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高巖
微課程教學是當前創(chuàng)新教學的手段與方法,通過多媒體方式,激發(fā)學生對古詩詞的學習興趣。微課教學模式具有靈活、便捷、高效率的優(yōu)勢,在課堂教學中,能夠有效解決重難點問題,是課堂教學的重要途徑。而古詩詞作為傳統(tǒng)文化的寶貴財富,其語言凝練,情感豐富,是初中語文的重要教學內(nèi)容。通過利用微課教學模式提高古詩詞教學能力,加深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與體會,語文教師應當將其作為重點研究目標,不斷深入,更高效地實現(xiàn)課堂教學預設。
一、初中古詩詞教學與微課應用
(一)古詩詞教學的特殊性
古詩詞中的語言具有緊湊、簡練、藝術感強的特征,是漢語語言中的精華,與其它語言文字相比,更加突出了古詩詞的語言美、意境美。能夠被選入初中語文教材中的古詩詞,一定是我國古典文學寶庫中的珍品,能夠將中華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展現(xiàn)的淋漓盡致。
古詩詞所蘊含的情感、意蘊符合初學生的氣質(zhì)與品格,初中階段正是學生思想、行為十分重要的發(fā)展階段。學習、掌握優(yōu)秀的古詩詞,能夠促進學生語言能力的發(fā)展,審美能力與鑒賞能力的提升,豐富學生的思維與素養(yǎng),陶冶情操,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與品質(zhì)。
(二)微課融入初中古詩詞教學的優(yōu)勢
古詩詞教學中引入微課教學模式,能夠為語文教學提供重要途徑,實現(xiàn)工具性與人文性的和諧統(tǒng)一。初中階段的學生對任何新鮮事物都十分好奇,但是認知能力較差,需要通過引導才能夠更好的提高學習興趣。
微課通過將圖文與音像結合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感官刺激,使學生能夠對古詩詞有更加深入的理解,更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審美能力與鑒賞能力,對學生的學習效率提高也有較強的促進性。另外,微課的主要優(yōu)勢在于能夠隨時隨地進行在線學習,方便、快捷,能夠降低學生的學習壓力,短時高效的滿足學習需求,充分發(fā)揮語文工具性的效果。
應用微課模式進行古詩詞教學時,利于為學生創(chuàng)設獨特的情景。傳統(tǒng)的古詩詞課堂過于枯燥,缺少學習動力與熱情。而微課教學模式,能夠在古詩詞教學過程中增添詩歌內(nèi)容、情景內(nèi)容,使課堂充滿歡樂,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以微課教學模式為基本,利用多媒體圖片音像使古詩詞的畫面更加活靈活現(xiàn),更加突出古詩詞所表達的情感,使學生們能夠在此過程中真正感受古詩詞的魅力,感知詩歌意境,深刻了解詩人創(chuàng)作時的心理感受,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將微課融入到古詩詞教學中,利于突破重難點。作者在古詩詞中表達了自己豐富的真實情感。因此,古詩詞中蘊含了更多的思想、情感、審美、價值等,而充分理解這些內(nèi)容也成為了古詩詞教學中的重難點。初中生的年齡、閱歷以及思維能力有限,為了能夠對古詩詞中的重難點有深入的認知、理解,教師需要通過微課模式的優(yōu)勢特點,強調(diào)并突破這些重難點。在課前預習階段、課中學習階段以及課后鞏固階段對教學微視頻進行反復觀看,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和互動,加深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質(zhì)量與效率,真正實現(xiàn)高效課堂。
運用微課教學模式,能夠促進學生的思想邏輯與語感的提升。在古詩詞教學中,利用多媒體微視頻刺激學生的感官,讓學生能夠深刻領悟到古詩詞中的真實情感與詩人表情達意的方式,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與想象能力,建立起學生與古詩詞之間的情感,感受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為學生日后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春望》微課設計與運用
(一)《春望》微課設計的前期分析
《春望》作者為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杜甫是偉大的詩人,后人將杜甫稱之為“詩圣”,將其詩作稱之為“詩史”。杜甫和李白被合稱為“李杜”。在中國古典詩歌中,杜甫對后人的影響非常深刻。
1.學習內(nèi)容分析
