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敏
摘 ?要:目的 ?分析冠心病心肌梗死疾病特點,評價預見性護理干預對老年患者預后的積極影響。方法 ?選擇2020年3月~2021年6月赤峰市醫(yī)院收治的60歲以上的冠心病心肌梗死者92例。按照隨機數表法分為對照組(n=46)和觀察組(n=46),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guī)護理,給予觀察組患者進行常規(guī)護理和預見性護理干預,兩組患者均順利完成治療與護理工作。比較兩組患者的具體護理情況,包括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護理效果、生活質量以及護理滿意度、焦慮情緒、抑郁情緒狀況。結果 ?生活質量綜合評定問卷-74(GQOL-74)評估后,觀察組患者心理功能等指標評分、總有效率、總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尿路感染、心源性休克等發(fā)生率更低,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以焦慮情緒自評量表(SAS)、抑郁情緒自評量表(SDS)評估,護理干預后,兩組患者情緒評分均明顯低于干預前(P<0.05),組間比較,觀察組冠心病患者情緒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預見性護理干預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相關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提升患者生活質量,具有顯著應用價值。
關鍵詞:預見性護理干預;老年患者;冠心病心肌梗死;護理效果;護理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R542.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8011(2022)-10-00-03
伴隨社會人口老齡化趨勢的加重以及老年人慢性病增多等因素,近年來老年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明顯增多。由于老年患者機體功能下降情況明顯,合并多種基礎疾病,手術耐受性差,自身護理能力不足。所以,針對老年患者除了有效治療和常規(guī)護理外,還需配合護理干預積極預防并發(fā)癥、促進患者預后。預見性護理強調護理工作的預防性特點,有助于預防并發(fā)癥,促進臨床治療工作的開展,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本研究以老年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為例,就預見性護理干預的價值展開探討,以92例患者進行分組對照研究,評價預見性護理干預效果,內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20年3月~2021年6月赤峰市醫(yī)院收治的92例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采取隨機數表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6例。對照組中,男25例,女21例;年齡61~78歲,平均年齡(69.50±6.50)歲;體質量42~82 kg,平均體質量(59.20±7.50)kg;冠心病病程1~15年,平均病程(8.50±3.50)年;文化程度:初中16例,高中20例,大專以及以上10例。觀察組中,男28例,女18例;年齡61~80歲,平均年齡(70.20±5.20)歲;體質量40~80 kg,平均體質量(60.20±6.60)kg;冠心病病程2~15年,平均病程(8.20±3.20)年;文化程度:初中12例,高中15例,大專以及以上19例。兩組老年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性別、年齡、體質量以及病程、文化程度等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赤峰市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均知情參與,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病歷資料完整,符合心肌梗死的診斷標準與治療指南[1];②具備配合能力,年齡>60歲。
排除標準:①合并其他重大疾病者;②合并精神類疾病者;③合并腫瘤類疾病者。
1.3 ?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guī)護理。①病情觀察。監(jiān)測患者生命體征,尤其是心電圖變化情況,異常情況及時上報處理。②宣傳教育。向患者介紹冠心病心肌梗死知識,提升患者對疾病的認知。③生活指導。給患者做好環(huán)境護理,清潔、消毒病房,做好通風工作。根據醫(yī)囑指導患者用藥與飲食。
