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力, 張宇弛
(大連理工大學 建設管理系, 遼寧 大連 116024)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增長,我國重大基礎設施工程項目迎來了寶貴的發(fā)展機遇,陸續(xù)建設了一批如南水北調工程、京滬高速鐵路、北京冬奧會、港珠澳大橋等代表性的重大基礎設施工程?!笆奈濉币?guī)劃《綱要》確定我國將進一步推進川藏鐵路、西部陸海新通道等新一批重大工程建設。然而,重大工程給我們帶來巨大經濟效益的同時,也經常伴隨著工程腐敗、生態(tài)破壞、移民安置不當、安全事故等嚴重的社會問題[1,2]。這些問題的根源在于利益相關者(尤其直接參與方)對重大工程社會責任的漠視[3]。重大工程社會責任(Megaproject social responsibility以下簡稱MSR)被概述為:“重大工程在整個項目全生命期內,各利益相關者以可持續(xù)發(fā)展為目標,通過透明、符合道德的行為,對人類社會帶來影響而承擔的責任”[4]。
重大工程社會責任作為提高重大工程可持續(xù)性的一項重要因素,受到廣泛的關注,逐漸成為工程管理領域新的研究熱點[5]。但相關研究尚處起步階段,現有的研究主要聚焦于重大工程社會責任的內涵、關鍵要素、組織行為等方面,少有提及各參與方MSR履行決策問題。Zeng等[4]綜述以往重大工程社會責任研究主題,提出了一個包含重大工程社會責任的多維復雜性與互動交叉性的概念模型,為重大工程社會責任的研究提供了全新思路。在此基礎上,馬漢陽[6]從經濟、法律、倫理和政治四個維度分析了重大工程社會責任。接著Lin等[7]從內部和外部兩個方面識別了重大工程社會責任的驅動因素。針對一些特殊的社會責任行為,Wang等[8]驗證了重大工程參與方的環(huán)境責任認知對環(huán)境承諾和環(huán)境公民行為的正向影響,并提出了相應的環(huán)境公民行為引導策略。積極履行MSR有助于改善政府和企業(yè)形象、規(guī)避道德風險,提升社會整體效益[9]。履行MSR前期往往需要大量投資,然而對利益相關者收益的提升效果往往難以立竿見影,因此存在部分施工企業(yè)逃避履責、部分政府部門消極推動履責的情況[10]。另外,重大工程項目利益關系復雜,對于協同履責而產生的收益分配沒有清晰的界限,缺少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是阻礙利益相關者履行MSR另一重要原因。為了營造良好的履行MSR環(huán)境,施工企業(yè)需要被政府部門進行監(jiān)管,政府部門也需要設定合理的利益分配系數減少雙方利益沖突。重大工程項目生命周期長,隨著時間的推進,政府部門和施工企業(yè)會不斷改變策略以獲得最有利結果,因此政府部門和施工企業(yè)在履行MSR的決策過程中必然存在動態(tài)博弈,通過揭示雙方博弈的演化規(guī)律,設計合理的政府監(jiān)管機制、利益分配機制促進雙方形成積極參與、自覺履行社會責任的格局顯得尤為重要。鑒于此,本文運用演化博弈理論和SD模型仿真,嘗試揭示政府不同監(jiān)管力度、收益分配系數等因素對施工企業(yè)履行MSR決策的影響及其雙方決策的演化機制,并為重大工程項目中政府監(jiān)管、收益分配政策的制定提供參考對策。
