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京寧
你有一個什么樣的媽媽?或許她愛嘮叨,總是叮囑你多吃飯、穿暖衣、好好學習;或許她很嚴厲,給你定了不少規(guī)矩;或許她是溫柔的,一年四季不辭辛勞地照顧你的生活……
不同的媽媽,相同的母愛。
這個母親節(jié),讓我們從三個故事中尋得母愛的不同形式和真諦。讀完故事,在感動之余,別忘了跟媽媽說一聲“媽媽,我愛您”!
愛的奉獻
生命在狼蛛媽媽的身體里成長著。
大腹便便的狼蛛媽媽,艱難地挪動著身體,鉆進了地穴。
一尺多長的地道,是她自己精心挖出來的。
每當她疲勞和需要安靜時,就會回到這個給她安全感的家。
但對孱弱的狼蛛卵來說,這是一個太堅硬的世界。
到哪里去找柔軟的搖籃呢?
狼蛛媽媽在空空如也的地穴里轉(zhuǎn)動著身體,一腳踏上了拖在身后的“飄帶”。
對呀,用蛛絲可以織一個溫暖、柔軟的寶寶搖籃。
說干就干。
和所有的蜘蛛一樣,狼蛛的尾部也有三對紡織器,可以紡出不同用處的絲。盡管狼蛛平時極少織網(wǎng),但按照邏輯也能想象得出,搖籃的第一層應該用不黏的絲。不然,織物都粘在了地面上,怎么卷起來當搖籃呢?
狼蛛媽媽搖擺著身體,來來回回地織著。這是最外面的一層,要織得緊一點兒、密一點兒,不僅擋風,還能防水。
很快,一個中間凹、四邊凸的白色軟緞?chuàng)u籃織成了。
現(xiàn)在,可以產(chǎn)卵了。
橘黃色的蛛卵堆積在白色的搖籃里,像一個金色的球。
得趕快給蛛卵蓋上被子,別讓孩子們受了涼。
狼蛛媽媽不斷抬起她的身體,在金球的左邊點一下,又在金球的右邊點一下,前邊一下,后邊一下,急急地織著。這次是很黏的絲,每一根絲都和搖籃牢牢地粘在一起。
金球不見了,白色搖籃的中間,出現(xiàn)了一個淡褐色的絲囊。
狼蛛媽媽深深地喘了一口氣,總算把蛛卵安置好了??梢园褤u籃包裹起來了。
且慢。
在給搖籃收口前,狼蛛媽媽又從身上拔下些極細的絨毛,撒在絲囊上。這些絨毛有毒素。
萬一搖籃受到攻擊,敵人在找到蛛卵之前,就會被毒毛嚇跑。
搖籃終于織好了,像個白色的氣球。蛛卵安穩(wěn)地被包裹在“氣球”中間,萬無一失。
偉大的時刻
加利福尼亞的海灣,平靜而清澈,像一塊巨大的藍寶石。
溫暖的海水撫摸著灰鯨的身體,她愜意極了。她太熟悉這片海域了,自己就是在這里出生的。想起媽媽給自己喂奶的情景,她仍然覺得很有趣。
小灰鯨沒有柔軟的嘴唇,不能包裹住媽媽的乳頭吸奶。媽媽就用乳腺附近的肌肉,把乳汁噴射到孩子嘴里。這可是技術(shù)活兒,一切都在海里進行,雙方必須密切配合。有時,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東張西望,便會被乳汁噴了滿頭滿臉。
陣痛開始了。
當過或沒當過媽媽的姐妹們,都紛紛趕來,圍繞在灰鯨的身邊,準備助她一臂之力。
那些壯小伙兒和準爸爸們,則在海灣四處游弋、守望,防止鯊魚、虎鯨這些危險的不速之客強行闖入。
對灰鯨群體來說,孩子的出生,永遠是一個偉大的時刻。
灰鯨每年跋涉上萬千米,歷盡艱險,往來于大洋兩端的捕食區(qū)和繁殖區(qū),不就為了生個健康的寶寶延續(xù)種群嗎?
灰鯨媽媽身邊的海水,泛出了朵朵血花。
血花漸漸擴大,形成一片淡紅色的云。紅云在海水里漂蕩,媽媽的大尾巴下,出現(xiàn)了一條小尾巴。
對哺乳動物的孩子來說,剛出生的第一口氣,至關重要。
所以,陸地上的哺乳動物總是迫不及待地先將腦袋伸出媽媽的身體,盡快呼吸到新鮮空氣。而在海洋里,迎接小灰鯨的是鋪天蓋地的海水。
為了防止嗆水,肺里還沒有空氣的小灰鯨,要倒退著讓尾巴先滑出媽媽的身體。
可是,為什么滑動停止了?