觀察組患者在上述護理基礎上,配合給予預見性護理干預。①組建預見性護理小組。小組成員分析護理經驗、查詢近年來老年冠心病心肌梗死護理相關高質量文獻資料,分析經過論證的護理工作經驗。結合收治的老年患者情況,總結導致老年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并發(fā)癥、不良預后的原因,從而制定符合老年人特點與疾病情況的護理計劃。②護理措施。a.日常護理?;诩膊∮绊懀夏昊颊咝枧P床休息,期間監(jiān)測患者的生命體征,檢查老年患者的精神狀態(tài)、神志情況,進行患者心電圖監(jiān)測。根據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的病史、病情等情況準備硝酸酯制劑等急救藥物,確?;颊叱霈F突發(fā)情況時能進行及時搶救。b.心理指導。基于疾病的突發(fā)性,患者有恐慌和不安等心理,可能會加重患者的身體負擔,形成惡性循環(huán)。護理人員需主動與老年患者溝通,拉近彼此之間的關系,對患者的情緒表示理解,以眼神、語言、手勢等予以患者安慰、鼓勵,以減輕患者的負性情緒。另外,轉移老年患者的注意力,指導患者聽舒緩類的音樂,需結合老年患者對冠心病心肌梗死疾病的認知情況、文化程度,講解疾病知識,幫助患者正確看待疾病,端正自身對治療與護理工作的態(tài)度。c.飲食護理。老年患者病情嚴重,長期臥床情況下易導致便秘等并發(fā)癥。造成心律失常,增加患者的身體負擔,導致患者不適感。所以,需定時按摩患者腹部促進排便。飲食方面,通過與老年患者和家屬溝通,了解老年患者的飲食習慣,指導患者進行均衡飲食,側重攝入易消化、高維生素、清淡食物,例如米湯、水果汁、雞蛋羹、瘦肉粥等,合理的飲食,促進患者消化,保障機體營養(yǎng)所需。d.活動干預。由于患者長時間臥床,發(fā)生靜脈血栓風險高。所以,需結合患者情況進行運動干預,以預防并發(fā)癥風險?;颊卟∏榉€(wěn)定后,指導老年患者輕晃四肢,下床緩慢走動。e.并發(fā)癥預防。老年患者壓瘡等并發(fā)癥風險高,護理人員應輔助患者經常更換體位,勤換床單被罩,每3~5 d更換1次,保持皮膚清潔,預防壓瘡?;颊卟颓?、餐后漱口,預防口腔潰瘍。做好泌尿系統護理,有冷汗、心跳加速時,及時匯報主治醫(yī)師輔助處理。
1.4 ?觀察指標
統計分析兩組患者經過護理干預后的相關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心衰、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等)、護理效果、生活質量、護理滿意度情況以及負性情緒變化情況。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發(fā)生例數/總例數×100%。
生活質量綜合評定問卷-74(GQOL-74)評估項目包括4個,即軀體、心理以及社會功能、物質生活,滿分均為100分。評分與老年患者的生活質量呈正比[2]。
赤峰市醫(yī)院自制100分問卷調查滿意度。>95分為非常滿意,80~95分為滿意,70~79分為一般,<70分為不滿意。護理總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例數/總例數×100%[3]。
護理效果評價:患者心功能明顯改善,臨床癥狀體征復常,即顯效;患者心功能與臨床癥狀體征改善,即有效;患者心功能未改善,甚至病情加重,即無效。護理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4]。
負性情緒評分標準:以焦慮情緒自評量表(SAS)評估老年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的焦慮情緒,總分百分制,臨界值50分。抑郁情緒自評量表(SDS)評估老年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的抑郁情緒,總分百分制,臨界值53分。評分越高,說明老年患者的情緒狀況越明顯。
1.5 ?統計學分析
使用SPSS 19.0軟件統計分析數據,并發(fā)癥、護理滿意度、護理效果等計數資料以[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生活質量評分等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護理效果比較
觀察組患者護理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各個維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且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x±s,分)
2.5 ?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前后情緒狀況比較
護理干預前,兩組患者焦慮情緒評分及抑郁情緒評分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干預后,兩組患者焦慮情緒評分及抑郁情緒評分均明顯低于干預前(P<0.05),組間比較,觀察組以上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5。
3 ?討論
冠心病是常見心臟疾病,是動脈硬化、阻塞等所致的心肌缺血、心肌梗死性心臟病[5]。心肌梗死是動脈閉塞等所致的局部壞死,暴飲暴食、遺傳以及不良生活習慣等均是該疾病的常見誘因。社會人口老齡化背景下,導致老年患者越發(fā)增多[6]。基于老年人自身原因,護理工作中易出現并發(fā)癥、不良事件,增加了護理工作難度與壓力。既往常規(guī)護理,側重的是對患者的基礎護理,但是對預防并發(fā)癥沒有明顯的作用。預見性護理即超前護理,對可能發(fā)生的并發(fā)癥、不良情況進行預測,及時防治,減少了患者的并發(fā)癥,滿足患者護理需求[7-9]。在組建預見性護理小組的基礎上制定護理措施,通過加強患者日常護理,確保突發(fā)問題的及時處理,提高患者的安全性。心理指導,可以穩(wěn)定患者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導可以幫助患者正確看待疾病,提高患者遵醫(yī)行為。