本文考慮的是重大工程項目利益相關者在社會責任履行中的策略選擇問題。由于重大工程項目利益相關者較多,故選擇影響相對較大的政府部門和施工企業(yè)兩類博弈群體研究。重大工程對社會、經濟和生態(tài)具有重大而深遠影響,一旦出現社會責任風險,損失影響的范圍和程度比一般工程更大,因此需要采取MSR的積極策略,但是由于主觀意愿或履責成本過大等原因,也有可能會選擇MSR的消極策略[11]。因此,政府部門策略集合為{推動MSR,不推動MSR},施工企業(yè)策略集合為{履行MSR,不履行MSR}。假設政府部門和施工企業(yè)不采取任何行動基礎收益分別為πg,πp;政府部門推動施工企業(yè)履行MSR成本為Cg,對履行MSR的施工企業(yè)獎勵J,否則給予懲罰K;施工企業(yè)履行MSR成本為Cp;公眾舉報的概率為p,此時若政府沒有推動社會責任履行,則會受到E的聲譽損失;雙方單獨積極行為產生的收益增量分別為Δπg,Δπp,考慮到一般工程影響小,重大工程影響較大,雙方各自收益會互相影響。不同于一般工程項目,重大工程項目利益相關者多且雜,各利益相關者行為對其他參與方有很大的影響,因此本文不僅需要考慮利益相關者間的協同效應,也要考慮“搭便車”效應。設L為雙方協同帶來的總利潤增量系數;α,β為雙方收益分配系數;m,n為雙方積極行為對另外一方“搭便車”的收益系數。由于協同產生的收益一定大于各自的收益和“搭便車”收益之和,因此αL(Δπg+Δπp)>Δπg+mΔπp,βL(Δπg+Δπp)>Δπp+nΔπg[12]。
根據上述說明,可得如表 1 所示的地方政府與施工企業(yè)的演化博弈收益矩陣。
表1 政府部門和施工企業(yè)動態(tài)博弈矩陣
設政府部門選擇推動社會責任策略的概率為x,不推動社會責任策略的概率為1-x;施工企業(yè)選擇履行MSR策略的概率為y,不履行MSR策略的概率為1-y。
基于上述博弈矩陣可以得到,政府部門選擇推動社會責任履行的期望收益為
EGY=y[πg+αL(Δπg+Δπp)-Cg-J]+
(1-y)(πg+Δπg-Cg+K)
=πg+Δπg-Cg+K+yαL(Δπg+Δπp)-
J-K-Δπg
政府部門選擇不推動社會責任履行的期望收益為
EGN=y[pg+mΔπp-pE]+(1-y)(πg-pE)
=πg-pE+ymΔπp
政府部門混合期望平均收益為
EG=xEGY+(1-x)=x(Δπg-Cp-K+pE)+
xy[αL(Δπg+Δπp)-Cg-J-Δπg+Cp-K-mΔπp]+ymΔπp+πg-pE
政府部門策略的復制動態(tài)方程為:
=x(1-x){Δπg-Cg+K+pE+
y[αL(Δπg+Δπp)-J-K-Δπg-mΔπp]}
類似地,可求出施工企業(yè)的復制動態(tài)方程:
=y(1-y){Δπp-Cp+x[βL(πg+πp)+
J+K-Δπp-nΔπg]}
為表達簡便我們令
Δπg-Cg+K+pE=Λ1,Δπp-Cp=Λ2,
βL(Δπg+Δπp)+J+K-Δπp-nΔπg=Λ3,
αL(Δπg+Δπp)-J-K-Δπg-mΔπp=Λ4,
則動態(tài)系統雅克比矩陣為:
由演化博弈模型中均衡點判定的方法可知,如果雅可比矩陣的行列式符號為正,跡的符號為負,則表明相應的均衡點是穩(wěn)定點[13]。五個均衡點所對應雅克比矩陣的行列式與跡如表2所示。
由上述假設βL(Δπg+Δπp)>Δπp+nΔπg,因此Λ3>0,在其他參數大小不確定的情況下,本文將探討不同參數條件下各均衡點的情況,分析結果如表3所示。
表2 各均衡點雅克比矩陣Det(Z)、Tr(Z)取值
表3 不同參數取值范圍下各均衡點的穩(wěn)定性分析結果
由于情況較多,并且我們最終是想要達到政府部門推動,施工企業(yè)履行社會責任這一理想狀態(tài),所以選擇演化穩(wěn)定點為(1,1)的情形進行分析。
(1)當政府單獨推行社會責任、給予施工企業(yè)的懲罰與聲譽懲罰的和Δπg+K+pE大于政府推行社會責任付出的成本Cg,施工企業(yè)單獨行動獲得的利益增量Δπp大于付出的成本Cp,政府部門和施工企業(yè)合作下,若政府部門獲得的利益溢出量αL(Δπg+Δπp)-Δπg-mΔπp大于給予施工企業(yè)的懲罰和獎勵的和K+J,即Λ1>0,Λ2>0,且Λ4>0時,滿足情形1,策略將會向政府推動、施工企業(yè)履行演化,如圖1。
(2)當政府部門獲得的利益增量與聲譽懲罰的和αL(Δπg+Δπp)+pE大于政府部門給予施工企業(yè)的懲罰、搭便車獲得的收益和推行社會責任成本的和Cg+mΔπp+J,即Λ1>0,Λ2>0,Λ4<0,Λ1+Λ4>0時滿足情形3,與圖1情況相同。
