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桂英 諸葛令堂
摘要:臨沂地區(qū)桂花栽培非常廣泛,嫁接技術有多種。通過長期的摸索和實踐,半切嫁接接技術非常受歡迎。文章從嫁接優(yōu)點、嫁接操作技術及后期管理等方面出發(fā),研究桂花半切接嫁接的優(yōu)勢。
關鍵詞:桂花;性狀;嫁接技術;管理
一、桂花介紹
桂花是中國木犀屬眾多樹木的習稱,代表物種木犀(學名:Osmanthus fragrans? (Thunb.) Lour.),系木犀科常綠灌木或小喬木,質堅皮薄,葉長橢圓形面端尖,對生,經(jīng)冬不凋。花生葉腋間,花冠合瓣四裂,形小,其園藝品種繁多,最具代表性的有金桂、銀桂、丹桂、月桂等,現(xiàn)在臨沂地區(qū)桂花品種非常多,除了常見的桂花,還有老金桂、朱砂桂、沉香桂、檀香桂、彩葉桂、結仔桂、玉簾垂絲桂、天香臺閣等達到30多種。
桂花是中國傳統(tǒng)十大名花之一,集綠化、美化、香化于一體的觀賞與實用兼?zhèn)涞膬?yōu)良園林樹種。桂花對氯氣、二氧化硫、氟化氫等有害氣體都有一定的抗性,還有較強的吸滯粉塵的能力,常被用于城市及工礦區(qū),桂花在園林建設中有著廣泛的運用。桂花清可絕塵,濃能遠溢,堪稱一絕。尤其是仲秋時節(jié),叢桂怒放,夜靜輪圓之際,把酒賞桂,陳香撲鼻,令人神清氣爽。
以桂花為原料制作的桂花茶是中國特產(chǎn)茶,它香氣柔和、味道可口,為大眾所喜愛。桂花味香,持久,可制桂花糕點、糖果,并可做桂花酒。
桂花性喜溫暖、陽光,屬于長日照植物,耐高溫,亦耐半陰,抗寒,喜濕潤怕淹澇。在北方0°C到—12°C可以安全越冬,當溫度到達—13°C以下會發(fā)生凍害,—15°C以下會凍死。
在山東臨沂地區(qū)桂花栽培很廣泛,為了提高桂花的適應性、抗寒性、早花性和早成型,普遍采用嫁接方式。常見的嫁接方法有多種:切接、腹接、皮接、劈接、靠接、橋接等。在長期摸索實踐中形成一套行之有效、快捷、成活率高,最受當?shù)厝藲g迎的半切接嫁接技術。
二、半切嫁接接技術優(yōu)點
1、由于桂花當年生枝條直徑都不大,砧木直徑都較粗,這種情況用半切接嫁接技術非常省力氣,較粗的砧木可以切2—3個側切口,嫁接2—3個接穗。
2、對于砧木直徑2—3厘米密植型苗圃特別適合半切接嫁接技術。
3、半切接嫁接技術嫁接效率高,每天每人可以嫁接200多顆,熟練工人可以嫁接300顆,是桂花嫁接技術中嫁接速度最快的。
4、成活率高,因為半切接嫁接只是把砧木的一側切開,只有一個側切邊,嫁接后愈合速度快,成活率高,可達98%,這是其他嫁接技術無法可比的。
5、適宜嫁接的時間長,臨沂最適宜嫁接時間是清明前半個月到清明后半個月,如果能找到不發(fā)芽的接穗,嫁接時間可以延長到5月初。
6、嫁接后15天即可發(fā)芽,如果發(fā)現(xiàn)有未發(fā)芽成活的,只要在適宜嫁接的時間內(nèi),可以及時補接,保證桂花出圃時的苗木整齊度。
7、節(jié)約接穗,特別是稀有品種,每一個芽子都很難得,半切嫁接接口上只留2個芽子即可。
8、繁殖推廣快,愈合快,生長快,新枝當年可以生長1米多長,當年即可成苗,大大縮短了出苗期,提高經(jīng)濟效益。
