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講話》引導下東北文學的勃興

      2022-05-24 12:44:58侯敏
      鴨綠江 2022年9期
      關鍵詞:周立波講話東北

      1942年,解放區(qū)發(fā)表了《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以下簡稱《講話》)?!吨v話》的根本鵠的是要解決“為群眾與如何為群眾的問題”,以及如何使文藝為工農兵服務的問題(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解放社,1950年版,第10頁)?!吨v話》明確指出,革命文藝工作者“必須長期地無條件地全身心地到工農兵群眾中去,到火熱的斗爭中去”,只有這樣才能獲得文學創(chuàng)作的最初“原料”,才能將文學創(chuàng)作與群眾生活緊密結合(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解放社,1950年版,第21頁)。在《講話》的引導與感召下,解放區(qū)的諸多知識分子摒棄以往的小資產階級的舊有習氣與創(chuàng)作風格,深入群眾去改造與學習。其中,周立波就是最典型的代表之一。周立波不僅全程參與了《講話》的醞釀、討論和最終發(fā)表的全過程,而且還從自身的文學活動和創(chuàng)作實踐出發(fā),宣揚與踐行《講話》精神。特別是1948年,周立波身體力行深入東北,參加土改運動,主編《文學戰(zhàn)線》(后更名為《鴨綠江》),創(chuàng)作長篇小說《暴風驟雨》等,在中國現代革命史和文化史上留下了非常重要的一筆,值得我們珍視與深入探討。尤其是今年恰逢《講話》發(fā)表80周年與《鴨綠江》創(chuàng)刊75周年,在這樣一個特殊的年份,以周立波的文學活動和創(chuàng)作實踐為探討中心,勾連起其與《講話》和東北文學的脈絡譜系與深厚情緣,無疑具有別樣的價值與意義。

      一、《講話》引導與深入東北

      《講話》發(fā)表的直接背景是當時迫切的政治形勢。1938年武漢失守,抗日戰(zhàn)爭進入相持階段,隨之而來的是抗戰(zhàn)初期中國文壇那種高昂的革命情緒不復存在、文藝界開始檢討自身存在的問題。與這股反思思潮相應,1940年前后的延安解放區(qū),也在迫切地思考文藝應該何去何從的問題。要不要和工農兵的生活相結合、文藝要不要暴露黑暗、文藝工作者要不要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等諸多問題,困擾著當時解放區(qū)的文藝工作者,一時之間莫衷一是。毛澤東作為解放區(qū)的領導人,從延安面臨的種種文藝問題出發(fā),一方面開展整風運動,另一方面以座談會的形式征求延安文藝工作者的意見,以期醞釀文藝政策的深度變革。通過具體的理論與實踐檢驗,終于釀就了一套完整的理論體系和實踐方案,并最終形成了《講話》文稿。而在《講話》的醞釀過程中,周立波全程參與,并受到《講話》的深刻洗禮與教育。

      周立波于1939年接受黨的委派從廣西桂林來到延安。到達延安的周立波懷著無比興奮和激動的心情,全身心地投入解放區(qū)的工作當中。他被分配到魯迅藝術文學院工作,擔任文學系教員,并兼任編譯處處長。1940年,在陜甘寧邊區(qū)文化界救亡協(xié)會第一次代表大會上,周立波被選為主席團成員,之后又被增補為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xié)會延安分會的理事。周立波在延安的這段時間,正是延安整風和《講話》醞釀期間,加之周立波的多重身份,因此周立波自然成為毛澤東主要談話的對象之一。1942年4月下旬的一天上午,周立波和何其芳、嚴文井、曹葆華、姚時曉等“魯藝”的幾位黨員教師應邀,參加毛澤東在楊家?guī)X窯洞召開的座談會議,會后,他們又同毛主席同進午餐。這次會議留給了周立波非常深刻的印象,尤其是毛澤東輕松幽默的談吐風格和親切和藹的待人態(tài)度,令其終生難忘。座談會后,中共中央在解放區(qū)召開的關于文藝政策討論與修訂的三次會議,周立波也全程參與,完整見證了《講話》的生成過程?!吨v話》發(fā)表以后,周立波對其給予了高度的贊譽:

      這個劃時代的文獻,用馬列主義的奪目的光輝,照耀了我們的文學,解決了我們文學上的從來沒有這樣正確地、明確地和徹底地解決的一些根本的問題,使得我們的文學事業(yè)的方向確定了,使得工農兵的形象,大量地涌進了作品,而反映著小資產階級的思想感情的作品遭受了有力的批判。(周立波:《談思想感情的變化》,《文藝報》,1952年6月25日)

      與此同時,周立波也數次談到《講話》對其自身的深刻影響。他曾坦言,在《講話》發(fā)表以前,也曾去過前方,并非常敬愛戰(zhàn)斗在前方的戰(zhàn)士,但也僅僅“止于敬愛”,對他們的生活、心理和感情并不熟悉(周立波:《后悔與前瞻》,《解放日報》,1943年4月3日)。也曾到過鄉(xiāng)下,“但沒有和農民打成一片,對農民的語言、生活和勞動不懂和不熟,像客人似的待了50天,就匆匆地回到了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圈子里”(周立波:《談思想感情的變化》,《文藝報》,1952年6月25日)。

      為了解決自身存在的問題,周立波渴望深入到人民群眾和火熱的斗爭生活中去。于是,他毅然參加了王震和王首道率領的三五九旅,南下體驗軍旅生活。在這段極其艱苦而又充滿驚險的旅程中,周立波冒著嚴寒酷暑和戰(zhàn)火硝煙,與同行的戰(zhàn)士們跋山涉水,徒步走過了一萬五千余里的路程,跨越了七個省的戰(zhàn)場,經歷了嚴峻的生命考驗與歷練。后來,周立波將這段難忘的經歷寫進了他的作品《南下記》和《萬里征塵》中,為這段生活經歷的點點滴滴留下了珍貴的見證與紀念。

      除了南下的經歷,最令周立波難忘的是他深入東北的歲月。1946年,解放戰(zhàn)爭進入最為艱難的階段,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反動派撕毀了國共之間簽訂的《停戰(zhàn)協(xié)定》,并調動部隊,大舉進攻東北解放區(qū)。在危機的形勢下,中共中央東北局根據黨中央、毛主席關于“建立鞏固的東北根據地”的相關指示精神和《關于土地問題的指示》,果斷發(fā)動1200多名干部深入東北農村,帶領廣大農民群眾開展土地改革運動,以增強東北根據地的實力,應對國民黨的進攻。當時在冀熱遼區(qū)黨委機關報《民聲報》擔任副社長的周立波響應黨的號召,堅決請求參加這場關乎東北革命斗爭成敗的廣大群眾運動。于是,在黨委批準后,周立波追隨李德仲的部隊深入東北,從熱河來到了松江省。

      二、東北的文學活動與創(chuàng)作實踐

      周立波在東北的一項重要文學活動是從事編輯工作,他曾花費大量精力用于編輯《松江農民報》和《文學戰(zhàn)線》月刊?!端山r民報》是由松江省委主辦的一份小報,創(chuàng)刊于1947年5月上旬,于1948年4月???,其主要的讀者是廣大的農民和鄉(xiāng)村干部。在報紙存在的一年多時間內,周立波帶領著四個文學青年從事報紙編輯工作。他們在報紙上經??且恍〇|北農民所喜好的快板、大鼓、小調、民謠、兒歌等多種類型的文藝作品,同時還刊載一些中央頒布的《中國土地法大綱》等相關文件,以及松江省各地開展土地改革的相關情況,以此來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讓群眾更為深入地了解農民斗爭地主惡霸的先進事跡,激發(fā)廣大農民的反抗與斗爭情緒。為了更好地激發(fā)農民的政治覺悟,周立波不僅擔任主編工作,還身體力行,以松江省委宣傳部的名義主持編寫了《農民文化課本》,課本包括《東方紅》《共產黨》《解放軍》《介紹信》《節(jié)令歌》等15課內容,向農民系統(tǒng)地介紹了政治、軍事、農業(yè)生產等方面的知識。課本采取圖文并茂的方式編寫,淺顯易懂,深受廣大農民群眾的喜愛與好評,同時也很好地將黨的方針政策落到了實處,被廣大農民理解與接受。