圖1 情形1、情形3
(3)當政府單獨推行社會責任、給予施工企業(yè)的懲罰與聲譽懲罰的和πg+K+pE大于政府部門推行社會責任付出的成本Cg,政府部門獲得的利益溢出量αL(Δπg+Δπp)-Δπg-mΔπp小于給予施工企業(yè)的懲罰和獎勵的和K+J,政府部門和施工企業(yè)合作下,若施工企業(yè)合作收益與獎懲和βL(Δπg+Δπp)+J+K大于搭便車利潤與履行社會責任成本的和nΔπg+Cp,當政府部門獲得的利益增量與聲譽懲罰的和αL(Δπg+Δπp)+pE大于政府部門給予施工企業(yè)的懲罰、搭便車獲得的收益和推行社會責任成本的和Cg+mΔπp+J時,即Λ1>0,Λ2<0,Λ2+Λ3>0,Λ1+Λ4>0時滿足情形5,如圖2。
圖2 情形5
(4)當政府單獨推行社會責任、給予施工企業(yè)的懲罰與聲譽懲罰的和πg+K+pE小于政府推行社會責任付出的成本Cg,施工企業(yè)單獨行動獲得的利益增量Δπp大于付出的成本Cp,當政府部門獲得的利益增量與聲譽懲罰的和αL(Δπg+Δπp)+pE大于政府部門給予施工企業(yè)的懲罰、搭便車獲得的收益和推行社會責任成本的和Cg+mΔπp+J時,即Λ1<0,Λ2>0,Λ1+Λ4>0,滿足情形7,如圖3。
圖3 情形7
考慮到系統動力學(System Dynamics,SD)模型能夠清晰地表現各系數之間的數量關系,故本文運用SD模型分析參數變化對博弈決策的影響。根據演化博弈分析建立政府部門與施工企業(yè)社會責任履行的SD仿真模型,將公共機構推動社會責任履行概率x、施工企業(yè)履行社會責任y設為狀態(tài)變量,f(x),f(y)為速率變量,得到系統流圖如圖4。
圖4 系統動力學模型
使用軟件VensimPLE7.3.5進行系統動力學仿真,設定INITIALTIME=0,FINALTIME=100,TIMESTEP=0.5。根據系統動力學模型的構建原則,對模型參數初始值進行賦值:Cg=0.8,Cp=0.8,Δπg=0.5,Δπp=0.6,J=0.1,K=0.1,pE=0.1,m=0.3,n=0.2,α+β=0.9,α=0.5,L=2.1,y=0.7,x=0.5。仿真結果如圖5,均衡策略是政府部門不推動,施工部門不履行MSR。
圖5 仿真結果
Δπg,Δπp是雙方履行MSR各自的收益增量。保持其他參數不變,對參數Δπp分別取0.45,0.5,0.55,0.6時博弈主體的決策演化結果如圖6所示,可見隨著Δπp的增大,政府部門決策將由不推動向推動MSR演化,施工企業(yè)決策由不履行向履行MSR演化,最終實現雙方協同履行MSR的機制。這是因為隨著施工企業(yè)收益增量變大,政府部門獲得“搭便車”收益變大,使自身收益由負變正,故雙方都向積極行為演化。但當Δπp=0.5時,出現了政府部門積極行為的概率先上升后下降的情況,代表著政府部門推動概率雖然先增大,但隨著時間的推進,由于施工企業(yè)履責意愿一直減弱,導致政府“搭便車”收益下降,政府部門推動意愿逐漸下降,最終穩(wěn)定于雙方均采取消極策略。對不同的Δπg進行仿真模擬,如圖7,也可以得到類似的結論。因此,提高雙方各自積極行為所獲得的收益,有利于實現雙方協同履行社會責任的機制。
圖6 Δπp對MSR履行的影響
圖7 Δπg對MSR履行的影響
因此,為了增加政府部門和施工企業(yè)履行社會責任的效益增量,第一,政府部門應對履行MSR的施工企業(yè)進行額外補貼或政策優(yōu)惠;第二,政府部門和施工企業(yè)都應該在不降低品質的前提下努力減少履行社會責任成本,以提高各自效益增量;第三,通過榮譽表彰來鼓勵履行MSR的機構,并且做好宣傳,提高該施工企業(yè)的社會形象,這對于施工企業(yè)來說也是一種效益增量。
“協同收益系數”是雙方合作下產生的總收益放大系數,與雙方的合作程度具有正相關性。具體表現為雙方由于目標相同,形成優(yōu)勢互補,效率加快導致總收益增大的情況。本文對協同收益系數L對MSR履行的影響也進行了仿真,如圖8所示:
