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國外學者對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關系認識的范式、流派與新趨勢

      2022-05-10 13:21:08
      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問題 2022年1期
      關鍵詞:資本主義制度

      劉 晶

      國外學術界對于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的研究由來已久,然而 “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關系”(以下簡稱為 “兩制關系”)問題,在十月革命勝利后才逐漸被學界從理論和實踐的雙重維度提出。本文探討的 “兩制關系”,其內涵從社會形態(tài)維度可以視為資本主義社會形態(tài)與社會主義社會形態(tài)的關系;從社會制度維度則界定為資本主義制度和社會主義制度的關系。當然,資本主義制度和社會主義制度的關系是通過兩制國家不同的思想理念、價值取向、運行模式和社會運動等為載體實現(xiàn)具象化呈現(xiàn),而這一層面在學術探討中也更具現(xiàn)實意義。21世紀以來,隨著全球治理體系加速演進,歐美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的發(fā)展困局頻現(xiàn),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國際影響力和示范效應不斷凸顯,“兩制關系”研究逐漸成為國外學界的熱門領域,不同的研究立場與研究視角呈現(xiàn)多維研究樣態(tài),形成了可觀的學術成果。在諸多研究成果中,有的追本溯源,具有歷史深度,將歷史與現(xiàn)實的發(fā)展有機結合并提出科學展望;有的立足全球,具有視域廣度,將具體事件和國際動態(tài)審視把握并形成深入思考。然而,受思維定勢和意識形態(tài)偏見所限,不乏有學者出現(xiàn)研究偏差,做出缺乏科學的學術研判。本文嘗試整合國外學者們對兩制關系認識的主流范式和不同流派,以呈現(xiàn)國外兩制關系研究的概貌與新趨勢。

      美國學者托馬斯·庫恩在 《科學革命的結構》中對 “范式”的概念進行了闡述。在其看來,范式是 “公認的原則和規(guī)則”“是能夠被相對容易地確定的”(1)[美]托馬斯·庫恩:《科學革命的結構》,金吾倫、胡新和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第36頁。。其意義在于區(qū)分問題研究的涉及領域、如何對問題進行質疑以及解釋問題所遵循的規(guī)則等??梢哉f研究范式就是頗具熱點或獨具特點的一種研究模式。國外學者對 “兩制關系”的認識,大致從歷史—政治、經(jīng)濟—社會、思想—文化和意識形態(tài)四個方面,形成了相互聯(lián)系、彼此影響且具有代表性的理論研究模式?!傲髋伞庇袆e于研究范式,雖亦是反映問題研究狀態(tài),但研究范式指向應然的客觀內容整合和邏輯歸納,而流派則包含了時代背景、社會導向和個人立場等偶然因素,更多地反映學者們的主觀思想傾向、特定社會的價值取向、輿論導向和問題研究的發(fā)展指向。針對兩制關系的發(fā)展態(tài)勢,可大致把國外學者分為三個派別:對立替代流派、融合趨同流派和同行合作流派。

      一、國外學者對兩制關系認識的四種主流范式

      (一)歷史—政治范式

      這一范式基于歷史—政治視角進行理論建構,將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的演進視為特定的歷史發(fā)展進程,認為兩者在互動的過程中存在歷史交融、政治排斥和軍事較量等關系類型。

      部分海外學者將兩制關系視為資本主義如何處理與社會主義共存的問題,并將兩制間的相互批判與對抗較量視為社會歷史發(fā)展進程的必然階段。尤其自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fā)以來,資本主義面臨重重挑戰(zhàn)。社會主義對于資本主義的批判長達一個半世紀,這一歷史過程推動了資本主義的革新(2)Stefan Berger and Alexandra Przyrembel(eds.),Moralizing Capitalism:Agents,Discourses and Practiceso f Capitalisma nd Anti-Capitalismi nt he Modern Age, Palgrave Macmillan, 2019, p.5.,因此,資本主義制度和社會主義制度的互動被視為20 世紀的主旋律之一(3)János Kornai, “What th e Change of System from Socialism to Capitalism Does and Does Not Mean,”Journalo f Economic Perspectives, Vol.14, No.1, 2000, pp.27-42.。

      一種認識是將某一特定歷史階段的兩制關系作為歷史發(fā)展的趨勢進行審視,認為就人類歷史發(fā)展的必然性而言,資本主義在政治領域取得勝利應當用 “歷史發(fā)展機制”來解釋(4)[美]弗朗西斯·福山:《歷史的終結及最后之人》,黃勝強等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版,第103頁。。這一觀點未能以發(fā)展的視野厘清部分與整體的關系,片面地將局部的歷史表象認定為歷史發(fā)展走向。還有一種認識則站在整個人類歷史發(fā)展的視域,認為歷史是一個相互聯(lián)系的有機整體,有機的社會系統(tǒng)不是從天而降,社會主義作為一種新的社會系統(tǒng),并不是在其自身的基礎上發(fā)展的,而是有其 “歷史前提”,是在繼承舊系統(tǒng)的基礎上出現(xiàn)的(5)Michael A. Lebowitz, “What is Socialism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https://monthlyreview.org/2016/10/01/what-is-socialism-for-the-twenty-first-century.。在兩制發(fā)展的不平等時代,社會主義備受資本主義的壓制,作為促進平等時代構建的唯一途徑,社會主義在破繭后,將不斷壯大成為歷史的主導者,而不僅僅是被動參與者。21世紀的社會主義將帶來一場革命性的復興(6)Bhaskar Sunkara,TheS ocialist Manifesto:TheC asef orR adical Politicsi na nE rao f ExtremeI nequality, Verso Books, 2019, pp.176-177.。

