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陽
在我國五千年的文化史上,宋詞是其中一段燦爛的篇章.在此期間涌現了大量詞人,創(chuàng)作了無數膾炙人口的佳作。柳永與秦觀就是北宋詞壇上的名家,代表了當時婉約詞派的較高成就,在詞壇上享有很高聲譽。秦觀雖出自蘇軾門下,卻受柳永影響頗深,其詞風格與柳詞頗有相似之處,而尤以《雨霖鈴·寒蟬凄切》與《滿庭芳·山抹微云》表現最甚。
兩首詞所表達的都是離情別緒,抒發(fā)了詞人淡淡的哀愁,把那真摯,細膩的感情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并有機地融入到寫景狀物之中.整首詞清麗和婉,幽怨纏綿,使人讀來回味無窮,頗有“三月不知肉味”之感.。
兩詞的上片均以寫景為主,以各種景狀來烘托一種悲愁的氣氛。一個是“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一個是“山抹微云,天粘衰草”。日晚、陣雨、寒蟬的長鳴描繪出一種晚秋的氛圍;而遠山淡云、衰草接天,更是城郊深秋的景色。就在這凄清的秋色里,面對那即將來臨的離別,詞人顯露出一種無奈的悲愁?!岸奸T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fā)”“暫停征棹,聊共引離樽”,蘭舟已在催行,執(zhí)手淚眼卻只覺千言萬語不知從何說起;征棹里一對戀人兩情依依,難分難舍,令人柔腸寸斷。
兩詞在駕駑文字方面都表現出了高超的藝術技巧,對仗工整精煉,繪景貼切?!霸啤蹦ㄔ谏缴?,“草”粘在天邊,何等的清淡高遠,蕭瑟蒼茫?而“寒蟬凄切”亦有如此之功效,在景中寄寓了作者的主觀感受,更增添了一種凄涼的悲感。詞人在傾訴難以割舍的離愁時,抒發(fā)了自己生平遭遇的不幸,流落江湖的感受?!靶标柾?,寒鴉數點,流水繞孤村?!薄敖裣菩押翁帲瑮盍稌燥L殘月?!痹~人的黯淡心情傳給了天容水色,前程未卜,千年的心愿,只能揉成片片殘陽,融化于曉風殘月的傷感之中。
當然,盡管兩人的詞風有許多驚人的相似之處,但在一些具體方面亦是各有特色。
柳永善于鋪敘、白描,對男女的相思肆意暢情,大膽而直露的進行描繪,絕少矯情掩飾之處?!皥?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直抒胸臆,傾訴了對戀人的深摯感情;“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表達的更是一種傷感之情,一種離恨之感。而秦觀則委婉含蓄得多,“多少蓬萊舊事,空回首,煙靄紛紛”。蓬萊舊事,回首已是過眼煙云,一切已成空幻,而詞人那種感傷的情緒更在委婉的語調中顯露出來,讓人在紛紛的霧靄中感受到詞人的癡心一片,引起心中強烈共鳴、慨嘆。
無論是在景物描寫還是抒情上,柳詞都顯得比秦詞更加廣闊深遠?!澳钊トデЮ餆煵?,暮靄沉沉楚天闊”,詞人的感情如九天之水,傾瀉而出,“沉沉暮靄”籠罩著“楚天”,更是一種情感如潮的悲壯場景。使人在不自禁中為詞人真摯深厚的情感所捕捉,大有一灑傷心淚的凄楚。
另外,柳永喜歡大膽運用點染的藝術手法,使整首詞顯得精微入里,同時又有大膽潑墨之威;而秦觀則善用典故,淡淡幾筆,一種自然清麗的感覺已從字里行間顯露出來,雅俗共賞,韻味悠長。
正如我前文所說,秦觀因喜柳詞,故受其影響較大,對柳詞風格有一定承繼性;然他畢竟是蘇門四學士之一,并不會因此而摒棄自己的風格。這樣,在北宋詞壇上,兩人是各分秋色、各占春秋,成為北宋詞壇的兩朵奇葩,為后代文人所景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