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渡邊淳一是當代著名的日本作家,他在作品中對兩性之間的情愛給予肯定和贊美,并運用浪漫唯美的死亡方式將情愛定格;此外,作品中對女性美的追求、對美學氛圍的塑造,都使作品呈現(xiàn)出強烈的唯美、“好色”之感。本文以渡邊淳一描寫中年男女婚外情的都市題材作品《泡沫》為例,分析其中的“好色”表現(xiàn)。
關鍵詞:渡邊淳一 《泡沫》 好色 婚外情 情愛
“好色”一詞在日本傳統(tǒng)文化理念中有著特殊的含義,“好色”是對「色好み」一詞的直接借用。在奈良時代,「色」只有色彩和表情的含義,到了平安時代,則增添了華美和戀愛情趣的內(nèi)容,而「好み」則含有“選擇”之意。
因此日語中的“‘好色’是一種選擇女性對象的行為,不完全是漢語的色情意思。因為‘色情’是將性扭曲,將性工具化、機械化和非人化,而‘好色’是包含肉體的、精神的與美的結合,靈與肉兩方面的一致性的內(nèi)容”a。而在此基礎上形成的日本好色文學,以情愛為主題,追求情愛的自由與放縱,通過對情愛的贊美,表達男女之間種種戀愛情趣,“以探求人情與世相的風俗,把握人生的深層內(nèi)涵”b。日本“好色”的文學傳統(tǒng)通常與物哀、風雅等日本傳統(tǒng)審美理念交織融合,有著獨特的美學價值和文學意義。
日本當代著名作家渡邊淳一通常將作品內(nèi)容聚焦于中年男女的婚外情,用大量露骨的情愛描寫表達愛情的美好與純粹。作者認為愛在不同的時間段會不斷變化,世界上沒有永久存在的愛。雖然其作品中充斥著大量的情愛描寫,卻從未給人以低俗、齷齪之感。究其原因,是因為繼承了日本“好色”美學傳統(tǒng)的渡邊淳一將炙熱的情愛同古樸雅致的日本傳統(tǒng)美相結合,使男女之間的愛情散發(fā)出優(yōu)雅的韻味。
《泡沫》(日文書名為:『うたかた』)是渡邊淳一的代表作之一,該作品圍繞安藝隆之與淺見抄子的婚外戀情展開,并將男女主人公的情感關系與四季變化交織融合,從而為兩人之間的情愛增添優(yōu)雅之情趣。無論是貫穿全文的罪惡情愛,還是追求情愛之自由和放縱的男女主人公,抑或是自然景物與四季變化營造出的美悲交織的美感意境,都使《泡沫》流露出強烈的“好色”之感。
一、情天孽海的“好色”主題
《泡沫》中,作者把天災、不可抗的社會事件等現(xiàn)實要素一一排除在外,將視點聚焦于深陷婚外情而無法自拔的男女主人公的情愛。
安藝初次見到抄子是在一次展銷會,之后因為對抄子感興趣,安藝便約抄子單獨見面。雖然對對方擁有家庭一事心知肚明,但經(jīng)過一次又一次的聯(lián)系,安藝與抄子還是漸漸暗生情愫,最終在情愛的驅(qū)使下發(fā)生了關系。值得注意的是,小說中雖對安藝與抄子各自的婚姻家庭著墨不多,但仍然能夠清晰地看出兩人原本的婚姻關系早已不存在感情。在這種背景下,他們似乎迫切需要肉體的溫暖和精神的安慰,而婚外戀情的發(fā)展使兩人的需要得到了滿足。安藝與抄子不顧一切地與所愛之人享受婚外情帶來的快感和激情,不斷地追求愛情巔峰。安藝與抄子之間的情愛源于人的自然欲望和本能追求,不帶有任何功利性。他們在交往中追求愛情的純粹性與絕對性,從而使兩人之間的愛情具有一種超脫世俗的精神化屬性。
雖然作品并未直接交代安藝與抄子的死亡結局,卻仍能使讀者感知到他們的自我毀滅。安藝與抄子之間的關系雖然真摯且純粹,但終究是與社會倫理道德相違背的“不倫之愛”“禁忌之性”,終究不會被現(xiàn)實社會所接納。另外,安藝與抄子深知他們的關系不會永久存在,所以他們擔心兩人之間濃烈的感情有一天會消失,會歸于平淡。因此他們選擇走向更加“罪惡”的深淵——拋棄親人、拋棄家庭,“封鎖”在被大雪覆蓋的北海道別墅中......
