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六十三
在傳統(tǒng)的作文教學中,寫作效果不理想,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原因便是教師沒有把握作文訓練的要點,導致寫作訓練沒有針對性,不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也影響了寫作教學的效果。教師必須加強對作文訓練要點的研究,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為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提升做鋪墊。
寫作是學生表達認識與情感的重要方式,但是要想把這些內(nèi)容付諸于筆端,需要具備較強的寫作能力。學生的學習能力處于發(fā)展階段,若能在這一時期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將有助于今后語文綜合能力的提升。教師要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寫作,讓學生掌握更多的寫作技巧,并在寫作訓練中逐漸形成自己的寫作個性,養(yǎng)成良好的寫作習慣。小學階段的作文指導不應停留在寫作技巧的掌握上,還包括素材積累以及情感滲透方面的指導,只有為作文注入靈魂,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一、認真觀察生活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教師要讓學生知道,要想寫好作文,必須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而素材的來源就是我們的日常生活。法國著名藝術(shù)家羅丹曾經(jīng)說:“美在生活中到處都有,只不過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苯處熞笇W生關注生活,認真觀察生活中的大事小情,并將其積累成寫作素材。還要教授學生觀察的方法,不僅要認真觀察,還要在觀察的基礎上勤于思考,在思考中提升思維能力,讓作文充滿“血肉”,這樣的作文才有特點,才能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鑒于學生的綜合能力較弱,教師在指導學生觀察生活的同時,還要教授學生方法,最好能手把手地指導,讓學生掌握觀物、察人和品事的方法與技巧,注意觀察的順序,特別是對于細節(jié)的把握??梢詮膶W生最熟悉的人物觀察開始,如身邊的同學,指導學生觀察他的相貌、衣著、習慣、動作等。然后,可以接近這位同學,和他交流,觀察他的言談舉止,聽他說話,進而了解他的內(nèi)心世界。在這個過程中,為了避免因為內(nèi)容多而記憶不清,可以讓學生做好記錄,積累成寫作素材,寫作時查看即可。有了素材,寫作時學生就不會覺得無話可說,也敢動手寫作了,這樣心理壓力少了,寫作時輕松應對,寫好作文的概率就提升了。教師要提升學生觀察細節(jié)的能力和察言觀色的能力,可以觀察一些新鮮的事物,以為文章注入新鮮的血液。
二、運用多媒體
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以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多媒體作為科技產(chǎn)物,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轉(zhuǎn)化為主動學習。教師要主動了解多媒體,運用多媒體指導學生寫作,可以播放與寫作主題相關的視頻或圖片,讓學生產(chǎn)生身臨其境之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進而產(chǎn)生寫作興趣。小學階段的作文以看圖作文、命題作文和半命題作文為主,針對看圖作文,教師要指導學生先觀察圖片中要表達的內(nèi)容,再理解圖片的內(nèi)涵,最后用語言表達圖片的意思。教師可以通過PPT課件的形式將圖片展示出來,在PPT課件的空白處標注出圖片的重難點,便于學生思考。針對命題作文,教師可以在布置命題后讓學生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搜索與題目相關的知識點,以拓寬寫作視野,獲得更多的寫作思路。還可列舉例子幫助學生理解作文題目,以寫出符合要求的作文。例如,以“可愛的小動物”為主題寫作,教師可以提前在網(wǎng)絡上搜索相關的圖片和視頻,并在教學時播放,讓學生觀察動物的外部特征和生活習性,然后提問:“通過短片,你了解到了什么?”“這部短片給了你哪些啟示?”最后,要求學生根據(jù)視頻內(nèi)容寫一篇小短文。這樣的指導方式不僅讓作文教學更有趣,提升了教學效率,也讓學生進一步明確了寫作內(nèi)容,加強了與教師之間的交流,充實了作文內(nèi)容。
三、組織實踐活動
