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育人模式探索

      2022-05-23 15:55:28李菁
      中國應急管理科學 2022年2期
      關鍵詞:心理健康育人心理

      李菁

      心理育人作為新形勢下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質量的重要途徑,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中被納入了“十育人”體系。正確解讀心理育人以及剖析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踐模式有其積極的現(xiàn)實意義?!靶睦怼迸c“育人”兩者之間存在內在邏輯關系,應通過“心理”教育實現(xiàn)“育人”目標,通過“育人”實踐促進“心理”發(fā)展,將兩者高度統(tǒng)一于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實踐中,并在更深的層面真正實現(xiàn)學生的心理與人格健康的發(fā)展 。把握住心理健康教育與育人的辯證關系,應在高職院校教育的全過程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在整體教育教學過程中,全方位地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實現(xiàn)“立德樹人”的育人目標。

      一、高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現(xiàn)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認識不足,目標定位不準確

      當下大多數(shù)高職院校未能正確意識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地位和重大意義以及高效開展心理健康課對學生長遠發(fā)展的影響,普遍存在認識偏差,認為心理健康教育只是輔助學科,不直接影響高職大學生的學業(yè)成績和就業(yè)情況。因此高職教育評價體系指標中心理健康教育也只占極小份額。另一方面,在整體心理健康教學目標上,也存在定位偏差。一般心理問題具有內隱性,大部分心理問題都不會立即表現(xiàn)出明顯的行為特征,所以對高職大學生心理問題的發(fā)現(xiàn)和確認的過程通常需要投入和消耗大量的人力和財力資源。常常投入與產出無法形成正比,由此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很容易被視為一項負擔性工作。

      因此,大部分高職院校通常將心理健康教育的重點投向已出現(xiàn)心理問題的部分高職大學生,減少了對高職生開展預防性和發(fā)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資源投入。調查結果顯示,對于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81%的在校同學都能意識到其重要性,且有明確的目標需求,但實際對心理健康內容的了解仍存在模糊的情況。在這樣的綜合偏差的目標定位之下,大多數(shù)高職院校的心理健康工作很難形成完整的教學體系、難以達到廣泛高效的教學效果,高職生也對心理健康缺乏清晰認識,制約了高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序開展。

      (二)課程內容及形式單一

      調查目標學校的心理健康課設置,存在針對性不足、課時不足、缺乏連續(xù)性等問題。大班授課,開展書本理論知識的灌輸,學生主動參與性、積極性不高。教學評價方式更注重結果,缺乏過程性體現(xiàn),心理健康教育的課程價值和教學效果難以體現(xiàn)。當問及學校的心理健康課對學生有多大作用時,有44.6%表示心理課有一定作用,認為很有作用的僅占34%。當問及對何種心理活動及講座感興趣時,團體心理活動、心理健康班會、心理社團、主題講座等多種活動都受到學生的支持,說明單一的宣講式的心理健康課無法全面促進學生健康發(fā)展,無法滿足學生心理需求。

      (三)師資能力結構及管理體系不完善

      1、教師綜合能力素養(yǎng)待提升。一是研究對象學校的心理課教師雖都已獲得國家心理咨詢師資格證書,但在實際授課和組織心理活動實踐以及進行具體心理輔導時,仍存在對心理知識理論和知識把握不到位的情況,缺乏知識理論更新和對心理療法操作指導的學習,知識儲備不足。

      2、管理體制需完善。學校目前缺乏清晰明確的管理體系,缺乏結構化的管理框架,管理和運行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在校高職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統(tǒng)一安排。學校內部的管理部門與教學業(yè)務部門之間缺乏有效溝通,未能形成對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與輔導的合力。心理健康教育的不斷完善不是靠單一部門或授課老師就能獨立完成的,需成立專門的心理輔導小組,明確各部門分工與職責內容,從而才能更好的凝聚學校各部門的力量,共同制定、推進落實心理教學和心理輔導。