三、嫁接前準備工作
(一)、接穗準備
1、在清明前一個月提前剪下未發(fā)芽的一年生健壯無病蟲害的枝條,用蠟封剪口,用保鮮膜包裹嚴保濕,埋在陰冷背陰的土壤里。
2、在沒有提前預備好接穗時,可在嫁接時現(xiàn)采未發(fā)芽的一年生枝,現(xiàn)采現(xiàn)用。
(二)、塑料薄膜條準備
塑料薄膜條剪成長40—50厘米,寬10—25厘米,可以根據(jù)砧木的粗度定長寬。
(三)、砧木準備
臨沂地區(qū)采用流蘇做砧木,因為流蘇在本地耐寒性、耐澇性、適應性非常強。剪掉嫁接口以下的所有枝條,擦凈砧木表皮塵土,防止嫁接時污染傷口,影響愈合。
(四)、嫁接工具準備
修剪剪刀、嫁接刀、手鋸或電鋸、塑料薄膜條。
四、嫁接步驟
1、把砧木嫁接點以下的枝條,用剪刀緊貼主桿全部剪除。
2、根據(jù)嫁接高度定截桿的高度,低桿或是高桿,截斷砧木。
3、削平砧木的橫截面,因為剪口和鋸口是毛茬,是不能直接嫁接的,必須削平滑。
4、選擇平滑的側面,大約0.2厘米的厚度,用嫁接刀的尖部向下垂直切,只有一個側切邊,而不是完全側切開,側切長度2.5厘米左右。
5、剪掉接穗上的葉片,從基部開始向上截取,削成長2-2.5厘米斜削面,在其對應面也削成與其等長的斜削面,上面保留1—2對芽體,剪斷接穗。
6、用嫁接刀刀尖稍微撬開砧木切口,插入接穗,使接穗外側的表皮與砧木的表皮對齊,接穗的形成層和砧木的形成層對齊,用手緊緊捏住,防止形成層錯開。接穗與砧木橫截面要稍留白,有利于愈合組織能包住砧木。
7、用塑料薄膜條纏緊綁扎固定,將剩余的塑料薄膜條覆蓋在接穗上,將接穗全部罩在里面并封好,起到保濕保溫作用,用利于成活。
五、嫁接后期管理
1、大約15天即可發(fā)芽,發(fā)芽后不用人工除掉上面覆蓋的塑料薄膜,新捎能自己拱破薄膜生長出來。
2、注意防風,新發(fā)出的桂花嫩枝長到10厘米左右,由于未木質化,非常容易風折,一定要綁防風棍,等到新捎基部木質化以后再去除防風棍。
3、6月或7月份解除全部塑料薄膜,防止勒到新捎,影響生長。
4、根據(jù)枝條生長勢,適當摘心促進分枝,適當拉枝,促進整型成型。
5、及時抹去砧木上的萌蘗。
6、苗圃及時人工除草,不要使用除草劑,除草劑會熏傷桂花新梢。雨季注意排水。
7、當年嫁接的桂花怕凍,如遇極端凍害,低溫在—15°C以下,要注意防凍害??梢栽O防風障,或者建塑料棚。
8、病蟲害防治:
(1)、桂花褐斑病、枯斑病、葉斑病等可以噴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
(2)、蚧殼蟲可以噴0.3—0.5%波美度石流合劑或50%久效磷乳液1500倍液。
(3)、夜蛾類可以噴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
(4)、紅蜘蛛可以噴40%菊殺乳油2000—3000倍液或40%樂果乳油1500倍液。
參考文獻
[1]時朝.北方地區(qū)桂花嫁接繁殖技術研究【J】.北方園藝,2013(03):70—72
[2]邱玲.嫁接技術在桂花育苗中的實踐應用探索【J】.現(xiàn)代園藝,2019(04):4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