      (二)經(jīng)濟—社會范式

      這一范式以經(jīng)濟—社會為切入點將兩制關系從經(jīng)濟發(fā)展模式、社會治理要素等方面進行考量,以實用性為導向,通過階段性經(jīng)濟問題的解決、社會矛盾的化解,進而探討兩制互動關系,在效能評價中提煉各自發(fā)展的比較優(yōu)勢并進行前景預判。

      面對世界經(jīng)濟的階梯式發(fā)展,資本主義在經(jīng)濟模式和社會治理層面都在不斷受到社會主義 (共產(chǎn)主義)的挑戰(zhàn)。在經(jīng)濟與社會的要素比較中,兩者內在的矛盾不斷調試更新,彼此都賦予了自身發(fā)展的新要素。因為 “全球化不是一個要么全盤接受要么全盤拒絕的整體現(xiàn)象”,而是 “各種經(jīng)濟與社會變化的大雜燴,這些變化都是可以單獨拿出來分析的”(7)[英]保羅·科利爾:《資本主義的未來》,劉波譯,上海三聯(lián)書店2020年版,第210頁。。在企業(yè)治理層面,資本主義建立在間接治理之上, “自由市場”的活力讓資本主義市場制度從 “自信”走向 “自負”,并視之為傳統(tǒng)的社會主義制度下最應當吸收借鑒的地方。因為資本主義的經(jīng)濟參與者可以不受政治干擾,自由開發(fā)新產(chǎn)品、研究新工藝、拓展新市場、制定新規(guī)則,優(yōu)化市場發(fā)展前景(8)Bruce R. Scott,Capitalism:Its Origins and Evolution as a System of Governance, Springer, 2011, pp.593-594.。在勞資關系層面,資本主義多元的、靈活的勞動力市場使得勞動關系缺乏穩(wěn)定性和長期性,雙方在工作保障層面信任成本較高;而在社會主義制度構架下,非市場因素 (國家/政府)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雖然大量的監(jiān)管和制度帶來對自由的約束(9)Daniel Buhr and Rolf Frankenberger, “Emerging Varieties of Incorporated Capitalism. Theoretical Considerations and Empirical Evidence,”Businessa nd Politics, Vol.16, No.3, 2014, pp.393-427.,但也因此可以更加從容有序地應對社會。例如,資本主義的生產(chǎn)方式導致生產(chǎn)過剩,迫使組織尋找一切機會節(jié)約勞動成本,工人下崗現(xiàn)象普遍。美國自1948 年以來,最低失業(yè)率為2.5%(1953年5-6月),2009年以來持續(xù)居于7.3%以上。因此,資本主義追求更高效率的模式與工人失去工作之間存在令人不安的共存關系(10)Hamid Kazeroony and Agata Stachowicz-Stanusch (eds.),Capitalisma ndt heS ocial Relationship:An Organizational Perspective, Palgrave Macmillan UK, 2014, p.10.。在市場層面,隨著全球化的發(fā)展,基于 “自由競爭市場”的資本主義促使人們像資本家一樣理性地去計算、預測和判斷(11)Makoto Nishibe,Whither Capitalism?Internalizing the Market and Free Investment, Springer, 2019, p.viii.,而社會主義則有著幫扶 “弱者”的包容和共同富裕的價值指向。

      (三)思想—文化范式

      這一范式以思想—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作為兩制關系的研究視角,以思想觀念、文化理念和價值準則等為兩制互動關系的研究主線,并以此對兩制關系所呈現(xiàn)的特點和規(guī)律進行闡釋。