      《文學戰(zhàn)線》是繼《松江農民》??螅芰⒉ň庉嫷牧硪环葜匾钠诳?。《文學戰(zhàn)線》由東北文協(xié)主辦,于1948年7月創(chuàng)刊,是繼《東北文藝》之后東北解放區(qū)的一個重要文學陣地?!段膶W戰(zhàn)線》主要以刊載小說、詩歌、散文和翻譯作品為主,同時也經常性地刊登文藝評論和曲藝作品。在當時,《文學戰(zhàn)線》具有廣泛的影響力,許多來到東北的知名作家都在期刊上發(fā)表過作品。比如丁玲的長篇小說《太陽照在桑干河上》的部分章節(jié)、舒群的《無敵三勇士》、劉白羽的《戰(zhàn)火紛飛》、馬加的《江三村十日》等,都曾在該刊發(fā)表。另外,茅盾、白朗、草明、嚴文井、舒群、戈寶權、古元等作家、翻譯家和畫家,也曾大力支持《文學戰(zhàn)線》,并發(fā)表了諸多作品。這些作品的發(fā)表不僅壯大了《文學戰(zhàn)線》的陣地,同時極大地促進了東北文學的勃興與繁榮。

      在這龐大的隊伍當中,周立波自然是其中最為重要的一位。1948年上旬,周立波被調至東北文協(xié)工作,擔任《文學戰(zhàn)線》主編,于是與《文學戰(zhàn)線》結下了深厚的情緣。周立波擔任主編期間,文戎擔任其助手,兩人協(xié)同合作,到1948年年底前共完成了6期的編纂工作,并將其合為第一卷出版。周立波在擔任主編期間,不僅兢兢業(yè)業(yè)地全面負責刊物編輯工作,而且親自撰寫文章在期刊上發(fā)表。比如在魯迅先生逝世12周年之際,周立波就撰寫了《紀念魯迅先生》一文,發(fā)表于該刊的第一卷第四期。

      1948年11月2日,沈陽解放后,周立波于該年12月上旬隨東北文協(xié)遷至沈陽。1949年3月,《文學戰(zhàn)線》在沈陽出版了第二卷第一期,但此時,周立波已到魯藝任文學教研室主任,不再擔任《文學戰(zhàn)線》的主編。盡管如此,周立波依然擔任該刊的編委,并一如既往地支持《文學戰(zhàn)線》的編輯工作。比如,周立波曾將自己翻譯的最為重要的一篇譯作《梭羅柯夫<肖洛霍夫>論》發(fā)表于該刊的第二卷第二期。

      周立波在東北從事期刊編輯工作的同時,還抽出時間用于開展土改運動。1946年冬天,周立波到達松江省珠河縣元寶鎮(zhèn)開展調研工作。到元寶鎮(zhèn)不久,按照中共珠河縣委的工作部署,周立波擔任了該區(qū)的區(qū)委委員,與林藍同志共同承擔區(qū)委的領導工作。在元寶區(qū)生活的歲月里,周立波一心深入群眾,與貧苦的勞動大眾同吃苦、共患難,每天和大家一起吃三頓的苞米 子和咸菜。東北的冬天,天寒地凍,經常是零下三四十度的惡劣天氣,長期生活在南方的周立波在這樣的天氣下很難適應。但周立波依然堅持和大家一樣,“用一件軍用黃大衣嚴嚴地裹著身子,戴著一頂耷拉著耳朵的風雪帽,踏著一雙靰鞡鞋,照樣堅持走村串戶”(胡光凡、李華盛:《周立波在東北》,《社會科學戰(zhàn)線》,1981年第2期)。周立波與農民聊家常、開嘮嗑會,他平易近人、和藹可親的態(tài)度深得人心。與此同時,周立波在開展群眾工作的過程中,也了解了許多東北的風俗民情、方言土語,這些都為他日后的創(chuàng)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1947年5月,周立波依依不舍地離開了元寶鎮(zhèn),根據中共松江省委的指示,他被調至松江省委宣傳部工作。在宣傳部工作期間,周立波一方面從事《松江農民報》的編輯工作,一方面深切地回味著在元寶鎮(zhèn)的生活與工作經歷。土改運動中那些激動人心而又驚心動魄的場景,以及那些樸實的、親切的農民的身影,使周立波的內心久久無法平靜。此時,他又學習了毛澤東的《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深深地為全國農民踴躍地開展土改運動、堅決反抗強權的精神所感動與震撼。于是,周立波毅然決定要創(chuàng)作一部反映土改運動的長篇小說——《暴風驟雨》。

