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管理重在“精”,要從“細”著手,關注學生個性差異,順應學生身心成長規(guī)律,依托“精細化”管理,將“教”與“學”工作維系起來,落實好“立德樹人”育人目標。相比而言,“精細化”理念更加強調簡潔、有序、高效,圍繞學生管理工作,倡導精益求精的管理方法,整合多方資源,提高辦學質量和效益。探討“精細化”理念的內涵,明晰“精細化”管理在學生工作中的價值,從學生管理制度、輔導員工作機制、信息技術輔助學生管理、學生監(jiān)督考核機制等方面提出完善建議。
教育的目標在于育人,做好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是確保育人目標達成的基本條件。大學生群體思維活躍,個性強,傳統的“一刀切”管理模式存在諸多缺憾和不足。學生工作,不能一味地“管”,而是要注重引領,以恰當的方式,關注大學生的訴求,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把脈學生個體差異,做到因材施教。“精細化”理念,將人本管理與科學管理相結合,從“精”與“細”兩方面,把控學生問題,提高學生工作實效性。
一、“精細化”理念內涵與應用原則
(一)“精細化”理念
“精細化”理念,通過運用程序化、標準化、數據化方法或技術,來實現組織單元管理的精確、協同、高效運行。“精細化”理念,其最顯著特點是對成本的高效控制,以獲得最大管理效益。同時,“精細化”理念,在管理工作模式上,強調以“職責”為中心,落實每個崗位所對應的職責,細化每個管理環(huán)節(jié)所對應的任務,注重每個工序詳細規(guī)范的制定,確保整個管理流程銜接有序、層層管控?!熬毣崩砟钤趯W生管理工作中的應用,要結合學生工作實際,加強相關管理規(guī)范、工作制度的完善,要細化管理規(guī)程、規(guī)章,對所有學生要一視同仁,嚴格遵守。學生工作具有多樣性、復雜性,通過“精細化”理念,使得各項學生工作做到有制度可依、有規(guī)范可循。強調紀律和制度,要克服傳統學生管理工作中隨意性、無序性問題,遵照完善的學生工作制度,確保學生管理工作協同、有序、高效。
(二)精細管理原則
對“精細化”理念,在學生工作中,更具人性化。立足學生工作,運用精細管理,將點多、面廣的學生管理繁雜工作實現系統化、網格化,讓學生工作管理起來更科學、更有效。在“精細化”理念實踐中,要認識到“學生”是管理對象,更要發(fā)揮“學生”的能動性。一方面,細化工作制度和規(guī)章。學生管理,要結合學生日常學習、生活實際,制定完善的行為準則,所有學生都要以制度為前提,遵守規(guī)章制度。因此,利用標準化原則,強調各項制度的紀律性、有序性,克服學生管理中的隨意、無序。另一方面,強調程序化原則。所謂的程序化,就是對學生管理工作,要注重邏輯性、條理性,通過構建網格化管理體系,確保各項工作相互銜接、成為一體。只有做到有計劃、有步驟地推進學生管理工作,才能改善工作方法,提高學生管理效率。
二、高校學生工作中應用“精細化”理念的價值
(一)落實“以生為本”育人理念,關注學生訴求
學生管理工作中,“人”是管理對象,也是最關鍵的學習主體。學生工作,不在于“管”,而在“引”。人本理念,強調學生是管理的核心,對學生的管理,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所有的學生管理制度的出臺,都要將“以生為本”作為基準點,轉換管理模式,了解學生訴求,疏導學生的困惑。輔導員在工作中,要走進學生,了解學生,關愛學生,要通過科學引領來增進師生情感,解決學生工作中的問題。比如,大學生外出打工安全問題,輔導員要懂得換位思考,傾聽大學生的想法,找準問題的根源,施以針對性措施?!耙匀藶楸尽?,才能贏得學生的理解和認同,才能確保管理制度落實到位。
(二)構建和諧師生關系,服務好學生