      一種觀點認為,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關系涉及理論和實踐的各個領域,沖突與較量的重要意義便在于思想文化的持續(xù)更新。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之間的斗爭在經(jīng)濟上雖從未缺位,但終極的較量是文化層面,即 “文化力”或 “文化軟實力”。就目前而言,資本主義國家青年人之所以未被社會主義制度所吸引,是因為他們更多地關注資本運營、市場收益等經(jīng)濟論據(jù)。然而,社會主義的支持者不斷通過具體事件批判資本主義的罪惡,揭露資本家的剝削本質,這些可能恰是資本主義在未來輸?shù)?“文化之戰(zhàn)”的原因。因此,與其關注經(jīng)濟問題,不如講好資本主義如何使世界變得更美好的故事(12)Brian Brenberg, “Socialism vs. Capitalism: How Stories Can Help Us Win the Battle of Ideas,” January 30, 2020,https://tfas.org/news/socialism-vs-capitalism-how-stories-can-help-us-win-the-battle-of-ideas/.。20世紀80年代,美國開始打造舒適、健康、休閑、奢侈的社會文化,以 “利潤與消費”為特色的資本主義文化抨擊了社會主義文化對 “欲望”的遏制,否定了社會主義對未來的 “精神期許”,并將美好生活與物質商品的擁有相結合,最終發(fā)展成為美國的主流文化(13)William R. Leach,Lando f Desire,Merchants,Power,andt he Riseo fa New American Culture, Vintage, 1994, p.xiii.。在歷史上,中國共產(chǎn)黨始終重視文化遺產(chǎn)的重要性,并加強文化政策的宣傳;老撾、越南等社會主義國家的領導層也在大力宣傳本國社會主義文化,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成為社會主義國家發(fā)展的重要組成部分(14)Boike Rehbein,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i n Asia, Palgrave Macmillan, 2020, p.101, p.300.。

      還有一種觀點則認為 “競爭是創(chuàng)新的強大動力,合作不如激勵創(chuàng)新那么有效”,但是 “贏家通吃”帶來的增長是否是社會文化的進步,值得我們進一步思考(15)Robert U. Ayres,OnC apitalisma ndI nequality:Progressa nd Poverty Revisited, Springer Nature, 2020, pp.81-82.。 “從巴別塔的倒塌到蘇聯(lián)解體,歷史告訴我們,多樣性是人性的本質?!?16)[美]尼古拉斯·伯格魯恩、內森·加德爾斯: 《智慧治理:21世紀東西方之間的中庸之道》,朱新偉等譯,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171頁。目前兩制國家的社會思想正在達成新的共識,無論是從宏觀的人類發(fā)展視野還是從微觀的現(xiàn)實生活層面都有著共通性?!皬闹趁裰髁x到好萊塢,從英語到籃球,從公歷到微軟,從越南戰(zhàn)爭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西方已經(jīng)并且會繼續(xù)影響東方。”(17)[英]馬丁·雅克:《當中國統(tǒng)治世界:中國的崛起和西方世界的衰落》,張莉、劉曲譯,中信出版社2010年版,第92頁。中國的 “相對主義”道義觀之所以在部分資本主義國家也受到支持和認同,關鍵在于它倡導尊重不同的社會文化、社會制度以及社會傳統(tǒng),重視讓其選擇適合自身的方式去處理社會事務(18)[美]戰(zhàn)略與國際研究中心、彼得森國際經(jīng)濟研究所:《美國智庫眼中的中國崛起》,曹洪洋譯,中國發(fā)展出版社2011年版,第263頁。。因此,兩制關系正在同價值理念和思維方式一樣,在相互開放中影響彼此。

      (四)意識形態(tài)范式

      當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 (共產(chǎn)主義)作為意識形態(tài)進行比較時,兩制關系的狀態(tài)則進入了相互譴責的境遇,也成為兩制國家間摩擦、沖突和斗爭的重要因素。

      在話語體系中,以善惡對立論為主要代表。這一觀點往往將 “資本主義制度”與 “社會主義制度”作為兩種對立的制度而進行彼此攻擊:丑化、異化、妖魔化等。例如,社會主義曾宣傳 “資本主義是惡魔”“美國是主要的資本主義國家,是最大的惡魔”,而資本主義國家則自稱是 “民主社會”,將資本主義經(jīng)濟體系稱之為 “自由企業(yè)”,并努力去掉 “惡”的標簽(19)Ralph K. White, “‘Socialis m’ and ‘Capitalism’: An International Misunderstanding,”ETC:A Reviewo f General Semantics, Institute of General Semantics, Vol.24, 1967, pp.313-327.。共產(chǎn)主義意識形態(tài)在第三世界被當作 “政治武器”,在道德上譴責帝國主義和資本主義,批判資本主義侵略的罪惡行徑——不能帶來更加公正的未來社會(20)Stefan Berger and Alexandra Przyrembel(eds.),Moralizing Capitalism:Agents,Discourses and Practiceso f Capitalisma nd Anti-Capitalismi nt he Modern Age, Palgrave Macmillan, 2019, p.11.。同樣,資本主義也通常以“危險的”“高壓的”“毀滅人性的”等宣傳標語,抹黑社會主義。因此,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在意識形態(tài)的斗爭從未停息。

      二、國外學者對兩制關系認識的三大流派

      (一)對立替代流派

      這一流派認為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的根本矛盾無法克服,即便是經(jīng)濟全球化時代下國際分工、交往與合作更加密切,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在某些方面趨于合作,但融合不可持續(xù),沖突不可避免。

