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雨森
那一年,白米莊一共來了三個年輕人。來自上海的楊娜,在白米莊只待了不到一年就瘋掉了。她住在寡婦費嫂家里,和費嫂的兩個女兒睡一間屋子。她說她夜里看見鬼了,那個鬼像一只巨大的蜘蛛,總是在拼命追趕她。從那天開始,人們看到她每天在莊子里不停地奔跑,像個迷失了方向的長跑運動員。當年秋天,有個男人到白米莊表演魔術(shù),他能從嘴里噴火,還能將一把碎紙片泡在碗里變成面條。楊娜搶走那碗面條吃了下去,當天夜里就跟那個男人走了。唐生是從泰州過來的,據(jù)說是我家的遠房親戚,雖說比我大了將近十歲,但論輩分他得叫我叔叔。他會畫畫,一來就被安排在白米小學做代課教師。他送給我一盒彩色蠟筆,經(jīng)常在中午吃飯的時候到我家教我畫畫,順便蹭走一頓午飯。唐生后來被公社抽調(diào)過去畫一幅大型宣傳畫,從腳手架上掉下來摔斷一條腿,只得送回城里治療,一去便不再回來。
就這樣,白米莊只剩下一個年輕人,就是高原。
高原來自省城。這個人瘦得出奇,渾身上下沒一點肉,真的是皮包骨頭。這么瘦的一個人,生產(chǎn)隊長實在不知道他能干什么,便把他交給了看場的李老頭。
李老頭是個老光棍,我們都有些怕他。他以前玩過蛇,據(jù)說他會念一種咒語,把整個莊子里的蛇都召集到他身邊,聽他調(diào)遣。高原和李老頭吃在一起,住在一起,有人把李老頭會念咒語的事告訴高原。高原卻不怕,還當場叫李老頭試試。
李老頭說,不敢不敢,我只會把蛇喚來,沒本事讓蛇散去,我那咒語一念,全莊的人都要遭殃。
高原不依,一定要李老頭念咒語。李老頭說,這娃咋一根筋呢,行,哪天夜里你睡著了,我把全莊的蛇都喚到你床邊,到時你可別喊我救你。
沒過幾天,高原找到隊長,要求另外安排住的地方。高原說他夜里不敢睡覺,總擔心一覺醒來床邊爬滿了蛇。
隊長說,你別聽李老頭胡說,他那是嚇你。
高原說,可是我真的不敢睡覺,我都快神經(jīng)衰弱了。
實際上高原是看中了打谷場旁邊的土圓囤,想自己一個人單獨住。土圓囤是生產(chǎn)隊為了存放多余的糧食建起來的,但建成后一直沒有多余的糧食需要存放在里面。
高原說,只要不和李老頭住在一起,隨便哪里都行,哪怕住土圓囤,我也沒意見。
高原還說,圓形空間雖然會讓人覺得壓抑,但也能給人帶來安全感,我現(xiàn)在最需要的就是安全感。
隊長一揮手說,別扯那些狗屁理由,你想住就住,到時別說我沒好好安置你就行。
土圓囤的墻用土坯壘成,頂上蓋的是麥草,像一座戰(zhàn)爭年代遺留下來的炮樓。高原住進土圓囤的第一件事,就是讓里面亮起了電燈。
那時候,白米莊還沒有通電。高原用幾塊舊木板做成一架風車,用兩塊磁鐵和一圈銅線做成一臺發(fā)電機。他把發(fā)電機和風車組合在一起,固定在土圓囤旁邊一棵高大的榆樹上,風一吹,風車便轉(zhuǎn)動起來,屋里的那只小燈泡,也跟著發(fā)出明明暗暗的光。這是白米莊亮起的第一盞電燈,人們紛紛走進土圓囤,參觀高原這一了不起的發(fā)明。最感興趣的是我們一幫孩子,我們恨不得飯都不吃,二十四小時守在那只發(fā)光的小燈泡旁。我們試圖搞清其中的原理,然后給自己家里也裝上一只這樣的電燈。然而高原講解了半天,我們還是聽得一頭霧水。我們搞不懂發(fā)電的原理,我們也無法找到磁鐵和銅線。我們很失望,只能眼含羨慕地看著高原瘦長的身影在電燈的光亮里晃來晃去。