實踐活動能豐富拓寬學生積累寫作素材的渠道,還能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實踐活動要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年齡特點,以吸引他們積極參與;也可以放手讓學生自己組織,教師進行必要的指導,在保證安全的同時,讓學生在活動中有所得;還可以結(jié)合教材進度和課文主題組織實踐活動,比如,帶領學生走向田野,奔向大自然,讓學生真切地感受秋天豐收的景象,這樣不僅拓寬了視野,豐富了情感,也真切地感受到了秋天的美。學生對于外界有強烈的好奇心,非常想要去外面探索,所以適當?shù)亟M織學生感興趣的實踐活動,可以增加學生的生活經(jīng)歷,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進而提升作文水平。參加實踐活動對于學生的身心健康也有好處,可以結(jié)合傳統(tǒng)節(jié)日組織民俗民風調(diào)研活動,然后讓學生寫寫自己家鄉(xiāng)的美景、家鄉(xiāng)有哪些傳統(tǒng)習俗,學生有了親身經(jīng)歷,寫好作文就不難了。還可以組織環(huán)境保護活動,調(diào)查了解家鄉(xiāng)的環(huán)境變化,了解自家每個月的水費、電費、燃氣費的使用情況,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節(jié)水節(jié)電、環(huán)保節(jié)能。雖然這樣的活動簡單可行,但是意義深遠。還可以組織社會活動,比如在“三八”節(jié)、母親節(jié),組織“感恩母愛”“偉大的母親”主題教育活動,學生不僅受到了教育,而且在寫有關謳歌母愛的作文時也能有話可說。又如,在“八一”建軍節(jié)慰問老紅軍,到烈士陵園祭奠革命烈士,既讓老紅軍等老一輩感受到溫暖,也讓學生接受了愛國主義教育,產(chǎn)生向革命先烈學習的想法,同時也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立志要刻苦學習,將來報效國家、建設國家。學生在參加了這樣的活動后,寫作時定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因材施教
作文教學的目的不僅是指導學生如何寫文章,還要讓學生意識到寫作實際上是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能帶給人以力量。人們的生活經(jīng)歷不同,其個性也存在諸多差異,為了讓學生的作文有個性和深度,我非常重視對因材施教教學法的有效落實,對學生作文進行了大量的整理,總結(jié)了學生的寫作特點,從而為因材施教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在作文教學中,我會提前了解學生的情況,然后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并鼓勵他們在寫作中突出個性,從而不斷提高寫作能力。教師要根據(jù)不同的作文要求指導學生寫作,也要根據(jù)學生的特點和興趣愛好擬定不同的文題,讓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突出個性,避免寫出千人一面的流水賬文章。
教師要針對不同的學生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有位學生寫作時不動腦,為了完成寫作任務只能拼湊,導致其作文內(nèi)容較為混亂,作文一直得不到高分,漸漸地沒有了寫作興趣。針對她的特殊情況,我以“那一刻,我長大了”這一作文題目為例,指導她思考文題的意思,并結(jié)合自身情況思考有沒有突然懂事的瞬間,是因為什么事。學生明確了想寫的內(nèi)容后,我又找到她曾經(jīng)寫過的作文,進行語言、格式方面的指導,這對于激活寫作思維,促進她寫作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寫作時,教師要尊重學生的真實感受,不必讓學生一直寫高立意的文章,而是要抒發(fā)真情實感,不要虛構(gòu)情感、虛構(gòu)主旨,保證作文內(nèi)容是真實的,即便是想象作文,也以真實感受為基礎。
五、重視課外閱讀
增加閱讀量,有利于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在閱讀過程中,學生能積累好詞佳句,教師要指導學生把自己喜歡的詞語或感興趣的句子記錄到筆記本上,積累成寫作素材。在古代,有“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之說,所以拓寬學生的閱讀視野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一些生動形象的閱讀材料還可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陶冶學生的情操,加深學生的思考,調(diào)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讓學生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這對他們今后的發(fā)展至關重要。學生長期堅持閱讀,將好詞佳句儲存到大腦中,積累得多了,自然而然就可以下筆如有神了。同時,提升閱讀能力不止有閱讀這一種途徑,時間充裕時,還可以開展朗誦比賽、故事會等活動,讓學生多多閱讀,進而產(chǎn)生寫作興趣。