      一種是資本主義取代社會主義論。有的觀點從地域范圍出發(fā),認為資本主義是全球性的制度,本身存在普遍性且已經(jīng)發(fā)展成熟完備(24)Ellen Meiksins Wood, “Modernity, Postmodernity or Capitalism?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The Directiono f Contemporary Capitalism, Vol.4, No.3, 1997, pp.539-560.;也有觀點從特殊歷史事件出發(fā),認為資本主義已經(jīng) “不戰(zhàn)而勝”(25)[美]尼克松:《1999年:不戰(zhàn)而勝》,王觀聲等譯,世界知識出版社1986年版,第13頁。,21世紀共產(chǎn)主義將不可逆轉地在歷史上衰亡,它的實踐與信條也將不再與人類的狀況有什么關系,共產(chǎn)主義作為一種獨特的歷史現(xiàn)象已經(jīng)喪失了昔日的光輝(26)[美]茲·布熱津斯基:《大失敗——二十世紀共產(chǎn)主義的興亡》,軍事科學院外國軍事研究部譯,軍事科學出版社1989年版,第1頁、第77頁。,歷史最終走向資本主義而不是走向社會主義(27)[美]弗朗西斯·福山:《歷史的終結及最后之人》,黃勝強等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版,第6頁。。因此,“資本主義真正的敵人不是社會主義,而是悲觀主義。”(28)“Capitalism vs. Socialism is the Wrong Way to Frame Today's Economic Debate,”The Catalyst, Issue 16, 2019.

      另一種是社會主義取代資本主義論,認為資本主義在經(jīng)濟全球化的沖擊下最終將走向滅亡,在意識形態(tài)和經(jīng)濟制度之間的這場競爭中,最終的勝利者將是社會主義(29)Nick Knight, “Contemporary Chinese Marxism and the Marxist Tradition: Globalization, Socialism and the Search for Ideological Coherence,”Asian Studies Review, Vol.30, 2006, p.28.,這是人類發(fā)展的總趨勢。社會主義在各個要素對比中是絕對超越的新存在,而這一超越是歷史的發(fā)展與進步。有學者將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進行了對比 (參見表1),展示了兩制消極的、對立的、替代與被替代的關系。這種替代以超越性的方式指向超越剝削和統(tǒng)治的理想殿堂。

      表1 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的對比

      盡管埋葬社會主義的各種論調層出不窮,但是在資本主義國家仍然有社會主義者開展各類社會主義運動并宣稱 “未來屬于社會主義”(30)Donald Sassoon,One Hundred Yearso f Socialism:The West European Lefti nt he Twentieth Century, I.B.Tauris, 2010, p.647.。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也向世界證明,資本主義不是歷史的終結。馬克思的理論和社會主義政治重新煥發(fā)生機,對世界有著重要意義(31)Christian Fuchs,Communication and Capitalism:A Critical Theory, University of Westminster Press, 2020, p.3.。21世紀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中心斗爭是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斗爭,它將根據(jù)每個國家的不同特點而展開。社會主義是一個全球性的文明工程,體現(xiàn)在經(jīng)濟、政治、社會、文化、環(huán)境等多個維度。對抗這種陳舊的新自由主義 (資本主義)需要一種新的國際主義,它圍繞社會進步、民主化采取行動以及構建多中心的世界體系(32)Carlos Eduardo Martins, “Samir Amin and the Challenges of Socialist Transformation in Senile Capitalism,”Globalizations, Vol.16, No.7, 2019, pp.980-984.。當然,未來的資本主義國際化程度也將不斷提升,為跨國政治運動提供了可能(33)Mark Rupert and Hazel Smith,Historical Materialisma nd Globalization, Routledge, 2002, p.6.。因此,反對資本主義的方案也不斷涌現(xiàn),摧毀資本主義、拆解資本主義、馴服資本主義、抵制資本主義和逃避資本主義,無論是以何方式,都將最終通向社會主義(34)Erik Olin Wright,Howt ob ea n Anti-Capitalistf ort he21st Century, Verso, 2021, pp.17-22.。

      (二)融合趨同流派

      這一流派強調在資本全球化運轉中沒有絕對孤立的經(jīng)濟制度,制度創(chuàng)新恰是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消除差別并逐漸融合的過程。“在資本主義體系內逐步社會主義化,不僅是可能的,而且是最明顯可以期望的事情?!?35)[美]約瑟夫·熊彼特:《資本主義、社會主義與民主》,吳良健譯,商務印書館2019年版,第339頁。雖然,資本主義攫取利潤的本質不變,但為了應對共產(chǎn)主義和社會主義制度的挑戰(zhàn),大多數(shù)資本主義國家都采用 “混合經(jīng)濟”,既不是純粹的資本主義,也不是純粹的社會主義(36)Walter G. Moss,An Ageo f Progress?Clashing Twentieth-Century Global Forces, Anthem Press, 2008, p.60.。20世紀80年代,就兩制是典型特征的單一融合,還是包含了制度層面的雙重融合的問題,工業(yè)社會趨同論、科技趨同論、技術行政趨同論、福利制度趨同論等理論不斷涌現(xiàn)出來。