圖8 協同收益系數L對MSR履行的影響
從圖8中可以看出,雙方的協同收益系數越大,雙方更容易進入積極行為狀態(tài),且隨著協同收益系數的增大,其收斂效應也越明顯。協同收益系數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合作雙方的契合程度,因此在選擇政府部門合作伙伴時,應當對施工企業(yè)的各項指標進行一個全面的評估,選擇善于合作、與政府部門自身更契合的企業(yè)可以創(chuàng)造更大的收益,促進重大工程社會責任的實施。
由于重大工程項目利益相關者關系較為復雜,所以此處我們抽象出對整體影響較大的兩方進行研究,由于存在其他利益相關者,故假設α+β=0.9。給定幾組不同的α,β值,得到雙方均衡策略如圖9所示。顯然,隨著α值增大至0.5,β值減小至0.4時,雙方都進入積極行為狀態(tài)。然而隨著α繼續(xù)增大,β繼續(xù)減小,政府部門策略先趨向于積極行為狀態(tài),但隨著時間的推進,由于施工企業(yè)履責概率逐漸變小,政府部門“搭便車”收益減少,雙方策略逐漸穩(wěn)定于消極行為狀態(tài)。因此,在進行重大工程項目利益分配時,選擇合適的利益分配系數非常重要。
圖9 利益分配系數α對MSR履行的影響
綜上所述,增加雙方各自履責所獲收益Δπp和Δπg、協同收益系數L、設定合適的利益分配系數將使得雙方更偏向于參與履責決策。但過大或過小的利益分配系數L會對重大工程項目社會責任履行起負向作用。
因此,針對如何推進社會責任履行制度落實的建議如下:
政府部門和施工企業(yè)在保持履責既定目標情況下,應通過開源節(jié)流、適當精簡機構等方法減少各自的履責成本,間接增加雙方履責收益,促進責任雙方履行社會責任。
政府部門應該完善激勵約束機制,一方面對于履行MSR的施工企業(yè)給予獎勵,對不履行MSR的企業(yè)進行處罰。政府也可建立優(yōu)質施工企業(yè)庫,將社會責任履行作為入庫的一項重要指標,對履行MSR的優(yōu)質施工企業(yè)給予一些便利,如優(yōu)先合作等,增加施工企業(yè)履行MSR的潛在收益。另一方面可將社會責任履行結果與施工企業(yè)的績效掛鉤,拓寬施工企業(yè)績效評價體系,對重大工程項目全生命周期內各個階段履責程度進行考核,保證全生命周期內社會責任的履行。
政府部門應構建高效的合作體系,設定合理的收益分配系數。政府部門不僅要選擇與自身優(yōu)勢互補的施工企業(yè)合作以增加協同收益,還應制定合理的利益分配策略,考慮到政府作為博弈領導者,施工企業(yè)在博弈中處于劣勢。因此應該對雙方合作進行適當監(jiān)管,如引入第三方監(jiān)察、審計機構等,從而防范行為異化偏離良性軌道。
近年來我國重大工程投資建設規(guī)??涨?,取得了世界矚目的工程建設成就,但也給自然環(huán)境和工程移民帶來了沉重的負擔,亟需通過有效的社會責任管理才能形成多方協同履行社會責任的格局,保障重大工程建設的順利實施、安全運行和可持續(xù)發(fā)展。
本研究從重大工程參與主體的履責決策及其影響因素的角度入手,通過演化博弈、系統動力學模型模擬了政府部門和施工企業(yè)雙方履責的決策過程,分析了重大工程項目中雙方履責決策的影響因素及各影響因素對它們的影響程度,并且為如何推動重大工程項目社會責任的履行提供了有效建議。但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缺少一些實際的數據以支撐模型的構建和數值實驗,這將是未來研究中一個很重要的方向。另外,本文為了分析簡便,只選取重大工程項目中影響較大的政府部門、施工企業(yè)進行博弈分析,后續(xù)將考慮多利益相關者博弈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