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正在讀《傅雷家書》,作為拓展,又看了一篇寫傅聰?shù)奈恼隆豆蕡@無此聲》。掩卷深思,心緒久久不能平息。
通篇文章無不透出傅聰對音樂的敬畏。他總是覺得自己的演奏功力不夠,總是在上臺前像孩子一樣哭鬧:“我不行!我彈不了!”晚年時,他因為手指得了嚴重的腱鞘炎,不得不把練琴的時間從每天十小時縮短到六小時。對此,他甚至心懷愧疚,覺得自己有愧于鋼琴,有愧于音樂。究其根本,還是因為他把音樂看作是生命中最高尚、最神圣、最崇高的。
文中談到,傅聰先生對音樂會現(xiàn)場的環(huán)境要求非常高,他容不得在音樂進行時有任何一絲嘈雜,如果有,他會立即中止自己的演奏返回后臺。我的父親當年在上海音樂廳聆聽傅聰先生現(xiàn)場音樂會時,曾經(jīng)歷過一次這樣的場面。因為臺下有細碎的說話聲和晚來觀眾的腳步聲,傅聰先生剛彈了兩個樂句便從鋼琴前起身,快步走下了臺。這時報幕的主持人尷尬地上臺說:“請各位保持絕對的安靜。”過了好一會兒,臺下確實鴉雀無聲了,傅聰先生才又緩緩地走上臺繼續(xù)演奏,繼續(xù)和他所敬畏的音樂對話。
音樂會第二天,傅聰先生在上海音樂學院開辦鋼琴大師班課程。父親花大價錢謀得一個聽課的位置。音樂學院安排了一位優(yōu)秀的青年鋼琴家去彈奏。然而,當這位學生在鋼琴前坐下時,傅聰先生仔細看了他的樂譜后,向在場的所有人說:“對不起,今天這堂課我沒法上。因為這位學生的譜子不是國際上公認的權(quán)威版本,那他彈出來的必定不會是肖邦自己所希望的音樂。希望大家原諒我?!贝髱煹恼n就此結(jié)束了。
都說傅聰先生是肖邦作品最權(quán)威的詮釋者,而我卻認為他是和音樂交流最虔誠的話語者。正是由于傅聰先生對音樂的敬畏,他無法忍受任何人對音樂有一點點的污蔑、輕視和不尊重。也正是憑著這一份虔誠,他手上的演奏技法、思想上對音樂的理解都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如果一個人對一件事懷有敬畏之心,那他還有什么理由做不成他想做的事呢?
劉秋池:江蘇省南京市金陵匯文學校初三(15)班學生
指導老師:潘瑞青
編輯 木木 69137296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