      經(jīng)濟制度趨同論認為,兩制國家顯示出一種逐漸消除差異的趨勢(37)Jan S. Prybyla, “The Convergence of Western and Communist Economic Systems: A Critical Estimate,”The Russian Review, Vol.23, 1964, pp.3-17.,單一的制度模式強調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彼此劃清界限,并不是提高國際競爭力的最佳策略。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兩種制度在許多場合已經(jīng)趨同,社會主義已經(jīng)打破傳統(tǒng)逐漸接受市場,并允許其進行更有效的資源配置(38)Harold James, “Capitalists and Socialists of the World, Unite!”Project Syndicate, October 1, 2020, https://www.project-syndicate.org/commentary/capitalism-socialism-converge-in-the-digital-economy-by-harold-james-2020-10.。而作為資本主義制度典型代表的美國,其經(jīng)濟通常被官方描述為 “混合”經(jīng)濟,而非 “資本主義經(jīng)濟”,因為私營企業(yè)和政府一起發(fā)揮著重要作用(39)“U.S. Economy-Basic Conditions & Resources,” U.S. Diplomatic Mission to Germany, October 24, 2017, https://usa.usembassy.de/economy-conditions.htm.。分配保障趨同論則認為,資本主義國家收入差距較大,福利制度旨在縮減貧富差距,福利國家通常使用多種分配制度(40)Colin Hay and Daniel Wincott,The Political Economyo f European Welfare Capitalism, Palgrave Macmillan, 2012, pp.64-65.;羅斯福新政中的社會保障—— “社會”一詞其核心便是 “社會主義”,加大存款保障、提升公共服務、促進就業(yè)等計劃阻止了資本主義的崩潰,資本主義利用社會主義的有利因素,實現(xiàn)自我拯救(41)Robert Freeman, “Teaching Democrats to Talk About Socialism,” Common Dreams, September 15, 2019, https://www.commondreams.org/views/ 2019/09/15/teaching-democrats-talk-about-socialism.。因此,趨同融合流派多以經(jīng)濟社會中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有利要素的結合 (只不過所占的比例和配置上有所差異)(42)Sarwat Jahan and Ahmed Saber Mahmud, “Back to Basics: What is Capitalism?”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June 2015, pp.44-45.,來認識兩制發(fā)展的特點和趨勢。

      (三)同行合作流派

      這一流派認為資本主義制度與社會主義制度各自有獨立的歷史存在、現(xiàn)實的實踐需求和未來的發(fā)展前景。如果以務實的角度去審視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的關系,“超越”更適用于解決歷史的舊問題,并不一定是最佳的方案。

      歷史上,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是全球制度層面的主角,資本主義現(xiàn)代化工業(yè)以及資本主義對自由的呼吁成為過去一個半世紀的主旋律;社會主義對團結合作的追求、對美好世界的描繪也成為當前國際社會的期待(43)Otto Newman and Richard de Zoysa,The Promise oft he Third Way:Globalization and Social Justice, Palgrave Macmillan, 2001, pp.3-4.?,F(xiàn)實中,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爭斗從未間歇,資本主義一國之內的不穩(wěn)定性因素也在不斷堆積(44)William K. Tabb,The Amoral Elephant:Globalizationa ndt heS trugglef orS ocialJ usticei nt he Twentyfirst Century, Monthly Review Press, 2001, pp.52-53.。社會主義要素的融入被視為緩解資本主義內部矛盾、應對資本主義沖突與緊張局勢的良方。當前資本主義國家數(shù)量仍然占據(jù)優(yōu)勢,面向未來,全球資本主義的擴張發(fā)展仍將繼續(xù);從發(fā)展?jié)摿徱?社會主義將在第三世界扎根并實現(xiàn)長足發(fā)展,最典型的就是社會主義中國經(jīng)歷改革逐漸走向復興。

      三、兩制關系發(fā)展呈翻轉趨勢

      從1917年十月革命勝利到冷戰(zhàn)結束,資本主義制度和社會主義 (共產(chǎn)主義)制度進行了激烈斗爭,集中體現(xiàn)在對于世界軍事主導地位和全球經(jīng)濟統(tǒng)治地位的爭奪,有時甚至升級為區(qū)域間的武裝沖突(45)Walter G. Moss,An Ageo f Progress?Clashing Twentieth-Century Global Forces, Anthem Press, 2008, pp.59-60.。國際金融危機后,西方資本主義國家 “民主赤字”“治理赤字”“發(fā)展陷阱”此起彼伏,貧富分化、恐怖主義、氣候變化等問題層出不窮,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民粹主義盛行,“后西方”“后真相”“千禧社會主義”等思潮升溫(46)吳波:《美 “千禧一代”為何向往社會主義》,載 《環(huán)球時報》2018年11月10日。。基于此,國外學者對兩制關系的認識也有了新發(fā)展:逐漸改變了以往對立敘事的徘徊式認識,將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 (共產(chǎn)主義)作為治理理念、治理方法和治理工具,更多地將視野投放到解決全球性問題上,在全球治理效能和評價反饋中出現(xiàn)翻轉趨勢。