      二、加強髙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對策研究

      (一)提高站位,形成正確的心理育人教育觀

      高職院校以培養(yǎng)技術人才為主,但亦應以立德樹人為總目標,促進心理育人全面發(fā)展。心理育人不應僅僅局限于解決大學生的心理問題,還要站在更高的角度,著眼于為國家和社會培養(yǎng)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首先,要從心理教育向“育人”過渡。在運用心理教育幫助學生調整消極情緒解決心理問題的基礎上,進一步對他們進行思想意識、人生觀、價值觀方面的引導教育。引導學生正確看待自己與自身、與他人、與社會、與國家的關系,理性處理現(xiàn)實問題,提升自我認同。其次,要從心理教育向德育教育過渡。通過心理育人發(fā)揮在人生價值方面的引導作用,發(fā)揮其在育人中的思想信念的導向價值和道德人格的塑造價值,培育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健全人格。

      在思想教育、專業(yè)教學、日常管理工作中充分尊重學生的心理發(fā)展與心理需求,將心理教育融入高職院校育人的大格局。一方面,我們可以通過完善課堂教學、學生活動和學生管理等直接面對學生的方式逐漸滲透引導,讓學生能夠真正了解并掌握心理健康的內涵和重要性,同時輔助學生自己能夠逐漸樹立正確客觀的自我認知,從而客觀正確的評價和對待自己的心理情況和情緒波動,正視自身心理健康問題,解決問題,接納自己。另一方面,高職院校要營造包容開放的校園氛圍,打造積極樂觀的生活環(huán)境,無論教師和同學都能做到用客觀和包容的心態(tài)去對待他人的心理不足和問題。教師和學生都能夠自覺地避免用“有色眼鏡”放大學生存在心理問題。

      除學生和學校的認知觀念很重要外,高職大學生家長和家庭同樣需要重視心理健康教育。他們對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有著決定性的作用。高職院校要定期面向學生家長組織心理健康活動,普及相關心理健康知識,教授一些心理健康常用技巧幫助家長用更專業(yè)、更易接受的方式去真正了解自己的孩子,從而與高職大學生進行有效溝通。此外,還可以研究建立家長微信群等方式,在與家長間的溝通交流中積累好的經驗做法;輔導教師可以積極引導學生家長正確對待處于青春期的高職大學生的心理問題和疾病。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很難僅由高職院校獨立完成,更多的還需高職學生家長和社會力量的支持與參與,從而形成社會-學校-家庭的三方結合,保持學校、家長、社會的有效溝通,共同促進高職大學生心理教育。

      (二)提高思想定位,完善教學隊伍

      如何有效增強教師隊伍綜合素質能力,不斷提高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師資水平,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心理健康教育的整體成效。具體可以從幾個方面理解,一是增加專職教師數(shù)量,提高教師隊伍的專業(yè)化程度,轉變以兼職教師為主的現(xiàn)狀,逐步形成以專職教師為主、兼職教師為輔的模式。二是要強化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培訓機制,加大對培訓工作的支持力度,通過多種培訓形式提高教師的個人素質、理論修養(yǎng)、教育能力、實踐操作和科研能力。制定鼓勵政策引導等方式不斷強化教師的自學積極性,鼓勵心理健康教育教師主動學習新知識、新方法,掌握新技能、新手段。此外,可以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策略,邀請心理學資深人士通過經驗交流、專題講座等形式,針對心理健康教育專職教師以及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和輔導員等兼任教師等不同類型的教師隊伍,設計不同的培訓計劃和方案,從而提升自身專業(yè)素養(yǎng)和實踐輔導能力水平。同時,我們也應該鼓勵心理健康教師和有條件的輔導員走出校園,主動到心理咨詢診療機構或相關醫(yī)院心理科室兼職實踐,通過實踐不斷積累真實咨詢案例,融合課本知識增加講課素材和實踐指導能力。