《泡沫》中的“好色”,是對人自然欲望和本能追求的肯定,是對社會倫理道德的反叛;以死亡的方式實現(xiàn)永恒,又呈現(xiàn)出一種理想化、精神化的狀態(tài),從而使肉體的、精神的與美的東西相融合,很好地詮釋了日本“好色”的審美情趣。然而,我們不應該忽略的是,他們不顧倫理道德、拋棄家庭的行為仍然有著罪惡的本質(zhì)。
二、與罪共舞的“好色”人物形象
《泡沫》中的出場人物似乎只有男女主人公兩個人。盡管安藝和抄子都有各自的婚姻家庭,但無論是安藝的妻子和孩子,還是抄子的丈夫和孩子,僅在作者敘述他們與安藝和抄子的關系時有所提及,即使是抄子的母親,也僅存在于安藝和抄子的某次對話中。就這樣,渡邊淳一筆下的男女主人公雖然深知他們之間的關系是禁忌的、罪惡的,卻還是選擇與這種罪惡共舞——他們不顧一切地沉浸在這份“排他”的、“理想”的婚外戀情中,進而不可自拔地沉淪下去。
沉迷于婚外戀情的女主人公抄子非常具有現(xiàn)代色彩,她不再是日本傳統(tǒng)的妻子形象,而是有自己的工作,有自己的思想和感情。面對生活中的無奈與失望,她敢于追求自己渴望的自由與幸福。在與安藝的戀情中,雖說是安藝帶領她享受到激情與歡愉,但抄子卻在和安藝一次次的約會中變得越來越放縱。有時面對自己越來越強烈、越來越多彩的變化,抄子自己都會覺得不可思議:
結は?れる度に、抄子の感覚か?深まっていくことはわかっていた。ときには予想もしない深みに達して、抄子自身か?驚き、呆きれているようて?ある。c
(安藝知道,每次交歡,抄子的感覺都在日趨強烈,有時那意想不到的強烈甚至會讓抄子自己都驚得目瞪口呆。d)
原本笨拙呆板、內(nèi)斂淡漠的抄子越來越好色貪婪、越來越放浪無拘,最終導致悲劇結局。
另外,渡邊淳一還將抄子與具有日本傳統(tǒng)美的和服相結合,使其具有日本古典美的韻味。身為一名和服設計師的抄子經(jīng)常在和服展銷會上身著和服;和安藝約會時,她也會根據(jù)時間、場合的要求身著應時、應季的和服。小說對抄子與和服的描寫最為奪人眼球的一部分可謂是描寫抄子在某次性事之前將和服慢慢脫去的場景:
ヘ?ット?に橫たわっている安蕓の位置からは抄子のうしろ姿しか見えないか?、著物は肩に掛けたまま背をまるめ、被衣をかふ?っているように見える。その姿勢て?帯を解き、紐を抜き、足袋を脫いて?いく。最後に小山のように盛り上った衣類のうえに著物をかふ?せて長襦袢た?けになる。e
(安藝在床上只看得到抄子的背部,她彎腰的時候,身上的和服就像是件斗篷。她解下腰帶,抽調(diào)綁在里面的細帶子,脫下了布襪子。最后才把和服放在一大堆衣服的最上面,身上只剩下長襯褂。f)
將和服一點點脫去的抄子慢慢露出自己性感柔嫩的身體,使周圍的一切在高貴典雅的和服的襯托下顯得淫靡妖艷,從而使抄子散發(fā)出濃濃的“好色”之味。而觀賞著抄子將和服一點點脫去的安藝覺得自己就像在看一場影子戲,這“漫長”的觀賞過程喚醒了他的情思,使他愈發(fā)想得到抄子性感誘人的身體。
男主人公安藝是一位自由作家,然而工作的成功與生活的如意并不相伴而行——人到中年的他早已與妻子貌合神離。伴隨著中年男性的自尊與傲慢,安藝開始感到某種疲勞、寂寞和無力。一次偶然的機會,他遇見了抄子,初次見面便對抄子產(chǎn)生了興趣。之后,在與抄子不斷的聯(lián)絡下,安藝越來越被抄子所吸引。在兩人發(fā)生關系后,安藝也愈發(fā)沉迷于抄子的身體之美,沉醉于與抄子的戀情之中。作為“好色”化身的安藝對抄子充滿崇拜與渴望,他覺得抄子會使他找到自己存在的最高價值,進而使他的生活不再被疲勞、寂寞和無力所占據(jù),而是重新燃起愛與被愛的亮光。
《泡沫》中的抄子兼具現(xiàn)代美和傳統(tǒng)美,舉手投足間散發(fā)出優(yōu)雅迷人的氣質(zhì),在與安藝的交往過程中逐漸變得撩人心魄、動人心弦,為安藝提供了審美需要;安藝在與抄子的交往中重新獲得了激情,煥發(fā)了生機,很好地詮釋了日本“好色”的美學傳統(tǒng)。
三、哀慟頑艷的“好色”美學氛圍
當我們沉浸在安藝與抄子驕陽似火的愛情中,為愛情的純粹、美好心生感動之時,總會感覺有一種淡淡的哀傷劃過心頭,他們二人終將走向悲劇的結局。在小說中,渡邊淳一用自然景物的美麗為安藝與抄子的愛情增添優(yōu)雅之情趣,也通過自然的易逝、季節(jié)的變換使安藝與抄子的愛情散發(fā)出一種虛無感傷之氛圍;反之,安藝與抄子虛無感傷的情愛也在自然景象的烘托下流露出凄美之感,從而為作品營造出一種美中有悲、悲中有美的美學氛圍。