      (一)在促進和平與民主問題上,兩制比較優(yōu)勢出現(xiàn)翻轉趨勢

      對和平的呼吁、對正義的伸張,是學界進行兩制比較的重要依據(jù),也是長久以來達成的國際共識(47)Friedrich A. Hayek,Law,Legislation,and Liberty, Routledge & Kegan Paul, 2013, p.115.。然而,面對恐怖主義、種族主義帶來的全球突發(fā)事件,資本主義雖然在制度的制定上搶占主導地位,但利弊觀念已經(jīng)嵌入到其思維方式中,不能將人權、種族、霸權納入“正義體系”的綜合考量(48)Erik Paul,Australiai nt he Expanding Global Crisis:The Geopolitics of Racism, Palgrave Macmillan, 2020, p.18.,在現(xiàn)實執(zhí)行上缺少參與度,給國際和平帶來不穩(wěn)定因素。因此,“如果和平運動想要抓住全球侵略的根源,就決不能眼睜睜地忽視資本主義這頭孕育全球侵略的野獸的本性。也就是說,和平運動決不能眼睜睜地忽視馬克思主義的真知灼見?!?49)[英]特里·伊格爾頓:《馬克思為什么是對的》,李楊等譯,重慶出版社2020年版,第183頁。

      由資本主義國家主導的經(jīng)濟全球化和全球治理進入發(fā)展瓶頸,無法緩解或化解基本的社會矛盾,制度光環(huán)逐漸黯淡。面對重重制度危機,資本主義國家應對方式仍然是傳統(tǒng)的 “自我調節(jié)”,并未發(fā)掘 “自我救贖”的真正良方。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資本主義國家相繼陷入疫情困境,無法滿足民眾的生存需求,資本主義體系內的各類問題不斷暴露(50)Victor Wallis, “COVID-19, Capitalis m, and Socialism,” April 17, 2020, https://www.politicalanimalmagazine.com/2020/04/17/covid-19-capitalism-and-socialism/.。面對國際組織賦予的責任和義務經(jīng)常處于缺位狀態(tài),甚至是陸續(xù)出現(xiàn) “退群”現(xiàn)象(51)Mellissa Quinn, “Trump Moves to Officially Withdraw U.S. from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CBS News, July 7, 2020, https://www.cbsnews.com/news/trump-who-world-health-organization-us-notice-of-withdrawal/.。相反,社會主義中國,采取了及時有效的政策和國際人道主義救援。因此,在應對全球突發(fā)事件之時,資本主義國家的業(yè)績止步于過去,當下的態(tài)度并不令人滿意,而社會主義國家逐漸扮演起促進區(qū)域和平發(fā)展的重要角色,不斷發(fā)揮積極作用,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的改革(52)Talmiz Ahmad, “West Asia in the Post-Pandemic World Order: Shaping the RIC (Russia-India-China) as an Instrument for Regional Peace,”Asian Journal of Middle Eastern and Islamic Studies, Vol.14, Iss.3, 2020, pp.323-344.。

      2021年底美國所謂 “領導人民主峰會”旨在強調民主,但卻引發(fā)對資本主義民主的反思——美國民主正搖搖欲墜(53)Zack Beauchamp, “American Democracy is Tottering. It's Not Clear Americans Care,” December 9, 2021, https://www.vox.com/policy-and-politics/2021/12/9/22824509/summit-for-democracy-biden-america.,更有歐洲智庫在最新報告中將美國界定為 “倒退的民主”(54)Mano Sundaresan, “Democracy is Declining in the U.S. But it's Not All Bad News, A Report Finds,” December 1, 2021, https://www.npr.org/2021/12/01/1059896434/united-states-backsliding-democracy-donald-trumpjanuary-6-capitol-attack.。當代典型的資本主義民主,表面上根據(jù)立法機關多數(shù)票決定最終結果,然而為保護少數(shù)人而制定的法律和政策沒有到達真實的民主彼岸,民主和 “自由” “人權”一樣,僅僅作為 “口號”或者 “術語”,并未被關心背后真正的意義所在,民主程序更是由擁有最多金錢和最多槍支的“權威”告訴大眾該如何做,該做什么。社會主義制度下的中國則采用全過程人民民主,成為一個比美國民主得多的國家(55)Ian Goodrum, “U.S. ‘Democracy Summit’ a Master Class in Hypocrisy,” December 8, 2021, https://www.peoplesworld.org/article/u-s-democracy-summit-a-master-class-in-hypocrisy.。然而,美國一直試圖鞏固其世界霸權地位,并將西式民主強加于社會主義中國,這種行徑表現(xiàn)出了自身的無知。事實上,美國的富豪統(tǒng)治取代了民主治理,自身正處于危機之中(56)Domenico Losurdo, “Has China Turned to Capitalism? Reflections on the Transition from Capitalism to Socialis m,”International Critical Thought, Vol.7, No.1, 2017, pp.15-31.。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下,美國的黑人社區(qū)缺乏醫(yī)療設備和物資保障,還被剝奪了帶薪病假;而政客和內閣官員甚至依靠特權提前掌握疫情信息而在股市交易中牟取暴利(57)K. Sabeel Rahman, “COVID-19 and the Crisis of Racial Capitalism,”Demos, April 6, 2020, https://www.demos.org/blog/covid-19-and-crisis-racial-capitalism.。因此,資本主義國家所謂的自我監(jiān)管是失敗的(58)Bruce R. Scott,Capitalism:I tsO riginsa ndE volutiona sa S ystemo fG overnance, Springer, 2011, p.610.。

