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飛
高才部隊轉業(yè),分派到地處偏遠的橫嶺人民公社。他腳穿一雙草鞋,背起鋪蓋卷兒,步行五十多里,才看見嶺溝稀拉拉的村子。
三條橫嶺,兩道深溝,公社機關三名干部,一部老式電話。書記叫鄧學賢,當過報社人事干部。社長姓康名維恒,也是軍人出身??瞪玳L遞來一杯水,說:“高才,好小伙子,公社就急需一個人搖筆桿子,你做過連文書,一定是個高才!”
“康社長高看了,我只有初中文化,往后好好努力!”高才說。斯斯文文的鄧書記說:“高才呀,公社才分出來,人員配備不全,一個人得挑幾副擔子呀!從今天開始,你是公社文書兼電話員……后邊還有婦聯(lián)上的事?!?/p>
這天下鄉(xiāng)回來,按照鄧書記的要求,高才連夜起草一份上報文件,天一亮又跟著書記到北溝隊下鄉(xiāng)。早飯派到一家較富裕戶,社員借了幾個雞蛋,要給書記、文書烙油饃。鄧書記卻堅持要吃“洋芋糊湯就酸菜”,老鄉(xiāng)拗不過。鄧書記一邊吃一邊贊嘆:“你這洋芋糊湯熬得好,洋芋煮得恰到好處?!甭飞希卟艈枺骸皶?,你咋知洋芋糊湯熬得剛好?”書記說:“給公社書記派飯,群眾千方百計改善,他們眼下正困難,咱不能讓群眾為難!”
這日,高才跟康社長上東嶺,一連跑了三個隊,到潘家嘴子已是午飯時,隊長老潘難為情地說:“你倆就到我家吃飯吧,我讓老婆搟面條……”社長睜大了眼睛,說:“吹牛皮吧,別人不知道,我還不知你家有沒有小麥面?”
康社長說:“去,拿兩個老碗來,一人拿兩個黑饃,提一個電壺就行了!”隊里的牛糞堆旁,社長就地放了老碗掰饃,倒進開水,伸手從柿子樹股折了兩個棍兒,算開午飯了。高才在路邊撿一塊平板石頭,學著康社長的樣兒,也給自己開飯。
回到公社后,高才接到一個通知,要他參加縣婦聯(lián)會議。
高才走進縣委小會議室,里面已坐得滿滿當當?shù)?,一片嘰嘰喳喳聲。參加會議的四十幾個清一色的女干部,大多留兩個辮子,有幾位剪了短發(fā)。高才推門進來,好奇的目光齊刷刷投來,有人大聲說:“哪個公社的,派了個大男人?”一陣刺耳的哄笑聲。高才心想,四個山區(qū)邊遠公社呢,總不會讓自己一個人鶴立雞群吧,便靠墻找個空位子坐下來。
臨到會議開始,居然沒等來一個男主任,主席臺上倒有幾個男同志。主持會議的邵主任示意大家安靜,要點名了。慣例是點到一個公社,婦聯(lián)主任報上名字。高才猛然聽到“橫嶺公社”,趕緊站起身來,卻不知咋回答。又一次吸引目光聚焦,臺上臺下如一支支金線,直穿他的五臟六腑。高才一時間慌亂,支支吾吾了半天,才大聲說道:“沒批——”會場頓時炸了鍋,年長的笑得前仰后合,年輕的則笑得流下眼淚,更有沒結婚的女士,手掌在旁邊的肩膀上拍打。高才抿嘴不吭聲,他覺得自己適才的回答簡潔明白,沒有什么不妥。所有人一個勁地瞅著自己笑,主持會議的邵主任,也忍不住笑出了眼淚。
邵主任擦了擦眼角,站起來說:“大家別笑了,這位高才同志可是個大才子,橫嶺人民公社嶺高溝深,交通不暢,還沒有下派女干部,鄧書記在電話里說,高才同志身兼數(shù)職,上報的婦聯(lián)主任還沒正式批復,聽明白了沒有?”善意的笑容不時投送過來,會場終于安靜下來。
高才第一次參加會議,小本子記得密密麻麻。他返回公社整理筆記,根據(jù)橫嶺社情有了自己的工作思路,準備開展婦女掃盲識字工作。正要給鄧書記匯報,聽到書記在門口大聲喊他:“高才——高才——”“哎——鄧書記,正準備給你匯報呢!”書記說:“縣上打來電話,你的代婦聯(lián)主任,已經(jīng)批了,你現(xiàn)在是正式婦聯(lián)主任了!”
院子里傳出一陣爽朗的笑聲,年輕干部高才仰起頭,臉紅得像一株秋天田野里成熟的紅高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