      (三)進一步提高教學能力,改進教學方式方法和手段

      心理育人隊伍的能力需要不斷提升。學生的心理問題常常與社會認識、價值理解相互聯(lián)系、相互影響,心理教師要打破固有的心理學專業(yè)思想,深化對思想政治教育、社會學、教育學等學科的價值認識,學習運用這些學科的研究成果和理論框架開展心理育人工作。綜合分析社會發(fā)展趨勢、現(xiàn)實壓力、學生個人成長經歷、家庭背景等因素對大學生心理發(fā)展的影響,準確把握他們的心理健康水平、思想意識形態(tài)等。堅持習近平新時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指導方向,對價值認識、道德判斷有更深層次的理解,進而提升心理教育和“育人”能力的融合,切實實現(xiàn)立德樹人的心理育人總目標。對于高職大學生來說,心理健康課及相關活動的質量和數(shù)量是對他們最直接產生影響的環(huán)節(jié)。那么如何提升課程質量是需要我們深入思考的問題。一方面,根據(jù)調研數(shù)據(jù)及學?,F(xiàn)狀,我們應該統(tǒng)籌規(guī)劃,逐步增加心理健康課的課時安排。根據(jù)不同學科學生心理特征,以及不同生源和學制的學生進行個性化的課程設計,按時按需有針對性的開展心理健康課。另一方面,在心理健康的具體教育中,體驗式的教學方法能便于學生從實踐中感受到更直觀的知識獲得效果。我們可以采用信息化教學手段,例如結合翻轉課堂、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等教學理念。同時可結合開展豐富的課外教學活動等,讓學生在課外完成相關知識點的學習。例如定期舉行心理講座,開設心理社團,主題班會等,讓有情緒問題及困惑、有輕度心理問題的同學可以得到緩解和治療的效果。于此同時,為不斷加強與學生的交流,及時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和心理活動特點,心理輔導老師可充分利用互聯(lián)網平臺,如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的校內微信群或微信公眾號等進行輔助教學,可按課程進度定期推送相關優(yōu)質學習資源,結合熱點事件和話題進行線上互動,及時紓解學生心理問題等。同時重視建設和完善心理咨詢室,為有需要的學生進行個別線下心理輔導,拓寬學生心理問題咨詢反饋的渠道。

      參考文獻:

      [1] 許國彬.高校學生心理教育與咨詢[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2:16.

      [2] 葉春生.高等職業(yè)技術教育論文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 高等職業(yè)技術教育課題研究組 .高等職業(yè)技術教育之探索 [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

      [4]唐家林,李柞山&張小燕. 大學生積極心理資本與主管幸福感的關系[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2012,20(7):1105-1108. [5]王清宣.對高職大學生人際關系的現(xiàn)狀調查與思考[J].中國成人教育,2010(6):93-94.

      [6]徐長江.高職大學生實習過程中的心理問題及對策[J].職教論壇,2012(26):75-79.

      [7]陳揚.淺析關于高校心理咨詢的幾個理論問題[J].遼寧教育研究,2003,(4).

      [8]繳潤凱,劉立立,王華. (2012).高中生職業(yè)成熟度與家庭教養(yǎng)方式的關系. 第十五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 中國心理學會.

      [9] 陳智行.高職心理健康教學實效性的實踐探索[J].江西教育科研,2007,(4).

      [10] 張建平.加強高職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途徑與方法[J].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2005,(3).

      [11] 李桂花.關于高校思政教學方式微探[J].安徽文學,2012(8).

      [12] 李艷.高職大學生拖延心理的現(xiàn)狀調查及調試方法研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 2018(16) .

      猜你喜歡
      心理健康育人心理
      看見具體的自己
      光明少年(2024年5期)2024-05-31 10:25:59
      文化育人的多維審視
      中國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28
      育人鑄魂守初心 賡續(xù)前行譜新篇
      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 15:42:15
      心理“感冒”怎樣早早設防?
      當代陜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4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9期)2022-04-06 02:41:5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8期)2022-03-23 06:49:0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6期)2022-03-23 05:25:50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1期)2022-03-18 02:01:10
      心理感受
      娃娃畫報(2019年11期)2019-12-20 08:39:45
      讓心理描寫點亮全篇
      宜丰县| 闵行区| 教育| 潼南县| 疏勒县| 栾城县| 汝南县| 龙南县| 嘉禾县| 蒲江县| 宜春市| 聂荣县| 白朗县| 若羌县| 武胜县| 肇庆市| 长乐市| 无为县| 怀宁县| 焦作市| 任丘市| 许昌县| 普兰县| 肇州县| 平远县| 那曲县| 宁德市| 大荔县| 濮阳市| 随州市| 武穴市| 精河县| 河西区| 奉新县| 行唐县| 公安县| 邢台县| 东宁县| 闽侯县| 七台河市| 三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