      (二)在解決環(huán)境與能源問題上,兩制權責角色出現(xiàn)翻轉趨勢

      在構建全球治理體系的進程中,資本主義國家在制定國際規(guī)范時通常以 “積極”身份承擔 “消極義務”:在規(guī)則制定方面,把握話語權,扮演主導角色;在規(guī)則執(zhí)行方面,則以 “特殊標準”拒絕承擔義務。

      另一方面,在涉及能源問題引發(fā)的地區(qū)沖突事件上,資本主義往往以利益為導向,以區(qū)域內 “廣泛地侵犯人權”作為在世界范圍內施加軍事干預的理由,以 “人道主義暴力”破壞人道主義,權責角色不匹配現(xiàn)象凸顯,加大了地方?jīng)_突的風險。例如,對鉆石市場的占領、對金屬礦山的競相爭奪開采,“讓資本主義及其他因素……與社會暴力傾向之間存在一種相互適應的關系”(64)[英]阿爾弗雷多·薩德-費洛主編:《反對資本主義——馬克思主義導論》,魏南海譯,重慶出版社2020年版,第171-172頁。。因此,以金融為主導、以能源為驅動的資本主義,終將把世界推向環(huán)境惡化、能源枯竭的邊緣。在應對當前愈發(fā)嚴峻的能源危機和可以預見的環(huán)境災難時,如果以更為長遠的視野辨析利弊,民眾將欣然接受巨額的氣候拯救成本,這不僅是生態(tài)責任,也是挽救資本主義不被 “自然與環(huán)境”淘汰的良方(65)Robert Guttmann,Eco-Capitalism:Carbon Money,Climate Finance,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algrave Macmillan, 2018, p.253.。

      (三)在全球減貧與民生問題上,兩制發(fā)展位階出現(xiàn)翻轉趨勢

      歷史上,資本主義國家為全球減貧作出過巨大貢獻,但其積極性逐漸下滑且創(chuàng)新力后勁不足。這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在持續(xù)改善民眾生活水平上遠未達到預期。例如,在應對難民危機方面,并無有效解決方案,國內流離失所者比例逐年上漲,難民政策顯得蒼白無力(66)Fred L. Block,Capitalism:The Futureo fa nI llus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18, pp.182-183.。第二,在社會保障滿意度方面持續(xù)下降。根據(jù)美國 《國家利益》2019年7月16日的一項民意測驗,40%的美國人說他們更愿意生活在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該調查顯示,76%的人表示社會主義可以實現(xiàn)全民醫(yī)療保?。?2%的人表示社會主義能夠真正做到免學費教育;68%的人表示期待社會主義制度下的生活工資狀況。民意調查的結果表明,高速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具有更強的吸引力,資本主義的發(fā)展階段和發(fā)展速度已經(jīng)無法帶來更多的期待。因此,現(xiàn)階段的政治目標不應是 “社會民主主義”,而是為共同利益而運作的社會主義(67)William E. Cain, “The End of Capitalism: Eugene V. Debs and the Argument for Socialism in America,”Society, Vol.56, 2019, pp.466-480.。美國著名的民調機構和智庫皮尤研究中心2019年10月的調查也顯示:42%的美國人對社會主義持積極態(tài)度,認為社會主義讓工人有發(fā)言權,可以減少貧富差距,帶來更公平更包容的社會(68)“In Their Own Words: Behind Americans' Views of ‘Socialism’ and ‘Capitalism’,” Pew Research Center, October 7, 2019, https://www.pewresearch.org/politics/2019/10/07/in-their-own-words-behind-americans-viewsof-socialism-and-capitalism.。第三,在資本主義制度下社會治理能力方面后勁不足,無法規(guī)避周期性危機。資本主義正在制造分裂的社會,民眾正在過著焦慮的生活,它的發(fā)展對大多數(shù)利益造成破壞,其功能失調也是周期性發(fā)作(69)Paul Collier,The Futureo f Capitalism:Facingt he New Anxieties, Harper, 2018, p.9, p.47.。資本主義制度建立以來,經(jīng)歷了波浪式的發(fā)展,目前已經(jīng)進入了遲緩低速階段??档吕疽蛑芷诶碚撚?“長波”來描述其快速增長,一般認為,1852-1873年、1896-1929年、1947-1973年和1982-2007年是持續(xù)快速增長時期。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這些長波中總會有重大金融危機,這些危機導致十年或更長時間的經(jīng)濟放緩或停滯。雖然依靠技術驅動力、金融承受力,資本主義上升與衰退交替出現(xiàn),但危機恢復期不斷延長,難以實現(xiàn)經(jīng)濟社會的長期穩(wěn)定,這一狀況完全與民眾的生活意愿相背離(70)Robert Guttmann,Eco-Capitalism:Carbon Money,Climate Finance,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algrave Macmillan, 2018, p.55.。