我們垂頭喪氣地走在回家的路上,發(fā)誓不再去土圓囤看電燈,可第二天我們還是去了。
高原似乎看透了我們的心思,趕緊將電燈關(guān)掉。高原說,這樣吧,我來教你們做耳機。他拿出一只空百雀羚盒,將一小段鐵絲繞成彈簧放進去,再放進一小塊碎磁鐵,又在盒蓋上鉆一個小孔,將一根電線穿進去接在彈簧上,然后蓋上盒蓋。高原舉著百雀羚盒晃了晃說,看,一只耳機做好了。他將耳機接到廣播線上,讓我們把耳朵貼在百雀羚盒子上聽,我們果然聽到里面有人在說話。隨后,他送給我們每個人一段電線,一小塊碎磁鐵。高原說,這是世界上最簡單的耳機,我相信你們都會做。
幾天后,白米莊的每個男孩都有了一只鐵皮盒做成的耳機,我們也很快忘掉了電燈帶來的失望,和高原成了朋友。
李老頭還兼任生產(chǎn)隊的飼養(yǎng)員,高原除了跟李老頭一起看場,還要照看一群鴨子。這活兒本來連小孩都會,早上把鴨群放出來,趕到打谷場旁邊的水塘里,晚上再把鴨群吆喝上岸,趕回鴨棚,就這么簡單,但高原還是嫌麻煩。高原說,照看一群鴨子,根本不要投入這么多人力,完全可以根據(jù)條件反射的原理,讓鴨子一聽到相應(yīng)的信號,就知道該怎么做。
高原買回一只哨子,開始訓練那些鴨子。早上,他打開鴨棚,在鴨群前撒一把稻谷,用哨子吹出一聲長音,走幾步,再撒一把稻谷,再吹出一聲長音,就這樣,鴨群跟著他來到水塘邊,他一揮手,將鴨群全部趕進水塘。晚上,我們幫他把鴨群趕上岸,他在通向鴨棚的路上撒上稻谷,站在鴨棚前用哨子吹出短促的三聲,鴨群一路吃著稻谷,不知不覺就走進了鴨棚。
一個星期后,高原不撒稻谷了,只吹哨子。鴨子好像真的能聽懂他的哨音,早上他吹出一聲長音,鴨群便蜂擁著奔向水塘,晚上他再吹一吹哨子,鴨群又乖乖地回到鴨棚。
高原邀請李老頭參觀他的訓練成果,李老頭卻笑了。李老頭說,你這個,我們早就懂,不用吹哨子,吆喝幾聲就行。說著,他沖鴨群喲喲喲地喊幾聲,鴨子卻毫無反應(yīng)。李老頭說,你這娃,把鴨子都教壞了。
高原說,不是我把鴨教壞了,這是智慧的力量,人是有智慧的動物,應(yīng)當在勞動中體現(xiàn)自己的智慧。
李老頭指著高原手里的哨子說,你別糊弄我,這就是一只哨子,什么時候變成智慧了?我看還不如一只知了!
高原不要出工。白天,鴨子在水塘里嬉戲,他就躺在水塘旁邊的樹蔭下,瞪著一雙大眼睛看遠處的天空。我們問他是不是想家了,他搖頭。他說他在眺望宇宙。高原總是這樣,經(jīng)常說一些我們聽不懂的話。不過我們都認為他說的肯定有道理,他都能造發(fā)電機了,還有什么他不懂的?高原說,人類應(yīng)該仰望天空,眺望宇宙,這樣才會忘掉自己在什么地方,也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
我們按他說的那樣抬頭看天,看得脖子都酸了,可低下頭一看,發(fā)現(xiàn)自己還是在白米莊,也沒看到什么自我,連個鬼影子都沒有。
