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沙沙 湯昱 趙二要 陶興茹 董利利 任勤
摘要:目的 探討清瘟敗毒飲加減治療兒童大葉性肺炎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隨機、對照方法將符合標準的大葉性肺炎患兒分為治療組62例和對照組61例,對照組予退熱、補液及霧化吸入等對癥支持治療,依據(jù)患兒臨床特點及實驗室指標合理選用抗生素,治療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清瘟敗毒飲加減口服治療,觀察期為14 d。以退熱時間、咳嗽消失時間、咳痰消失時間、喘息消失時間、中醫(yī)證候、血清白介素-6(IL-6)及D-二聚體水平為有效性評價指標,以不良反應為安全性評價指標。結(jié)果 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8.39%、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85.25%(P<0.05);治療組熱退時間、咳嗽、咳痰消失時間、喘息消失時間、中醫(yī)證候總積分、降低血清ZL-6及D-二聚體方面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結(jié)論 清瘟敗毒飲加減治療大葉性肺炎療效確切,安全性好。
關鍵詞:清瘟敗毒飲;兒童;大葉性肺炎;臨床觀察
中圖分類號:R563.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7-2349(2022)05-0047-04
肺炎是兒科常見病、多發(fā)病,也是我國兒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絕大部分為社區(qū)獲得性肺炎,其中難治性肺炎支原體及腺病毒等病原體所致肺炎易造成氣道閉塞,引起氣道慢性炎癥,從而降低患兒生活質(zhì)量[1]。肺炎按病理類型分為支氣管肺炎、大葉性肺炎和間質(zhì)性肺炎[2]。我國兒童大葉性肺炎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隨著診療技術的提高,我國兒童大葉性肺炎的確診率及治愈率明顯提升[3]。中醫(yī)藥重視整體觀念、辨證論治、治病求本,臨床應用廣泛。筆者導師任勤教授為醫(yī)學博士、主任醫(y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第六批全國老中醫(yī)藥專家學術繼承指導老師,臨床治療中善用清瘟敗毒飲加減治療兒科疾病,本研究是在任勤導師的悉心指導下完成的,旨在為大葉性肺炎的中西醫(yī)結(jié)合治療提供新的思路及方法,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病例源于2018年1月—2019年12月于本院住院治療的128例大葉性肺炎患兒,按照住院號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64例。本研究經(jīng)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大葉性肺炎診斷標準參照《諸福棠實用兒科學》[4],中醫(yī)辨證標準參照小兒肺炎喘嗽中醫(yī)診療指南擬定[5]。試驗期間共脫落5例,其中治療組2例(1例出現(xiàn)大量胸腔積液行胸腔閉式引流,1例合并川崎?。瑢φ战M3例(1例病情加重中斷試驗,1例不滿意療效自動出院,1例自行加藥),故完成試驗研究病例123例,治療組62例,對照組61例,2組完成及脫落病例例數(shù)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組在性別、年齡、病程及感染病原體方面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1.2 納入標準 (1)年齡:3~13歲。(2)符合大葉性肺炎診斷標準及小兒肺炎喘嗽痰熱閉肺證、毒熱閉肺證辨證標準。(3)病程≤14 d。(4)家屬知情同意,簽署知情同意書。
1.3 排除標準 (1)有哮喘、結(jié)核、營養(yǎng)不良、腫瘤、癲癇、先天性心臟病等基礎疾病者。(2)合并膿胸、氣胸、肺大泡、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并發(fā)癥者。(3)有藥物或食物過敏史者。(4)依從性差者。
1.4 治療方法 2組均給予退熱、補液、排痰及霧化吸入等對癥支持治療,細菌感染者,給予頭孢他啶治療病毒感染者,予對癥治療,支原體感染者,予注射用阿奇霉素,療程14 d。
治療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予清瘟敗毒飲加減口服治療,熱重者加大青葉、板藍根清熱解毒;痰盛者加半夏、陳皮理氣化痰;喘息明顯者,加桑白皮、葶藶子瀉肺平喘;咳嗽頻繁者,加紫苑、百部止咳;熱病傷津明顯者,加麥冬、天花粉養(yǎng)陰生津;兼有氣虛者,加黨參、黃芪益氣健脾、培土生金;兼陽明腑實,加大黃通腑泄熱,導滯下行。中藥顆粒劑由江蘇江陰天江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chǎn)。劑量根據(jù)患兒年齡及病情輕重程度加減使用,水沖服,每日1劑,分2~3次服用。
1.5 觀察指標 觀察2組的退熱時間、咳嗽消失時間、咳痰消失時間、喘息消失時間、中醫(yī)證候、血清IL-6及D-二聚體水平等對其有效性進行評價,觀察藥物不良反應進行安全性評價。