      反觀社會主義制度下的中國,共產(chǎn)黨已經(jīng)建立百年且充滿活力,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下老百姓過上了好日子,在全國范圍內消除了絕對貧困(71)Ann Scott Tyson, “Vilified abroad Popular at Home: China's Communist Party at 100,”TheC hristianS cience Monitor, February18, 2021, https://www.csmonitor.com/World/Asia-Pacific/2021/0218/Vilified-abroad-popular-at-home-China-s-Communist-Party-at-100.。部分第三世界國家發(fā)展速度不斷提升,政府廣泛調動市場、企業(yè)和社會組織的力量,給數(shù)十億人帶來脫貧福音,亞洲大部分地區(qū) (最典型的代表:社會主義中國)和拉丁美洲部分地區(qū) (古巴)生活狀況改善尤為明顯(72)“UN 2030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China's Contribution to Poverty Reduction,” September 16, 2020, https://news.cgtn.com/news/2020-09-16/UN-sustainable-development-China-s-contribution-to-poverty-reduction-TPiG2WPJdu/index.html.。中國的極端貧困人口比30年前減少了7.45億,在減貧方面中國取得了巨大進步(73)Jack Goodman, “Has China Lifted 100 Million People Out of Poverty?” BBC NEWS, February 28, 2021, https://www.bbc.com/news/56213271.。自1978年以來的40余年,中國的經(jīng)濟發(fā)展有著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速度,其對外貿易和出口的增長更是驚人(74)Alexandr Akimov, Gennadi Kazakevitch, 30Yearss incet he Fallo ft he Berlin Wall:Turnsa nd Twistsi n Economies,Politicsa nd Societiesi nt he Post-Communist Countries, Palgrave Macmillan, 2020, p.340.。從當前趨勢來看,中國未來十年將經(jīng)歷一個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經(jīng)濟體的過程(75)Anonymous,The Longer Telegram:Toward A New American China Strategy,Atlantic Council, 2021, pp.20-21.。

      結 語

      總體來看,國外理論界經(jīng)過長期的辯證思考、批判研究和解析論證,兩制關系的替代、交融、共存等理論可謂是流派林立。然而,獨立研究與利益訴求相互交織,部分研究的目標與動機仍然存在偏差,部分立場與觀點存在偏見和誤解?;诖?該領域的研究仍需進一步提升 “科學性”,將涉獵領域與研究視角多元化,以期不斷矯正兩制關系研究的片面性,提升兩制關系研究的深刻性和前瞻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取得的成就令世界矚目。過去一百年,中國共產(chǎn)黨 “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民的前途命運” “開辟了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道路” “展示了馬克思主義的強大生命力”;“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不斷取得成功,使馬克思主義以嶄新形象展現(xiàn)在世界上,使世界范圍內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兩種意識形態(tài)、兩種社會制度的歷史演進及其較量發(fā)生了有利于社會主義的重大轉變?!?76)《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jīng)驗的決議》,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62-64頁。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性、先進性在中國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歷史發(fā)展實踐中得到充分證明。社會主義追求消滅剝削、追求社會公正平等、追求實現(xiàn)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fā)展,最終實現(xiàn)人類徹底解放,逐漸成為國際社會的主流價值導向。當今世界政治經(jīng)濟格局不斷發(fā)展,社會主義國家與資本主義國家都在進行大調整與大變革。從世界范圍來看,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尚能夠在和平共處的基礎上合作與競爭。這就意味著,社會主義替代資本主義的趨向性、必然性及其本身發(fā)展的曲折性、艱巨性仍將長期并存,必須靠社會主義在實踐中不斷探索,進而贏得未來。

      猜你喜歡
      資本主義制度
      國際金融壟斷資本主義是壟斷資本主義的最新發(fā)展,是新型帝國主義
      青年馬克思資本主義批判方法的再檢視
      馬克思對資本主義剝削的兩重批判——基于《資本論》第一卷的思考
      哲學評論(2021年2期)2021-08-22 01:56:10
      淺探遼代捺缽制度及其形成與層次
      簽約制度怎么落到實處
      構建好制度 織牢保障網(wǎng)
      一項完善中的制度
      論讓與擔保制度在我國的立法選擇
      當代資本主義經(jīng)濟危機的發(fā)展趨勢
      學習月刊(2015年4期)2015-07-09 03:51:48
      歷史使命的終結?——在資本主義危機中思考女性主義與資本主義的關系(上)
      恩施市| 明光市| 深水埗区| 科尔| 越西县| 高清| 右玉县| 南京市| 龙陵县| 泸州市| 花垣县| 汉源县| 巨鹿县| 嘉峪关市| 石棉县| 河西区| 衡阳市| 涞源县| 九台市| 新野县| 平湖市| 稻城县| 黄骅市| 永丰县| 英山县| 彭阳县| 梧州市| 瓮安县| 文登市| 陆良县| 黄浦区| 绥江县| 定安县| 建瓯市| 邯郸县| 北流市| 吴桥县| 通许县| 镇原县| 车险| 沁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