高原說,等你們長大了,就會明白我說的話了。隨即他嘆了口氣說,也不一定的,有的人一輩子都不會明白。
有時候,高原會給我們講故事。他有講不完的故事。我們問他這些故事是誰講給他聽的,他說是一個叫安徒生的老人。那口氣,讓我們都以為安徒生是他家鄰居,可高原說安徒生是丹麥人。我只知道大麥、小麥和圓麥,沒聽說過什么丹麥。高原伸長脖子嘆息一聲說,你們應(yīng)該知道的,丹麥是世界上的一個國家。
在白米莊人眼里,高原雖然肩不能擔擔,手不能提籃,但他是個心靈手巧的人,他會用膠水幫人家補膠鞋,甚至還會修廣播。有一次王寶生家的廣播被雷電燒壞,黑乎乎的像一只破氈帽,他拿回去把線圈重繞一下,廣播的聲音竟然比原來還響。在我們心里,高原差不多是個無所不能的英雄,他能用木頭為我們削出形狀逼真的駁殼槍,能用幾塊鏡片為我們做一個萬花筒,他還用自制的汽水讓我們第一次嘗到了汽水的滋味。本來,我們都崇拜一個叫李忠的人,他是大隊的民兵營長,有一支真正的半自動步槍,據(jù)說他曾在全縣民兵射擊比賽中獲得第一名,每當他背著槍帶領(lǐng)民兵進行訓練時,我們總要站在一旁,目光一刻也不離開那支閃閃發(fā)亮的步槍?,F(xiàn)在我們終于發(fā)現(xiàn),與高原相比,李忠實在算不了什么。
有一次,我們?nèi)ネ翀A囤,發(fā)現(xiàn)高原不在。我們一直等到中午,也沒看到高原的人影。有人趕緊去報告隊長,想知道高原是不是請假回城了。隊長也不知道高原去了哪里。第二天,我們還是沒看到高原,這下我們擔心起來,開始四處尋找高原。第三天,我們在運河邊上找到了高原。
高原在一處陡坡上挖了個洞,正閉著雙眼坐在里面,像在打瞌睡。我們以為他死了,大聲喊著他的名字。他睜開眼睛看了我們一下,隨即又閉上了,說,你們怎么來了,我正忙著呢。
高原告訴我們,他正在做一個試驗,讓自己像原始人一樣生活,每天只吃一點野果,然后坐在洞里冥想。高原說,我在思考一個問題,我們?yōu)槭裁匆獎趧??我們究竟需要多少財富呢?事實上,我們不需要那么多財富,我們太貪婪了,我們?yīng)該把更多的精力和智慧用在精神領(lǐng)域的創(chuàng)造上,比如音樂和舞蹈,比如繪畫和詩歌,這樣我們才會活得快樂。
這時候隊長也來了。高原的話,不光我們聽不懂,大人也不懂,包括隊長。隊長指著高原說,就你這瘦猴樣,一陣風就能把你吹得飄起來,你還快樂?隨即吩咐身邊的人,別聽他瞎扯經(jīng),快把他弄回去。
有人猜測,高原的腦子可能有點瓢。瓠子剖成兩半,就成了瓢。白米莊人形容一個人腦子不完整,就說這個人腦子有點瓢,具體到高原這個人來說,就是說他的腦子有一半開竅了,而且很聰明,另一半還處于混沌狀態(tài),差不多就是癡呆。
隨后發(fā)生的一件事,似乎也印證了人們的猜測。有一次,大隊支書找到高原,說上面下來一個推薦上大學的名額,全大隊只有兩個高中畢業(yè)生,都當兵去了,排來排去,只有高原合適。
這種天上掉餡兒餅的好事,高原卻一口拒絕了。高原說,我父母都是大學里的教授,父親是搞物理研究的,母親研究西方古典哲學,他們現(xiàn)在都在鄉(xiāng)下勞動,我還去上什么大學?
