湘江中的橘子洲,又為學生對該處水文特征、流水地貌及其作用的考察創(chuàng)造了條件。
3.紅色景點資源集中,文化濃厚
岳麓山為革命老區(qū),無數革命烈士曾先后在此留下印記,紅色旅游資源豐富且集中,其擁有新民學會舊址、麓山忠烈祠、岳麓山抗戰(zhàn)文化園、烈士陵墓、橘子洲毛澤東頭像等偉大壯闊的革命痕跡,在感受岳麓山優(yōu)美自然環(huán)境的同時能夠領略、認識偉人的光榮事跡,熏陶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帶領中國人民團結奮斗、頑強拼搏的紅色革命精神,牢記黨史于心中。
二、紅色研學活動實施方案的設計
1.活動前的準備工作
(1)教師準備工作
選定紅色研學地點,提前考察研學路線,確定研學活動過程中指導老師的人選,做好活動前培訓與安全教育,詳細規(guī)劃研學活動的目標、路線、方案等。
研學地點:長沙市岳麓區(qū)
研學路線:上午:新民學會舊址—麓山忠烈祠—岳麓山抗戰(zhàn)文化園
下午:烈士陵園——橘子洲頭
研學目標:①掌握岳麓山的自然環(huán)境特征,學會分析描述岳麓山地形、地貌、植被、土壤、水文等自然要素的基本狀況。②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考察、調查等實踐能力,將課堂知識學以致用,提高地理實踐力。③通過參觀紅色景點,學黨史,領會革命先輩的英勇事跡,在學生心中培養(yǎng)樹立起更濃厚的愛黨愛國情懷。
學生分組:5—6人一組,組內明確分工,各自負責采集、拍攝、工具保管、數據記錄、整理等工作。
活動總結:學生撰寫研學報告、心得感悟,教師評價總結。
(2)學生準備工作
在研學活動開展之前學生要提前查閱資料,了解岳麓山環(huán)境的基本情況以及紅色景點相關的背后歷史事件,并且準備好研學活動中所需工具、必備用品,明確自身的任務分工。
2.活動開展過程
研學活動開展當天,在統(tǒng)一地點統(tǒng)一時間集合,按照活動開展前計劃好的路線安排有序進行。整個環(huán)節(jié)要以學生的參與為中心,充分體現出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參與性體驗,使每一位學生沉浸在紅色文化的熏陶中,同時對岳麓山自然環(huán)境的考察以學生與學生之間、小組與小組之間主動交流、合作學習為主,教師在各小組旁邊提供指導幫助,及時反饋小組的任務進度,確保研學活動達到預期效果,學生擁有成功體驗。具體的活動開展過程如表1所示。
3.研學總結
研學活動結束后,所有學生需要利用研學過程中所記錄的文字、圖片等資料,可適當查閱網上資料或向老師請教,以小組為單位撰寫一份野外實習報告,報告中要詳細寫出本組在野外實地考察中所記錄下的各自然要素的基本特征,分析闡明教師提出的思考任務,做到格式正確,條理清晰,論述得當,體現出報告的準確性、真實性、規(guī)范性與科學性。同時,每一位學生在參觀這些莊重嚴肅、激昂人心的紅色文化景點之后,根據自身的真情實感,寫下自己對偉大革命先烈、中國共產黨人英勇事跡的心得體會,提高思想覺悟、更加堅定自己的奮斗理想。
評價作為活動成果的反饋,能反映出對預期目標的實現程度,從而了解學生在知識掌握、實踐能力、思想感悟等方面的變化。最后,學生之間互評與教師統(tǒng)一評價相結合,在討論中發(fā)現各自的優(yōu)點與不足,共同學習共同成長。
參考文獻:
[1]趙媛,韓雪珍,諸嘉.地理野外實踐教學模式初探[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6(02):238-240.
[2]丁運超.地理核心素養(yǎng)與研學旅行[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7(03):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