例如,在時間充裕的周末或者課間,教師可以組織閱讀比賽,以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可以定下日期,比如在十天的期限內(nèi)舉辦一場閱讀比賽。先由教師挑選一些具有教育意義的閱讀材料,讓學生在限定的時間內(nèi)讀完,然后由教師組織測試檢測學生的閱讀成果,可以通過考試的形式或者提問的方式,如:“這次閱讀你有哪些感受?”“你記錄了哪些優(yōu)美的句子?”從而指導學生增加閱讀量。有了閱讀量的支持,學生的寫作會更加順暢。
六、科學評價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路人,其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chǎn)生影響,特別是教師的評價,有可能影響學生對于該學科的態(tài)度。在任何情況下,評價都不能只關注學生的學習成果。教師要對學生的作文進行公平公正的評價,肯定評價是教師對學生在寫作準備、寫作過程以及寫作成果上予以肯定的評價方法。學生完成寫作,教師應及時給予反饋,及時表揚文章中佳處,讓學生獲得寫作成就感。在寫作的準備階段,學生會根據(jù)寫作要求選擇相關的寫作素材,搭建文章的大體框架,教師要毫不吝嗇地給予學生表揚,讓學生在教師的鼓勵下,產(chǎn)生寫作熱情,養(yǎng)成良好的寫作習慣,為寫作奠定堅實的基礎。在寫作的過程中,對于寫作態(tài)度比較認真,且能按照寫作要求寫作的學生,教師也應該表揚,從而保護學生的寫作積極性。獲得教師的贊揚后,學生會用更加認真嚴謹?shù)膽B(tài)度對待寫作,盡可能寫出一篇令自己滿意的文章。寫作完成,教師要充分肯定學生文章中的閃光點,并且發(fā)揮榜樣的作用,將優(yōu)秀的文章展示出來,讓學生相互學習,共同提高。激勵性評價又被稱為獎勵性評價,教師可以對在寫作中有進步的學生進行激勵性評價。寫作能力的提升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學生需要通過不斷的練習掌握寫作方法。小學階段是學生打好寫作基礎的關鍵時期,學生只要肯努力學習,都值得教師表揚。比如學生在文章中使用了剛剛學習到的寫作手法,就算使用得不是那么恰當,教師也要肯定學生這種勇于嘗試的勇氣,給予其鼓勵。教師可以準備一些學生喜歡的小獎品,比如貼畫、文具等等,無論學生進步大小,只要用心去寫,有了進步,就可以獲得獎品,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學生的年齡較小,性格活潑,天真爛漫,無論教師給予的獎品是否貴重,學生都會如獲至寶。學生在得到教師的獎品時,更多的是感受到了教師對自己的認可,從而在內(nèi)心產(chǎn)生愉悅感。
除了正面評價,也要用懲罰評價糾正學生錯誤的寫作行為或者不端正的寫作態(tài)度。很多學生在面對寫作時存在畏難心理,不愿意寫作或者寫作態(tài)度比較消極,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對其進行疏導,緩解學生的心理壓力;對于一些屢教不改的學生,可以采取一定程度的懲罰性措施,讓學生能嚴肅地對待寫作,在教師的監(jiān)督下,完成寫作訓練。懲罰性的評價可以用語言批評的方式,也可以用增加作業(yè)量的方式。當學生胡亂編造,瞎寫一通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拿回去重寫。而對于有些片段寫作質(zhì)量不高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重新寫這個片段。為了激活學生的寫作思維,讓學生學會從不同的角度切入找到寫作契機,教師可以讓學生針對這個片段從不同的角度進行描寫,然后教師選取一個最佳片段。這種教學方法對于學習態(tài)度不夠端正,學習不夠主動的學生來說更有效果,有利于學生調(diào)整學習的狀態(tài)。這幾種評價機制相互促進,形成了良性循環(huán),教師要穿插使用,以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在教學中既要有正面的評價端正學生的寫作態(tài)度,同時也要使用懲罰性的評價糾正學生錯誤的學習行為,評價機制之間要相互配合,相輔相成,以更好地發(fā)揮作用。
綜上所述,分類指導教學對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有重要的作用,教師要想在作文教學中更好地實施分類指導教學法,需要全面地了解每位學生的學習情況,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組織教學活動,從而實現(xiàn)作文教學質(zhì)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