“精細化”理念,在學生管理中,輔導員要與學生保持良好的師生關系。在大學生活中,輔導員要與學生共同度過美好的時光,輔導員與學生亦師亦友的關系,為各項工作制度的落實創(chuàng)造條件。同樣,輔導員要結合班級建設、學生管理工作,將“精細化”理念落實到實踐中,更好地服務學生。如學生的心理出現了不良問題,輔導員要與之談心,化解學生心中的焦慮;學生對就業(yè)前景感到迷茫時,輔導員要與學生一起,共同討論職業(yè)規(guī)劃問題,指導學生重建學習信心。學生在學業(yè)上出現困難、在情感上出現問題,輔導員都要及時介入,給予指導和干預,幫助學生走出困境。
(三)優(yōu)化資源配置效率,提升育人實效
“精細化”理念在學生管理中的實施,有助于對學校資源進行優(yōu)化配置,特別是在細節(jié)管理方面,能夠減少拖沓、低效問題的發(fā)生。比如,在學生學業(yè)管理中,制定精細化學習計劃,對學生出現學業(yè)不合格問題進行提前預警。同樣,對教學資源進行科學、合理配置。比如,通過對實驗室資源、實訓場地進行精細管理,分析使用率,對空閑時段組織學生參與實踐實訓,提高學生綜合實踐能力。針對生源多、輔導員數量比例不足問題,利用信息化技術,通過構建學生綜合管理信息系統平臺,對學生在校情況各項信息進行全面記錄。如學習成績、在校表現、獎懲狀況等。引入分層分類管理模式,精準分析不同學生的問題,制定針對性管理方法。
三、“精細化”理念在學生工作中的實施建議
(一)完善學生管理制度,引導學生自我管理
針對學生工作,要考慮到學生管理的復雜性、多樣性,通過制度建設,涵蓋學生的思想、行為、學習、生活等諸多方面。“精細化”理念融入到制度層面,讓學生管理有制度可依。一是,做好學生日常行為制度管理。立足學生工作,關注日常行為,良好學習、生活習慣的培養(yǎng)。比如早自習、晚自習制度,宿舍生活制度,班級點名制度等。日常行為管理是學生工作的重要內容,要求學生做到不遲到、不曠課,按時就寢。設置早晚點名制度,對遲到、早退、晚歸、不歸學生,不能姑息,要給予嚴厲懲戒。針對假日離校細化制度,離校前要做好請假登記,開具相應的離校手續(xù);開學登記制度,返校后,要做好報到管理,切實掌握學生在校動態(tài)。細化教務管理制度,在課堂教學方面,引入考勤制度、課堂請假制度、課堂紀律、上課手機統一管理制度等,通過制度來確保規(guī)范上課。細化和完善與學生利益相關的制度,如貧困生認定制度、獎學金制度,大學生資助制度等,將制度上墻,公示給學生,確保管理公平、公正、公開。對規(guī)章制度的精細管理,就是要圍繞學生工作,健全各項制度。有了制度,在推進中就能做到精細、精準管理。比如,對于“陽光體育”活動的組織,要求所有學生都要參加體育鍛煉,根據學生興趣、愛好,選擇相應的體育活動,每周制定參加體育活動計劃,對學生的活動內容、活動時間、活動效果進行記錄,確保體育活動有序、有效展開。制度建設要全面,要圍繞學生良好品行細化制度內容。如《學生宿舍量化管理細則》《學生課堂考勤制度細則》《學生校園安全文明公約》《學生規(guī)范評比辦法》等,將制度內容明晰化、具體化、可量化,通過制度來規(guī)范學生學習和生活。需要注意的是,制度具有固化性,對制度的執(zhí)行,還要考慮特殊情形。所有制度的細化,還要堅持“以生為本”理念,對于學生遇到特殊情況時,也要給予詳細說明,要體現人性化。
(二)確立學生管理工作機制,完善學生工作流程
學生工作管理,要明確工作機制?!熬毣崩砟?,在于考量、劃定工作范疇。針對學生工作,細化管理職責,建立責任制度。做好學生工作流程設定,確保學生工作標準化、規(guī)范化運行。當前,高校學生工作問題多,“精細化”理念要細化管理目標。積極組建高素質、優(yōu)秀輔導員隊伍,落實好精細管理基本任務。響應“立德樹人”育人要求,推進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第一,引入專職輔導員機制,提升輔導員工作專業(yè)水平,化解師生比不協調問題,優(yōu)化學生工作。專職輔導員,可以采用類似于企業(yè)的管理方式,將“精細化”理念與管理技術相結合,確保各項管理目標順利達成。