      從1947年中下旬開始,一直到1948年年底,周立波終于完成了《暴風驟雨》的寫作?!侗╋L驟雨》以松花江畔的元茂屯村為背景,非常真實地再現了1946—1948年東北地區(qū)土改運動的全過程。《暴風驟雨》發(fā)表后受到了東北人民群眾的熱烈歡迎,并被人們作為反映土改運動的教科書加以學習?!侗╋L驟雨》之所以取得如此的成功,原因大體有三:一是采用傳統(tǒng)的文學技法,以講故事的方式結構全文。整部小說以共產黨領導群眾反抗地主強權為主線,生動活潑地演繹了廣大底層人民如何在共產黨的帶領下打土豪、分田地的故事。通過發(fā)生在元茂屯的這場轟轟烈烈的土改運動,以韓老六為代表的元茂屯“三大糧戶”的罪惡發(fā)家史和覆滅史,以及趙玉林、郭全海為代表的貧苦農民的血淚史和翻身史交織在一起,躍然紙上(胡光凡:《周立波評傳》,湖南文藝出版社2018年版,第170頁),成功地詮釋了在中國地主勢力終將滅亡、人民群眾勢必獲得自由當家做主的不可逆轉的歷史趨勢。二是作品塑造了許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比如出身貧農且具有較高政治覺悟的農民英雄趙玉林和郭全海,新舊思想交織、風趣幽默的車老板子老孫頭,機智勇敢、果斷干練的土改運動工作隊的蕭隊長,不斷接受新思想、新觀念的農村婦女趙大嫂、劉桂蘭、白大嫂子,以及兇狠毒辣、無惡不作、奸猾狡詐的韓老六、杜善人,等等。這些人物形象真正體現了再現典型環(huán)境中的典型人物的社會主義現實主義創(chuàng)作方法,同時也極大地豐富了中國現代文學的人物形象譜系,尤其是作品中出現的農村的富有新思想的文學新人形象,在當時的文壇是非常富有新意的。三是小說中大量生動活潑的東北方言的運用。在作品中出現了“不大離兒”“黑價白日”“蝎虎”“老鼻子”等大量的東北特有的方言,這些方言土語的運用不僅使整部作品籠罩著一層東北地域特有的色調,而且使東北的民眾感到異常親切,這也就不難理解在當時東北民眾為何那么喜歡這部作品了。

      三、《暴風驟雨》:當下的經典意義

      1949年,全國獲得了解放,周立波作為東北代表團中的重要一員參加了全國第一次文代會。這次文代會以后,周立波被調到文化部編審處工作,從此離開了生活近三年的東北,開始了新的人生旅程。雖然周立波在東北生活的時間并不長,但東北的經歷卻見證了周立波對《講話》精神的實踐過程,也成為其長篇代表小說《暴風驟雨》誕生的重要土壤。

      回首那段硝煙彌漫的崢嶸歲月,不覺間已經跨越了近80年的時間征程。然而直到今天,我們依然無法忘懷周立波深入東北,踐行《講話》精神的那段不平常的歷史,無法忘懷他根據自身的東北生活經歷創(chuàng)作出的經典之作《暴風驟雨》,因為它們對當下的文學創(chuàng)作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鑒價值與意義。

      (一)深入在場、切身體驗?!侗╋L驟雨》之所以出版后獲得東北乃至全國人民的認可與歡迎,并且獲得了斯大林文學獎,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它源于真實的生活,源于周立波對東北農村生活的深入在場和切身體驗。他曾坦言:

      1964年冬天,我參加了東北的土改,工作的地方是松江省尚志縣的元寶鎮(zhèn)。松江是現在黑龍江省的一部分。元寶鎮(zhèn)就是《暴風驟雨》里的元茂屯。這是一個靠山的窮屯,有四百戶人家,絕大多數是農戶,也有小手工業(yè)者和小學教員?!醯綎|北,對于那里的農民和他們的生活是不熟悉的。為了搞好工作,我們必須和農民打成一片?!瓰榱松钊氲匕l(fā)動群眾,東北的土改工作隊當時普遍采取了探貧訪苦,扎根串連的工作方法。我們挑選那些苦大仇深的貧雇農,對他們進行家訪,通過同吃同住同勞動和他們交上朋友。經過一次又一次的談心和耐心深入的宣傳,我們不但教育和發(fā)動了他們,而且更細致地了解了他們?!谶\動中,通過種種方式,我在半年里了解了平常幾年都不能了解透徹的情況,學到了很多東西,包括東北農民生動的語匯。(周立波:《深入生活,繁榮創(chuàng)作》,《紅旗》,1978年第5期)