大隊支書熱臉貼了個冷屁股,氣得連隊長專門為他準備的午飯都沒吃就走了。
隊長責問高原,說你瓢,你還真瓢了,為什么不聽從大隊的安排?高原說,我不想要的東西,你們?yōu)槭裁匆獜娂咏o我。
高原拒絕去上大學,卻迷上了所謂的科學試驗。他先是想培育出一些新的農(nóng)作物。他把一株棉花苗嫁接到楊樹上,想讓棉花長成一棵樹,但那株棉花苗當天就枯萎了。他把冬瓜雄花的花粉傳授到南瓜雌花的花蕊上,想讓南瓜結(jié)得有冬瓜那么大,然而幾天后,南瓜的瓜紐卻爛掉了,長出長長的白毛。
高原并不氣餒,很快又將興趣轉(zhuǎn)移到動物身上。有天夜里,他等李老頭睡了,將生產(chǎn)隊里的那頭母豬趕進牛舍,試圖讓一頭公牛和母豬交配。他想讓母豬下的崽,將來長得像一頭牛。
第二天早上,李老頭在牛舍里發(fā)現(xiàn)了母豬,但已經(jīng)被牛踩死了,腸子都被踩了出來。
隊長得知母豬的死因后大為光火,立即宣布,扣發(fā)高原半年口糧作為賠償,召開批斗會批斗高原破壞生產(chǎn)的罪行。
兩個決定高原都接受了。高原不知道一頭母豬的意義,不知道生產(chǎn)隊每年的苗豬都靠這頭母豬下崽。他只是以為少了一頭母豬,就等于少了一頭豬的豬糞,所以他自己還加了一條,以后每天幫生產(chǎn)隊拾糞。隊長看了高原一眼,心想你飯都沒得吃了,還去拾糞?嘴里卻說,這可是你自己說的,希望你說到做到。
至于那頭死豬該怎么處理,有人建議將肉賣了,減少一點損失。隊長想了想說,一頭死豬,賣它干什么,收拾干凈了,多放點蘿卜,燒一大鍋紅燒肉按人頭分了。
燒肉的工作由李老頭來完成,他一邊給母豬去毛一邊傷心地流淚。這頭母豬他已養(yǎng)了六年,每次母豬下崽后,他都像伺候坐月子的女人那樣照顧它,現(xiàn)在他卻要親手將它燒成一鍋紅燒肉,他越想心里越難過。
高原對李老頭說,這頭豬總是要死的,要么老死,要么病死,現(xiàn)在它死于科學試驗,可以說是死得其所,再說了,你養(yǎng)了它這么些年,由你來親自為它送終,它算得上是世界上最幸運的豬了。
李老頭將頭扭向一邊,抹著眼淚說,它死得太慘了,它是世界上死得最慘的豬。
那天,白米莊每戶人家都分到了肉。高原也分到半碗,他把肉擺在門前的地上,對著肉碗在門檻上坐了一夜。第二天人們出工時發(fā)現(xiàn)高原還坐在那里,有人說,高原不會呆掉了吧?隊長走過去對高原說,算了,我不扣你口糧,也不開你的批斗會,但你千萬別呆掉。
高原不看隊長,自言自語地說,我真是太糊涂了,豬和牛的染色體不同,他們即使交配,也不可能繁育后代的。我應(yīng)該讓白豬和黑豬交配,說不定能生出黑白相間的花豬。
隊長氣得抬腳就去踢他,但腳踢到一半就收了回來。隊長說,你不是說要去拾糞嗎?你拾的糞呢?
高原真的背起畚箕開始去拾糞。白米莊的老人早上都要拾糞,所以拾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舍得起早,還要不怕走遠路。
高原每天睡到太陽曬屁股才起來,哪里拾到什么糞,狗屎都拾不到??吹礁咴刻煸谇f子里走那么一大圈,卻只能兩手空空地回來,我們決定幫高原一把。我們商量好了,以后誰也不許把屎拉在自家茅坑里,只能拉在打谷場那邊,拉在高原一出腳就能找到的地方。我們不想讓高原知道我們在幫他,這個呆子要是知道我們在有意幫他,肯定會不讓我們這么做。然而高原還是知道了。那天我正蹲在土圓囤后面的草窩里拉屎,突然感覺屁股被什么東西頂了一下,轉(zhuǎn)頭一看,高原正站在我旁邊,將畚箕直接支到我屁股下面。
高原說,以后別到處亂拉,直接拉畚箕里就行了。
有一段時間,高原迷上了在地上寫字。他用一根小木棍在地上東畫西畫,畫一陣子,就停下來對著地面想一會。高原畫的什么,我們一點也看不懂,有的像蚯蚓,有的像蝌蚪,白米莊的人都說他畫的是“鬼畫符”。后來我們才知道,他寫的其實是一些數(shù)學符號。
再后來,高原就不怎么讓我們?nèi)ニ抢锿媪?。高原說,國家已經(jīng)恢復高考制度,將來肯定也要恢復初中升高中的考試。你們跟我不一樣,你們別只顧玩,要好好學習,爭取考上高中,考上大學,這樣你們才有機會讀到更多的書,掌握更多的知識,才能學會思考,做一個有思想的人。
高原的話我們似懂非懂。我們以為他又要搞什么發(fā)明,但他什么事情也沒做,他只是經(jīng)常坐在土圓囤前發(fā)呆。
人們開始懷疑高原的腦子是不是真的出了什么問題。有人說,高原的腦子肯定曾經(jīng)受過暗傷。
正像高原所說的那樣,不光上大學要考試,初中升高中也要考試了。白米莊的幾個孩子,就我一人考到縣城去讀高中。
因為住校,我很少遇到高原。
高二那年寒假,我回到白米莊,看到高原坐在土圓囤前曬太陽。我們知道,像高原這種從城里來的年輕人,大多已經(jīng)回城。我以為高原已經(jīng)離開了白米莊,然而高原沒走,聽莊上的人說,高原不想走,他要在白米莊生活一輩子。
第二天我就去了高原那里,問他為什么不走。高原說,人的身體在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一個靈魂的棲息地,我的靈魂可能從沒來過白米莊,也可能早就離開了白米莊。
陽光下,我突然覺得靠墻而坐的高原是那么孤獨。
我問高原,那你將來有什么打算?