1.6 療效標準 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擬定[6]。
1.7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x±s)表示,計數(shù)資料采用 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則表示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1 2組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組的總有效率98.39%,高于對照組85.24%,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2。
2.2 2組主癥消失時間比較 治療組熱退時間、咳嗽、咳痰及喘息消失時間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2.3 2組中醫(yī)證候總積分比較 治療后治療組中醫(yī)證候積分改善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4。
2.4 2組血清IL-6及D-二聚體比較 治療后2組血清IL-6及D-二聚體較對照組顯著降低(P<0.05),見表5。
2.5 安全性評估 臨床治療期間,2組均未發(fā)現(xiàn)嚴重不良反應。治療組1例出現(xiàn)輕度腹瀉,1例白細胞計數(shù)一過性降低,對照組1例出現(xiàn)輕度嘔吐,2例出現(xiàn)少量皮疹,2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大葉性肺炎起病急,病情進展快,為兒童時期較為嚴重的感染性疾病,以肺泡的滲出和實變?yōu)橹饕±硖卣?,大量的黏性分泌物阻塞氣道,而致排痰不暢,主要表現(xiàn)為持續(xù)高熱、頻繁咳嗽、咳黃稠痰等[7-8]。IL-6為細胞因子家族中的主要成員,可通過誘導單核細胞誘導因子-2、細胞毒性 T 細胞分化因子、B細胞刺激因子等,激活JAK-STAT信號通路,從而產(chǎn)生炎性損害,影響機體的免疫功能,與肺炎的嚴重度和病死率密切相關[9-12]。凝血、纖溶系統(tǒng)的功能障礙在機體炎性反應中亦發(fā)揮著重要作用[13],一些特殊病原體,如支原體感染可引起大葉性肺炎患兒出現(xiàn)肺功能異常和凝血障礙,嚴重者甚至引發(fā)肺栓塞和腦梗死而危及生命[14]。D-二聚體是交聯(lián)纖維蛋白降解產(chǎn)物中的最小片段,可以反映疾病嚴重程度[15]。
大葉性肺炎屬于祖國醫(yī)學“肺炎喘嗽”范疇,常見證型有風寒閉肺證、風熱閉肺證、痰熱閉肺證、毒熱閉肺證、陰虛肺熱證及肺脾氣虛證[5],痰熱閉肺證、毒熱閉肺證兩種證型更為多見。小兒臟腑嬌嫩,形氣未充,衛(wèi)外能力弱,易為外邪所犯,肺開竅于鼻,在體合皮,其華在毛,為華蓋,故六淫之邪無論從口鼻而入還是從皮毛而受,均易首犯于肺,故肺系疾病發(fā)病率最高?!秲?nèi)經(jīng)》云:“正氣存內(nèi)、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小兒肺炎喘嗽的發(fā)病是內(nèi)外因共同作用的結(jié)果?!缎核幾C直訣》指出“肺主喘,實則悶亂喘促”,肺炎喘嗽主要病位在肺,肺主氣,司呼吸,通調(diào)水道,以宣發(fā)肅降為順,肺氣閉郁為逆。邪氣閉郁于肺,肺失宣肅,津液輸布失常,凝而為痰,小兒體屬純陽,感受外邪易于化熱,邪熱熾盛,肺熱葉焦,煉液成痰,痰熱互結(jié),壅于氣道,故見壯熱、咳喘、鼻煽;熱邪劫耗陰液,故見口渴;熱擾心神則躁擾不寧;邪熱交蒸,蘊釀成毒,彌散上下,上壅咽喉則見咽喉腫痛,下注大腸及膀胱則見便秘、小便黃赤;熱毒爍血致瘀,熱瘀互結(jié),則舌紅絳,苔黃膩。
在治療大葉性肺炎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單純用西醫(yī)抗感染及對癥支持治療不能迅速控制病情,配合中藥,可使病情迅速得到有效控制[16-17]。眾多研究者將中藥應用到肺炎的治療中,療效顯著[18]。清瘟敗毒飲出自清代余師愚所作《疫疹一得》,由黃連解毒湯、白虎湯、犀角地黃湯化裁而來,為氣營兩清的代表方,在兒科各種疾病中均有應用[19]。石膏藥性大寒,主入肺胃經(jīng),功善清解,透熱出表,是為君藥;知母甘寒,常與石膏相須為用,以增強石膏清瀉里熱之功,并可生津止渴,黃芩、連翹、黃連、梔子苦寒清氣分之熱,清熱解毒共為臣藥;犀角、生地黃、牡丹皮、赤芍、玄參清營涼血,活血透熱,竹葉、桔梗質(zhì)輕載藥上行,清解上浮之熱,共為佐藥;甘草調(diào)和諸藥,為使藥。有研究表明白虎湯對于肺炎伴有高熱不退患者療效顯著[20-21],周潔等[22]研究表明犀角地黃湯加味可能通過抑制NF-KB信號通路,從而減輕敗血癥小鼠的炎癥反應和肺損傷程度,黃連解毒湯對大腸埃希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及沙門菌等均有抑制作用[23-24]。
本研究顯示:在西醫(yī)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予清瘟敗毒飲加減治療,可以顯著縮短大葉性肺炎(痰熱閉肺證、毒熱閉肺證)患兒的退熱時間、咳痰消失時間、喘息消失時間,降低血清IL-6及D-二聚體水平。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員會.兒童社區(qū)獲得性肺炎診療規(guī)范(2019年版)[J].中國實用鄉(xiāng)村醫(yī)生雜志,2019,26(4):6-13.