      周立波將元寶鎮(zhèn)的這些真實的生活經歷和生命體驗有機融入了《暴風驟雨》之中,但在書稿修改過程中,他又深感材料的不充足,于是他又到周家崗、五常、拉林、葦河等村屯進行采訪調研,最終才展示出《暴風驟雨》的全貌。

      可以說,周立波的寫作經歷,對我們當下的作家來說是有重要的借鑒價值的。當下的許多作家身居城市,大部分作品是城市生活的演繹,作品的構思與生成源于“虛構的熱情”,大多數作品都是空泛的形式演繹,難有讓人為之振奮的內容,也很難感覺到作者靈魂的重載。同時,也許正是因為大多數作家身居城市的原因,所以如今都市題材的作品日益增多,而鄉(xiāng)土題材的作品卻越來越少。我們切切實實地感覺到底層的聲音變得日漸微弱,鄉(xiāng)土敘事也正在漸漸地離我們遠去。這當然與農民的文化水平偏低、難以書寫自己的性靈有關。但更為重要的是,現在缺乏能夠真正地深入民眾生活、與農民同甘苦共患難的作家。所以,要想創(chuàng)作出優(yōu)秀的底層文學作品,可能方法只有一個,那就是像周立波一樣,深入民眾生活現場,與民眾打成一片,否則可能一切都是空談。

      (二)緊貼時代、關注民生。后現代主義批評家阿多諾認為,“一個藝術作品的藝術性就在于其能否表達時代的真理內容”(曹征路:《要科學,還是要玄學?》,《文藝爭鳴》,2010年第3期)。確實,好的作品應該成為時代的一面鏡子,它應該為了“反抗遺忘”而存在,它應該敢于觸及現實生活中最尖銳的問題。而關注時代最終的落腳點是關注民生疾苦,就是要關注人民群眾的現實處境、精神風貌和人性特征(參見侯敏、王衛(wèi)平:《情感與審美:現當代文學經典的界定與書寫》,《社會科學輯刊》,2010年第6期;侯敏:《不斷爭論中的<子夜>——兼及經典意義之再思考》,《郭沫若學刊》,2021年第1期)。

      在這方面,《暴風驟雨》給我們提供了很好的范例。《暴風驟雨》緊貼時代,完整演繹了《講話》引導下20世紀40年代東北土改運動的具體樣貌,鮮明地揭示出人民群眾在地主壓迫下的凄慘生活處境,生動地描繪出底層人民反抗地主強權勢力的嶄新的精神風貌。整部作品充滿作者對時代的使命感與對社會的責任感,以及對底層民眾深深的人道主義情懷。而這恰是我們當下的作家所應該汲取與借鑒的珍貴的文學精神與文學品格。

