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點評:
十八年如一日,她默默奉獻,不求回報,卻真切地改變了大山里孩子們的成長軌跡。
登上北京2022年冬奧會開幕式舞臺,用希臘語獻唱《奧林匹克圣歌》的44位山里娃,以及因為音樂夢想,從山村走出來的200多位學生,他們摯愛的老師、引路人,79歲的鄧小嵐奶奶,3月22日在北京逝世,令人心碎……
鄧小嵐的父親鄧拓是中國新聞史上一代英才,曾任《晉察冀日報》《人民日報》總編輯、社長。她的母親丁一嵐也是《晉察冀日報》的老報人,是1949年開國大典的播音員、北京人民廣播電臺第一任臺長。
1943年冬天,在日寇掃蕩的陰影下,鄧小嵐出生在馬蘭村旁的易家莊。之后她被寄養(yǎng)在了馬蘭村附近的老鄉(xiāng)家,整整3年。
1970年,鄧小嵐從清華大學化工系畢業(yè),分配到了山東泰安制藥廠工作,1995年調(diào)回北京,在市公安局工作。這時母親丁一嵐和《晉察冀日報》的老報人們致力于光榮歷史的研究??吹竭@些80多歲的老革命四處忙碌,鄧小嵐便幫助他們抄寫東西,后來索性加入《晉察冀日報》史研究會,為老人們搞服務(wù)。
鄧小嵐出生在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成長在革命家庭,父母的革命志向和成長經(jīng)歷鞭策著鄧小嵐。她深有感悟地說:“沒有共產(chǎn)黨就沒有新中國,這是非常淺顯又非常深刻的道理。我要做中國共產(chǎn)黨隊伍里的戰(zhàn)士。”她說到做到,勤懇為黨忘我工作。
鄧小嵐對馬蘭村這片土地有著特殊的眷戀。剛剛退休,她就沿著當年游擊辦報的路線追憶紅色歲月,看望養(yǎng)育她的鄉(xiāng)親,看望久違了的山川大地。
而她第一次回到馬蘭村,看到的是破敗不堪的村落。小學教室?guī)缀跆?,交通極為不便,從村中無路通向外面。她決心要為馬蘭村做點事情。
1999年,鄧小嵐退休。她的退休金每年3萬多元,她用2萬元來幫助馬蘭村,先后幫助村里修路種樹、翻建校舍、改建水沖式廁所、救助貧困戶和貧困學生、發(fā)展旅游等。
鄧小嵐自幼熱愛音樂,學習小提琴,在清華大學就是清華樂隊成員之一,到工作單位,又教工人拉琴,教工人的孩子們學音樂。2004年,當她和《晉察冀日報》的老人們來到馬蘭村小學,發(fā)現(xiàn)孩子們竟然不會唱歌。就是這次經(jīng)歷,讓她萌生了為馬蘭村孩子教授音樂的想法,并付諸實施。
18年來,她把馬蘭村當成了自己的另一個家。剛開始到馬蘭小學授課時,學校只有4間危房。為了給孩子們建一個“音樂教室”,鄧小嵐不僅拿出自己的退休金,還動員北京的弟弟、妹妹一塊捐錢,在村里蓋起了7間校舍,并將親友們家中閑置的樂器要了過來,還尋求相關(guān)部門支持幫助,陸續(xù)置辦了架子鼓、電子琴、鋼琴、小提琴等樂器。
從“小燕子、穿花衣”到《歡樂頌》《雪絨花》,一年又一年,沉睡的小山村飄來了優(yōu)美的音樂。鄧小嵐為馬蘭村的孩子們打開了一個音樂世界。孩子們有了一技之長,體會到了音樂的美好、浪漫,屬于他們的未來漸漸清晰、美好。
2006年,她給孩子們成立了馬蘭小樂隊,帶著這支樂隊去各處演出。2008年,她帶著馬蘭小樂隊參觀北京奧運場館鳥巢,并在中山公園舉辦了“馬蘭小樂隊小型音樂會”,受到《晉察冀日報》社老同志們的熱烈歡迎。此后,他們的足跡延伸到全國很多地方,還登上了北京電視臺、湖南電視臺、中央電視臺等大舞臺。
2008年,阜平縣德信人物評選中,鄧小嵐被評為“十大德信人物”之一。2009年1月,保定阜平縣人大授予鄧小嵐“阜平縣榮譽公民”稱號。2011年12月,她還榮獲“2011北京榜樣”光榮稱號。
2013年,70歲的鄧小嵐發(fā)起“馬蘭兒童音樂節(jié)”活動。2015年,鄧小嵐親自設(shè)計,自籌資金,把小學校旁邊的黃土坡打造成一座三層“音樂城堡”。從開始教孩子們唱簡單的歌曲,到教他們演奏各種樂器,再到連續(xù)舉辦四屆馬蘭兒童音樂節(jié)……北京來的鄧奶奶給大山里的孩子們帶來了無盡的歡樂,孩子們的童年因音樂變得絢麗多彩。
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上,44位來自太行山深處的孩子用天籟之音演唱了希臘語的奧林匹克會歌《奧林匹克圣歌》。這歌聲背后,是默默耕耘十八載、無私奉獻的志愿老人鄧小嵐。十八年來,為改善當?shù)睾⒆拥淖x書環(huán)境,她來回奔波20多萬公里,相當于繞地球五周,為讓山里的孩子感受音樂的美好,付出了自己的全部愛心與努力。
在一些人為金錢、名利忙碌的時候,鄧小嵐卻始終保持著共產(chǎn)黨人向上、樸實、執(zhí)著的信念。作為一個平凡的個人,她的能力是有限的,但她用自己的身體力行,為祖國新一代的健康成長,無私奉獻著。著名美學家朱光潛:“人,因為持守而變得美麗?!编囆咕褪沁@樣的人。
18年來,鄧小嵐培養(yǎng)的200多名學生很多上了高中、讀了大學,其中10余人在大學里攻讀藝術(shù)專業(yè),畢業(yè)后從事藝術(shù)教育工作。
“鄧老師像一束光,啟發(fā)和鼓勵我們,走出一條更精彩的人生路?!睂W生們無限感激鄧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