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宇涵
奶奶家的院子里有兩棵棗樹,多年來,自由自在地生長著:晴天,接受陽光的沐浴;雨天,享受雨水的滋潤。
小時候,我一直有個疑問,每次在我們打算去奶奶家的前幾天,奶奶就一定會打來電話,詢問我們是不是要回家了。這讓我很是困惑:難道奶奶有千里眼、順風耳?
記得一年國慶節(jié)前,奶奶又打來電話,詢問我們是不是要回去了。到了奶奶家,我迫不及待地問她:“為何您每次都能如此準確地把握我們回來的時間?”奶奶便會用哄三歲小孩的語氣說道:“我有讀心術(shù)?!蔽耶斎徊恍牛筒粩嗟刈穯柲棠?,她卻笑而不語。
七天假期里,我在院子里的棗樹下歡快地玩著,不時地用石子打棗樹上的棗。一顆顆棗像紅寶石一樣,散落在地上。媽媽見狀,總是批評我,而奶奶卻護著我,說明年棗子還會長出來的。
深冬,棗樹的葉子凋零了,樹枝變得光禿禿,沒有一點生氣。但奶奶在樹上掛了紅燈籠,還用小彩燈裝飾樹枝。遠遠看去,漂亮極了。
來年四月,棗樹又長出嫩芽,為光禿禿的樹枝增添了一抹春色。
七月,棗樹的葉子在微風中沙沙作響。在這多風多雨的時候,棗樹結(jié)出一個個小果實,為小蜘蛛提供了搭建房子的地方。
又是一年國慶節(jié),奶奶依舊準時打來電話。來到奶奶家,我坐在棗樹下,悠閑地望著天空,思考著奶奶的“超能力”。我再次向在一旁揀豆角的奶奶詢問原因,她依舊笑而不語。這時,我的目光無意間落在了奶奶頭上的銀絲上,頓時明白了她的“讀心術(shù)”——只是她沒有讀我們的心,而是讀棗樹的“心”!春天,棗樹發(fā)芽,將我們要回家的消息捎了回來;夏天,棗樹長出片片樹葉,捎回我們要回家的消息;秋天,棗樹的顆顆果實誘惑著我們,奶奶知道,我們要回來了;冬天,最后一片葉子落下,棗樹告訴奶奶,“遠離家的孩子,要回來嘍”。
這么多年的疑問,終于解開了。原來,奶奶的“讀心術(shù)”是這樣的!
點評
小作者巧設(shè)懸念——奶奶如何讀懂我們的心,接著一步一步帶領(lǐng)讀者揭開答案,最后點明題旨:奶奶就像棗樹一樣,一年四季安靜地守在老家,盼著兒孫回來,承歡膝下。
(指導教師:李興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