高原說,沒有過去,何談將來?我是一個沒有過去的人,也就不考慮什么將來了。
高原自然沒想到,兩年后農(nóng)村政策會有那么大的變化。分田到戶了,生產(chǎn)隊解散了,他在白米莊連個安身的地方都沒有了。在人們的撮合下,高原與比他大十二歲的費嫂住到了一起。
那時候,我已經(jīng)在外地讀大學。許多時候,我會忘記我曾經(jīng)認識一個叫高原的人。每次放假回到白米莊,人們也很少提起高原。據(jù)說他經(jīng)常外出,一走就是十多天,誰也不知道他在外面干些什么。
再次與高原取得聯(lián)系,已經(jīng)是在我大學畢業(yè)之后。
我回到了縣城,在電臺做記者。有一次,一位同事說起他當年在農(nóng)村的經(jīng)歷,說起他曾經(jīng)干過什么樣的農(nóng)活,我突然想到白米莊的高原,那個從未干過任何農(nóng)活的高原。我的父母都已不在,兒時的伙伴也早已四散各地,現(xiàn)實的白米莊在我心里已經(jīng)是一座空蕩蕩的村莊,我已經(jīng)很少回去。但那天,因為想起了高原,我毫不猶豫地蹬著自行車回了一趟白米莊。我甚至想,要是有可能,我會把高原作為一個扎根鄉(xiāng)村的典型來宣傳。
高原比以前更瘦了,也顯得老了。眼前的高原,只剩下一把骨頭,下巴上稀稀拉拉地掛著幾根山羊胡。他穿著短褲,露出來的小腿上,一層薄得近乎透明的皮緊貼在骨頭上,可以清楚地看到骨頭的形狀,整個人看上去跟一具骷髏差不多。我覺得奇怪,這么瘦的一個人,竟然還能站立,還能行走,我覺得只要輕輕吹一口氣,他渾身的骨頭就會像一堆松動的積木,搖晃著散落一地。
高原讓費嫂去泡茶,費嫂一副不情愿的樣子,不過看在我的面子上,她還是照做了。
原來,高原與費嫂結(jié)婚,只是為了有一個棲身之所。他不下地干活,不料理家務(wù)。他的父母都已落實政策,要接他回城,但高原說他已經(jīng)不習慣城里的生活。兩個老人還來看過一次高原,現(xiàn)在他們每個月都要匯一筆錢給高原,但那些錢都被高原作耗掉了。
費嫂一邊告訴我這些,一邊拿眼睛瞪高原。高原只裝沒看見。
費嫂說,好幾次我想將他趕出家門,但看到他像個沒娘兒,可憐巴巴的,又心軟了,心想,就當我自己生了個癡呆兒子吧。
我問高原,你留在白米莊,就是為了這樣整天無所事事?