第二,引入“授權”模式,實現師生聯動管理。在學生工作中,輔導員不可能做到隨時隨地與學生在一起,通過引入“授權”,輔導員可以將學生管理工作部分職權或職責,授權給學生,由學生協助參與學生工作。學生以“領導者”、“監(jiān)督者”的身份,對學生管理中的事務性任務進行落實,激發(fā)學生的管理潛能,減少輔導員一些重復性勞動,兩者的協同分工與聯動,提高學生工作管理效能。第三,細化學生工作管理流程。學生工作“精細化”管理,要從組織機構、部門劃分、職責分工、崗責匹配等方面做好管理流程的銜接。結合相關管理規(guī)定及程序,要統一規(guī)范,細化準則,確保各項學生工作按步推進。工作流程化設計,體現了學生管理的科學性、合理性。對各項工作流程的細化,為“精細化”管理奠定基礎。如細化學生工作流程圖,對學生日常學習、生活、事務管理工作,設計流程圖,確保每一項工作,都有清晰、明確的流程,便于學生參照執(zhí)行。
(三)引入科技手段,為“精細化”管理提供科學決策
高校學生管理,要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手段,特別是互聯網、大數據、社交軟件等平臺,時刻關注學生動態(tài)。當代大學生見多識廣,思想多元,追求個性,質疑權威,興趣廣泛,獲取信息的渠道多樣。但同時,大學生又容易陷入自我為中心,功利性心理較強,耐挫力不足,缺乏團隊合作意識。這些都給學生管理工作帶來挑戰(zhàn),輔導員要主動學習、積極運用現代科技,來全面了解學生在學習、生活、思想、情感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比如,搭建基于微信的班級學生交流群,平時,將與學生管理相關的信息、公告、通知、新聞等發(fā)送給學生。輔導員要時刻留意大學生之間的交流話題,了解學生的內心想法,以新穎、獨特、多樣的方式,向學生推送與學習、與生活、與成長、與就業(yè)相關聯的文章,彌補傳統思政教育不足。注重學生信息管理系統建設,依托學校大數據管理平臺,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日常行為進行匯總、分析。如了解學生每學期的成績,了解學生課堂紀律及出勤情況,了解學生宿舍表現及衛(wèi)生狀況,向學生提供針對性疏導建議。
(四)加強學生管理隊伍建設,促進“精細化”管理目標的達成
學生工作的開展,關鍵在于輔導員及學生管理團隊。高校要重視學生管理隊伍建設,挑選思政水平高、業(yè)務能力強的輔導員參與到學生工作中。“精細化”理念的落實,要發(fā)揮輔導員、學生管理工作者的主導作用。一方面,加強現有輔導員、學生管理工作者的培訓和學習,強化紀律,嚴肅作風,提升政治素養(yǎng)。在工作中,要把握細節(jié),對問題要深入調查,詳細了解情況,將責任落實到人。另一方面,加強對輔導員、學生管理工作者的考核與評價,提升輔導員隊伍的專業(yè)化水平。引入輔導員激勵機制。通過輔導員激勵機制,調動輔導員的責任感、主動性。從學生工作中,負責的輔導員,更能贏得學生的認可。有效地激勵,增強輔導員的職業(yè)認同感。如定期組織輔導員參加業(yè)務培訓,給予輔導員物質、精神獎勵,為輔導員提供更多的職務晉升機會等。對輔導員工作績效進行標準化考核,引入定性、定量指標,確保輔導員工作具有可操作性、可評價性。另外,重視班級管理,充分發(fā)揮班級學生干部的模范帶頭作用。以班風、學風建設為主線,銜接好班級管理與學生管理,提高學生自我管理意識和能力,促進學生管理目標的穩(wěn)步達成。
四、結語
“精細化”是一種理念,也是一種模式。結合高校學生工作,在精細管理中,要強調“細節(jié)決定成敗”,抓住細節(jié),從小事、小處著手,關注每一個細節(jié),營造“教書育人、服務育人”的良好氛圍。
(葉歐,碩士,助教,研究方向:高校學生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