灰鯨媽媽驚慌了起來。
一旦開始分娩,聯(lián)結(jié)母體的臍帶就停止了對孩子的營養(yǎng)供應。小灰鯨憋在媽媽的產(chǎn)道里,不僅沒有水,還沒有營養(yǎng)。最糟糕的是,沒有氧氣!
失去了氧氣,就將失去生命。
媽媽扭動著身體,想把小灰鯨擠出來,但無濟于事。
阿姨們也在旁邊焦急地轉(zhuǎn)著圈,不知該怎么辦。
“咱們灰鯨已經(jīng)有了三千萬年的歷史,讓我們再努力一下,再延續(xù)三千萬年!”
媽媽對孩子說。
小灰鯨終于離開了媽媽的身體,滑進了大海。
阿姨們托起小灰鯨,迅速浮上了水面。
藍天,白云,太陽。
小灰鯨深吸了一口氣,真舒服,這就是空氣呀。
媽媽的禮物
細腰蜂過著自由自在的生活。地穴、樹縫,到處棲身,四海為家。餓了,吃點兒花粉;渴了,喝口果漿,輕松瀟灑。
但是,有了孩子,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
孩子需要一個穩(wěn)定的家:有地方住,遮風避雨,不要受凍;有東西吃,讓身體健康發(fā)育,不要挨餓;有“大人”保護,敵人來了的時候,不要受侵害。
細腰蜂做不到。
如果讓所有的孩子都住在一起,就得像蜜蜂一樣營造蜂巢,對她來說,單槍匹馬,工作量太大了。如果讓孩子們分散居住在地穴、樹縫里,她又必須來回奔波,喂食照料,手忙腳亂,誰喂過了誰沒喂,難免出錯。不現(xiàn)實。
得想想辦法喲。
這塊大巖石不錯。
如果在巖石下面給未來的孩子安個家,倒是個理想的住處:風來了,吹不著;雨來了,順著巖石流走了,淹不著;就連天敵蜻蜓,也不會鉆到巖石下來伸頭探腦吧。
細腰蜂很喜歡這個地方。
附近是開闊的草地,雨季一到,十天八天,就是一片姹紫嫣紅,花粉、花蜜,應有盡有。以后,小細腰蜂吃飯也不成問題了,說不定,還可以在這里辦喜事,生兒育女呢。
現(xiàn)在,只有一個問題要解決,就是準備孩子出生后的口糧。
第一份,要放在蜂卵里。靠著它,孩子才能孵化成幼蟲。這好辦,媽媽只要從自己的身體里拿出一點兒營養(yǎng)液,放在卵殼里就行了。
第二份,要放在蜂卵外。剛出卵殼的孩子,急需補充營養(yǎng),卻又不會自己找食,一旦斷糧,只能夭折。而且,長出了大牙的幼蟲,要“ 啊嗚啊嗚”
地吃肉,必須給他提供蛋白質(zhì)。長大以后的成蟲,大多只吸食花蜜了。
一股腥氣從巖石后隨風飄來。
啊,是一只長著八條毛茸茸長腿的鳥蜘蛛!
細腰蜂激動得渾身發(fā)抖。
鳥蜘蛛爬到巖石前方沙坑的斜坡處,卻再也不能前進了。
原來,他的身體比沙坑寬出許多,此時正像一條架在篝火堆上的熏魚,被架空在沙坑上。他的腹部一覽無余地暴露在坑底細腰蜂的眼前。
細腰蜂的毒針,對準了這毫無防范也是最重要的中樞神經(jīng)所在處,閃電似的插了下去!
鳥蜘蛛的身體立刻癱軟了下來。
鳥蜘蛛沒有死。但麻痹了的神經(jīng),再也指揮不了威力無窮的毒爪和毒毛,他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任憑細腰蜂抱住自己的一條腿,一直拖到深坑的底部。
到了目的地,氣喘吁吁的細腰蜂并不罷休,她又在鳥蜘蛛身上按摩似的一陣亂踩亂捏。
這下保險了,麻痹神經(jīng)的毒汁百分之百地擴散到了全身,鳥蜘蛛再也起不來了。
細腰蜂安安心心地在鳥蜘蛛身上產(chǎn)下一顆卵,飛走了。