《春望》這首古詩體現(xiàn)出了杜甫憂國思家的真實情感,整首詩都在抒發(fā)詩人渴望安寧、幸福的美好愿望。詩中“感時花濺淚”,將對國事的感傷通過“花”的表現(xiàn)充分展示;“家書抵萬金”中,通過“價值”抒發(fā)了作者思親之苦,家書難得,能夠抵得了萬兩黃金。整首詩將愛國情懷通過詩詞完美呈現(xiàn),表達了詩人杜甫當時的黍離之悲。
2.學習者分析
剛步入初中階段的學生純真、活潑、熱情,但是認知能力相對較低,缺少對古詩詞的積累,對古詩詞的理解過于片面。但此階段的學生十分渴望了解、掌握更多的古詩詞知識。教師也應通過古詩詞的講授來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深入學習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感受古詩詞的意境美、語言美以及豐富的情感,激發(fā)學生學習歷史文化的積極性,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诖?,教師需要在古詩詞教學過程中引入微課教學模式,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與整體狀態(tài),創(chuàng)設趣味課堂,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課堂積極性,通過微課內(nèi)容所具備的新鮮、生動、趣味性來吸引學生,集中學生的課堂注意力,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古詩詞的學習互動中,深入探究古詩詞之美。
3.學習目標分析
(1)教學目標:引導學生對古詩詞的韻律進行深入的體會與認知;盡情感受詩中名句所蘊含的情感;體會詩人對國家的熱愛、對百姓的關心、對親人的思念。
(2)教學重點:對古詩詞的內(nèi)在含義進行深入理解與掌握,明確詩中的真實情感;對名句進行滲透理解;提高學生對古詩詞的藝術鑒賞能力,開闊學生視野,加深詩詞內(nèi)容與情感的融合,感受每一句詩詞所獨有的韻味。
(3)教學難點:古詩詞情感的表現(xiàn)手法以及詩詞的創(chuàng)作背景。
(二)《春望》課前、課中、課后微課的具體運用
1.課前預習篇
通過微課的方式開展《吟詠詩歌》活動,對古詩詞格律進行深入了解,將古詩詞所具有的獨特美更好地進行朗讀。利用微課的形式開展《為詩配畫》活動,讓學生能夠在朗讀古詩的過程中,想象畫面的美感,進行文字描繪。
在課前預習時,引入微課開展《了解詩歌、捕捉詩人情感》活動,對詩人的豐富情感進行捕捉,感受詩中的真實意境。在課前準備微課資源進行制作,將其在QQ群里、微信群、釘釘群等多個學習平臺中上傳微課資源,明確資源共享,引導學生通過微課的形式感受古詩詞的美。教師也可通過多樣化的互動交流平臺深入了解、分析學生的微課學習水平及效果。在利用微課進行課前預習時,學生可以對學習時間、地點進行自由選擇,將教師提前制作的微課進行反復觀看,在鞏固舊知識的同時學習新知識,很好的掌握學習重難點。
2.課中知識理解篇
重難點理解:例如,抓住古詩詞《春望》中景物的突出特點,根據(jù)詩詞特征尋找與景物特點相關的詞語。通過微課教學的方式,播放微視頻,引導學生在朗讀古詩的過程中對重點詞語進行深入理解,抓住“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的“破、深”,深刻體會詩人在創(chuàng)作《春望》時的憂國憂民、念家悲己。
課外知識拓展:在對“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這兩句詩詞進行賞析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引入《悲天憫人詩圣情》這首古詩詞,提出相關問題,貫穿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在基于問題的導向下,對課內(nèi)外的古詩詞進行深入學習。
例如,將學生帶入戰(zhàn)火年代,感受為什么一封家書能夠抵過萬兩黃金?!胺榛疬B三月”表示戰(zhàn)爭持續(xù)不斷的進行,詩人無法與家人取得聯(lián)系,消息隔絕很久。通過這些方法能夠讓學生深刻地感受到詩人為什么將家書看的如此重要,渴望收到家書。通過微課學習個人的擔憂、百姓的疾苦、時代的悲鳴以及作者悲天憫人的情懷,讓學生深刻的感受到這首詩的動人之處。杜甫的偉大并不在于創(chuàng)作了多少古詩詞,而是在于將廣大老百姓的痛苦、不幸、凄涼、卑微等情緒真實的記錄下來,讓后人更好的認識當時的社會現(xiàn)狀,了解百姓的疾苦。
3.課后練習鞏固篇
教師在對學生們進行微課《心中的詩圣》教學時,需要引導學生們對《春望》古詩詞的重難點知識進行復習、鞏固。
通過誦讀、沙畫感受古詩詞中的意境。靜下心聆聽詩詞,感受杜甫在創(chuàng)作時的心境,感受杜甫的憂國憂民情懷。在對沙畫進行欣賞時,想象《春望》的畫面,體會杜甫的蒼生淚和家國情懷。
補寫對聯(lián)。文學家郭沫若為了稱頌杜甫,撰寫過一副對聯(lián)?;趯β?lián)內(nèi)容,引導學生們創(chuàng)設對聯(lián),將合適的詞語填寫在橫線上,將對杜甫的評價及感受表達在橫線上。
