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炳璽
摘要: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發(fā)展學生合作意識,對于學生核心素養(yǎng)培育至關重要。因此,我們期望能夠將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引入教學,實現在小學數學預習階段、教學階段、作業(yè)階段的有效運用。
關鍵詞: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小學數學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一、設計預習任務,合作完成預習
課前預習對于小學數學的課堂學習效果有明顯的影響。但是小學生往往不具備預習的意識和習慣,更缺乏主動預習的積極性。因此,我們可以為小學生設計預習任務,讓學生在任務的驅動下認真預習,從預習中發(fā)現問題,嘗試解決問題,為課堂教學提供更好的保障。預習的過程中,可以融入小組合作學習模式,設計小組預習任務,讓學生合作來完成。例如,學習對“對稱”之前,讓學生合作收集生活中“對稱”的圖案,然后分析“對稱”的特點,為課堂教學打下良好的認知基礎。
二、設計課堂任務,合作完成探究
在課堂上,為了增加教學互動,強化學生參與感,可以結合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為學生派發(fā)小組學習任務,讓學生能夠通過溝通和合作,共同探究數學問題,研究解決問題的思維邏輯,掌握數學思想方法,提高對數學理論知識點的運用能力。在合作中,學生立足于問題實現探究,能夠培養(yǎng)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提升學生數學素養(yǎng)。
三、設計課后任務,合作完成作業(yè)
在“雙減”背景下,教師要為學生減負,所以要提高課后作業(yè)的質,減少課后作業(yè)的量。那么就可以借助于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便利性,讓學生共同完成一項作業(yè),通過合作分工來減量,通過交流討論合作探究來增質,達到減負的目的。課后作業(yè)要立足于課堂上的教學情況,充分結合生活實際,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數學知識,提高實際應用能力。
四、結束語
總之,在數學教學中引入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目的就是為了提高學生合作意識,在合作中發(fā)展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能力,從而發(fā)展學生數學思維,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因此,可以將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滲透在小學數學預習、教學、作業(yè)的各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習慣合作,愿意合作,從合作中受益。
參考文獻
[1]梁海銀.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分析[J].新課程,2021(47):155.
[2]王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讀寫算,2021(24):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