飲食護理可以預防長時間便秘導致的心律失常?;顒痈深A可以預防患者靜脈血栓風險。并發(fā)癥預防可以預防壓瘡、口腔潰瘍、尿路感染[10-12]。本研老年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均順利完成治療與護理工作,觀察組患者的軀體功能、心理功能、社會功能以及物質生活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由此說明,預見性護理干預的效果顯著,成功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質量。觀察組患者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由此說明,預見性護理干預滿足了患者對護理工作的需求。觀察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由此說明,預見性護理干預落實后,能夠提前預防、降低并發(fā)癥,進而提高了患者的安全性。觀察組患者干預后焦慮與抑郁情緒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由此說明,預見性護理干預落實后,滿足老年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的護理需求,可有效穩(wěn)定患者的情緒,有助于臨床工作的開展,促進治療預后。陳基民[13]研究顯示,觀察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這與本文結果一致。相關研究也指出[14],老年重癥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行預見性護理干預可以提高患者救治成功率,滿足老年患者護理需求,具有應用價值。
綜上所述,老年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發(fā)生不良事件的風險較高,除治療外,需加強護理干預。治療期間有效落實護理干預,可以提高患者的安全性與生活質量。預見性護理干預效果理想,促進老年患者預后,患者的情緒平穩(wěn),生活質量高。
參考文獻
[1]王德勝,劉軍,李建軍,等.不穩(wěn)定性心絞痛和非Q波性心肌梗死的診斷與治療指南(建議稿)[J].嶺南心血管病雜志,2001,7(1):63-72.
[2]葉秋梅.預見性護理干預對老年冠心病心絞痛患者生活質量及不良情緒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8,24(7):72-74.
[3]倪美玲,俞燕,莊芝芳,等.預見性護理對老年冠心病心絞痛患者不良情緒的影響以及應用價值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2021, 11(9):53-55.
[4]洪碧云.預見性護理聯合心理干預對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自我負擔感受、心理狀態(tài)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罕少疾病雜志,2020,27(2):99-102.
[5]占婷,陳蕊田,林淑珍.預見性護理干預在冠心病心絞痛患者中的應用及對心功能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9,38(24):4166-4168.
[6]王玲,馮思琪,邱文謙.預見性護理在冠心病監(jiān)護病房心肌梗死患者搶救治療中的應用效果[J].當代護士(中旬刊),2018,25(11):94-96.
[7]張嘉.醫(yī)院-社區(qū)-家庭護理干預對穩(wěn)定性冠心病患者PCI術后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20,17(17):69-71.
[8]姬燕,周恩會,占玲.預見性護理干預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診冠狀動脈介入術并發(fā)癥中的應用策略[J].吉林醫(yī)學,2016,37(4):1018-1019.
[9]許家艷.護理干預對冠心病心肌梗死老年患者依從性和生活質量的效果體會[J].中外醫(yī)療,2012,31(21):140.
[10]徐曼.針對性護理干預對老年冠心病心絞痛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指南,2020,18(12):277-278.
[11]熊蘭芳,蘇慧娜.預見性護理應用于老年重癥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效果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2020,10(16):64-66.
[12]朱麗麗,劉玥,唐姍釤,等.中醫(yī)綜合護理聯合心臟康復護理干預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臨床研究[J].新中醫(yī),2021,53(18): 160-163.
[13]陳基民.預見性護理對老年重癥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2021,11(8):79-80,83.
[14]盧一荷,劉芳芳,黃鑫.老年重癥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采取預見性護理干預的應用[J].醫(yī)學信息,2019,32(z2):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