三、微課在初中古詩詞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結合重難點巧妙使用
古人在創(chuàng)作古詩詞時,語言十分簡練,但卻韻味十足,能夠將當時的場景以及內(nèi)心想法通過文字進行展現(xiàn)。但是由于古詩詞的文字緊湊簡練,且詩詞的內(nèi)容與學生當前的實際生活相差甚遠,因此增加了學生對古詩詞學習的難度,降低了學習興趣,古詩詞的教學效果與進度也無法達到新的高度。
學生在學習古詩詞的過程中,難點與重點主要體現(xiàn)在對古詩詞的內(nèi)容難以理解,無法感受到詩人當時的情感,更無法掌握其藝術手法。因此,教師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搜索的方式整理相關資源,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對重點、難點進行細化,根據(jù)不同學情進行錄制,更好的在課堂教學中加以運用,解決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另外,教師可以通過舉一反三的方式提高學生對古詩詞的鑒賞能力。
(二)搭建學習平臺靈活使用
在古詩教學的課前、課中以及課后應用微課,學生們能夠提前對古詩詞進行預習,有效掌握古詩詞的語言特征,較好的進行誦讀,對詩詞的結構特點、韻律以及語序倒錯等進行深入感悟。同時還能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開闊學生視野,更好的鞏固相關知識點。通過微課的方式對自己難以掌握、缺少理解的地方進行反復觀看,記錄筆記、深入思考,學生更能加深印象,儲備知識,深入理解。
有效整理資源,建立學習橋梁。對各個網(wǎng)絡學習平臺的微課資源進行整合,加強微課程的完整性,在進行微課制作時,加強構建系列化、連貫性的微課程,提高學生們的學習效率,有針對性地對知識點進行學習鞏固,從而獲取更加系統(tǒng)性、整體性的知識。通過多媒體的方式在微信公眾號、家校溝通群將相關學習內(nèi)容、方法、技巧等及時發(fā)布,教師能更好掌握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分析學生的學習效果,根據(jù)反饋,及時對學生反應的問題加以整理解決。
綜上所述,在現(xiàn)代教學理念不斷更新的環(huán)境下,教師需要對教學發(fā)展方向進行深入了解,同時以初中生的性格特征及學習特點為依據(jù),對教學方法與模式進行創(chuàng)新與變革,使之能夠滿足初中生對知識的渴望,提高學生對古詩詞的鑒賞能力,通過微課的方式改變傳統(tǒng)課堂的枯燥、單一特點,更有效地拓寬知識面,開闊學生視野,促進學生學習狀態(tài)的真正改變。讓學生對古詩詞有更加深入的認知,真正感受到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精深與詩人獨特的真情實感。
參考文獻:
[1]林玲玲.以“品《春望》望杜甫”課例探討古詩詞“雅教”的途徑[J].新課程導學,2019(31):50,53.
[2]王艷.“望”“見”詩心識得詩詞“真面目”——以部編教材八年級上冊《飲酒》(其五)與《春望》古詩詞教學為例[J].新課程導學,2021(5):47-48.
[3]李群歸.審美古詩詞弘揚愛國情——以杜甫《春望》為例[J].山西青年,2020(8):153,243.
[4]曹小女,李征宇.以古詩群文閱讀優(yōu)化寫作教學的路徑探究——以《春望》等寫作手法為例[J].教育科學論壇,2021(22):18-20.
[5]修太宇.圖文關系轉變中的“創(chuàng)作主體”身份探究——以黃公望《富春山居圖》(子明卷)為例[J].齊魯藝苑,2020(4):56-61.
[6]何靜茹,黃美霞.基于新課標視角的初中詩歌教學淺談——以《春望》教學為例[J].文存閱刊,2019(18):79.
[7]劉漪華,陳興華.聚焦高中生物學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以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的古詩詞為例[J].中學生物教學,2021(3):79-80.
[8]袁菊華.差別感受性:古詩詞教學的實施策略——以劉禹錫《秋詞》為例[J].中學語文教學,2021(7):26-29.
[9]徐兵.從文學史視域觀照古詩詞特點——統(tǒng)編教材古詩詞選錄特點及教學建議[J].語文建設,2021(12):56-58,74.
[10]王斌,張麗敏.古詩詞教學的內(nèi)容重構與范式創(chuàng)新——以小學語文“山水詩詞”研詩游學為例[J].語文建設,2021(14):8-11.
[11]任雄.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學周刊,2021(9):101-102.
高巖,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qū)第二實驗中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