      (三)注重文藝作品的藝術性。在文藝創(chuàng)作過程中,一直有藝術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說法,就是說文藝作品的內容應該扎根于現實生活,但又應該用藝術的審美的眼光去打量、去修飾,這樣才能成為藝術的、審美的文本,這應該成為文藝創(chuàng)作的基本準則。今天的“非虛構寫作”概念的提出也是如此,并非不允許虛構,而是應該注重生活實際的同時,也要對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藝術虛構,否則它就成為新聞,成為報告文學,從而失去文學與藝術的審美韻味。在這方面,《暴風驟雨》的藝術化設計同樣值得我們借鑒。比如在人物塑造方面,《暴風驟雨》中的農會主任趙玉林的原型是作者在周家崗遇到的農民英雄溫鳳山。他是在土改斗爭中成長起來的貧農積極分子,因工作積極,被選為縣里的頭等模范,并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后來在一次抓捕逃亡地主的過程中中彈身亡。周立波將這個農民英雄形象形塑為作品中的趙玉林。趙玉林是一個從山東逃荒到關外的窮棒子,因為缺吃少穿,被人稱為“趙光腚”。他因遲交了韓老六家的租糧,便被罰跪碗碴子,后來又被日本憲兵隊抓去蹲了三年大牢,導致媳婦只能帶著兩個孩子外出討飯,一個七歲的女兒活活餓死。但這些慘痛的人生經歷并沒有使趙玉林消沉和屈服,當土改工作隊來到元茂屯時,他積極擁護工作隊,勇斗地主惡霸,后來擔任了元茂屯的農會主任,最終在追捕地主的斗爭中光榮犧牲。顯然,作品中的趙玉林經過作者的藝術化處理,要比原型的形象顯得更加豐滿和有血有肉,尤其是“趙光腚”這一稱號,一方面使作品充滿了趣味性,另一方面也凸顯出了貧農生活的艱難。再如在情節(jié)設計方面,周立波將周家崗“七斗王把頭”的故事進行藝術加工、集中概括,演化成《暴風驟雨》中“三斗韓老六”的故事,使整部作品的情節(jié)變得跌宕起伏、曲折復雜、引人入勝。另外,《暴風驟雨》中對東北方言的運用,使整部作品充滿了濃郁的東北地域風情。本來對一個南方作家而言,運用北方的方言進行創(chuàng)作勢必有很大的難度,但周立波卻跨越了重重障礙,將東北方言有機融入作品,充分彰顯出作者的創(chuàng)作天賦和藝術水準。

      綜上,周立波是《講話》從最初醞釀到最終發(fā)表的親歷者,同時也是實踐《講話》精神的優(yōu)秀典型。他在《講話》引導下深入東北,在東北從事文學活動和文學創(chuàng)作,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東北文學的勃興與繁榮,尤其是取材和創(chuàng)作于東北這片沃土的《暴風驟雨》,不僅在當時引起了極大轟動,即使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價值與意義??梢哉f,周立波為《講話》的傳播,為東北的文學繁榮做出了重要貢獻。同時,《講話》與東北這片熱土也為周立波的文學實踐提供了重要的素材,激發(fā)了他的創(chuàng)作靈感,并最終奠定了其在文壇上的地位?;蛟S正是因此,周立波對《講話》與東北始終念念不忘,直到晚年,他還對親友滿懷深情地表示:要是當年不離開東北就好了!

      【本欄目責任編輯】陳昌平

      作者簡介:

      侯敏,文學博士,遼寧大學文學院副教授、副院長?,F已出版著作《文學藝術之夢》《五四新文學與百年新文化運動》,參編中宣部“馬工程”教材《20世紀中國文學史》等多部,在《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等國家核心期刊發(fā)表論文三十余篇,多篇論文被人大復印報刊資料全文轉載。主持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一項、省部級項目六項,獲遼寧省政府獎等獎項。

      猜你喜歡
      周立波講話東北
      MADE IN CHINA
      漢語世界(2021年6期)2021-12-17 10:51:50
      Make ’Em Laugh
      講話不可“三紙無驢”
      當代陜西(2021年8期)2021-07-21 08:31:52
      每到冬天,東北就變成了“凍”北
      意林(2021年3期)2021-03-11 03:07:24
      大東北的春節(jié)
      “注水”講話
      當代陜西(2019年10期)2019-06-03 10:12:06
      從波波到濤濤,周立波終于活成了瑪麗蘇
      東西南北(2018年17期)2018-11-20 05:21:38
      男朋友
      天津詩人(2016年1期)2016-11-25 18:53:59
      周立波:海派清口也玩“股”
      中國商人(2014年8期)2014-08-22 21:28:41
      機場與繼女演出“滑稽戲” 周立波攜老帶小來京
      开封市| 宕昌县| 邵武市| 苗栗县| 囊谦县| 阿拉尔市| 固始县| 清水河县| 海安县| 启东市| 汤阴县| 石城县| 舒城县| 陈巴尔虎旗| 浦城县| 虹口区| 同江市| 太原市| 二手房| 周宁县| 敖汉旗| 孟村| 郁南县| 桂东县| 淮北市| 稷山县| 泽库县| 白城市| 恭城| 临武县| 萝北县| 中宁县| 赤峰市| 永仁县| 高阳县| 眉山市| 建昌县| 天门市| 班玛县| 于田县| 格尔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