高原一臉委屈地說,我怎么可能無所事事呢,我在造房子。
看著費嫂家破舊的房子,我點點頭說,這房子是該重建了。
高原說,我不是要造這種房子,我造的房子,能夠在空中飛。
他告訴我,多年之前,他夢見自己住在一幢懸在空中的房子里,那房子能飛,永遠不會著地。
高原說,知道我當初為什么要住土圓囤嗎,就是因為土圓囤特別像我曾經(jīng)夢見的房子。本來我以為可以在土圓囤里一直住下去,可土圓囤被拆掉了。我留在白米莊,就是為了造一幢這樣的房子。我終歸是要離開白米莊的,但不是去城里,我要住在這樣的房子里去一個更遠的地方。
高原帶我去參觀他的實驗室。他告訴我,經(jīng)過論證,他已經(jīng)設(shè)計出造房子的方案,造房子用的材料,他也發(fā)明出來了。
所謂實驗室,就是他搭在屋后竹園里的一間草棚,里面堆放著形狀各異的白鐵皮,畫著不規(guī)則圖案的木板,沒有編好的草席,還有幾塊貼著白紙的玻璃。草棚里散發(fā)著油漆和膠水混合在一起的味道。
高原拿出一塊等邊三角形的木板對我說,這不是一塊普通的木板,它能變形,還能聚集太陽的能量。
我沒看出那塊木板與普通木板有什么不同。
高原說,根據(jù)英國數(shù)學家杜登尼的研究,把等邊三角形分成四個部分,然后通過八個步驟就可以變成正方形。他的房子依據(jù)的就是這一原理。一開始,房子是由這些三角形構(gòu)成的錐體,就像金字塔,可以充分吸收太陽的能量,當能量積累到一定程度,也就是說室內(nèi)頂部儲溫層的溫度達到相應(yīng)高度后,房子就變形成為一個正方體,然后像熱氣球一樣開始升空。此后,房子就在正方體和錐體之間不斷變換,并且始終懸在空中。
我根本沒聽明白高原的話,我甚至懷疑他的腦子不僅有問題,還很嚴重。但高原的表情讓我相信他說的是真的。我想,這樣一座能懸在空中的房子,也許是高原這輩子唯一的寄托了。
高原說,他現(xiàn)在面臨的難題是如何將那些三角形的木板連接到一起,釘子他試過了,絕對不行,膠水也試過了,不夠牢固。
我建議他到有關(guān)科研機構(gòu)去尋求幫助,但高原表示他的房子不使用任何別人的技術(shù)。高原說,這是我的房子,我必須完全靠自己。
從那以后,每過一段時間,我都要去高原那里看看。他總是遇到新的難題,比如等邊三角形變成正方形的八個步驟按什么順序?qū)嵤热缭鯓幼尫孔由蘸螳@得向前飛行的動力,更讓他頭疼的是,他最初面臨的如何將那些三角形木板連接起來的問題還沒解決。直到幾年以后我調(diào)進省城,高原的房子依舊停留在他的想象中,他所擁有的,還只是幾塊他認為非同一般的木板。
我給高原留了電話號碼,但我們依然用通信的方式聯(lián)系。高原的來信基本上每月一次,每次來信,高原都要說他的房子很快就會大功告成。一開始我還能做到每信必回,對他即將到來的成功表示祝賀,后來我就懶得回信了。坦率地說,我對高原能否造出他所說的那種房子已經(jīng)失去信心。我甚至懷疑,高原的房子其實沒有任何進展,他所說的大功告成,可能只是他一廂情愿的妄想。
在最近的一次來信中,高原說,他的房子將在一個月后竣工。我知道,對高原來說,他的房子可以說每天都將造好,也可以說永遠無法造好,但我注意到一個細節(jié),這一次,高原明確了時間。一個月后——他從沒這么具體過。我想,哪怕一個月后高原還是造不出他的房子,我也該去看看他了。
然而,一個月后,當我來到白米莊時,高原已經(jīng)離開了白米莊。
白米莊的許多人都目睹了高原離開時的情形。他終于用可伸縮的膠帶將那些三角形的木板連在一起。為了獲得最初升空的力量,他用鐵絲把錐形的房子吊在一棵大樹上,在下面點燃了一堆木柴。人們看到高原爬到樹上鉆進房子,看到他把房門緊緊封死,看到跳躍的火苗舔著房子的四周。當人們意識到高原會被燒死時,整個房子都已經(jīng)燃燒起來。
我看到了那棵一半被燒焦的大樹。一位老人告訴我,他的確看到一團黑色的影子從大樹頂上飄向天空,他說高原肯定是升天了。我抬頭看天,沒有看到高原,只看到燒焦的樹枝上還掛著一段筆直的鐵絲,無限留戀地指向大地。
責任編輯 老 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