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辰希
今天上午,爸爸帶我去頤生文博園做米酒。
聽了老師的介紹,我才知道要做成一缸香甜的米酒需要浸米、蒸米、淋飯、拌曲、落缸、發(fā)酵,真不容易??!
該我大顯身手了!我照著老師傅的樣子手拿一根長木棍,在大桶里順著一個(gè)方向畫圈攪拌,大桶周圍煙霧繚繞,宛若仙境。我踮起腳尖,使勁往桶里瞧,可是什么也看不清。老師傅告訴我們,這是在“蒸米”。
米蒸好后,我兩只手抓著米桶邊沿,用力把米桶拖到一個(gè)“蓮蓬頭”下面,給飯降溫。無數(shù)水花就像一個(gè)個(gè)活蹦亂跳的小精靈,爭先恐后地從“蓮蓬頭”里鉆出來,穿過飯粒,再從木桶的縫隙里溜出去。這個(gè)步驟應(yīng)該就是“淋飯”了。
接著,我往米缸里盛了一大碗飯,均勻地撒上酒曲,然后擼起袖子,把手插到米缸底部,把最底下的飯翻到上面來,再把上面的飯埋到米缸底部。這樣來來回回地?cái)嚢?,米飯變得黏糊糊的,如同橡皮泥一樣牢牢地粘在我的手上,我握緊拳頭,手就跟珍珠肉圓沒什么兩樣了。
最后一步是“落缸”。我用鏟刀輕輕地把黏糊糊的米飯運(yùn)送到飯盒里,再在中間掏出一個(gè)洞,蓋緊盒蓋,放進(jìn)保溫箱里,大功告成!
這米酒肯定甜!
老師鼓掌:小作者第一次做米酒,很是新奇,然而“踮起腳尖”卻什么也沒看到,把孩子的好奇心和蒸飯的場景描寫得特別生動(dòng)。做米酒時(shí),“擼起袖子”“來來回回地?cái)嚢琛保∈肿兂闪恕罢渲槿鈭A”……這樣用心做的米酒肯定甜?。?/p>
指導(dǎo)老師/王瑞娟
爸爸媽媽微微笑:周末的早晨是一首悠閑愜意的歌。你聽,一會(huì)兒是若有所思的低吟,一會(huì)兒是嘩嘩的翻書聲,時(shí)不時(shí)還夾雜著嘻嘻哈哈的笑聲,讓人不禁嘴角上揚(yáng)。原來是小書蟲起床了,正坐在床邊看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