[2]王衛(wèi)平,孫 錕,常立文.兒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9:252.
[3]宋桂華,管志偉,張 巖.清肺解毒湯加減治療兒童大葉性肺炎60例臨床療效及安全性研究[J].世界科學技術─中醫(yī)藥現(xiàn)代化,2017,19(6):1072-1079.
[4]胡亞美,江載芳.諸福棠實用兒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2:1199-1201.
[5]汪受傳,趙 霞,韓新民,等.小兒肺炎喘嗽中醫(yī)診療指南[J].中醫(yī)兒科雜志,2008,4(3):1-3.
[6]鄭筱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2:121.
[7]車曉晴.頭孢曲松治療兒童大葉性肺炎的臨床療效研究[J].中國合理用藥探索,2019,16(1):37-39.
[8]Filmar G,Panagopoulos G,Minior V,et al.Elevated umbilical artery systolic/diastolic ratio in the absence of fetal growth restriction[J].Arch Gynecol Obstet,2013,288(2):279-285.
[9]湯 勉,邱燕玲,韓 鵬.阿奇霉素聯(lián)合糖皮質(zhì)激素治療小兒大葉性肺炎臨床效果及對血清CRP、IL-6和PCT水平的影響[J].河北醫(yī)藥,2017,39(15):2278-2280.
[10]Laura A,Katy B,Judy J.Womens Experiences with Neuraxial Labor Analgesia in the Listening to Mothers II Survey:A Content Analysis of Open-Ended Responses[J].Anesth Analg,2015,12(1):974-980.
[11]袁鼎山,李愛林.PCT、IL-6及 CRP 對膿毒癥的診斷價值[J].中國現(xiàn)代醫(yī)學雜志,2018,32(28):86-90.
[12]張世坤,趙 軻.血清炎癥相關因子檢測在小兒大葉性肺炎中的臨床意義[J].臨床肺科雜志,2019,24(5):835-838.
[13]曲 超,楊志誠,郁 飛,等.肺炎支原體肺炎合并胸腔積液患兒體內(nèi)凝血功能變化分析[J].浙江臨床醫(yī)學,2016,18(10):1907-1909.
[14]瞿色華,彭萬勝.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血清D-二聚體及乳酸脫氫酶濃度測定的意義[J].廣東醫(yī)學,2017,38(22):3418-3421.
[15]曹可,常桂芬,高 曼,等.兒童大葉性肺炎嚴重與血漿D-二聚體的相關性[J].中國婦幼保健,2018,33(3):592-594.
[16]王書玲,張 巖,趙 坤.中西醫(yī)結(jié)合治療兒童大葉性肺炎的臨床觀察[J].光明中醫(yī),2018.33(6):863-864.
[17]宋桂華,宋歡歡,趙 坤.清肺解毒湯治療兒童大葉性肺炎217例療效觀察[J].中國中西醫(yī)結(jié)合兒科學,2013,5(1):51-52.
[18]王書玲,侯江紅,陳團營,等.柴葛芩連湯聯(lián)合常規(guī)治療對濕熱閉肺型小兒支氣管肺炎患者的臨床療效[J].中成藥,2020,42(1):85-88.
[19]張 琳,何德根,陳 慧.清瘟敗毒飲加減對濕熱蒸盛型皰疹性咽峽炎患兒血清淀粉樣蛋白A的影響[J].中國民間療法,2019,27(16):19-20.
[20]曹鴻舜.白虎湯治療肺炎高熱不退臨床觀察[J].光明中醫(yī),2019,34(10):1471-1473.
[21]韓 健.白虎湯聯(lián)合還原型谷胱甘肽治療重癥肺炎伴高熱臨床研究[J].中醫(yī)學報,2017,32(2):201-205.
[22]周 潔,畢建朋.犀角地黃湯加味通過NF-KB信號通路對敗血癥導致的炎癥和肺損傷的影響[J].中草藥,2019,50(6):1395-1399.
[23]周芳芳,楊溫儀,王 蕾.黃連解毒湯對100株臨床多重耐藥菌的體外抑菌效果研究[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8,39(24):3061-3065.
[24]王 維,李 丹,劉 洋,等.黃連解毒湯的體外抑菌試驗及拆方研究[J].動物醫(yī)學進展,2016,37(11):65-69.
(收稿日期:2021-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