小說《泡沫》將男女主人公的情感經(jīng)歷與季節(jié)的流轉結合在一起,以應時的自然景物來表現(xiàn)男女主人公情愛的變化,反之,情愛的變化也隨著四季的流轉而緩慢推進。悖德的婚外情是不會被世人所認可的,所以在安藝和抄子生活的城市,兩人無法進行“正?!钡募s會。為了能夠享受二人世界,兩人經(jīng)常找機會離開城市去旅游。春意盎然的伊豆之宿、櫻花爛漫的京都之旅、夏天的石狩平原之行,在充滿希望的春夏季節(jié),世間一切似乎也都洋溢著希望——安藝和抄子的戀情在旅行之后也更加充滿希望;秋天的奈良紅葉開滿山谷,在火焰般的紅葉的襯托下,兩人的戀情似乎也更加如火如荼;寒冬的阿寒湖被白雪覆蓋,在荒涼、壯美的阿寒湖的刺激下,安藝和抄子察覺到最終等待著兩人的是悲劇的結局。于是,為了逃避可怕的現(xiàn)實,為了盡情享受當下?lián)碛械膼矍?,兩人決定遠離家鄉(xiāng),廝守在這被大雪困住的理想世界。風花雪月、春夏秋冬使人心生感動,人的情愛體驗、內(nèi)心感受與季節(jié)變化相交融,在對自然的感受、對生命的體驗中,小說流露出物哀之情趣,散發(fā)出無常的美之氛圍。
除了將四季流轉與主人公的情感相結合,渡邊淳一還將櫻花這一自然景象與主人公的情愛變化交織在一起,從而將主人公的愛情渲染得更加純美虛無。櫻花盛開時是艷麗誘人的,然而它的美麗卻是短暫的。如同安藝和抄子之間緊張、刺激的婚外情看似幸福,但這種幸福卻極易失去,兩個人的未來也是沒有希望的。文中的安藝和抄子贊美凋零的櫻花:“它們美得更加瘋狂?!比欢?,飄落的櫻花雖美,但是看多了也會使人感到疲憊與空虛,如同安藝和抄子瘋狂的婚外情之后所感到的疲勞與虛無。渡邊淳一將櫻花這一自然景象體現(xiàn)在對安藝和抄子的情愛描繪上——安藝和抄子的愛情存在時如櫻花綻放般絢爛,毀滅時如櫻花凋零般凄美,從而使讀者在為兩人熾熱的愛情心生感動之時,也感到淡淡的悲哀。這種悲哀也使讀者感到一種別致的美,從而營造出一種美與悲相互交織的美之氛圍。
在《泡沫》中,渡邊淳一將自然與人情相結合,人的情愛體驗與物的孤寂凄涼相互交融,共同訴說生命的感傷——以四季的變化和櫻花的綻放與凋零表達安藝和抄子情愛的熱烈純美和極度奢侈后的疲勞空虛,從而營造出一種悲的余情美的氛圍,很好地詮釋了日本“好色”的美學傳統(tǒng)。
四、結語
渡邊淳一將情愛貫穿于《泡沫》之中,塑造安藝與抄子之間愛情的純粹與永恒,從而賦予作品一種理想化、精神化的審美屬性;其對于女性美和形式美的追求,將《泡沫》渲染成一幅優(yōu)美的畫卷;自然的易變與人世的無常,則為《泡沫》增添了一種傷感的氛圍。美與悲相互交融,從而使作品縈繞著物哀之情趣,很好地詮釋了日本“好色”的美學傳統(tǒng)。因而可以說《泡沫》在主題、人物形象和美學氛圍三個方面都具有強烈的“好色”表現(xiàn)。
ab葉渭渠:《日本文學思潮史》,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版,第256頁。
ce〔日〕渡辺淳一:『うたかた』,集英社文庫2009年版,第230頁,第331頁。
df〔日〕渡邊淳一:《泡沫》,高培明譯,北京聯(lián)合出版公司2014年版,第148頁,第210頁。
參考文獻:
[1]葉渭渠.日本文學思潮史[M].北京: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
[2]舒斌.泡沫般的美麗與無奈——解讀渡邊淳一作品《泡沫》[J].當代文壇,2008(2).
[3]李雪晴.基于日本好色理念的渡邊淳一作品好色性研究[D].哈爾濱理工大學,2021.
[4]王瑞方.從倫理困境到審美轉化——渡邊淳一《失樂園》的日式審美及中國接受[J].衡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021(2).
[5]符新華.渡邊淳一小說思想特質(zhì)論[D].湘潭大學,2005.
[6]于桂玲.渡邊淳一情愛文學論[D].吉林大學,2008.
[7]藤本箕山,九鬼周造,阿部次郎.日本意氣[M].王向遠譯.長春: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12.
[8]閔致康.回到人類的原點——論渡邊淳一小說的性愛觀[D].南京師范大學,2006.
[9]渡辺淳一.うたかた[M].東京:集英社文庫,2009.
[10]渡邊淳一.泡沫[M].高培明譯.北京:北京聯(lián)合出版公司,2014.
作者:李雪晴,文學碩士,畢業(yè)于哈爾濱理工大學,研究方向:日本文學。
編輯:趙斌E-mail:mzxsz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